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百歲之好,一言為定 第十章

《百歲之好,一言為定》第十章

次日一早,五點五十左右,夏家的房門被敲響。

夏林希從臥室探出頭,瞧見玄關多了一個陌生的阿姨。

那位阿姨大概四五十歲,頭發很短,蠟黃,穿著一件白襯衫,戴著一對金耳環,雖然眼角和額頭皺紋很多,但看上去非常干練。

這就是新來的彭阿姨。

“我在家政市場找了人,他們給我推薦了這個保姆,”夏林希的媽媽說,“以后不用再麻煩你爸做家務。”

夏林希爸沒說什麼,隨手解下圍,換了一服。

“這樣好的,”夏林希道,“爸爸中午也不用特地跑回家做午飯。”

話雖這樣說,但是今天早上的飯做好以后,餐桌上的氣氛有些詭異。

所有餐點都是由那位彭阿姨做的。作為一名家政市場的高級保姆,到底是過了專業培訓,做出的飯菜非同一般,和夏林希爸不可同日而語。

不僅菜品好,而且完的很快。

夏林希比平常多喝了一碗粥,媽媽就很高興,又說最近變瘦了,要多吃一點東西。

彭阿姨還在廚房收拾殘局,夏林希爸爸卻問:“哪里找的人,確定靠譜麼?”

“這個不用你擔心,”媽媽回答,“我找的是我們公司的家政服務。”

爸爸吃了兩口春卷,又端起碗說:“早飯花樣太多,華而不實。”

“你可以只喝粥。”媽媽接話道。

話音落罷,餐桌上沒人再開口,只有筷子撞瓷的輕響,安靜到不像是一個餐廳。

早飯結束以后,夏林希背起書包出門,路過廚房外的走廊時,有意往里面瞥了一眼,看見那位彭阿姨正在低頭刷碗,劉海擋住了額頭,兩鬢都是斑白的頭發。

兩人目會,彭阿姨對著笑了一下。

Advertisement

夏林希有點不好意思,于是也回了一個笑。

窗外天正好,東方有一初升,遠遠過去,像是嵌在了高樓大廈之中。

穿玻璃帷幕,灑下一片淺金,繁華大道上車來車往,浮塵一樣飄向四方。

寂靜一夜的城市逐漸蘇醒,霓虹燈卻緩慢褪,太擔負了照明的責任,把輝投大街小巷……此時還不到早上七點,坐在窗邊的同學覺得刺眼,抬手一把拉上了窗簾。

高三教學樓之,早讀課已然開始,教室人聲鼎沸,言語嘈雜。

夏林希攤開英語書,低頭背誦作文模板,背書非常快,而且總是在默讀,一個人靜坐在原位,幾乎不發出任何聲音。

的同桌顧曉曼還在吃早餐,一邊啃包子一邊喝豆漿,豆漿喝得太急,期間嗆了一下。

“我不了了,”顧曉曼說,“學校門口那家早餐店,包子餡越來越,白面越來越多,我覺自己在吃饅頭。”

豆漿的塑料杯,咳了一聲接著說:“而且包子餡太咸了,就好像鹽不要錢。”

夏林希問:“你不在家里吃早飯嗎?”

“我早上五點半起床,爸爸媽媽都沒醒,”顧曉曼答道,“家里沒人做飯,我自己也不會啊。”

后排的張懷武馬上說:“你怎麼不早講,我家早飯吃不完,等明天我給你帶一份。”

顧曉曼并不領咬了一口包子,輕聲回了一句:“誰要吃你們家剩飯。”

張懷武連忙解釋:“誰說是我們家剩飯?我給你提前裝好,帶到學校還是熱的。”

正在此時,蔣正寒拍了他的肩膀。

張懷武“嘖”了一聲,問道:“正哥,你拍我干什麼?”

言罷,他眼角余掃到窗外,立刻明白了蔣正寒的意思。

Advertisement

隔著一層明的玻璃窗,能看到的不止是明澈的天空,燦爛的朝,還有班主任形如鬼魅的影。

他在教室后方巡邏了一陣,忽然進了后門。

后排的同學們呼吸一頓。

夏林希埋頭背書,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能明顯覺到,班主任走路沒有聲音——大概是刻意放緩了腳步,為了不打擾任何同學。

直到班主任走向前方,張懷武才出聲問道:“你們說,墻角的學委在干什麼呢?”

墻角的學委……正是孟之行同學。

夏林希抬起頭,了一眼墻角的孟之行。

孟之行的座位靠近墻壁,前后左右都是男生,此時他們正聚在一起,尚不知大難臨頭。

何老師即將走近的這段時間,孟之行后排的同學心中一,狠狠踹了他的椅子。

孟學委察覺有異,幾乎是條件反一樣,他把桌上那本《學觀止》扔到了座位底下,然后用書包蓋了起來。

他的同桌低聲說:“快把那本臟書踢到后面去。”

孟之行聞言,有一點愣。

沒錯,雖然他的同桌百般懇求想看,但在他同桌的心目中,那還是一本臟書。

婚姻和生育都是頭等大事,而卻是骯臟而無恥的。

在他們的城市里,隨可見無痛人流的廣告,但鮮有廣告聲明……保護措施的必要。而在《圣經·創世紀》篇,連夫妻行事都被地描繪為“He knew his wife”,一個詞knew,奧義無窮。

然而現實無法用一個單詞概括,凡事并非了解越多就越通,也不是一無所知才最快樂。

一時間,孟之行心生很多慨,更不想面對即將到來的災難。

班上的早讀聲漸漸停了,大部分人的目都轉移到了孟之行上,他就像一個被選中的勇士,正在接全班的注目禮。

Advertisement

“你們剛剛在看什麼?”何老師問道。

“一本英語書。”孟之行回答。

孟之行的同桌,以及前排兩個男生,都附和著點頭道:“英語書。”

夏林希喝了一口水,莫名到有一些張。

有理由相信那本見不得的書,正是孟之行昨晚才買的……那一部煌煌巨作。

不過這樣一本難以言傳的書,他怎麼敢帶到學校來?蔣正寒的《算法導論》還是前車之鑒,孟之行卻要義無反顧地沖鋒陷陣。

夏林希不敢細想,班主任發現那一本書以后,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何老師雙手負后,站在原地不,眼鏡片反一般,照出他們的影子。

他問:“那為什麼要把英語書扔到座位底下?”

此話一出,全班雅雀無聲。

孟之行逆流,覺得自己今天死定了。

他連大氣都不敢,面上仍然要維持鎮定——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首要的一點就是保持冷靜,這是孟之行的父親教給他的,多年來他一直牢記心間。

于是他沒有回答何老師的話,他推了一把前排的男生。

那男生咽下一口唾沫,繼續答道:“因為、因為我們剛剛……那個時候,早讀課同學都在背書,然后我們也……”

他說的前言不搭后語,何老師卻微微偏頭,目落在他上。

就是現在。

孟之行站在原位,把書包往后踢了一點。

要說全班人緣最好的同學,孟之行必然是其中之一,他雖然很和人搭訕,但是為人十分仗義。

或許是由于善因結善果,后排的男生雖然張,也決定幫他銷毀證據。

片刻過后,那位男同學用腳勾過書冊,飛快地彎腰撿了起來,隨手遞給了后面的生。

Advertisement

生看清書名,整個人為之一驚,不敢把書留在自己的手里,也不知道往哪里傳才是萬無一失的。

心想,全班最不可能被老師批評的學生是誰?

夏林希。

總分常年第一的夏林希。

于是一來二去,這本書被送到了夏林希手上。

孟之行那幫人還在胡扯,四個人配合默契,每個人都在說話,但都沒講到點子上,似乎在盡力拖延時間。

何老師沒有制止他們,就這麼安靜地傾聽著,很不符合他一貫的作風。

孟之行剛松一口氣,何老師卻突然道:“夏林希,你站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他的話音剛落,顧曉曼拿了書,就塞進了自己的書包。

夏林希毫無心理負擔地站了起來。

“以后你來當學習委員,”何老師開口道,“孟之行不僅是學習委員,也是數學課代表,平時工作量太大,你幫同學分擔一點。”

全班剎那安靜,沒人想到會是這種結局。

孟之行愣了一瞬,反而長出一口氣。

“以后不要把英語書扔在地上,”他的班主任對他說,“也不要在早讀課上和同學討論與課程無關的話題。”

孟之行點頭如搗蒜。

但隨即,他又覺得班主任別有深意。

這種并未明說的深意,一直延續到了傍晚的家長會上。

一天的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是下午六點,天漸漸變晚,太也要落山了。很多學生提著書包站在走廊上,打算等到家長會結束,和自己的父母一同回家。

夏林希正是其中之一。

家長的座位是按學生的座位來的,學生坐在哪里,他的家長就坐在哪里。

夏林希雙手抱著書包,找到了爸爸的位置,隨即看向了后排——然而令的是,蔣正寒的座位上,空無人坐。

也許是遲到了,心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