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天生涼薄 第13章

《天生涼薄》第13章

第十三章 求去

暗了下來,又是一天過去了,那個人終究還是沒有來。

真的,累了啊!淇安不再抬頭看門口,微微閉上眼睛。

不論前世今生,原來都沒辦法妥協,原本想試試的,試著想放下心底固的堅持,可惜,連老天也沒給機會!

「長蘭,我了!」朗聲對著門外說道。

「是,小姐!」長蘭臉上的淚水,將早已冷掉的飯菜撤了下去,很快又送了一盤上來,從門裡放了進去。

「懷禮?」金蕓在書房外擔憂的喚道,兒子已經將自己關在書房裡一整夜了,飯沒吃一口,水也沒一下。

「懷禮,你不去看看憐兒麼?」

懷禮在宣紙上不停的寫著「靜」字,對門口的呼喚充耳不聞。

「懷禮,如果蕭七實在是讓你生氣,就休了吧,不要折磨自己。」金蕓拍著門。

門忽然打開了,懷禮神憔悴,卻說,「不行!」

「為什麼,做了這種事,就算是皇上,也不能說我們什麼。」

懷禮低下頭去,「因為,因為我。」

「孩子還會有的,可是小七,卻只有一個。」

金蕓看著懷禮,心疼不已,「這都是造的什麼孽啊,家門不幸,真的是家門不幸啊!」

第二日,懷禮還沒起床就聽見門外鬧哄哄的,管家把門拍得震天響,「爺,爺,快起來,太子爺來了。」

懷禮一個激靈,小七的事他吩咐了不許外傳,這種時候,軒轅驥是來做什麼。穿上服,問道,「老爺回來了嗎?」

管家著汗,「昨日收到消息,老爺今晨會到。」

懷禮點點頭,走出門來,「太子在哪裡?」

「直往東院去了,」

Advertisement

趕到東院,就見軒轅驥正抱著小七出門來,小七把臉在他懷裡,看不到表

又是一陣心痛,懷禮連忙上前行禮,「太子殿下!」

軒轅驥看也不看他,「你那位憐夫人在哪裡?」

懷禮一驚,看向他懷裡的小七,「小七,憐兒已經這樣了,你還不放過嗎?」

軒轅驥摟了懷裡的人,看了懷禮好一會兒,才扯起角,臉上儘是疲憊,低下頭去,對著小七輕輕說道,「小七,我明白了,我,答應你了。」

走到懷禮邊,低聲的說了一句,「懷禮,你真讓我失。」

抱著小七就往院門走去,一邊冷冷的吩咐杵在一旁的管家,「給本宮帶路。」

到得西院,金蕓和李氏已經圍在龍憐床前,龍憐白著臉,淚流滿面,一看見懷禮,就朝他撲去,「夫君!」

懷禮險險接住龍憐撲過來的子,一邊安,「沒事的,有我在,沒事。」

「夫君,憐兒怕。」

金蕓跪在地上,叩頭,「太子殿下,小七做了這樣的事,我們本不願為外人知。誰想驚了您,雖然您與蕭家淵源頗深,可是也不能這樣偏心。憐兒已失子,還太子殿下留,不要再傷害這個可憐的孩子了。」

懷禮也摟著懷中發抖的龍憐,毫不示弱的看著軒轅驥,「殿下,你不是這麼是非不分的人。這是家事,我們會自己理的。」

軒轅驥只覺得心得發疼,他了口氣,「是,本宮當然是非分明,不管是犯了錯,都不能姑息。懷禮,帶上龍憐,前往大理寺。」

大理寺卿莫若對小七逾非常,懷禮比誰都明白,帶上龍憐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事呢,他歎口氣,「小七,我說過了,憐兒什麼也不會跟你爭的,你又何必,何必……」如此咄咄人呢,那個清靈可的小七,到底去了哪裡?

Advertisement

軒轅驥冷冷一笑,「不是要稟公辦理嗎?既然有罪,怎麼能得了原告。」

龍憐拚命搖頭,淚如雨下,「夫君,憐兒不要去,不要去。」

「來人!」軒轅驥一聲令下,「將一干人等,通通帶往大理寺。」

懷禮低下頭去,抱了龍憐,「不要怕,憐兒,不會有事的。」

從頭至尾,淇安都安靜的在軒轅驥懷裡,沒有說過一句話,做一個作。只是覺得昏昏沉沉的,連說話也為一種負擔。

就在此時,道的大路上,兩騎飛馳。

胡太醫氣得滿臉通紅,一邊瞪著英大罵,「你家小子是被貓兒抓了眼睛嗎,小七怎麼會做這樣的事?即使小七真要做,也不會這麼笨,早已得我真傳,神不知鬼不覺一針就解決的事,怎麼會那麼笨搞得人盡皆知?」

英心急如焚,今日才知小七竟然是胡太醫的弟子,一手金針使得出神化,越加覺得龍憐之事顯得可疑,就怕懷禮閱歷尚淺,要是一氣之下做錯了什麼事,就真的無可挽回了。

公堂之上,莫若一臉肅殺,龍憐站都站不穩,一直倚在懷禮懷中。蕭榮帶著幾名蕭家老將居然也在列,凜然不語。

懷禮看著小七,心中痛極,「小七,一定要把事鬧這麼大嗎?憐兒已經失去孩子,你還不肯放過嗎?太子殿下和莫若對你的寵,天下皆知,就算今日找出一堆證據證明你的清白,將憐兒收監死,又怎麼能堵得住悠悠眾口?」

軒轅驥將淇安輕輕放下,默不作聲的退到一旁。

淇安走到堂中央,安靜的跪了下去,沒有往懷禮上一眼。

莫若沉痛的看著小七,拳頭得咯咯作響,一抹嫣紅染了膝上襟。

Advertisement

使勁吸一口氣,莫若看向龍憐,「憐夫人,可是蕭七強灌你紅花,又命侍衛將你打下蓮池?」

龍憐懷禮懷中,只哭得發抖,卻不作答。

金蕓在一旁哭道,「大人,您既然已經知道了,何必還問?讓這孩子再回想一遍,豈不是又一次折磨?」

莫若像是強著什麼,又深吸一口氣,「龍憐,本在問你話。你只須回答,是,或者不是。」

龍憐又是一抖,懷禮拍拍的背,「憐兒,回答他,沒事的。」

龍憐只是哭,頭也不肯抬。

莫若霍地站起來,一雙眼凌厲的看向龍憐,膛急劇起伏,忍了忍,又坐下去,「龍憐,你再不回答,就當你是誣告了。再問你一次,是或不是。」

「是!」龍憐嚇一跳,噎噎的答道。

「是,那就好了。」莫若喃喃的念著,微微閉上了眼睛,眼角有晶瑩在閃爍。

片刻之後,莫若睜開了眼睛,從堂上走了下來,蹲下去,「小七,可會後悔?」

淇安微微一笑,「永不言悔!」

莫若也笑了,儘管眼睛還著,大掌的頭,「那就,如你所願!」

利落起,揚聲道,「公公,進來吧!」

側簾掀起,懷禮一驚,竟是皇上邊近侍高公公。眾人齊齊跪下去,恭迎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蕭家小七,因妒生恨,犯下大錯,念及蕭家滿門忠烈,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今當庭判蕭七與懷禮和離,從今而後,再無干係。削去公主封號,逐出蕭家宗譜,貶為庶民。欽此!」

淇安深深俯下去,雙手接起了聖旨。

不止懷禮愣住了,連龍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止住了哭泣,一雙眼睛眨也不眨的看向小七。

Advertisement

「小七!」回過神來的懷禮撲過去,「不要,小七,我不要。」

淇安抬起眼來,輕描淡寫的一笑,「將軍,皇命難違啊,不是麼?」

「小七?」懷禮還要再說什麼,卻被軒轅驥一手擋住了,「懷禮,犯錯的人就該付出代價,這不是你和你們家二夫人堅持的嗎。如今聖旨已下,當能出了你們心頭惡氣了。」

轉過頭,看向金蕓,「老夫人,蕭七所為有辱家風,但是看在蕭家過去與府的上,小七將會從府帶走一件寶貝,家是否可承諾永遠不再追究和討回?」

金蕓看看小七,又看看懷禮,只覺得心中紛不已,聽見太子問話,茫然間急急點頭。

軒轅驥滿意的點頭,再看向面前的人,「懷禮呢,也答應嗎?」

懷禮慘然一笑,只看向他後的小七,「小七,你明知道,無論你要什麼,我都答應。」

「好,今日各位都可以作證,對蕭七從府帶走的東西,家已經承諾永不追究和討回。」

朗聲說完,軒轅驥轉,扶起淇安,「小七,從今而後,你不再是家婦,也不是蕭家,嬉笑怒罵,燒殺擄掠,全憑你所願,再也不需顧忌。小七,可不可以答應,這樣的你,一定會得到幸福。」

蕭榮也帶著幾個家將跪下去,俯地不起,老淚縱橫,「惟願從今以後,天高任鳥飛,再無牽絆。」

淇安深深的著眼前幾人,知道軒轅驥為放棄了拉攏蕭家軍的可能,也知道蕭家軍為放棄了對蕭家聲名的執著,於是深深的彎下腰去。「各位,就此別過。」

不知道會不會幸福,可是相信,一定會比現在快樂。

提著擺,燦然一笑,宛若雪後初霽,清婉人。瀟灑轉,淇安朝門口走去。

「小七!」氣吁吁趕到的英兩人,只來得及在淇安爬上馬車前攔住

淇安看著英,再看向胡太醫,調皮的眨眨眼,「老頭,你來晚了哦!」胡太醫愣住,英心中也泛起不安,「小七?」

淇安向英一禮,「叔叔,小七在這向你告別了。」

「小七?」英驚疑不定。

淇安輕笑,「叔叔,我知道你要說什麼。可是不用了,真的不用了,這是我的選擇,叔叔,能全了我麼?」

英看著追到門口的懷禮,再看看與他只有一步之差的龍憐,有些明白了,忍不住,語氣有些哽咽,「小七,這就是你的選擇嗎?」

「是!」淇安堅定的點頭。

著淇安的頭,看著近日來蒼白憔悴了許多的臉龐,深深歎息,「終究是家負了你。小七,叔叔只是太心疼。」

鼻子酸酸的,淇安投英的懷抱,「謝謝你,叔叔。」

英拍拍的背,放開了

淇安吸吸鼻子,走到胡太醫面前,「老頭,我終於有機會,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了。你看,我說過有機會的吧?」

俏皮的側著頭,淇安笑著看他。

「傻丫頭!」胡太醫笑罵道,也是一把抱住了

「師父!」湊到胡太醫耳邊低聲的說,「不要告訴懷禮我們的關係,我不想再生枝節。既然付出了這樣的代價,我便全了。」

胡太醫沒有說話,只是覺得眼眶發熱,他這個善良的徒弟啊!

「小七!」懷禮又一聲,哀傷的看著

淇安轉過頭來,,龍憐立刻張的偎到懷禮邊。

淇安輕歎,走過去,到他面前站定,「懷禮,對不起,所有的事。」這一聲道歉,是真心誠意,不能說是誰負了誰,只或許天意弄人,誰都沒有全付出,所以才有這結局。

微微一轉,看到龍憐,似歎似憐,「將軍夫人,你想要的,我已經全,你不想要的,上天也全了。」

再向四周掃視一圈,「各位,後會有期了。」

坐上馬車而去,再也沒有回頭。

留在後的,是誰的悔,誰的痛,誰的不解,都已經與無關了。

一波未平息,一波又起,家眾人回到家中,發現也是人來人往,一片混

「這是怎麼回事?」英問道。

管家臉惶然,看向一旁的長蘭。

長蘭躬一禮,表淡淡的,呈上一本帳簿,「稟尚書大人,長蘭已經核算出小姐當日的嫁妝,扣去這大半年住在府的花銷,這是剩下的部分,長蘭已經與帳房對過了,準確無誤,請老將軍過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