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年年有余 第十七章 獨處

《重生之年年有余》 第十七章 獨處

蘇婉琳看起來比顧年還要驚魂不定,顧年只是嚇了一下,蘇婉琳現在一直拍著自己的口,一點一點的吐著氣。

“嚇死我了,嚇死我了。”

顧年拍了拍蘇婉琳的后背,讓不要擔心,還在眼前晃了晃,證明自己好端端的站在面前呢。顧年有些奇怪的是,既然已經下朝這麼久了,顧易秋和父親怎麼還不出來,一旁的蘇慈仿佛看的想法。

“伯父和你二哥正與父皇商討大事,一會擺設午宴再與我們一起。”

顧年點了點頭,該來的還是來了。

大齊雖說繁華,但是周邊的小國也是覬覦著這份繁華,時不時的在邊界擾一下,而這次,不出意外的話,顧易秋要帶兵出征未國,卻被軍中小人陷害,戰死沙場。顧年想起臨死前云想穎說的話,

“你二哥也是齊靖遠害死的。”

“齊靖遠。”顧年里嘟嘟囔囔的,回憶著齊靖遠什麼時候有機會陷害顧易秋,一時出了神。

蘇慈聽到顧年里吐出的三個字,一位顧年是在擔憂齊靖遠,用十分冷淡的聲音,

“放心吧,今日之事我不會說出去的,你的靖遠哥哥也不會有事。”

顧年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畢竟他們想的是兩件事,疑的看了蘇慈一眼就什麼都不說。

“七哥,你陪陪顧年,我先去看看我養的貓,咱們午宴時見。”蘇婉琳此時已經恢復了心,對著蘇慈使了個“加油”的表,就找借口離開了。

“哎。”顧年還沒來得及出口,蘇婉琳跑的極快,一溜煙就消失在了顧年的眼前。

“還在擔心齊靖遠?”蘇慈的聲音淡淡的。

Advertisement

“七王爺怎得也如別人一樣八卦?”

周圍已經沒有了其他人,顧年對著蘇慈也沒有太大的力。蘇慈搖了搖頭,把手里的扇子打開扇了兩下。

“眾人都在說,我不過聽了兩句。”

“我相信王爺不是聽信謠言的那種人。”

顧年一句話堵的蘇慈沒辦法再繼續這個話題,他朝著后樹林的方向微微瞇了下眼,就見樹葉不易察覺的

兩個人相向而站,一句話也沒有,氣氛一時有些尷尬。

“王爺剛剛說皇上要和二哥商討大事,是要二哥出征之事嗎?”顧年打破了這份尷尬,想要再確認一下。

蘇慈沒想到顧年會這麼直白地問出來,畢竟深閨之中的姑娘家不會在意打仗的事

“嗯,你貌似有所顧慮?”

“只是心里有些不好的預罷了。”顧年真的很想找人傾訴一下,但是所有的人都信不過。

池塘里的荷葉綠油油的,偶爾有一兩只青蛙出來兩下,顧年的思緒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蘇慈就這麼靜靜的等著。

“王爺相信回嗎?”

回?”蘇慈手里的扇子停了作,“本王在雁北時,曾到一位智者,他曾說‘一切凈土,隨愿往生’,不過人,活好當下就可以了。”

顧年點了點頭,自己也算是“隨愿往生”了。

“顧家三小姐的琴藝倒是不錯。”

“嗯?”顧年記得自己重生之后,只彈過一次琴。

“前幾日跟易秋經過你的院子時,聽到了,本是景的《月夜》,你為何彈的有些哀傷?”

“七王爺也喜歡琴?”顧年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Advertisement

“略懂,可否為本王彈奏一曲?”

顧年鮮到喜歡琴的人,畢竟大齊是以書畫唯,琴這個東西反倒沒人學了。見顧年沒有拒絕,蘇慈后的樹林了一下,不一會就有人跪在了蘇慈面前,雙手奉上一把古琴。

蘇慈從侍衛手里接過琴,給顧年。顧年惜的著琴,上好的金楠木,油潤有澤,七做的弦嵌在上面,輕輕一撥弄,悅耳的聲音讓顧年的心愉悅了起來。

“好琴。”顧年忍不住開口贊揚道。

兩個人坐到了不遠的小亭子,顧年還在不釋手的古琴。

顧年的手指微微抬起,出纖細的手腕,一節白的手臂能看得出來有多麼的養尊優。手指微微一,琴聲悠揚。一曲完畢,還讓人意猶未盡,雖說右手有傷,但顧年隨意了兩下都宛若天籟,蘇慈忍不住拍了拍手。

“顧三小姐的琴藝了得。”

“王爺謬贊。”顧年收起琴,放到一邊,都放好了還手又

“這琴乃是我兒時母后送的,只不過我琴藝不,今日聽到顧三小姐的琴藝,才頓它跟著我是委屈了。”

“七王爺實在是自謙,翩翩君子,就算不彈奏,與琴往這一坐也是極好的畫面。”

顧年真的是肺腑之言,看到琴的第一眼就認定這琴與蘇慈是天作之合。

“顧三小姐若是真的喜歡,蘇某愿把琴贈予姑娘。”

“小不敢,王爺與這琴有千萬縷的緣分,小在彈奏時到了。”顧年哪敢要他母親贈予的琴,想了一下立馬胡說八道起來。

蘇慈也不強人所難,讓侍衛取走了琴。顧年一直盯著蘇慈的侍衛。

Advertisement

“王爺邊的侍衛手甚好。”侍衛一眨眼的功夫就沒了,顧年嘆道。

“飛名從小就護我左右,也算是陪我最久的朋友了。”

因為這一把琴,顧年對蘇慈的防備心卸下了一點點,顧年覺得蘇慈是個聰明人,與聰明人為伍總不是錯誤。兩人聊了沒一會,殿的公公就來請他們兩個前往宴局,顧年和蘇慈起朝著殿走去。

一路上看過的風景實在太多,然而到了殿顧年還是小小的驚訝了一下。

殿里立了數不清的柱子,柱子沒有什麼特別,可是柱子上的龍栩栩如生,顧年仔細的看了看,每一上面都有,如此壯觀讓顧年嘆為觀止。顧易秋和顧宰相已經坐在了自己的席位,看到顧年和蘇慈一同進來,顧易秋眉角,隨即和顧宰相站了起來。

難免一陣寒暄問候,顧年乖巧的在顧易秋和顧宰相的介紹下一一打了招呼。

“你怎麼和七王爺一起來的?”趁著顧宰相和友人聊天的空檔,顧易秋可算逮到了機會問了出來。

“說來話長。”顧年覺得這事一時半會也說不完,還不如回家細細地說。

兩個人在后嘀嘀咕咕,顧宰相已經在和齊靖遠的父親齊尚書寒暄。兩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客套的笑容,看似如沐春風,實則暗

“哦?這位就是顧兄的小了?”齊尚書看到了站在后的顧年。

“見過齊尚書。”顧年老老實實的行了禮。

“顧兄不僅兒子文韜武略,連兒都長得如此標志,怪不得靖遠最近總是提起。”

顧年十分討厭齊尚書略帶打量的目,齊靖遠有一部分都是跟他的父親學的。但是顧年的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只是低著頭站在后,一言不發,齊尚書以為是害,“哈哈”了兩聲就走了。

顧宰相看著齊尚書的背影若有所思,臉上的的笑容也消失了幾分。

殿雖人不是很多,但是挨個說幾句話也浪費了不功夫,顧年環顧了一圈,發現與自己一同前來的蘇慈沒了蹤影。

“他在哪關我什麼事。”顧年不知怎麼關心起蘇慈的向了。

顧易秋領著顧年坐在了自家的位置上,顧宰相不一會也坐了回來,表凝重。

雖說朝廷三令五申不準拉幫結派,但是在皇帝要宣布太子的節骨眼上每個人還是暗自分了隊。皇帝的年紀并不大,大王爺也已經二十有五,但是皇上卻沒有要宣布太子的打算,今日這場宴席,恐怕就要征求各位大臣的意見了。

顧宰相知道大王爺已經拉攏了齊家,看著齊家的位置,了下胡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