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書 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21章 第 21 章

《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21章 第 21 章

采買生鐵這種關鍵戰略資,是必然得郡中要員親自去的。

李洵在初步調查了一番郡中幾個要員家中的人員結構,以及其平日的作風后,讓人將幾個被關押起來的郡中要員帶了過來。

城中發生巨大的變故,幾個主簿都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

一開始只是聽說龐老爺被郡王給抓了,然后郡守怒氣沖沖地帶兵出去了,沒多久,郡守府就被圍了。

來的既有郡王府守衛,又有郡城廂軍,但很明顯已經是以郡王府守衛為首。

那帶隊的頭目一聲令下,他們這些主簿,府衙里的師爺,郡守的家眷等,全部被抓起來,分幾間關進了大牢。

雖然打聽不到消息,但這靜很明顯,郡守栽了。

哪怕作為看守的郡王府護衛們并沒有苛待他們,但眾人還是猶如驚弓之鳥。

郡守都倒了,他們這些猢猻,怕是也沒有好下場。

被守衛提出去的時候,幾人越發驚恐,只以為死期將至,一見李洵就瑟瑟發抖地跪下了。

“參見郡王!”

李洵沒有說話,也沒有起。

幾人心中越發忐忑,趕為自己分辨起來

“郡王饒命!郡守做的那些事下沒有參與過!”

“郡王,下對您絕無不敬之心啊,當初都是郡守不讓我們來親迎您!”

“郡王,下都是被迫的,是郡守讓下改的那些平民的戶籍!下不敢不從啊!”

“郡王,下知錯了,求您給個機會讓下將功折罪,下以后定然只效忠郡王!”

幾人求饒的方式五花八門,唯獨作為郡丞的周應亭神淡然安寧,一句話也沒說。

李洵問他

“周郡丞,怎麼不說話?”

周應亭磕了個頭,恭敬道

“回郡王的話,下問心無愧,也相信郡王明察秋毫,絕不會錯殺無辜之人。”

Advertisement

這話讓李洵出些笑意,清也是會拍馬屁的嘛。

不過,這周應亭人品上確實不錯,在其余幾個高全都倒向郡守,選擇同流合污的況下,他還能堅守自己的原則。

看他家中過得清貧,便也知曉他沒有收郡守的好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被排出了整個郡守府的權力圈子,完全被架空了。

看他往日履歷,曾經是在南邊的一個縣做縣令,沒有特別突出的功績,但在民間口碑極好,走的時候百姓抹淚相送。

能力不算突出,但作風極好。

作為上位者,并沒有那麼多十全十的人可以用。

心不錯,能力上不拖后,已經算是很理想的了。

李洵滿意地對他點點頭,和煦道

“起來。”

又吩咐人給他賜坐。

“朝廷對前郡守的置不知何時才下來,新郡守上任更是需要時間,在這之前,便由你統領郡中所有政務,從今往后,有大事直接向本王匯報。你可愿意?”

說這話時,李洵認真地審視著對方的反應。

這話是有些玄機的。

他要讓他做的,可并非是一個短暫的代理人。

經過如今這一出,他們應該已經明白,他要整個郡的掌控權,那麼必然與未來的新郡守相沖突。

若他們愚忠于朝廷,新郡守來了,便該乖乖送上權柄,退回自己的位置。若忠心于他,便要幫他架空新郡守。

周應亭也是混跡場多年的人了,他雖清廉有原則,卻絕對不蠢。很快便品味到李洵話中的玄機,眼中閃過深思,過了好一會兒才道

“郡王民如子,下愿意!”

聽出他話中的意思,李洵微笑著看向他

應亭也能堅守初心。”

聽出郡王話中的承諾,周應亭激地一揖到地,朗聲回道

Advertisement

“必不負郡王重托!”

其余幾個員羨慕不已,然而,郡王本沒有搭理他們,又人把他們帶了下去,繼續關著。

幾人心中更忐忑了,只覺得郡王要是給他們一個效忠的機會,哪怕讓他們當狗他們也愿意。

可千萬別直接一怒之下把他們全部擼掉,甚至悄無聲息地殺死,扶植自己的人上位。

留下周應亭,李洵讓他給自己講講郡中的況,耕地如何,倉儲如何,民戶有多,每年稅收又怎樣。

邊缺乏文,甚至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全是一堆只會舞刀弄槍練殺敵的武將。

要理清府衙的那許多賬本自然是不可能自己來,倒不如直接問周應亭這個郡丞。

本是想讓他去看了賬本再告訴他答案,沒想到周應亭對這些數據卻是信手拈來。

他告訴他,目前郡中三個縣加一個郡城,總共有民戶三萬余戶,人口十五萬多。

當然,這不包含那些被匿的人口,那些加起來,初步估算應該有二十五萬。

在前郡守等人的盤剝下,淪落為奴的良民非常多。

耕地面積有八十多萬畝,九都在大戶手中。

基未穩前,他暫時不準備因為土地問題去打大戶。畢竟戰爭在即,沒必要樹敵太多。

平民的土地,等占了套河平原,本不用愁。

而郡府與三個縣府的糧倉之中,賬面存糧大約有三萬多石,但實際如何不能確定。

李洵心中默默算著賬,三百多萬斤糧食,而且是賬面的,就算真的有,那平均下來也不過每人十來斤,頂多撐得住全郡一個月的口糧,還是有些太了。

不得要對外采買一些回來才行。

正好他抄了郡守府和龐家,金銀之不缺,倒是可以多屯些糧食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Advertisement

心中規劃好這些,他又親自去點了下府庫里的銅,鐵存量。

銅還有八百斤。

生鐵倒是要多些,有兩千多斤,但這都是儲備來給耕農做農的。

(若是有需要打鐵需要購買鐵的,便向縣府申請,再由縣府向府衙申請,每個月調撥一次。)

問過上回是誰負責去鐵礦采買后,得知是工朝主簿帶人去的。

李洵將幾人的底也得差不多了,索便人把幾個主簿一起帶來。

這些人要說做了多大的惡那也沒有。倒不是他們沒這個心或者太有原則,主要是郡守兩郎舅太貪婪,搜刮得太狠,導致他們這些底下人本沒這個機會。

李洵如今手里缺文,雖然幾人有瑕疵,卻是做生不如做,于是還是決定敲打一番,暫時還是用著他們。

這次,幾人更加萎靡,也更加乖覺了。

李洵平聲道

“本王最厭惡欺百姓的貪惡吏,但念在爾等手中尚且沒傷過人命,便饒你們這回,允許你們將功折罪。”

聽到這話,幾人頓時心中一松,忙叩謝不迭。

李洵卻嚴厲道

“先別急著謝,把本王的話記清楚,若是無功,甚至再次犯錯,那到時候或降職,或擼,或殺頭,便別怪本王無!”

幾人心中又是一,抹著頭上的冷汗,連忙表忠心自己一定效忠郡王,好好辦事,一心為民。

李洵揮揮手讓他們下去,只留下了工曹主簿。

“本王查過府庫,僅兩千多斤生鐵存量,這夠打多?如何振興郡中農耕?”

工曹主簿本就是負責興修水利城墻等工程|事務的,聽到這話,忙如實道

“回郡王,并非下等不愿意多存生鐵,而是郡中百姓對農需求不多。這生鐵做了農容易折斷,實在可惜,鑄鐵又價格太高,倒不如石頭木頭做的好,便宜省事。”

Advertisement

李洵這才想起,此時鑄鐵技還沒那麼發達,適合做犁頭的鑄鐵價格高的驚人,這就導致鐵農一直沒得到大面積普及。

難怪他上次在南郊看到的都是木犁。

“此事本王自有辦法解決。總之,郡中的生鐵儲量實在太,這次留下你,本王是打算讓你帶隊去一趟定州鐵礦,采買二十萬斤生鐵回來。你可能辦好?”

聽到這個數目,工曹主簿心中一驚。

這個數目實在是太多了。

無他,這個數目實在是過多了。鐵是制造武的重要原料,打造一把軍刀,最多也不過二三十斤。

郡王要的這個數,都夠打造上萬把刀了。

郡王這是打算做什麼……

可如今,似乎也沒有他討價還價的余地。

命在郡王手中著,妻兒家小也都在郡城。他除了跟著郡王一條道走到黑,也沒有別的辦法。

“回郡王,能辦好。只是二十萬斤數目太過巨大,辦鐵礦很難買齊,不得要找私礦。如此,多方打點,再加上私礦比礦貴,可能要多花費些銀錢才行。”

李洵點了點頭

“你先回去休息,明日把一應開銷列個單子呈給本王看。”

“記住,此事不可泄于任何人,否則本王唯你是問。”

工曹主簿鄭重道

“郡王放下,下省得。”

第二天,他很快來給李洵呈上來一張單子,清楚地寫上了一路采買所需要的各項花費。

首先,定州鐵礦距離郡城地八百多里,來回路途需要近一個月。

運輸車輛人力也要考慮進去。

如此多的鐵礦,若是人力運輸,基本上就是一人配一輛板車,每輛板車大概能運300斤,至需要配700輛車,再加700人。

再加上為了防備匪徒必須有押運,路途上需要有后勤,得再加一百二十。

這一路人吃馬嚼,路費大約需要700貫。

而700民夫,也是要付錢的,這種辛苦活,每天至得給三十文工錢,總共需要630貫。

礦最多買到五萬斤,作價四十文一斤,私礦則要花到五十五文一斤,兩者合計10250貫。

再加上礦私礦的打點,各加起來1000貫是要的。

總共,這一趟需要12680貫。

運輸不便,是這個時代的傷。

20萬斤鐵礦,于現代社會不過是十來輛大卡車的事,在這里卻需要上千人花費一個月時間去運。

而且如此龐大的隊伍,一路上也必然惹人注目。

想了想,李洵又叮囑工曹主簿運送的時候分四批行,對于鐵礦也稍微做些掩飾。

給工曹主簿開了張條子,讓他去府里領錢,李洵便把他打發走了。

沒多久,七公主便抱著賬本子來找他了。

小姑娘在肅城住了這麼一段時間,大約是在至親兄長的府上自由自在,又能時常見到李洵,每天都心不錯,臉上倒是長了些,比之前看著健康水靈了許多。

李洵讓人搬了那些抄家得來的東西回府后,便自告勇地接下了盤點核算的任務。

李洵想著,既然想做事,便可以點事做。

反正不管在哪個時代,孩子多些本事都不是壞事。

“大哥,你知道你這次抄了多東西回來嗎?”

七公主眼睛亮亮的,顯然很興

大哥現在有了這麼多錢,可算是不愁他在封地上會苦了。而且,這些錢還是抄的貪的,算是為民除害了呢。

李洵溫地看著

“看來是有結果了?”

七公主興地點點頭,將賬本子最后的總結頁面翻給他看。

李洵一眼掃過去,便見上面登記著五千畝的良田,珠寶首飾估價10萬貫,現銀與銀票合計八萬兩,字畫古董估價12萬貫,其他零零總總加起來,這兩個府邸一共抄了價值近三十萬兩白銀的東西,換算銅錢便是九十萬貫。

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了李洵先前送去的一箱從匪徒那里抄獲的首飾。

但即使如此,也最多比三十萬個兩萬兩。可見郡守這些年在郡中搜刮得有多狠。

不過,這些錢到了李洵手上,卻是能派上極大的用場。

不說別的,安排那被龐芝元等人迫害奴的兩萬多百姓是不費力了。

他可以有足夠的錢去給他們安排崗位,發放救濟,讓他們順利地支撐到下次租賃田地獲得收的時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