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權相養妻日常 24.賞心

《權相養妻日常》24.賞心

韓蟄角勾了勾,收回目, 起將那卷書擱回架上, 隨口問道:“那天晚上可曾到驚嚇”

“有一點點。”令容倒沒瞞自己的膽小,“當時嚇傻了, 只想著保命,睡了一覺醒來, 卻覺得手腳還是的。長這麼大, 頭一回見那樣的場面,連著做了幾天噩夢,總夢見人掉進河里,偶爾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后怕。那冷箭要是落在我上,怕是能出個窟窿。”

哪怕隔了數日, 此刻想起鐵箭掃過鼻尖時的冷風, 仍舊令人心驚膽戰。

無端讓想起臨死前鐵箭在額頭的冰涼

韓蟄見慣生死, 倒沒想到會怕這樣, 聲音微沉, 竟然有些歉然,“那晚是我失察, 帶累了你。”

“但夫君也救了我的命。”令容揚起臉兒, 擺出個微笑。

韓蟄將瞧了一眼, 容麗如舊, 雙眼卻不像平常水汪汪的有神, 就連那笑容都有幾分勉強, 怕是連著幾夜噩夢, 沒能歇好。

他另挑了本書出來,“這幾日很忙”

“倒也沒有。”

韓蟄“哦”了一聲。

十六那晚清醒之后,他就沒再昏睡過,這書房外都來了哪些人,他心里也有數。刨開外頭的人不算,韓瑤每日都會跟著楊氏過來,唐解憂也借了太夫人的名義見針,一天能來兩三趟,就連二房的人都能隔日過來探,雖說許多次都只在書房外止步,到底來過。

偏只有令容,除了打發姜姑送幾樣小菜之外,連面也沒

果然是躲著他的。

這種待遇倒不陌生,韓家權勢煊赫,他主掌錦司,有人上趕著溜須拍馬,也有人畏懼他在外面的兇惡名聲,避之不及。先前令容害怕躲避,他也沒覺得怎樣,如今重傷后悶坐屋中,偶爾念及,卻覺得有些不是滋味。

Advertisement

畢竟他負傷之前,兩人都還在同榻睡覺。

他重傷的時候,

韓蟄翻著手里的書,余瞥向令容,沉默不語。

令容察覺不對勁,又小心描補,“其實也做了些事。姜姑送來的那些菜,都是我翻查了書,專挑了養的東西做出來的。夫君吃著還合口味嗎”

“還行。”

“那就好,夫君,回頭我仍舊每天送來。”

“也好。”韓蟄將手里的書穩穩丟在食盒上,“折出來的這幾樣,近日做來嘗嘗。”

令容翻開一瞧,竟又是一道食譜,忙應了,趁機拿起食盒,“夫君若沒有旁的事,我先回去了紅菱正想做魚,我過去盯著些。”

這顯然是借口,想溜走的意圖太明顯。

他就這麼讓避之不及

韓蟄挑眉瞧著的背影,待令容走至門口,才出聲住。

“今晚我搬回銀院。”他說得慢條斯理。

令容楞了一瞬,聽出他這不是商議,便應了聲,出去闔上門扇。

外頭漸漸有了春意,風吹過時,也不似先前清冷。披風,有些慶幸韓蟄半個字都沒提親吻的事大概當時疼得太狠,又中過毒,他昏睡了幾次,醒來都已忘了。

這樣最好,兩人暗自慶幸。

當晚韓蟄果然搬了回來,不過他因傷休沐在家,時間寬裕,早晚都有郎中來換藥,倒也不必令容手,省了許多事

興許是枕邊多了個人,自打韓蟄搬回來,令容倒很做噩夢了。偶爾被那晚濺河面的可怖場景嚇醒,瞧見旁邊有韓蟄,也不是太害怕。有一晚睡不踏實,朦朧中察覺他的手進被里握住,甚至還覺得有些安心。

只是畢竟怕到他的傷口,令容睡覺時留了心,規矩老實了許多。清晨醒來,雖然蠶蛹散了,人卻只在里側的半邊床榻。

Advertisement

那晚的事心照不宣地沒再提起,兩人住在同一屋檐下,相安無事。

韓蟄對雖不似從前冷淡,卻還是那副沉悶之態,養傷之余多是翻書,兵法韜略、文史典籍乃至旁門雜學都有涉獵,或者就是擰眉沉思,手指輕扣桌面,不知在謀劃什麼。

令容按著他給的食譜,每日紅菱做一樣出來,偶爾還能得韓蟄一兩句夸贊。

得空的時候,趁著春正好,便跟韓瑤和楊氏出去踏青賞春。京城外也有好山好水,散心之余采些花瓣回來,正好做糕點釀酒。

漸濃,院里的碧桃開得燦若云霞,就連紅耳朵都活潑了起來。

令容帶著枇杷和紅菱搗鼓花瓣,韓蟄便披在廊下,邊散心邊瞧們忙活。

單薄的春衫下,窈窕的段愈發顯,如枝頭蓓蕾漸放,加上容貌艷,偶爾回眸一笑,顧盼的眼波人貪,賞心悅目,罷不能。

之前,過幾天這樣悠閑的日子,似乎也還不錯。

太夫人自年節里染了風寒,病時好時壞,這日眾人去慶遠堂問安,楊氏和劉氏說起來,都頗擔心。韓家居于高位,太夫人又有誥命在,多半都是請太醫來瞧,尋醫問藥不見多大效用,便只能想旁的法子。

二夫人劉氏長年禮佛,便有意去寺里進香拜佛,給太夫人求個平安,楊氏也覺妥當。

旁邊唐解憂聽了,便聲道:“舅母既要去寺里進香,不如我們也都抄些佛經送過去,更見誠心。或者外祖母這兒有小佛堂,每日也都會禮佛,供在這兒也。有了我們晚輩的孝心,外祖母怕是能好轉得快些。外甥一點小見識,不知舅母覺得如何”

自初一跪過祠堂后便格外安分,不止整日閉門,說話做事也都謹慎了許多。

Advertisement

劉氏頷首贊許,“這主意倒不錯。”

給長輩盡孝的事,楊氏無可推諉,便也頷首,“這樣也好,咱們各自都抄些,回頭留一份在小佛堂,另一份送去慈恩寺,給闔府上下的人都求些福氣。”

就此定了。

從楊氏、劉氏至韓瑤和唐解憂、兩個孫媳婦,各自都抄兩份佛經。

令容嫁韓府后不似在家無拘無束,雖能借著韓蟄的廚房做些食過癮,到底常覺得無聊,偶爾也會獨坐練字。接了這差事,便每日在桌上焚香抄寫佛經,兩份趕著抄完了,離去慈恩寺還有數日,便又多抄些,算是給爹娘和傅益、舅舅等人祈福。

到三月初,楊氏、劉氏起頭,帶著梅氏和令容、韓瑤和唐解憂,一道去慈恩寺進香。

慈恩寺就在城,離相府不算太遠,進香出來,時辰尚早。

因春闈在即,加上近日宋建春回京述職,令容便跟楊氏稟報了一聲,想去看看傅益。

楊氏允了,宋姑們好生照顧著。

令容遂離了眾人,往傅益的住去,途徑筆墨軒,順道去挑支筆,打算送給傅益。

三年一次的春闈將各地出挑的讀書人都聚在了京城,筆墨軒里的生意也比平常紅火了許多。

令容想了想,還是將常備在馬車里的帷帽取出,戴在頭上,由宋姑和枇杷陪著進去,慢慢挑了筆,又選了一方墨自己用,因見隔壁掛著字畫,順道過去瞧瞧在這兒售賣的字畫都是時人所作,遠不如古董鋪子里的貴重。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作畫的雖未必有名氣,里頭卻也常有出挑的畫作。

傅錦元最喜這些,只因金州不比京城薈萃英才,上的機會有限。

令容既然來了,便打算挑兩幅給傅錦元送過去,先挑了一幅怪石,技藝雖不出彩,勝在畫得有趣,偶爾拿來看看,也不失樂趣。再往里走,目便被一泓瀑布攫住了。

Advertisement

山深林,峭壁危懸,松石之間有瀑布傾泄而下,氣如長虹。底下有一方巨石,就著那危疾水勢,一眼瞧著,便覺飛珠濺玉,仿佛有臨瀑布邊上的潤水汽。

這場景似曾相識,站著瞧了片刻,才想起金州城外四十里的深山里似有瀑布與之相似,前年還被傅錦元帶去游玩過。這畫上的雖非全然相似,但峭壁危瀑,山石老松,卻漸漸與記憶重疊。

傅錦元去教坊聽曲,也閑時游玩,這幅畫若送到他手里,必定喜歡

因畫作價錢不低,伙計不敢做主,忙去請掌柜的。

令容仍站在畫前,等了片刻,聽枇杷說掌柜的來了,轉頭一瞧,就見五十來歲的掌柜臉上堆笑,款步走來,他的旁陪著位清雋秀的年,不是高修遠是誰

隔著帷帽,高修遠竟然也認出了

“是你想要這幅畫”

他的詫異溢于言表,令容霎時猜了出來,“這幅畫是你的”難怪方才再瞧,除了那景致外,總覺得別也頗眼,如今才算明白過來這幅畫的筆法氣韻,跟元夕那晚高修遠畫的燈謎有些相通之

果然,高修遠笑了笑,“正是拙作。”

“兩位原來認識,這可巧了”掌柜也覺意外,瞧著窈窕的小娘子,再一瞧高修遠那陡然添了神采的目,便朝令容拱了拱手,笑道:“既是相識,老朽也不打攪,高公子做主就是。姑娘若看上了別的畫,老朽再過來。”

令容還是頭一回見有人這樣做生意的,心中愕然。

高修遠似窺破心思,便笑了笑,“這些畫都是在店里寄賣,郝掌柜也是風雅之人,只盼得其主,若能促自是事,若是無緣也不強求。這幅畫能夫人的眼嗎”

“公子高才,人佩服。”令容瞧著底下的細簽,“這幅畫若只賣四十兩,可惜了。”

高修遠便手將那畫摘下來,“那我就將此畫贈與夫人,禮無價,就無須可惜。”

令容忙笑,“我不是這意思。”

“可我是真心想送。”高修遠手執畫軸,慢慢卷起,“當初我去金州,便是為了尋訪這瀑布,后來往別游玩,才會與令堂兄爭執。機緣湊巧,夫人救了我,卻反因此惹上麻煩,高某心中愧疚。這幅畫既投了夫人的眼緣,高某真心贈送,還請夫人別嫌棄。”

“可是”令容頓了一下,“公子孤在京城,生計不易。況且無功祿,有些不妥。”

“我打算離開京城。”

“離開”令容詫異,“公子如此才華,在京城多逗留一陣,必能穎而出。”

“京城這地方”高修遠自嘲了下,只含糊道:“離開京城再往別游歷,中有了山川丘壑才好下筆,于我也有益。往后山高水長,不知能否再見,高某愧對夫人,這幅畫既然能夫人的眼,怎好以銀錢度量”

說罷,將那畫軸拿帶輕輕系上,裝錦盒中,雙手遞向令容。

他話說到這份上,令容又確實想將這畫送給父親,便收下謝過,說了幾句祝福的話,結了筆墨和怪石的銀錢,出門而去。

高修遠駐足窗邊,瞧著馬車遠去,才回到掌柜邊,“伯父保重,侄兒告辭。”

“令尊能復原職,可喜可賀。不過嘉州畢竟偏遠,不如京城有許多名家能指點賞識,老朽還是勸你多留兩年,于你總有益。”郝掌柜頗舍不得。

“伯父好意,侄兒心領。只是侄兒心有疑,怕是要多游歷才能解開。”

高修遠一笑,躬告辭,走至街上,瞧著這座巍峨皇城,神略微茫然。

前年他一腔孤憤,來到京城為父親洗刷冤屈,卻被京兆衙門趕出,后雖被田保認為表侄,冤的事卻仍沒有靜。從龍游小縣到京師重地,見識過高貴戚的跋扈囂張,見識過田保的弄權自保,被衙門三番四次地推諉,他才漸漸明白,如今君綱廢弛,所謂的律法公正,在龍游縣尚能作數,在當今天子腳下卻形同廢紙。

他甚至一度覺得,憑他微末之力,怕是難為父親冤。

誰知前陣子忽然有人尋他,說是皇帝召他宮,描畫上林苑的山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