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雀登枝 第3節

《雀登枝》第3節

,卻是張夫人旁第一得用的顧嬤嬤。

待將小囡囡抱出來,李氏不暗讚一聲好樣貌。那孩不過三朝,卻已經看得出眉眼生得甚好,黑漆漆的眼珠子定定地了一會兒人,打了個秀氣的哈欠歪頭就睡了。

顧嬤嬤小心地給小囡囡裹好繈褓,眉眼平和地笑道:“這孩子帶起來甚是輕省,每日睜眼就吃,換了尿布就繼續睡,沒見過這樣疼人的小娘子。”頓了一頓,站起朝李氏福了一禮道:“奴婢想求大一件事,奴婢想今後跟著孫小姐伺候。”

李氏大吃一驚,這顧嬤嬤是婆母邊第一得用之人,從來都不離左右,這個主誰敢做?

顧嬤嬤微微一笑,扶了李氏在黃花梨玫瑰椅上坐定,才繼續說道:“奴婢十三歲起服侍侯夫人,整整三十年了,容奴婢拿個大告個勞乏回鄉養老。”又低眉斂目低低道:“眼下最要的是把孫小姐安頓好,侯夫人以後才能好,侯府也才會安好,您回府後就說奴婢這回最後給侯夫人盡盡心。”

李氏立刻明白了顧嬤嬤的言下之意,安姐在宮中不明不白地橫死,對張夫人不若剜心之痛,保住安姐唯一的脈比什麽都重要。低頭抓住顧嬤嬤的手輕搖了一下,算是代侯府領了這副義。

李氏親自打點好南下的一行人,顧嬤嬤和自家陪房周嬤嬤都是極穩當極幹練的人,特別是周嬤嬤就是當年出麵幫襯宋知春的人,由來出麵最好不過。看著這一行漸去漸遠,李氏心想這本該是金堆玉砌長大的小娘子,如今這般淒惶倉促地離開,都是大人做的孽,也不知還有未有機會回到這繁華京城中來。

馬車緩慢返還侯府時,李氏心頭還是不得勁,心頭說不出的難,靠在大迎枕上喚了大丫鬟碧心讓車把式慢些走,碧心低聲應了。正眉眼餳間,一行配了雙轅高頭駿馬的馬車奔弛而來,揚起的路塵嗆了一壁。

Advertisement

李氏扭過頭就看見那輛馬車上碧藍地雙彩螺花紋的車圍子掀開,一張宜嗔宜喜的俏臉恰恰探了出來,叱道:“快些,再快些!”見這麵生得,卻不知是哪家的閨秀,但這用的馬車如此豪奢,隻怕也是公侯出

“是彰德崔家的人。”

碧心指了指那駕馬車上的一個徽記,李氏見了默默點了點頭,心下並不以為意。

李氏在侯府澄心堂裏細細地向張夫人回稟了經過,得知顧嬤嬤一意要南下,張夫人有些黯然道:“都是為了我,不然這麽個歲數還背景離鄉去這奔波之苦,何苦來哉?”

李氏不得勸一二,待退出澄心堂時隻覺又累又乏,恨不能立時倒在床上昏睡不起。卻在踏上東院那條遍植了花木的甬道上,迎麵嫋嫋婷婷的走過來一位盛裝麗人。那人遠遠站定後微微福了一禮,一雙似黛煙眉輕蹙著,一雙似水的眼眸含帶怯地了過來。

李氏不由大頭痛,心道應該在澄心堂張夫人再盤桓一二才是,怎麽這時候到這位主兒。麗人躊躇不決半天,終於細聲問道:“大嫂從何來?先時想和大嫂說說話,到東院怎未瞧見大嫂?”

麗人是侯府次子鄭瑞的發妻高氏,用李氏大丫鬟碧心的話來說:這位二什麽都好,模樣好,脾氣好,學問好,紅好。唯獨一樣不好,眼皮子忒淺!

高氏閨名瀲灩,極負詩的名字。其父曾任曹州府儒學訓導,有一日和友人登高遠,偶得一妙句:水瀲灩,山空蒙。回至家中就聽聞妻子剛巧生下一,就幹脆以瀲灩為兒名。

這位瀲灩姑娘不負名,十三四歲時已經是曹州府遠近聞名的才。恰巧侯府二公子鄭瑞遊學至此,無意間得見立時驚為天人,發下無數誓言立誌求娶,整整兩年始抱得人歸。

Advertisement

高氏嫁進侯府頭一年,無論跟誰說話都是微垂了頭角細抿,左手或是右手一定會抓著裳或子的一角。因為是新婦,眾人並沒有奇怪。結果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高氏依然一副怯怯的模樣,連下人都不免背後議論紛紛。

如果是這樣也就罷了,但凡府裏誰有了新首飾新裳而沒有給高氏分派,那高氏馬上就丟了怯做派當場索要財。偏也不直接要,非要拐彎抹角的要。

那年除夕全家守歲,候夫人一時興起給了留哥一塊蒙學用的端硯。高氏見了一把扯過旁邊玩得正高興的兒湉姐,輕言細語地埋怨道:“哎呀,儂做甚不是個哥兒呢,若是個哥兒,今天也不會單拉下儂,儂祖母的好東西都偏了留哥了……”

張夫人怕了這個兒媳的做派,想到這二兒媳嫁妝簡薄,特特劃了正門外裏市大街一間生意極好的綢緞鋪子給經營。結果不過三個月,掌櫃的就來報鋪子虧了上千兩的銀子。

一盤問高氏,反倒莫名其妙,不過拿了幾匹上等綢緞孝敬了家鄉父母,用了幾匹蜀錦走了人,賞了幾個府中得用的奴才做了裳,怎麽就鬧出這麽大的虧空。

張夫人這才明白,二兒媳不但是個人燈,還是個傻的。

此時人燈拿帕子按了按角,輕聲道:“昨個婆婆進宮幾時回來的,本來我也想去迎的,可那會兒湉姐鬧騰得狠,就耽擱了時候……”

看李氏隻微笑不語,高氏也不尷尬,話頭一轉繼續說道:“昨個婆婆進宮又得了皇後娘娘的賞賜吧?我院裏有個婆子說看見大嫂出來時拿了老大一支匣子,大嫂偏了婆婆什麽好東西,拿出來讓我見識一番可好?”

Advertisement

李氏心道果然,這位弟妹大概是從前在家時日子過得清苦,無論怎樣開頭,末了定是誰又偏了你,讓我瞧瞧可好,不然我可不依。好在幾年妯娌下來,相時已經有了固定的套路。

“……婆婆是給了一支匣子,裏麵是幾支品相絕好的高麗參,讓我加到小姑的催生禮裏,過得幾日我就要送去榆錢胡同劉家了,不知弟妹有什麽禮要讓我一同捎去,要不我們幹脆同去?”

高氏一驚複又一笑,道:“大嫂定是備得齊齊整整的,哪裏需要我找補,哦,湉姐也要醒了,我得回去瞧瞧!”話畢施施然福了一禮扶著小丫頭甩著帕子順著甬道走了。

看看這位妯娌的作派,真不愧張夫人埋汰說是個人燈,一向自說自畫自己描補。李氏心中歎,不知為何先時那些個傷竟被衝散了一些。畢竟看隻看自己願意看的,聽隻聽自己願意聽的,這也是一樣做人的本事。

回了東院,一群管事婆子正候在廊下。有人問今年萊州本家那邊要修繕祠堂,要劃多銀子回去合適。李氏著碧心翻了舊例,發了對牌讓管事的領了八百兩銀子,又吩咐道務必讓執事的做好細帳拿來衝帳。

又有人來回,說侯府二爺在泰安時賒了一把前朝雕八仙銀鎏金的酒壺,要價三百兩,人家把賬掛到了京城總店裏,現下要帳的人在門外候著。李氏歎了口氣讓人把帳結了,又揀了幾件要的先理了,這才回了寢房。幾乎是一挨了枕頭就睡著了,連留哥和冒哥下學回來請安都不知曉。

高氏回了梨院坐在迎窗的大榻上,沒一會兒功夫伺候的大丫頭風兒急忙忙地掀簾進來。高氏忙坐起問道:“打聽到什麽?”

Advertisement

風兒立定,馬馬虎虎行了個禮立即雙眼放地回道:“問仔細了,錢婆子說看得真真地,大從澄心堂退出時手裏親自捧了一隻半尺高的匣子,因為那些人看得,錢婆子上不得前,也不知澄心堂裏有什麽事?不過錢婆子的小兒子在門房當差,說大早上又出去了一趟,不知道到哪兒去了?”

高氏聽了半天,心思隻在那“半尺高的匣子”上打轉,過了半晌才悠悠歎道:“都是一副腸子裏出來的親兒子,侯夫人也忒偏心了。二爺曠達隻知遊學做學問,再在外邊耽擱兩年,這侯府怕不要讓大嫂搬空了!隻可憐我的湉姐,到時候不知道還有未有好嫁妝發送?”

風兒已經習慣自家這位二時不時傷春悲秋一番,要讓來說,二應該時不時地到侯夫人麵前盡孝。就算頂不了大的中饋,也要分些廚房或是采買上的事務得些實惠才是正理。

風兒半個子挨著榻沿坐了,細聲勸道:“二待二爺家來,要好生二爺收收心,托侯爺或是侯夫人為二爺謀個正經差事,到時二也有誥命在。回曹州府探親時穿在上,到時候不老爺老太太麵上有,那十裏八鄉誰不說姑娘嫁得好!”

這話實實搔到了高氏的,一時間愁盡散。想到春季已至,高門之間還不知有多酒宴要去赴,不知有多詩會要去唱和?眉開眼笑地坐起子高聲吩咐小丫頭找世子夫人要對牌去庫房取料,準備撒親製幾件新樣式的春衫。

4.第四章篁園

榆錢胡同,劉府。

劉泰安著棉袍下擺急急走在生了青苔的青石小徑上,因父親生高潔又癡,這名為篁園的書房外遍植了青竹。值父親前年升任了吏部尚書之後,凡事更喜講求個意境,門下就有好事者收羅了各地名竹送來。

有在金黃枝幹上鑲有碧綠線條的琴竹;有枝幹短並向外凸出好似羅漢大肚子的佛肚竹;湘妃竹枝幹上生有花斑,枝型青秀婀娜;斑葉苦竹在葉片上生有斑白圖案。此外,還有龍鱗竹、碧玉竹、爪竹等不一而足。

幾年下來這些竹子在園中長得越發肆意盛,經了霜凍之後拔蒼翠不見半分頹像,甚有遮天蔽日之勢。劉泰安不來父親的書房,除了父親每每對他多加訓斥之外,就是因為這園子裏風勢稍大就顯得影影幢幢,夜後其陣勢更是駭人。

“父親。”劉泰安一揖到底後雙臂垂拱,默默矗立於書房門口一個葫蘆型紅酸枝多寶架旁不敢多語,廊柱下的穿堂風冰寒刺骨,從腳底順著直直地往上鑽,心先時的那點子急切一點一點在了腳底。

麵目清瘦黧黑的劉肅已年過半百頭發尚烏,蓄了寸長的胡須,麵目隻能稱得上端正,一雙黑眉濃似鐵掃帚,眉下一雙細長眼一抬就寒芒立現,顧盼間頗令人生畏。他出冀州寒門屬大之人,年過三十才中了寶和十四年的進士,當了三年清寒翰林後慧眼如炬地認定了尚是四皇子的當今之後,就一路至亨通青雲直上至今。

劉肅寫完每日慣例的百個大字後,扯過一旁三足盤螭鎏金銀盤上的蠶手,漫不經心地低眉問道:“有甚麽不得了的事,半分沉不住氣?”

在京都遊宦近二十年,劉肅的話當中依然帶了一冀州的鄉土口音,昔年有不長眼的小吏刻意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