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佩后 第17章 第 17 章

《佩后》第17章 第 17 章

“還得梅娘讓我們家占了這個便宜才是好。”蘇苑娘道。

“唉,你這孩子,”說得委婉,但佩家人也知這是想幫襯他們家,家祿侯那種人,連皇帝的路子都讓他走通了,早就是天下皆知的皇帝了,想掙錢有的是名目,哪還需借一介太孫的名頭,老太太嘆了口氣,道:“你們的請,你們外祖和我都領了。”

“苑娘。”佩夫人也激地看了蘇苑娘一眼。

蘇苑娘頷首,“改日不如撞日,今天苑娘也在,不如就讓苑娘帶著家里人先去郊城的‘蘇做’去挑挑木料子,舅舅和梅娘他們都可在家?”

“你舅舅去上衙了,”老太爺接了話,沉了一下,回頭與兒媳道:“興楠在家罷?”

“這會兒不在,我讓他去街上買東西去了。”外甥過來,要準備留的飯,佩夫人想跟公婆一道聽他們在說什麼,便打發了兒子帶著老仆出門買菜去了。

“不一會兒他回來,讓他去衙門一趟,把他爹回來,苑娘說得對,改日不如撞日,今天全家人就一起去挑一下木料子,興楠梅娘都一起去。”過幾日興楠就要回書院讀書了,家里長輩父母都在,沒有讓他持妹妹婚事的道理,老太爺沒打算讓他一直留在家里幫忙,但趁著他還在,讓他和妹妹多呆一會兒就算一會兒,也讓他為妹妹盡點心意。

往后等妹妹進了宮,兄妹倆一年到頭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見一面。

“是,兒媳知道了。”佩夫人應下。

這一日中午他們留了常蘇氏的午膳,午里佩準也回了佩宅,一家人用過飯不久,就上了佩興楠出去租回來的轎子往城外走。

走到城門口,常家人已派了馬車在城門個等候,迎了他們上去。

Advertisement

馬車上,與兒媳和孫共一個馬車的老太太與們說道:“苑娘做事這是愈來愈周全了,以前還有點馬大哈。”

“那時候也不算馬大哈,對著家里人的時候一直這個樣,心善,大方。”佩夫人接了話。

“是極,苑娘姐姐素來慷慨。”梅娘在母親的話后接道,這話一出,迎來了祖母和母親齊齊向看來的眼神。

佩梅嚇了一跳,也不知自己哪句話錯了,滿臉訥訥地回看祖母與母親。

老太太與兒媳婦對視了一眼,其后,老太太握老手里握著的小手,開口道:“那是夫家有,你進宮了,你有什麼,心里可清楚了?”

佩梅抿了抿以往其實有想過,但想得不深,僅僅以為自己是進去陪詡兒過難關的,只要侍候好他就是,可是寫史的人家出,也深知深宮幃并不就是一灘死水,更不是人人皆相敬如賓,進去了,絕計不是只一心侍候詡兒病愈那麼簡單。

有什麼?有詡兒,但詡兒首當其沖的就是活命,不能用他;有詡兒視他若命的母親太子妃,是以一定要好婆媳關系,還有,聽聞皇后娘娘也是心疼這個親皇長孫的,至于太子……

聽聞太子與太子妃夫妻深,太子對太子妃也敬重不已,但他還有其他五子三,皆不是太子妃所出,聽聞太子最喜歡的其實是那個給他生了兩個兒子的貌妾室,詡兒說起他這個父王來時看似尊重不已,但梅娘聽得出他口氣里的淡漠,和他提起他父王時那廂眼神的錯綜復雜,絕計不是他們父子倆好的樣子。

有的不多,深宮里佩梅唯一敢肯定能依仗的唯有婆母一人,至于的娘家人佩家,佩梅轉首接連看了祖母和母親一眼,這是選的路,絕計不能拖累家里人。

Advertisement

“梅娘?”佩夫人見兒只顧看們卻不說話,皺著眉頭兒一聲,“祖母問你話呢。”

“梅娘有想過。”

“想清楚了?你有什麼?”佩夫人比起婆母來更按捺不住兩分,在兒的話后就急切道:“你有想過,你進去了會遇到什麼事?到時怎麼解決?還有他若是真真出了事,到時候你應該要怎麼做,你可知道了?”

“好了,后面的父親會教,”見兒媳婦急得住了孫的手,手上青筋畢現疼了兒而不自知,老太太手過去拍了拍兒媳婦的手臂,示意輕松,“前面的就讓慢慢想,一時答不上也不要,還有點時間,我們慢慢教。”

佩夫人回過神來,低頭看了自己的手一眼,又抓著兒的手臂把的袖子擼了上來,果不其然,兒白的手臂被掐出了紅痕來。

一時之間,只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的佩夫人頹然放下兒的手,在信任的婆母和一手帶大的兒面前再也難掩心中沮喪,凄然道:“我能教什麼?我出差,沒娘教,嫁進佩家什麼不懂,這些年懂的還是您教我的那些,我就是沒本事,甚至連要給搜羅什麼人進去都不曉得。”

娘家人還添,后娘還非要給送人陪家梅娘進宮,康氏真真是恨毒了那個后娘,現在吃了其的心都有。

“這有甚?我也不曉得,我們婆媳倆慢慢找,實在不行,明天我就把你幾個大姑子小姑子找回來,一家人一起好好商量,我就不信了,我佩家的人一大堆,還找不出幾個聰明點的丫鬟娘子給梅娘進宮用。”老太太一見兒媳婦的喪氣勁又上來了,知道這段時日的事讓兒媳婦忙壞了不說,心里更是不好過,連忙出聲給打氣道:“辦法絕對比困難多,你經過的難事那麼多,什麼時候真被難倒過了?可別說這話了啊,來,來,我們還得給孩子做依靠呢。”

Advertisement

佩夫人下意識按婆母的指令抬起了來,那滿是郁結的心口果然舒服了一點,朝婆母看去,咬了咬牙道:“娘,我這陣子想見一見太子妃。”

得為梅娘去打聽一下,看兒以后要侍候一生的婆母如何,但愿兒有這樣的福氣,有個明明不是親生的還愿意帶著幫助的婆母。

老太太不由看了一眼,沉思了片刻,和好不容易提出個要求來的兒媳婦道:“行,這事我和你公爹去說。”

“謝謝娘。”佩夫人聞言心底方才真正舒暢了,臉上也恢復了平日變不驚端莊大方的原樣,轉頭和佩梅說話的語氣都緩和了不,“祖母的問話你仔細想一想,明早和我仔細說一說,我們不求你得什麼榮華富貴,只求你長命百歲,無論在哪都能活得健健康康的。”

佩梅眼見著母親在祖母的安下又恢復了往日鎮定自若的模樣,心底知道娘親對真正的期盼,就是盼著這輩子什麼風雨都沒有,在家里被家里人疼,嫁出去了,有夫家疼,可親手打破了娘親對后半生的期,找了一個注定不會平靜的夫家進去,甚至連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以往太想當然了,是給了詡兒承諾,可傷害的卻是親親手養的母親,現在母親為了,一個從來不說要出去見人的人竟然要見太子妃,佩梅眼中含淚,看著娘親道:“是梅娘對不起您,辜負了您。”

冷不丁地哭了,佩夫人愣了一下,不罵道:“哭甚?”

說著,臂抱住了兒,出手絹來眼邊的淚,輕聲哄道:“不哭了,這是喜事,別人家嫉妒都嫉妒不過來,我們熱熱鬧鬧地辦,有祖父母替你撐著腰,等會兒你只管往貴了的木料挑,我們要震住那些沒長眼睛的人。”

Advertisement

要給最好的,震住那些別有用心的,別當兒背后沒人,娘家不可靠。

*

這日佩家人到了外孫婿打家的作坊,祿侯恰好也在,領著他們去堆放木料和現的庫房轉了一大圈,等到佩家人選好了木料出來,天已黑,時辰已不早,還得趕忙往回趕才能在宵閉城門前趕回家里。

因著時辰不早,祿侯夫妻倆沒留他們的晚膳,連著提了兩個食盒一并把他們送上了馬車,等到馬車駛開,打開食盒一看,里頭盡是熱氣騰騰的飯菜,新鮮得很。

老太太見了心中不知有多熨帖,不由笑道:“這小夫妻倆,都了,一個兩個把人侍候得都神仙了,夫妻同心同力往一使勁,難怪小兩口能有今日的出息。”

佩夫人點頭不已,點著頭的時候往兒看去,見梅娘若有所思,暗中滿意地輕頷了下首,出暗屜當中的筷子往老太太手邊送,道:“明顯有為您準備的,這道醬瘦得很爛還不見,可能就是怕您牙口不好,晚上吃多了還不好睡覺。”

“唉,苑娘啊,真真是長大了嘍。”老太太接得筷子夾了兒媳婦所說的醬口,口即化,笑得瞇起了眼睛,老懷大地直點頭不已,又朝孫去,滿懷慈道:“現在啊,就等著我們家梅娘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去長大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