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百合GL 謝相 第18節

《謝相》第18節

話畢,各自座。

謝漪容溫雅,一雙眼眸卻深似漩渦。今日未著袍,隻一曲裾,擺曳地,梳垂髻,青順,披在後。的雙♪似乎上了口脂,一抹嫣紅,卻不豔麗,勝雪,修眉細長,人之韻,在乎,更在乎神。

那一雙眼眸,正是神韻所在。隻被輕輕瞥上一眼,足使人驚心魄。

“陛下聽武帝朝的舊事。武帝好兵事,擊匈奴、征百越諸事,陛下想必都聽過了。今日不如,就說說古時的一則戰事。”謝漪也不攤開竹簡,跪坐在案後,雙手置於膝上,腰直,寬袖展開低垂,覆在上。

說話的時候,著劉藻,帶著淡淡笑意。

劉藻隻覺得,縱使司馬相如在世,書盡華賦,也難寫出謝相之萬一。

移開目,冷淡道:“戰事?”

“是。權當軼事,說與陛下解悶吧。”

劉藻麵不改,朱輕啟道:“卿說來。”

謝漪說的,是著名的長平之戰。劉藻近日看得很雜,諸子百家皆有涉獵,卻還未讀過史,長平之戰竟未聽聞。

謝漪剛說了一個開頭,劉藻便被吸引住了。

長平之戰,是秦趙之戰,起因卻在韓國。秦國攻韓,連下數城,圍困韓之上黨郡。韓王為求息兵止戰,令上黨郡守馮亭獻上黨與秦。馮亭不願降秦,遣使往趙國,稱願獻上黨與趙。

上黨是大郡,有城池十七座之多。趙王為大利所,接了上黨,封馮亭為華君,並派遣老將廉頗,駐守長平,以防秦軍來犯。

彼時秦國是秦昭襄王在位。秦昭襄王乃是雄主,自是惱恨趙國所為,令秦軍攻趙。

趙國兵敗,數戰不利,幸而老將廉頗,還能堅守城門,拒秦軍於城外。秦軍赴他國作戰,戰線長,糧草有數。若長久對峙,必可使秦軍疲憊,挫殺秦軍銳氣,而趙軍卻是以逸待勞,等待時機。

Advertisement

秦國畏懼廉頗,一麵暗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趕赴陣前,一麵遣人趙,施行反間計,離間趙王與廉頗。

趙王早已不滿廉頗堅守不出,屢次遣使責罵,最後中了秦國之計,竟臨陣換將,召回廉頗,改用趙括。

趙括是名將趙奢之子,讀了很多兵書。

劉藻興致道:“趙括名將之子,讀兵書,可也知兵事?”

謝漪一笑:“陛下可聞‘紙上談兵’?”

劉藻見此,便知自己猜錯了,紅著臉,搖了搖頭。哪裏知道呢,若知便不會這般問了。隻是聽謝相的口吻,這似乎是十分著名的典故。竟一無所聞,不免顯得無知。

小皇帝臉頰微紅,偽作鎮定道:“請謝相為吾解。”

謝漪說下去。

紙上談兵,說的正是趙括的故事。趙括雖是名將之子,自小讀兵書,卻從未親臨戰場。趙王召回廉頗,改用趙括,趙國上卿藺相如極力勸阻。

“藺相如勸趙王,雲:‘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肯聽。”謝漪說道,“趙括之母亦上書趙王,說趙括不能為將。”

劉藻驚訝,藺相如也就罷了,他是上卿,偏向老將廉頗,而疏遠從未上過戰場的趙括,是理之中,可趙括的母親為何也不相信趙括?

“何也?”

謝漪不答,反問道:“陛下以為呢?”

劉藻認真思索,想了一會兒,道:“知子莫若母。”

謝漪讚賞地點了點頭:“趙括之母言與趙王,當年趙括的父親趙奢在軍中,能夠平易近人,和將士們朋友。大王與宗室有所賜,他都轉贈將士僚屬。趙括剛做了將軍,就威風凜凜,將士們不敢與他對視,大王所賜,他都帶回家中藏起來。還天天查訪田宅,有可買的皆買下。這樣的人,哪裏像他的父親?”

Advertisement

劉藻歎了口氣:“趙王不用相如之言,必然更不會聽從一婦人所言吧?”

謝漪頷首:“正是。趙王一意孤行,任用趙括為將。”

後來,秦軍連番用計,趙括不能識破,將趙軍帶死地。這一戰,趙國大敗,趙括突圍被殺,四十萬趙卒,全部投降。這一戰,趙國元氣大傷,自此以後,再無法與秦為敵。

說到這裏,謝漪停了下來。劉藻唏噓,一是趙王昏聵,不能用忠言,二是秦國智謀卓越,六國之中,怕是無有能與爭鋒者。

這個故事很長,與劉藻從前聽的都不一樣。往日,外祖母也好,春和也罷,但凡說起舊事,總會格外突出某一人之功,譬如衛青天生帥才,如何冷靜地在大漠中尋到匈奴所在,將其殲滅,又如李廣,有飛將軍之稱,箭法湛,匈奴畏懼。

但謝漪說的這個故事,卻似是一幅群像畫。馮亭如何決斷,廉頗如何老,趙王又是如何棄忠言而信讒言,秦國又如何計謀多端近乎狡詐,一個個都有各自的私心,都有各自的立場。

兩國如何調度兵卒,戰事如何推進,描繪詳細。

劉藻甚聽這種講述方式,既新奇又喜歡。開始代故事中的人,試想為何他會這般抉擇,倘若是,又會如何取舍。

想得了神,謝漪也未開口攪擾。劉藻忽然開口,問道:“四十萬降卒,白起是如何置的?”

“白起以計之,全部坑殺。”

劉藻臉大變,子前傾,急聲問道:“四十萬降卒,全部坑殺?”

謝漪道:“正是。”

劉藻臉煞白,四十萬條活生生的人命,竟全部坑殺。四十萬人,一個挨一個的站立,偌大一個長安城怕是都要填得滿滿當當,他們的能填滿漢水,首堆積,能一座山。

Advertisement

謝漪留意的臉,隻是先是震驚而後氣憤,再接著竟又恢複冷靜,沉著評判道:“理之中。”

四十萬人,難以管轄,倘若有人煽炸營,到時秦軍怕是損失慘重。

謝漪看了看,沒說什麽,轉口說起:“武帝時有一太史令名司馬遷,有巨著傳世,名為《太史公書》。臣嚐拜讀,獲益良多。此書今藏於史大夫楊敞家中,陛下若一觀,不妨令楊敞獻書。”

劉藻眼睛一亮,大是欣悅,道:“善。”

一個故事說完,已近午時。

劉藻忽然反應過來,故事很好聽,但還在生氣。不能因一個故事,就屈服了。劉藻又淡下神

宮人奉上牛。牛烹過,兌了,盛於卮中,既可解,又可暖。劉藻接過,飲了一卮。謝漪不喜甜,僅飲溫湯。飲罷抬頭,便見小皇帝上沾了一圈牛,白的,頗有趣。這時方顯出一些年才有的真來。

謝漪移開目,心中卻是輕輕歎了口氣。

小皇帝一本正經地,而後向謝漪,單刀直道:“外祖母可好?”

“老夫人安泰,無甚不好,隻掛念陛下而已。”謝漪道。

劉藻雙眉蹙,眼中染上怒意,謝漪與對視,分毫不怯。最終還是劉藻敗下陣來,輕聲道:“外祖母年邁,謝相善加奉養。”

謝漪聲音溫緩,說的話卻使劉藻怒火攻心:“陛下聽話,老夫人自能長命百歲。”

劉藻,一語不發,謝漪也不在意,知陛下必是聽進去了。

下午桓匡會來,謝漪站起,道了告退。

劉藻冷聲道:“謝相慢行。”一眼都不想看,從今以後,謝漪再也別想的小腹!年之人,最恨的不是有人騙,而是騙的,是曾予以信任之人。

Advertisement

謝漪彎輕笑,竟又不走了,朝劉藻行了兩步,俯附到耳畔,低聲道:“陛下可要記得,離太後遠一些。”

作者有話要說:

劉藻:“從今以後,你再也別想我的肚子。”

謝漪:“…”

劉藻:“但我可以你的。”

謝漪:“……”⑦本⑦作⑦品⑦由⑦思⑦兔⑦網⑦提⑦供⑦線⑦上⑦閱⑦讀⑦

劉藻:“肚子,肚子上麵一點,肚子下麵一點。”

謝漪:“…………”

第21章萌萌

謝漪以老夫人要挾,要劉藻聽話。劉藻隻能聽命,做一不聞朝政的木偶皇帝。

隻是劉藻頗為強韌,麵上認命了,心中卻不認。

新帝即位,新歲改元,劉藻的第一個年號,定為元貞。這一年,便是元貞元年。大漢皇帝似乎格外偏“元”字。武帝極五十四載,共用年號十一個,其中七個帶有“元”字。昭帝僅有兩個年號,分別是始元、元

“元”、“貞”二字皆出自《易》。

《易》中第一卦,乾卦,卦辭為:元、亨、利、貞。

元亨利貞,君子四德。元為萬之始,貞為萬。這年號取得盡善盡,口氣極大。喻義功業由而始,至

“臣觀陛下沉敏,不想竟也懷大誌。”謝漪笑道。

劉藻淡淡道:“朕製於卿,縱有大誌,也隻好想想,卿怕什麽?”

謝漪笑意愈發明朗,著劉藻的目,好似看一急了要咬人的小:“陛下有壯誌,臣高興尚且不及,豈有怕的?”

劉藻冷冷地睨一眼,隻覺謝漪不僅多詭計,且還善矯飾,猾得很。

“今日陛下聞何人事?”謝漪安坐於榻上,漫聲問道。

劉藻臉緩了緩,有些不願,又有些期待,道:“晉公子重耳。”

“晉公子重耳?這故事說來就長了,半日怕是難以言盡。”謝漪說道,但並未以此推拒,隻是閉上眼來,思索片刻,便為劉藻講述起來。

劉藻也不知為何,謝漪每隔三日便會來為授一回課。所授與桓匡不同。桓匡抱著一卷《詩經》,不知要說到何年何月,謝漪則是空手而來,空手而去,似乎隨心所

但二者相較,劉藻更喜謝漪,謝漪看似隻是為講故事,然而這些故事皆是古時天子、諸侯、士大夫之事,每有聞之,獲益匪淺。

正旦前兩日,劉藻還遣人往史大夫楊敞府上,令他獻上《太史公書》。劉藻即位之初,曾使人向楊敞討要文牘,楊敞拒絕,甚至連敷衍都不曾,毫未將放在眼中。

此番再派人索書,劉藻心有惴惴,恐怕楊敞依舊會拒絕,還想要想是否要想些法子,不料,去人隻去了兩個時辰,楊敞親自將書送至皇帝麵前。

一套《太史公書》足足裝了兩大車。

十名宮人一同出力,進進出出搬了十餘趟,方將書簡全部搬宣室殿。

劉藻數了數,共有竹簡一百三十卷。如此宏偉巨著,古之未有。劉藻眉心直跳,直覺正經曆一場文壇盛事。

楊敞立在殿中,目一直落在進進出出的宮人上,待竹簡全部搬殿中,方與劉藻說道:“此書共有兩部,一部藏在宮中,另一則在太史公家中。臣娶太史公之,太史公家中那部隨嫁帶楊家。昭帝年間,宮中失火,諸多書簡遭焚毀,《太史公書》也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