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這日, 五谷來到山上,就見爺正在打掃屋子。

 他將昔日自己最寶貝的那些工、金屬,甚至是做了一半的械半品, 都分門別類收了起來, 反倒是筆墨紙硯、蠟燭,還有幾本書被留在外頭。

 草廬本就家徒壁立,再將那些東西一收,頓時了個空空的屋子加一個空空的院子, 放眼看去, 除了中間面無表收拾東西的爺, 居然不剩什麼了。

 五谷還從未見蕭尋初有過這種舉,茫然問:“爺, 您在干什麼?” “整理雜。”

 爺頭也不抬地將裝滿工的箱子合上,目清冷。

 “八月, 我打算參加秋闈。”

 謝知秋說完這句話后, 半天沒聽到回聲。

 轉頭看去,只見五谷背著他帶上來的包裹, 卻張得大大的,一副大刺激的樣子。

 “……?” 謝知秋皺起眉頭。

 問:“怎麼這副表, 你之前不是說, 我若是改變主意, 其他人都會高興嗎?” 然而,五谷的下還大大地張著,沒那麼快合攏。

 他上次說是那麼說,但打死他他也想不到, 爺居然會是認真的! 而且上次老爺來的時候, 爺不是還死犟著不松口嗎, 怎麼說變就變了? 爺這行力也很嚇人,居然說干就干,現在都五月了,這就要參加……參加秋闈?! 半晌,五谷道:“爺,今日莫不是太打西邊出來了?還是您什麼時候又摔著腦袋了?” 謝知秋沒接他話,只說:“那麼有空的話,不如過來幫忙。”

 這樣的要求,五谷自然不會不答應。

 他將東西一放,就趕忙過來搭手,一邊搭,一邊還忍不住往“爺”上瞥。

Advertisement

 奇事啊。

 自從十五那天爺從坡上摔下去以后,他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這麼多年了,老爺夫人書院先生,哪怕是師兄弟全部下山,都沒能改變爺在那什麼墨家的道路一頭走到黑的決心,現在他卻一下子“改邪歸正”,甚至都愿意參加科舉了。

 難道那一跤,真將爺的死腦筋摔通了? 還是說,老爺上次上山照顧爺,多還是改變了他的想法? * “蕭尋初”突然決定要參加秋闈,已經令五谷大吃一驚。

 但五谷萬萬沒想到,會令他震驚的事,這才只不過是個開始而已。

 一日。

 五谷才剛起床,一出來就看見爺坐在窗邊,已研了墨、鋪了紙,正在飛速地寫些什麼。

 五谷好奇地湊過去一看,卻見滿篇復雜的文言,以他的文化水平不太看得

 五谷當即肅然起敬,道:“爺這是在練習寫文章?已經在為科舉做準備了?” “不是。”

 爺手上未停,落筆如風。

 “這不是我的文章,是《中庸》的原文。

我有些悟想記注解,但手頭沒有書,干脆先自己將原篇寫下來,日后也好用。”

 “……?” 五谷呆怔一瞬,才反應過來爺口中的“寫下來”,是將《中庸》全篇默寫一遍的意思。

 這、這種事是有可能做到的嗎? 他沒正經讀過書,對這種四書五經的不太懂,但《中庸》全本全部寫一遍,說也得有好幾千字吧?! 五谷呆若木,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爺,你能默得出來?” “嗯。”

 “您、您以前背過這個嗎?我怎麼不記得了?” “也沒有特意背。

可能以前在書院的時候看過,看著看著就記下來了。”

Advertisement

 對方回答時的語氣理所當然,甚至帶著點冷淡的謙遜:“我也不能保證完全默對,先寫下來試試罷了,以后有機會再找別本核對。”

 對方說得很合理,可五谷看著“爺”想都不想就下筆的架勢,卻直覺“他”多半只是在謙虛,默寫得這麼快,本就不像是記不清。

 五谷唯有傻傻站在旁邊,眼看著爺全憑記憶默完了一整本《中庸》,爺自己還沒覺得哪里有問題的樣子。

 * 又一日,五谷搬了一大堆書上山。

 神上是決定要參加科舉了,但他在復習上的質水平著實還跟不上。

 臨月山草廬里的書是有不,但爺原本鉆研的都是一門墨什麼的學問。

 邵學諭是說過這是什麼高深的上古絕學,可再厲害的上古絕學,這科舉也不考,所以箭在弦上了,爺手頭竟有溫習可讀的書。

 萬幸,五谷是個神通廣大的小廝。

 他在委婉地從爺口中打聽了他現在最需要的書后,很湊巧地,五谷迅速就撿到……啊不是,是“正好”就在二手書局里找到了這幾本書。

 于是他一口氣以一個極低的價格買了下來,甚至憑三寸不爛之舌“說”了老板,讓老板好心地“附贈”了幾本。

 當爺用疑問的眼神看向他時,五谷立即擺出他平時最為正直可靠的表,剛正不阿地解釋:“真是老板送的,完全沒付錢。

許是我平時與人為善、慈悲為懷,又在那書局老板面前表現得真誠懇切,這才打了對方,有這等好運氣吧。”

 謝知秋定定地看了五谷一會兒。

 然后,移開了視線,沒有像之前那樣刨問底。

 在見過蕭將軍和對方的金瘡藥后,謝知秋對五谷的立場大致有了猜測,決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直接去看書了。

Advertisement

 五谷見爺沒有過度追問這些書的來路,松了口氣。

 只見爺將注意放在嶄新的書上,一本一本翻過去,視線長久凝在其中幾本上。

 “爺有興趣?” 五谷面上不顯,目倒是一直瞟去。

 爺輕輕回答:“這三本,我沒看過。”

 五谷神一震,立即來了興致,解釋道:“爺若是看過才奇怪,書局老板說他是昨兒才進的新貨。”

 說著,五谷立即發揮一個小廝的職業道德,盡責地解釋起來—— “先看這兩本,作者乃是畢盛,白原書院有名的先生,據說過去五屆科舉,他曾中過兩回考題! “再看這本,作者林大典,當今翰林學士,據說很可能是明年科考的主考

這書里寫了很多他個人的思想見解,或許就會與明年的考題有關。

 “現在全梁城的學子都在瘋搶這幾本書,很難買的!萬幸我賄……啊不是,萬幸那書局老板是蕭將軍的仰慕者,得知我是將軍府的人,又看我長得面善,這才特意……呃,送了我這三本!” 五谷這是一本正經地扯謊了,分明是差點,但謝知秋一看他,他又板起臉來,擺出一副嚴肅認真的模樣。

 好在謝知秋如今也不會在這方面跟他計較。

 的目重新落到書上。

 數年之前,方朝有位平民,用膠泥制作字印,改昔日雕版印刷為活字印刷,將傳統印刷行業的效率大幅提高,本大幅降低。

 從那以后,方朝的相關行業迅速繁榮,書籍不再是大戶人家家里才有的一字難求的珍品,得尋常百姓家,使得寒門子弟也有機會以低廉的價格到知識的眷顧。

 相應的,書籍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快了許多,幾乎每個月都能有新書問世。

Advertisement

 由于科舉是現下寒門子弟最能快速改變自地位的途徑,且方國提倡教育,讀書人很多,這種與舉業有關的書籍一經面世,總能迅速被金榜題名的學子搶購一空。

 若按謝知秋本人的喜好,對這類書的興致并不算高,但正如小廝所說,既然要參加科舉,只怕還是有必要看看。

 遂拿起一本,翻閱起來。

 這時,五谷自以為幫了爺老大的忙,正自鳴得意。

 然而,下一刻,當他看到爺讀書的樣子,卻一下子被嚇到了,連表都僵在臉上—— 只見“爺”一手持書,一手翻頁,神凝肅,唯有眼珠晃

 “他”從左到右看得極快,不過數息即可翻一頁。

 五谷這輩子從沒見過誰是這樣看書的,不要說看書的容了,普通人這樣連看個頁碼都夠嗆吧?他不過是在那里站一會兒的功夫,只覺得爺快把大半本書都翻完了。

 五谷被這架勢驚得瞠目結舌,嚇得呆了。

 他忍不住問:“爺,您這……看了能記住嗎?” 爺并未回答。

 五谷略微有些不信邪。

 他試探地出手,將那本書將爺手上拿過來。

 爺并未抗拒,任由他拿走了書,只是眼神略顯疑

 五谷將書往前翻翻,將拳頭放在邊,清了清嗓子,問:“這位大人在這第七十二頁提了個古文,上半句是‘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請問下半句是——?” 謝知秋回答:“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停頓了下,解釋道:“這是《詩經》里的《蜀黎》一篇,畢學士在那里提這首詩,是為了解釋懷古詩的思路與調,并非他本人原創。

 “這兩年詩賦在科舉中的比重較大,他才會花長篇大論在品賞詩歌上。”

 不等謝知秋說完,五谷已大驚失:“所以您那樣掃一眼,就當真看得記住了?!” “……” 謝知秋不置可否。

 看向別,輕描淡寫地道:“會背無用,領悟更為關鍵。

且《詩經》屬于九經之列,據前些年的朝廷詔令,日后九經‘只問大義,不須注文全備’。”

 “……所以?” “所以你這樣的問題,考試不會考的。”

 五谷:“……” 五谷:“……爺,我要是知道科考會考什麼,還能來您府上當小廝?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句話的字兒我全認識,您不要要求這麼高好不好。”

 于是謝知秋沒有理他,繼續翻書去了。

 可五谷心余驚未消,仍不停地爺的側臉。

 說實話,五谷自己也覺得爺只是掃了一遍書、他就單拎一句話出來讓爺背,未免太刁鉆了點。

 誰料爺不但真對了上來,還準確說出了書中容,可見他果真不是隨便翻翻而已,是真的在看的。

 然而這個認知,卻令五谷更為驚訝。

 他以前就沒覺得爺很笨,可他打破頭也沒想到,爺一旦認真起來,能聰慧到這個份上。

 爺這不僅是過目不忘,還理解能力超群啊!而且知識儲備也不的樣子,雖說完全想不通他是什麼時候學到那些東西的。

 不過想想也是,其實爺頭腦一直不錯。

以前邵學諭講的那些什麼杠桿原理啊小孔像的,與天書無異,本不像人話,可爺還不是都弄懂了,還學得不錯? 現在他只不過是終于將這份頭腦,用到了正事上罷了。

 只是…… 五谷膽戰心驚地凝視著爺專注讀書的模樣。

 說實話,爺最初說決定要參加科舉的時候,他心里本沒當一回事。

 爺很可能只是一時心不說,就算是認真的,短短三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如何能勝過那些寒窗苦讀十年的人,如何能高中呢? 當然五谷也沒有說風涼話,反而一直支持爺,但那只是為了不打擊爺的積極罷了,畢竟學學孔孟之道,瞧著比琢磨那些炮仗靠譜多了,這樣將來才有機會勸爺回家。

 至于爺是不是真考得上,那是次要的。

 可現在…… 看爺這個架勢…… 五谷惴惴不安地盯著“蕭尋初”的側影,心里撲通撲通的,懷抱著莫名其妙的期待—— ——爺該不會,真能一舉高中吧? * 謝府。

 “大小姐最近,心是不是特別好呀?” “大小姐最近,好像經常在笑呢。”

 “沒錯,上回我不過幫大小姐洗了筆,便對我笑了,還是笑著說謝謝!” “上回我幫大小姐溫茶,大小姐也笑了!” “你們這算什麼,我的才厲害!上回我臨時被派去后院除草,正好手邊沒趁手的工,就隨手拿掃帚綁了塊板做鋤頭,大小姐看到了,跑過來仔細看了一番,然后也對我笑了,還夸我做得不錯!” …… 院子里,一群小丫鬟聚在一起,討論得起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