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分天下以後,甚至在這之前很多年,諸葛亮已經規劃好蜀國的長遠計策是「聯吳抗曹」,而姜維「二分天下」之策的核心卻是「拒曹滅吳」。
按照姜維的計劃,「二分天下」之策將分三步完:其一,蜀國應該以一員強將坐鎮漢中,使得曹魏不敢輕易來犯;其二,必須牢牢地控制住荊州,因為這是一條重要的通道,北可拒曹魏,東可拒吳國,如此一來,蜀中自然太平;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趁吳國兵力空虛的時機,派重兵一舉攻克吳國南部的趾、珠、高涼(公元218年孫權置此郡)、蒼梧四郡!如此一來,荊南四郡垂手可得。
只要走好這三步,吳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至此,「二分天下」之計就功了一半,北伐曹魏就容易得多了。
姜維此計確實大膽,然而劉閃卻有顧慮,因為他知道很多超越這個時代的歷史。
在冷兵時代的戰爭中,歷朝歷代的北伐,幾乎都是以失敗告終,無論是天縱奇才的諸葛亮,還是宋文帝時的元嘉北伐、劉裕、祖狄周世宗、宋太宗、宗澤、乃至太平天國的北伐,無一例外都是失敗,唯一功的似乎只有明朱元璋的北伐。
反觀歷史上自北向南的戰爭,那就完全是另一個結果了:秦始皇掃清六合、宋太祖平定四海,元人覆滅大宋、清兵馬踏南朝,包括近代的化夏戰,都是由北向南一氣呵,勢如破竹。
造這種現象的原因極其複雜,僅僅以所有人都悉且能切會的「氣候」因素來看,由於北方人比南方人耐寒,不論南方兵將還是北方北將,如果由北往南打,越打越暖和,而南方進攻北方,一遇到冬天就得回師。
劉閃對姜維的大計未做回應,只是告訴他蜀國為了廣積糧草,現在已經施行「兵簡政」策略,蜀國只剩下10餘萬兵,其中2萬人駐守漢中,能供姜維使用的只剩8萬兵馬。
姜維對此並不憂慮,因為按他的計劃,「二分天下」之策將需十年才能實現,其中滅吳、伐魏各需5年。如今漢中有魏延、馬岱和王平三員大將駐守,可保萬無一失,第一步已經完。
至於第二步的計劃,在蜀國沒有足夠的實力之時,最近1—2年絕不能完全佔領荊州,只需在建平、宜都兩郡適當擾,其間或戰或不戰,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耗吳國的兵力和國力為主;若是提前佔據了荊州,必會引起曹魏的注意,「二分天下」之計很可能因些破產。
劉閃也知道蜀國北進艱難,似乎同意了姜維的計劃,只是沒有親口說出。在以前,劉閃一直以為姜維是「戰級」的將才,這會兒才發現他是「戰略級」的國之棟樑,朝中眾臣幾乎無人可比!
劉閃心頭大喜,告訴了姜維「關索南征」和自己將要對南中地區施行的政策后,姜維聞之更是欣喜,表示此舉與「二分天下」之策已經不謀而和!
如果南中地區穩定,並且南人心向蜀漢,2—3年必能集結大量的糧草和數十萬兵,並且不會引起東吳和曹魏的注意;時機后可從牂柯、永昌和興古方向東出,奪取荊南四郡和桂林、趾等地就易如反掌。
現在的姜維正好32歲,而劉閃27歲,兩人雖是君臣,卻如親朋手足一般暢聊了很久。對姜維的計策,劉閃始終沒有明確表示贊同或反對,次日上朝也未向眾臣提出此事。
然而,劉閃升任姜維為大將軍,再撥給姜維1.8萬兵馬,並將其老母、妻子柳氏和孩子接到宮中照顧,這些種種,足以看出劉閃的雄心壯志和對姜維的支持,這些遠比口頭上的認同,或是一道聖旨更能讓姜維安心。
正當議事時,快馬信使前來報告:吳國以陸遜為主將,孫韶、張承為副將,率軍10萬,正從南郡方向往秭歸進發,姜維聞之,未等散朝就點齊兵馬出發。
劉閃知道陸遜曉兵法,擔心姜維的長遠大計有失,又封魏延長子魏容為平南將軍,封其次子魏昌為平北將軍,加封張翼為後將軍,令三人各領3000兵馬北上,協助魏延鎮守漢中。
至此,加上魏延的本部人馬,漢中已有3.5萬兵卒,若是主將魏延嚴格遵守「只守不攻」的方針,漢中咽絕不會有半點閃失。
昨晚,劉閃做了個夢,夢見自己還在推著板車搬磚糊口。
早上醒來后,劉閃滿腦子都是板車上的磚頭,頓時茅塞頓開,一個「不要臉」的計劃湧上心頭。
正如大司農孟擔心的那樣,老百姓賣掉手中的餘糧后,手上有了銖錢,只有讓他們心甘願地把手上的銖錢換其他品,他們才會繼續努力地種植糧食,從而形良循環。
現在沒有基礎工業,本造不出冰箱、彩電、汽車等消耗品,劉閃自然想到了房子。在這個時代,幾乎95%以上的老百姓的住所,都是用泥土或籬笆圍的簡易住宅。任何一個老百姓,只要他有機會,有上升的通道,誰願意住那種泥土壘的破茅屋?
由於連年的征戰,各地的許多磚窯已經廢棄,青磚或灰磚極其難尋,並且價格極高,普通百姓就算勞作幾十年也買不起幾塊磚。劉閃想到的是,以牛皮製傳送帶,再以大型水車為力,興建一個大型的「國營磚窯「,用磚頭「騙」走百姓手上的銖錢!
早膳已經送來,劉閃顧不上吃,而且越來越興,按照自己小時候見過的磚窯的構造,在糙的黃紙上不停地勾畫著,徐才人也不打擾,溫婉地在一旁磨著墨。
劉閃埋頭畫了好幾個時辰,大功告時抬起頭,徐才人仍未離開。劉閃注意到上艷的漢服,又有一個「不要臉」的計劃湧上心頭。
在這個時代,普通百姓所穿的服用的是自家出來的麻織布,比較有錢的富戶用的是棉布;宦、皇室或門閥世家用的則是棉、帛、錦鍛等織。普通百姓不是「有錢」就能穿織布料,普通百姓也不能穿黃布料的服,因為這些是皇室、王侯或世家貴族的象徵。
漢代的織染技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但是,這些都出自於府下屬的「東織」和「西織」,在漢代的鼎盛時期則出自未央宮下屬的「暴室」,民間並沒有這樣的染織工藝。
如果允許普通百姓穿帛綢緞做的服,如果市場上能買到上好的布料,如果百姓手上有多餘的銖錢,那會發生什麼?
由宮中的東、西織牽頭,立國營的「染織工廠」,這樣的設想又進了劉閃的計劃中,這樣做也不會違反諸葛亮的訓,就算朝中眾臣為了自己服的「優越」反對也無效!
宣室殿,呆了一天的劉閃拿起膳房送來的餅,又有一個奇思妙想誕生,不過這段時間糧草沒有富餘,只能過段時間再考慮了。。
陰差陽錯,秦齊與遊戲係統一起穿越異界。在異界,人人凝練武魂,而秦齊的武魂竟然是遊戲裡十個逆天大BOSS!在異界,彆人修煉千辛萬苦,而秦齊卻隻要殺人刷怪拿經驗!在異界,煉丹師是萬中無一的大天才,而秦齊隻需要學習一下生活職業,嗯,還有鍛造師、禦靈師、陣法師、廚師……唉,好煩,乾脆都學了吧。在異界,且看秦齊一路狂飆,遇神殺神遇佛殺佛,腳踩諸天聖子,坐擁絕世美人!
又胖又傻的丑女楊若晴在村子里備受嘲弄,被訂了娃娃親的男人逼迫跳河。再次醒來,身體里靈魂被頂級特工取代,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境,她帶領全家,從一點一滴辛勤種田,漸漸的發家致富起來。在努力種田的同時,她治好暗傷,身材變好,成了大美人,山里的獵戶漢子在她從丑到美都不離不棄,寵溺無度,比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好多了,豈料獵戶漢子不單純,他的身份竟然不一般。
太子蕭錦言是個講究人,對另一半要求很高,擁有讀心術后要求更高。奈何身邊美人無數,卻沒一個是他的菜,直到看見一條小咸魚,嘴甜身子軟,正合他胃口,“今晚你侍寢。”作為混吃混喝的小咸魚瑟瑟發抖:“殿下,我還沒長開呢。”*沈初微一朝穿回古代,成了太子爺不受寵的小妾,琴棋書畫一樣不會的她,以為是混吃混喝的開始,卻沒想到被高冷太子爺給盯上了。徐良媛:“沈初微,你最好有點自知之明,今晚可是我侍
他,穿越至三國成為八歲孩童被童淵收養,與趙雲,張任和張繡稱兄道弟,於洛陽憑藉卓越的見識獲得蔡邕賞識,並成為蔡邕的門生,在虎牢關之戰與呂奉先大戰兩百個回合,從此聲名鵲起。他麾下謀士猛將無數,能與當世梟雄曹操一較高下。他終將成為統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