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將門勳貴們隨你出征?
張維賢想都不敢想,那簡直就是笑話,別的不說,這些大老爺們可沒有祖先那樣的風範啊,別說衝鋒陷陣,斬敵首級,甚至連隻都沒殺過啊……
朱慈烺笑道:“老國公放心,國公與勳貴們地位尊崇,本宮乃是晚輩,豈敢勞你們的金大駕?不過當年的公候先烈們無不是跟隨太祖祖征戰天下得來的爵位,哪個不是蓋世豪傑,將門子弟想必也有不年俊彥,本宮想邀請京中勳貴子弟一同前往演武場,見識一下這些年俊彥的才能,父皇,兒臣請旨,請京中將門子弟,無論嫡庶,盡皆參與此次檢閱,為國倫才!”
朱慈烺話音一落,大殿上的國公、侯爺們無不暗暗的苦,雖然自己不用出征了,可是家裏的那些後輩一個個都是紈絝子弟,一個個隻知道鬥遛狗,衝鋒陷陣?那本就是送死啊……
隻是,話被朱慈烺說到了這個份上,哪一個勳貴敢站出來出聲反對?作為將門子弟,為國征戰,那既是責任也是榮耀,眾人一個個將眼投向了張維賢,現在滿朝的勳貴也隻有英國公方才能夠在皇上麵前說得上話了。
張維賢?
現在的張維賢將眼睛一閉,已經定去了,能夠保證勳貴們不出征就已經不錯了,還想不讓將門子弟上戰場,怎麽可能,人家太子都要親征了,誰能找得到理由推?
不過,張維賢不說話,不等於沒人出來擋路,隻是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跳出來反對的不是勳貴,而是左都史李邦華,甚至連朱慈烺都沒有想到!
李邦華站出來躬道:“啟奏皇上,殿下想要從勳貴子弟中遴選年才俊隨同出征,臣以為不妥,自從土木堡之變後,將門遭重創,人才凋零,如今百餘年未曾領軍出征過,哪裏還有什麽人才?以臣之見,可以請兵部舉薦人才,隨同太子前往河南!”
“臣等附議!”
文臣之中起碼有十來個人跪倒在地,支持李邦華的勸諫。
張維賢等人一個個神錯愕,這是怎麽搞的?這些文臣向來跟勳貴們不對付啊,今日怎麽竟然跟勳貴們站到了一條戰線上,反對征召勳貴子弟?
甚至連崇禎都覺到了一意外,隻有朱慈烺似笑非笑的看著張維賢。
張維賢睜開眼睛看到了朱慈烺投過來的意味深長的眼神,登時心頭一驚,什麽意思,好像殿下早已經預料到現在這個結果了。
張維賢心頭不住的盤算著,猛然心裏一驚,看出了李邦華等人的意圖,這是怕勳貴們重新掌握兵權啊,自從土木堡之後,各家勳貴被文臣們欺負的都找不到北了,潰不軍,隻有自己,依靠著祖宗的餘蔭,還能夠在朝堂上備一定的發言權,可是也獨木難支,文臣集團絕對不允許勳貴們再度掌握兵權與文臣分庭抗禮的。
朱慈烺向著張維賢微微點點頭,示意張維賢再度站出來。
張維賢心頭暗歎,太子啊,你這是將老夫放在火爐上烤啊,讓老夫與文臣們正麵抗衡,殊不知,老臣一個人哪裏能夠扛得住這麽多臣子的進諫?即便是皇上也要忌憚三分啊!
隻是,看著朱慈烺殷切的目,張維賢也不得不著頭皮站了出來。
“啟奏皇上,”
張維賢沉聲道:“老臣年紀老朽,昏聵無能,隻恨不能隨殿下出征,雖然將門子弟多有不肖,但是忠忱國之心從來不落人後,老臣請旨,讓將門子弟參與到檢閱中來,不管是太子看中哪一個,必將肝腦塗地,報效朝廷,死而後已!”
勳貴們一個個都傻眼了,英國公,你特麽的是不是瘋了?把自己的子子孫孫往火坑裏推啊,上戰場?你兒子打過仗,還是你孫子打過仗?甚至你都沒有上過戰場啊!
“英國公!”
勳貴中,終於有人忍不住了,國公朱純臣跳了出來,急聲道,“將門之中,現在哪裏還有……”
“朱純臣,你給老夫閉!”
張維賢低聲喝道,張維賢當年有擁立之功,不管是天啟帝還是崇禎帝登基,都離不開張維賢的鼎力相助,在勳貴集團之中可以說是一言九鼎,是當仁不讓的當家人。
現在張維賢一聲低喝,登時將朱純臣給震住了,雖然不明白英國公要做什麽,但是這個關口還是聽話比較好。
張維賢跪倒在地,沉聲道:“皇上,朝廷將門百餘年來,竊據高位,著祖宗留下來的餘蔭與朝廷的俸祿,卻碌碌無為,老臣等汗無地,老臣此次請求皇上恩準,允許將門子弟參與檢閱,隨殿下出征!”
“你們也知道汗?”
周延儒冷笑道:“英國公,若是你們知道汗,早應該辭去爵位,現在還想著隨殿下親征?難道將門子弟如今幾斤幾兩,你還不清楚嗎?莫說是衝鋒陷陣,他們就是連自己都不敢殺,若是讓他們跟隨殿下出征,那必定是誤國誤民,甚至牽連太子殿下!!”
“周延儒,你給我住口!”
崇禎登時惱了,喝道:“英國公世代忠良,不管是先皇,還是朕,多英國公照拂,沒有英國公,朕與皇兄能否登上大位,都難說的很,擁立之功,豈是你說否定就否定?再敢胡言語,朕決不輕饒!”
周延儒臉一滯,今天皇上怎麽了,為了一個英國公,竟然怒斥自己,自己好歹是堂堂的首輔啊……
崇禎站起來,喝道:“太子向朕請旨,請求選拔將門子弟;現在英國公又率先表態,支持將門子弟隨軍出征,建功立業,忠心可鑒,朕豈能辜負了太子與英國公的拳拳意?傳旨,後天辰時,京營與錦衛全部集結於演武場,將門子弟三十歲以,無論嫡庶,全部到場,等候朕與太子檢閱,不得有誤,英國公、吳甡,此事就給你們兩個人安排,太子,英國公,你們且到書房來,散朝!”
崇禎一擺袍袖帶著朱慈烺徑直離去。
“老國公,您這是幹什麽啊……”
朱純臣低聲問道。
張維賢低喝道:“別問那麽多,照著旨意做就是,記住了,不要跟太子唱反調,你個呆子!”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朕既為天子,當手提天子劍,蕩平不臣。懸頭槀街蠻夷邸間,明示萬裡,凡日月所照,江河所在,皆為秦土。
三皇子李正是接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人,覺得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但是他未過門的皇妃似乎要當女帝!等等,她要謀反! 某一天,當秦臨君將要謀反成功時,李正帶著王翦、呂布、李廣、李斯、郭嘉、徐世績…出現在她面前說道: “皇妃,何故謀反!” (新書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發布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現代小人物穿越成顏良,那個三國第一倒黴鬼。 此時正當官渡之戰,白馬城外,關羽拖著青龍刀,騎著赤兔馬,正向他呼嘯而來。 悲劇的顏良,不但要避過關二爺那銷魂一刀,還要在這群雄爭霸的時代,成就一番暴君之業。 ……………… 曹操:天下人皆罵我殘暴,直到顏良出現,他們才知道我有多麼的溫柔。 劉備:我以仁義待你們,你們卻為何紛紛投奔殘暴的顏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孫權:奪吾嫂,掠吾妹,暴徒顏良,我與你勢不兩立! 大小喬:大膽顏良,焉敢對我姐妹如此粗暴~~ 顏良冷笑:暴君明君,後世自有定論,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們,都給我閉嘴吧。 …
重生孫策,雄霸三國!劉表佔荊州?孫策說:彼可取而代之。曹操取兗州?孫策說:彼可取而代之。劉備要益州?孫策說:彼可取而代之。劉表、曹操、劉備大怒:孫策,你也太霸道了,還能不能給我們留條活路?孫策搖頭。我們的口號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戰亂四起!李建安穿越成為破軍戶,窮困潦倒。叮!系統來了!可以復制物資!“糧食X100袋!”“盔甲X100套!”“火槍X100把!”“大炮X100門!”哈哈哈,李建安徹底發了,富可敵國!“你一個小旗?有自己的騎兵?”“你一個百戶?敢和韃虜對陣?”“你一個千戶?有自己的艦隊?”崇禎皇帝哭了;“李哥,幫幫忙,借我點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