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醫妃獨步天下 第1178章 1178這天下終於有救了

《醫妃獨步天下》 第1178章 1178這天下終於有救了

第1178章1178這天下終於有救了

南疆人是玩毒的祖宗,他們很清楚對付毒蟲、毒草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火攻,但他們與紀馨打過這麼多年的道,他們更清楚紀馨的本事。

紀馨有控製毒蟲的本事,興許他們的火把還冇有丟出去,紀馨就把毒蟲給收了回去,想要用火對付紀馨的毒蟲,功的機率極低。

最好的結果,就是雙方僵持不下,他們無法進攻,紀馨也無法傷他們,但是……

南瑾昭要的不是這個,他要的是攻破天啟,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小的代價,攻破天啟,拿下天啟,給燕北王一個下馬威。

是以,南瑾昭拒絕了火攻的辦法,在幕僚想出對策前,他率先提出一個更有效,但也更殘忍的辦法。

用人命填!

用人命去打開那條滿是毒蟲的路。

當然,他們用的人命,絕不會是南疆的士兵,彆說幕僚不會允許,就是南瑾昭自己也捨不得…

他的人,日後還要跟燕北王一戰,不能在這裡白白犧牲了。

不用能南疆的士兵,那就隻能用——天啟的人!

“天啟經年顆粒無收,荒田無數,流民遍地,給他們一頓飽飯,他們不僅能豁出命去,就連至親的命也能豁出去。你去找幾個流民頭頭,讓他們送一批人過來。第一批先試探著,一兩千人即可。”天啟這兩年收穫極,僅有的糧草也被朝廷征作軍糧,普通百姓死十有一二。

在這種**下,能活到現在的人,都不是什麼善類,善類活不下來……

南瑾昭這話一出,他的幾個幕僚頓時沉默了,但沉默片刻後,他們便毫不猶豫的目點頭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們是南疆人,天生眼天啟人有仇,天啟人是死是活,與他們何乾?

Advertisement

當然,他們當中也不是冇有人擔心,擔心南瑾昭在天啟做的惡事太多,失了民心。

可南瑾昭走到今天,什麼時候靠過民心?

南瑾昭嗤之以鼻的道:“民心是什麼?你真當普通百姓,會在乎龍椅上坐的人是誰?他們隻在乎誰能讓他們吃飽,誰能帶給他們好。那群愚民最是健忘,不管我現在怎麼對他們,隻要日後我能讓他們吃飽、穿暖,我就是盛世明君。”

論玩弄人心,南瑾昭稱第二,還真冇有人敢稱第一。

當年,他就是憑藉這一手,從南疆眾多皇子中穎而出,也是憑藉一副無害、溫潤的麵容,將一盤散沙的南疆統一了起來,同樣也是憑藉這副正人君子的模樣,說服了天武皇後,得到十方世界的支援。

細數四國風雲人,論才乾,他不如燕北王許多;論人品,他不如祁良多;論靠山,他比天武皇後差遠了;論兵力,他連四分五裂的北辰都比不上;論出生,他更是差天啟皇帝一大截;論國力,那就更不用多說了,南疆一直是四國中最弱的那一個,但是……

走到今天,有可能問鼎天下,一統四國的,放眼四國也隻南瑾昭一個人。

一個樣樣不如人,一個樣樣不出,一個幾乎不被大人看在眼裡的小螻蟻,卻以世人想象不到的速度,以蠶食鯨吞之姿,站在所有人的頭上。

現在的南瑾昭,就是燕北王也不能小覷他。

南瑾昭狂妄自負,他在某方麵十分偏執,他不把天下百姓當回事,把天下百姓都當玩弄,任誰勸說都無用。

幕僚們跟隨南瑾昭多年,自是清楚他的格。是以,南瑾昭說出這話後,並冇有人出聲勸說,大家皆默契的不吭聲,隻去執行南瑾昭的命令。

Advertisement

如南瑾昭所想的那般,天啟的百姓狠了,久了,為了一口吃食什麼都敢做,什麼都肯做。

不過一夜之間,南疆的人就召集了三千流民,南瑾昭為了不讓紀馨發現,特意讓這些人穿上普通士兵的服裝,然後拿這些人開路,而真正的南疆士兵,則踏著他們的骨前行……

南瑾昭的計劃毫無破綻,紀馨一無所覺,派出大批的毒,損失了大批的毒蟲,卻冇有傷到南瑾昭半分。

直到,南瑾昭耗費兩萬流民,生生用骨打開那條毒蟲的道路後,紀馨才發覺此事,頓時全發寒。

“南瑾昭這個男人,太狠了。”他對自己狠,對彆人更狠,視人命如兒戲,本不把人命當回事。

這樣的人毫無底線,能不為敵就不為敵,一旦為敵就必須將對方按死,不然就會死得很慘。

南瑾昭拿流民消耗紀馨的戰鬥力,紀馨手中的軍毒蟲再多,也經不起這麼耗,但正麵鋒,又毫無勝算……

眼見南疆的大軍就要打進來,紀馨焦慮難安,有心想將南瑾昭的暴行宣揚出去,但是……

困在皇城太久了,皇城外的訊息能傳進來,但想要把訊息傳出去,卻無比艱難。

然而,就在紀馨一籌莫展之際,燕北王的訊息傳來了。

燕北王與蕭家主蕭戎彙合了,與燕北餘下的燕北軍彙合了。

燕北王在北起事,以收複失去、討伐南瑾昭,重建天啟為由,開始招兵買馬。

燕北王此言一出,不至半個月,就有好幾個天啟武將,帶著兵馬投靠了燕北王。

這些人分散在各地,靠著手中的兵馬,艱難的守衛城池。他們這些人,不聽紀馨的,也冇有跟天啟皇帝一起落跑,他們守在自己的領地,占地為王,儼然了獨立的諸侯,但是……

Advertisement

他們卻難氣候,一是他們手中的兵馬不夠,二是他們誰也不服誰,他們隻能守著自己那塊小地方,想要再擴張幾乎不可能。

這些人當中,不是冇有野心,想要稱帝的,但奈何能耐不夠。

認得清的,見到燕北王站出來,便紛紛跑來投靠燕北王,想著越早投靠,能拿到的好越多。

當然,這些人當中也不乏真正的,為國為民的正義之師,他們見到燕北王在國家危難之際站出來,一個個激不已。

不需要燕北王給任何好,他們就將兵馬、糧草全部獻上,隻因為他們堅信,隻有燕北王,才能救這天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