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凌晨四點。
剛剛打完一個小番外。
很奇怪,剛剛還困得要命,怕明天會把要寫得東西忘記才撐著,現在卻反而清醒起來,爬到床上后又爬起來,決定把后記打完。
大概是因為興吧,《何以》的完結終于指日可待。
《何以》一書從03年9月開始在晉江原創網上連載,03年底連載完最初的七萬字以后,因為大四畢業的瑣事,因為初開始工作的忙,曾一度被我放下。我想,如果之后沒有網上的讀者們不斷地催促我鼓勵我,我怎麼也沒有力寫完吧。所以雖然經常被喊打喊殺要宰烏的讀者們催得飛狗跳烏爬,但是始終只有激和疚。有時候和白白、曉溪聊天,說到各自的讀者,我總是說,《何以》的讀者是最溫最有耐心的。
然后曉溪和白白就一副想砍我的表,說:做你的讀者能不有耐心嗎?!
……
也是哦~~>_
我的確很慢(很不想承認=_=),一直是懶懶散散的那種人,無大志,安穩度日,揮一鞭子才爬一爬,這種人,大概怎麼也不會做出什麼大事業來吧。不過,若是我積極發,也許,寫出來的就不是《何以笙簫默》了。
生命的度過就像看風景,走得快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走得慢卻能更多地領略那些風景的妙與細節。
我想我肯定是后一種人,那些生命中最平凡最微小的細節,然后努力把它們寫出來。
怎麼聽著都像為自己的慢吞吞狡辯的樣子……
嗯嗯,話題扯回來,繼續說《何以》。
《何以》的靈片斷始于一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超市人很多很擁,我腦中就突然冒出了何以開頭的那個畫面。
相相離的男,很多年后不期然在人群中相遇,眼相匯,淡淡凝視,然后又各自走開。
《何以》一開始,就是想寫這樣一個肩而過。然后才漸漸滿,甚至人都有了自己的脾氣,不再我控制。
曾有朋友問我,在這本書里,你想表達什麼?
其實寫書的時候,我純粹只是想寫一個故事而已,本沒想那麼多。可是問得這麼認真,我便也認真地想,我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我想答案是這樣的:
世上麗的詩有很多很多,但是最幸福的一定是這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何以笙簫默》想表達的,就是這麼一種幸福。
顧漫
2005年12月14日凌晨
她被前男友打包送人,四年後帶著三個孩子華麗迴歸,卻不想誤惹了一枚霸道總裁。 網上皆傳,正寰傅總高冷禁慾,不近女色,可他卻將她堵在電梯裡:“池小姐,我見你第一麵就覺得你很像一個人。” “誰?” “我孩子的媽。” 池嬌扭頭就走,不料卻被身後的男人強勢拽進懷裡:“嫁給我,你就是你前男友的舅媽,確定不考慮一下?” 後來,網上又傳,池嬌適應不了豪門生活,剛嫁進去冇幾天就被掃地出門。 事實上—— “傅總,夫人帶著少爺又跑了!” “不急,”傅正驍麵色淡定,老神在在從書桌下掏出搓衣板,噗通一聲跪下:“還愣著乾什麼?趕緊拍了發給她看!”
霍氏集團總裁的老婆死了後,有人發現他從良了,不再沾花惹草,誠誠懇懇的帶著兒子過日子。兩個月後,家庭醫生成功上位。“霍太太,你是怎麼讓霍總打開心扉的?走出對亡妻的思念呢?”“嗬嗬,很簡單,娶一還送二了!”新娘忿忿然又拉出了兩個新郎高配的縮小版!!
[1]江殊同出道十年,零緋聞頂流,華人影視圈最年輕的三金影帝。圈里人都知道他后臺很硬,背景成謎,非大制作電影不接,對劇本尤其挑剔,編劇圈談之色變。直到有一天,新電影籌拍,資方小心翼翼的等著江影帝的“修改意見”。哪知道江殊同只回了一句話:這位編劇寫什麼我拍什麼。資方&編劇圈:?[2]為了作品署名權,沈芙硬著頭皮做了跟組編劇。沒想到開機前男一號換成了圈里出了名難伺候的江殊同。沈芙和他從小一塊長大,知道他遠不是銀幕上那般不茍言笑,他壞得很。果然開機第二天他請全劇組的人喝奶
宋家男人死于一場空難后,人人都以為一群孤女寡母難逃被欺辱的命運,豈料自幼被養在鄉下的宋大小姐強勢回歸。母親被欺負,宋歸辭反手讓對方公司股價大跌。妹妹被渣,宋歸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