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那個時候太了,還是真的確有其事?
他就覺得那一天的飯菜特別的香!
石宏大正在回憶當年,又聽到了哭聲!
這麼一會兒的功夫,這孩子都哭了三氣兒了!
于良吉也待不住了:“走,咱們出去看看都誰來了,那個,嫂子,你接著哄孩子吧!”
不等李慧娘說什麼,立刻拉著一大一小跑出了門!
再聽孩子哭,他冷汗都要下來了!
石宏大也覺得,當時自己想差了。
這一個孩子這麼能折騰,于良吉能喜歡才怪呢!
剛才出來的時候,于良吉就跟逃跑似的,一手拉著于寶寶,一手扯著他,腳下生風一樣啊!
張家很熱鬧,因為張家二叔和二嬸子人緣好,張艷紅嫁的又是本村的車達,添妝的時候,大家都來了。
張福很大方,直接添了一金釵,足有一兩重的樣子,打造牡丹花樣式,中間鑲著一個米粒大小的紅寶石。
張王氏站在旁邊,要笑不笑的樣子。
石宏大角諷刺的揚起來,恐怕這位張王氏現在過的特別煎熬吧!
于良吉掏出了他買的添妝品,是一對銀的蝦須鐲,打造的很,分量很沉實,張家照顧他良多,就算原主,也是把他們當親戚的,甚至自從寶寶落地開始,吃的都是張家二嬸子或者是喬大娘給做的飯菜,因為家里沒有人,原主跟他大哥最多不著,做的要說多好吃,那是不可能的!
們照顧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寶寶一歲之后吃的菜泥,果泥等,周歲之后吃的蛋羹,菜羹等。
“這……。”張貴一看就有點傻眼了,當親大伯的才給了一金釵,那是自家兄長,給了就給了,小于舉人給的雖然是銀的,可這分量絕對不輕,說起來,恐怕只比金釵差那麼一點點。
石宏大也掏了東西給添妝,是個銀的項圈,分量也不輕,上頭雕的蓮花紋,蓮花多姿且多子,寓意很好。
同樣的,于良吉給的蝦須鐲也不錯,蝦也是多子的水生。
張家二嬸子想攔著,被于良吉拉住了:“嬸子,咱們兩家這麼多年相下來的分,豈是這東西能衡量的?”
“你這孩子,怎麼不知道過日子的艱辛?以后可不能這麼大手大腳的花了。”張家二嬸子沒攔住,眼看著別人的添妝都往箱子里放了。
不過該說的還是要說道說道。
“知道了,您家就兩個妹妹,出嫁可要底氣十足呢!”于良吉笑著打岔:“再說了,我這個當哥哥的,明天可就是婆家人了,不能送嫁還不能允許我多給點添妝啊!”
“你妹子要是在婆家過的不好,看我不找你算賬!”張家二嬸子拍了于良吉一下。
“當然,當然!”于良吉趕應承:“到時候不用您說,我先去收拾車達!”
“還收拾啥車達的?恐怕不用你去收拾,車爺爺也不讓啊!”喬小五在一邊起哄。
“就是,車達這小子,娶了咱們村一枝花,敢對妹子不好,咱們可不依!”還有別人跟著附和。
十八里鋪的閨,其實長相都差不多,不過十八里鋪不像外頭一姓村那麼重男輕,有啥吃的喝的,兒子有的兒也沒落下,所以十八里鋪的閨雖然長相普通,可好,能干,嗯,聽說也能生來著。
能干是真的,于良吉親眼所見,能生的話,好像沒怎麼看出來。
熱熱鬧鬧的吃完了添妝飯,第二天就是出嫁的大日子,而第二天則是車家的熱鬧了。
于良吉起得很早,家里的人吃早飯的時候都是點著蠟燭吃的,吃完收拾了一下就呼啦啦的都去車家了。
兩家的掌勺都是黃大廚,幸好嫁娶兩家的正日子是錯開一天的,不然黃大廚非得分乏不可!
他們去的早,天才放亮就到了地方,車家才起來洗漱!
“這麼早啊?”車姥姥心疼的把于寶寶抱到了炕上:“娃兒都沒睡醒呢!”
“睡不醒就讓他在這里找個地方睡吧,今天可是大日子,來得早點,省的到時候手忙腳。”于良吉將帶來的東西都趕讓人拿走:“車達呢?趕過來,先把服換上!”
親很忙碌,于良吉也很忙,最忙的是石宏大!
人張艷輝親的時候,有父母持,有姐妹幫忙,還有親朋好友,至兄弟之類的。
車達也有好友,都是村里的年輕一輩,可是車爺爺和車姥姥都上了歲數,持都有些力不從心了。
幸好于良吉帶著家里人來幫忙,更有車家的左鄰右舍,老村長更是三天前就往這邊跑了。
石宏大一邊幫忙還一邊看,他覺得他應該多多注意一點,起碼等他們結契的時候,不會手忙腳。
“你看什麼呢?”于良吉拉了一下石宏大,嗯,沒拉人家。
“我現在好好看著,省得到咱們的時候,手忙腳啊!”石宏大說的自覺可有道理了。
“傻小子。”車爺爺拍了石宏大一掌:“親和結契是不一樣的,方有添妝,你倆結契可沒有,迎親也沒有,你們倆只有結契的儀式,你可別弄混了。”
石宏大:“……!”
那他這麼辛苦干什麼?
車家迎親是在下午,到了張家的時候,于良吉提前準備了好幾首酸了吧唧的催妝詩,念的他自己都起了皮疙瘩。
但是張家人很滿意,尤其是張家二嬸子,覺得十分好!
就連張老猴都沒作妖兒,老太太給了張艷紅一套銀首飾,包括耳環、項圈和鐲子當嫁妝。
等于良吉念完了酸了吧唧的催妝詩,還讓張艷輝抄下來,這可是他妹妹的催妝詩,以后教孩子背會。
張艷輝可憐的點頭,肯定讓孩子背會。
雖然在同一個村子里,但是兩家離的并不近,可是再不近,也是一個村子的,何況十八里鋪本來就小,于是只好繞了十八里鋪一圈,然后花轎才進了車家大門。
往后就跟正常的辦喜事一樣,邁火盆,馬鞍,拜堂親,送房。
然后就開了喜宴,車家擺了十八桌,黃大廚掌勺,煎炒烹炸,蒸餾燒燉,一共十道菜。
鴨魚是應有盡有,車家老兩口笑的合不攏,終于看到養子親了,以后他們老兩口也可以含飴弄孫。
車家熱鬧完了,晚上于良吉他們才拖著疲倦的回了家。
“辦喜事可真累人啊!”于良吉衷心的嘆,還都是全村人呢,還都是大家幫忙呢,也夠繁瑣累人的了。
“人這一輩子,就一次這樣的大事,能不認真點麼。”這里頭最累的就是黃大廚,兩家的婚宴都是他掌勺,全家齊上陣。
“是啊!”石宏大看了看于良吉:“等咱們辦事的時候,也得大辦,有的你累了。”
于良吉一垮臉:“要是能……。”旅行結婚就好了。
可惜,在這里是不流行旅行結婚的,那不“結婚”,那“私奔”。
石宏大沒怎麼聽明白,要是能什麼?這親跟結契,都是一樣的人生大事,難道他還能給簡略了?
就是想簡略,恐怕也是不行的。
張家村在看著,石家村也在觀,甚至十八里鋪的人也都在看著呢,于良吉是十八里鋪的標志,他的事,就算是小事也是大事,更何況是人生大事,肯定小不了。
三月十二的時候,有人送了東西過來,于良吉訂購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甚至是筷子,都是嶄新的,還有屠戶那邊也都訂好了豬和牛。
劉文喜去了一趟付二柱子家,買了他們家四頭羊,家里沒地方放了,就先放在付家,等要用的時候,直接去他們家拉活羊回來,宰殺就行了,現吃現殺,新鮮。
而同一天,張艷紅回門。
作為好鄰居,作為和張艷紅們差不多一起長大的鄰居哥哥,小于舉人也被邀請去隔壁做客兼吃飯,順便看看小兩口。
“我跟你去吧!”石宏大一聽,也起穿服,要跟于良吉一起過去。
“你去干什麼啊?”于良吉納悶兒,石宏大不是什麼摻和事兒的人,這麼久了,除非人家特意邀請,平時他很主去幫別人家的家事。
“我去看熱鬧。”石宏大是這麼回答的。
“哦,你是想去看車達的熱鬧啊?”于良吉理解為他想去看看張家怎麼逗弄新姑爺,于是很給力的一拍石宏大的口,沒拍肩膀是因為他夠不到:“走,咱倆一起過去!”
石宏大點頭:“嗯。”
看熱鬧啊看熱鬧,小于舉人理解錯了,他說的熱鬧,和他理解的那個熱鬧,本不是一回事。
不過誰管他呢,他只要過去看看熱鬧就行了。
于是給于良吉戴了帽子,自己扯了大服一裹,拉著家里幾個孩子一起去了隔壁。
225 看個熱鬧
張貴家
現在很熱鬧,因為張艷紅要回門了,大家一大早就起來收拾,尤其是張家二嬸子,兒媳婦是娶進來的人,而兒則是嫁出去的,可以不惦記兒子帶著兒媳婦回門,是因為兒媳婦總要跟兒子回來的,可兒不行,嫁出去了就是人家的媳婦了,回門是新婚之后第一次回娘家。
過的好不好,也擔心啊!
車家雖然名聲好,可車達畢竟不是車家親生的孩子,也怕車家二老有個什麼不如意的,兒日子也不好過。
再一個就是車達沒有人幫襯,這孩子有事兒老實的,又怕婿太老實吃虧,連累兒跟著吃苦。
還是李慧娘安:“娘,不怕,咱們就在一個村里,說句不好聽的,興許天氣暖了,咱們出去打個水,去河邊洗個服,就能看到大妹妹呢!”
“你說的也是,我呀,這是鉆了牛角尖了!”張家二嬸子手接過懷里的孩子:“我大孫兒今天可真神!”
“能不神麼,前天晚上折騰了一宿,昨天睡了一天,晚上倒是消停了,今天凌晨的時候就開始哼唧,后來哄睡了,現在他神了,我跟他爹可都熬紅了眼睛。”李慧娘用手指肚點了點兒子的額頭:“小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