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他真的一個月給石宏大二兩半銀子的零花,還都是兌換銅板給他放在兜里。
二兩半別說在十八里鋪了,就是在縣城也夠吃上好幾天小飯館的了。
“沒事。”石宏大拍了拍他的手,拉著他跟著牙子去了牙行,過戶的時候,依然過戶到于良吉的名下。
“你花的錢,掛你的名字吧。”于良吉覺得有點像現代買房子,產權證上寫誰呢?
“過戶給我,要花三十兩的稅錢。”石宏大幽幽地看著于良吉:“我不想上稅。”
牙子在一邊聽著,角直!
“那還是掛我的名字吧!”于良吉可從善如流了。
牙子有經驗,他會幫他們倆辦完一系列的手續,石宏大給了他二兩銀子的辛苦費,這已經很高了,平時都是一兩。
“二位,您看這房子的看護?”牙子最后送他們出來的時候,開了口:“是您二位派人過來,還是讓那一家四口搬走?”
畢竟是已經賣了出去,或許人家由自己的想法呢。
“人還是留在這里看顧宅子。”石宏大沒打算換人,因為人呢看起來還不錯,他也就不費事地自己找人看宅子了。
“工錢一個月是五兩銀子。”牙子趕開口告之,這個可一定要說好,畢竟縣城居,大不易。
那家人可沒有田地收,全靠給人扛活吃口飯,說句不好聽的,哪怕想吃點香菜,也得去街上花錢買一把。
所以一家人都對這個糊口的活計很上心,宅院照顧得很好。
“好,這是五十兩銀子,四十兩是他們的工錢,十兩是賞錢。”石宏大直接給了他五十兩現銀:“我們還有事,有時間就過去。”
今天他們見過一面,不會認錯,再說那宅院也沒啥東西,都是大件的家,不怕丟。
“好,好!”牙子高興地接了。
石宏大和于良吉在中午的時候,離開了牙行,進了一家小吃鋪子,因為于良吉了。
“來兩碗打鹵面,一碟鹵。”石宏大點餐,點完之后,還看了看于良吉,加了一句:“再來一碟咸菜。”
“好嘞!”店小二十分麻利地給上了一壺白開水。
這地方是供應不起茶葉的,因為拿東西太貴了。
打鹵面做得很快,鹵子是現的,一個酸菜末,一個咸菜,于良吉選了酸菜末的,還放了一點點辣椒油,配著咸菜。
一筷子都沒鹵,因為那鹵是鹵豬頭,的,他覺得膩。
幸好那鹵也不多,石宏大吃的時候,將上頭的瘦都給弄下來,放到了于良吉的碗里:“吃吧。”
這個時候這樣的小店可沒青菜,雖然十八里鋪已經開始育苗,并且多數都挪到了菜園子里,可青菜價格依然昂貴,誰讓這個時候是青黃不接呢。
“你吃吧,我吃點就夠了。”于良吉將瘦撥了點回去。
又被石宏大給撥了回來:“我吃的。”
于良吉:“……!”
旁邊也有一對夫妻在吃面,那男的可得意的跟的道:“看,還是我對你好吧,大片子,可勁兒吃!”
的嫣然一笑,當然,沒多好看,就是很淳樸的樣子。
男的還用眼睛斜視石宏大,意思很明顯:吃個而已,還給人吃瘦,你這樣做對麼!
石宏大生氣啊!
于良吉趕憋笑,故意大聲:“我就喜歡吃瘦,的太膩!”
石宏大:“……!”
倆人吃完了面出來,還有點哭笑不得呢!
“你呀!”石宏大刮了一下小于舉人的鼻子,眼中帶著寵溺。
“哼哼!”于良吉哼哼唧唧,拉著石宏大溜溜達達往客棧走。
路過集市的時候,還買了不五彩繩,這不是快要到五月節了麼?于良吉直接買了最顯眼的五彩繩,一捆!
“這麼多?”石宏大也知道這東西一年也就帶一次而已。
“給學堂里的孩子,一人拴一個手腕。”于良吉看著一捆五彩繩,笑呵呵地道:“剩下的讓他們的母親給系就好。”
石宏大只好由著他來,拎了一捆五彩繩回去,客棧里的人都剛好睡午覺,倆人也沒吭聲地上了樓,結果發現兩邊的樓梯口,各自站著一個人,家父子倆!
于良吉驚訝地問:“怎麼沒睡午覺?”
倆人看向他,其實是看他后的石宏大,石宏大擺了擺手,圖憨厚一笑:“有點悶,出來氣。”
“哦,回去睡個午覺吧。”于良吉也不疑有他,自己溜溜達達回了房間。
家父子倆不知道跟石宏大說了什麼,反正石宏大不一會兒就進來了,也和跟于良吉在炕上瞇了一會兒。
下午便開始整頓行李,隨的服,還有買來的小玩意兒,客棧也不再安靜如斯,大家終于可以大聲說話了,尤其是一樓,吃飯的大廳都快要吵翻天了。
石宏大怕他們太吵,一直沒讓于良吉帶孩子們下去,在大廳用餐,都是在屋里用的飯食。
晚上早早的歇息,于良吉睡不著,翻來覆去地在炕上烙餅,石宏大只好按住他,摟在懷里,輕輕地拍著,就跟于良吉剛才哄于寶寶似的。
就這樣,也是鬧到十點,于良吉才睡著。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退了房,上了馬車,外頭已經有很多人在街上了,尤其是一些拉著學子的馬車。
他們到了放榜的地方,客棧是靠近集市的主干道上,放榜有四個地方,分別是縣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以及文武兩座貢院的大門口。
所以大家不用著看榜,只要找個地方看榜就行了!
于良吉沒去,因為那小板跟人不起,石宏大去看的,家父子倆守著三輛馬車。
石宏大進去看了半天才出來,面無表地上了于良吉的小馬車車轅,一樣鞭子:“駕!”
于良吉:“怎麼樣啊?”
孩子們沒聽到石宏大說,只聽到石宏大趕了馬車,以為自己都榜上無名,干脆都不吭聲了,還有兩個弱小的已經紅了眼眶。
“趕回去,好準備慶祝!”石宏大也不裝了,哈哈大笑地歡樂喊道:“大家都榜上有名!”
“真的?”于良吉驚喜地問車門外的石宏大。
“真的,我看的可真了,大家都考上了!”石宏大也沒想到,于良吉他們三個教導出來的孩子,竟然一次都通過了!
“雖然名次不高,可也占了中等。”杏榜每次一個縣只取一百名,文武就是二百名。
自家這八個孩子,都占了中等,還有兩個武生是偏上一點的,起碼進了前三十名。
于良吉已經高興地咧呵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而馬車里的孩子們,都高興地要哭了!
馬車一路不停,以飛快的速度回到了十八里鋪,老村長他們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眼地看著三輛車回到了十八里鋪,于良吉抱著寶寶出了車廂,石宏大扶著人下了馬車。
老村長頭一個走上前,有點哆嗦地問:“咋樣?”
“中了!”于良吉大聲地宣布。
等著的全村人都激了!
“都誰家的中了?”老村長也激,但是他還有理智。
“全都榜上有名!”于良吉大聲地笑道:“以后我們十八里鋪,就有八個孩子是秀才了!”
不管是文秀才,還是武秀才,十八里鋪都揚名了。
“好好好!”老村長激地老臉通紅:“快進村,快準備好酒好菜,還有那八個孩子家的,趕準備好紅包,等差役來報喜,給人兜!”
“哎!”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
中了的人家欣喜若狂,自家也能出個秀才!
而孩子沒去考試的人家,則暗暗下了決定,就是家里再忙,也不能讓孩子耽誤去學堂!
而林杰和洪澤濤對視一眼,這小于舉人可真不簡單,教學使用另類方法果然有效,且科舉考試竟然還能這麼考,倆人也算是長見識了。
更高興的是,既然這樣都能在短期培養起來八個文武秀才,那麼自己跟著他學了這麼久,今年秋天,應該可以去考舉人了。
244 中考喜訊
十八里鋪沸騰了!
十八里鋪揚名了!
十八里鋪熱鬧了!
八個秀才,一個學生堂出來的!
那八個人家喜極而泣,抹干眼淚,張羅謝師宴,恰好于家 有套的用,于良吉很大方的出借給了他們:“全村人 都來,就你們八家一起請!這些東西肯定夠用!”
當初他跟石宏大結契的時候,就是差點請了全村的人,因為還有人要守村口,所以沒來,就不算全村,但是也就 差那麼一個人而已。
“那就謝謝小于舉人了!”大家也不客氣,全都呼啦啦跑去于家搬桌子椅子和鍋碗瓢盆。
因為是四月末了天氣也熱了,外頭吃也可以,不過因為春天嘛,雖然說春雨貴如 油,但是還是會下上那麼一兩場雨,所大家伙搭了個苦 布棚子。
十八里鋪有多熱鬧,張家村就有多怨憤!
因為十八里鋪那是于良吉的私人小學堂,而張家村呢?可是公立學堂!
張云逸本來就跟于良吉鬧了不太愉快,結果杏榜一公布,他心里就跟于良吉勢不兩立了!
但是在勢不兩立之前,他還要應付族里的人,還要其他來學堂上學的學子家長們。
因為他們都是了大錢的人,還有各種雜費,結果張家村這春天連個生都沒有更別提秀才了!
一開始十八里鋪說出來八個秀才的我時候,大家都不信, 生是考秀才的第一步,十八里鋪那個地方說句不好聽的 ,兔子不拉屎鳥都不下蛋的犄角旮里,能出了個小于舉人 都不知道是燒了幾輩子的高香了。
不過聽說小于舉人有能耐的,可惜前三年守孝,后來一 出孝大家正準備拳磨掌的給他提親,他就跟那個男人結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