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恐怖靈異 民間詭聞實錄 第195章 傻子,木匠

《民間詭聞實錄》 第195章 傻子,木匠

忽然,我就想到了爺爺書之中說過,他要去當路基的兩個原因。

其一,是因為他算到了這是我的生死劫。

第二點,就是有人改了村里頭的風水,以至于讓整個村子的人多病多災!窮困一生!

這明堂朝案,朝案進貢的垅山龍脈,竟然都被人改過風水!?

那人的風水,不知道有多厲害!

我忽然覺得,爺爺的死,并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我的生死劫,村子里的風水,這會那麼巧合麼?還是有人在算計我,要我出生未便死,他更是要爺爺的命!

換句話說,我一個未出生的嬰兒有什麼可算計的?

那人要的就是爺爺的命!以及讓爺爺斷后!

想到這里,我心頭大震!

本來渾渾噩噩的腦袋,一下子就清明了不……

心頭思索之余,我上了柳山。

剛下的雨也很詭異,應該就是村子的范圍落了大雨,垅山之上卻顯得干燥一片。約莫走了一個多小時,我才上了山腰的位置。

都沒拿出來定羅盤,我就找到了山脊和眼大概的位置。

并且在那個地方,我已經看到了有三座墳頭!

這三座墳的年份應該很長了,墳頭草三尺高不說,還有一些矮樹生長其上。

從墳頭上,我倒是沒看出來什麼問題。

并不像是李德賢的父母,墳頭生了羽,有羽化之相。

想要尸羽化不腐,并不是葬龍脈眼就可以。

那種況也是萬中無一,除非將葬者之乘生氣也,悟到極致,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活葬,才有極大的概率羽化。

Advertisement

我拿出來定羅盤,這一次羅盤的指針就來回跳不止。

時而搪針,指針擺不定,最后在巽巳丙這三個方位泛起。

并且兌針上浮,也有福神護法的預兆。

可只要我稍微靠近那三座墳頭,指針就會半浮半沉,來回跳躍不止。

這又做投針,代表著地下有墳墓,葬者和生人都勿進!

三座墳頭大概都有一個等量的距離,我也按照那個距離,找到了一塊居中之地,依舊在龍脈眼之中,也不和另外三座墳沖突。

我做了個幾號,才匆匆下山。

這一來二去,也耽擱了快三個小時。

等我到廖寡婦家院子的時候,院子門口也沒了警車。

只剩下徐詩雨的那輛車還在,我也顧不得去看徐詩雨是不是在車上。

匆匆進了院子。

地上被撒了白末,有的漉漉的,還有一些浮在最上頭。

陳大同和李芳玉的尸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大黑棺材,我在棺材旁邊守著。

旁邊還有我們小柳村的村長,以及幾個村里頭平時和我家關系不錯,也和廖寡婦關系好的婦人,以及漢子。

陳瞎子在旁邊煙,狼獒則是趴在墻休憩。

“我們尊重小柳村的民俗,也相信這世上很多東西,需要敬畏,你可以安葬廖寡婦了。”

“陳大同和李芳玉的尸被我同事帶走了,雖然他們算是死于意外,但法醫也需要查驗,他們的家屬會去市認領尸,最后去火化。”

我回過頭,才發現徐詩詩走到了院子門口。

Advertisement

點點頭,我心頭略松了口氣。

也看向了我,包括村里頭的那幾個漢子。

尤其是村長在看我的時候,他神都恍惚了一下。

,抬棺上山,位置我找好了。”我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廖寡婦咽了氣,此刻又是白天,得等晚上才鬧的起來,我就沒必要用掉那塊仿制羅盤。

至于接……

這樣子,是接不了了,我們本不能等晚上,只能夠讓龍脈眼直接鎮母子尸!

招呼了一聲,那幾個漢子開始抬棺。

也就在這時,院外忽然傳來一聲嬉笑癡傻的聲音,在唱道。

“寡婦門頭是非多,死了漢子婆姨流。”

“腹中留子難落地,辦事兒先生生人。”

“抬棺生人無龍杠,不請王家死幾家?!”

我臉微變。

此刻,我的臉也變了。

廖寡婦的門前,不知道從哪兒走出來一個看上去四十歲上下,癡癡傻傻,一臟兮兮的男人,對著我們拍手。

沒等我說話,低聲說了句:“別管他,王家的傻子而已,時不時都出來鬧一鬧,先抬棺上山!”

那幾個漢子開始抬棺,婦們也在頭接耳。

他們仿佛對這傻子有所習以為常的覺。

我基本上很在村里,也就大學畢業回來了,以前一年沒幾次,還真的不了解。

至于再小一些的事,也記不清楚了。

可我卻定定的看了他許久!

差一點兒,我媽就是這傻子的老婆了。

所說的三家人,雖然他是個傻子,懷疑程度很小,但也是可疑人之一。

Advertisement

只不過,他卻朝著我吐了口唾沫,然后又唱著剛才那一段話跑了。

我們抬棺材出來,上山的過程中,有不村民出來看。

這會兒村路上也在擺桌席,分明是劉家準備祭祖。

我們也路過了劉家。

劉木匠站在外頭,死死的盯著我,臉很難看。

村民也在說閑話。

大抵就是說我這個生子,回來就給村子帶來霉運。

頭一次回來,克死了我爸。

這一次回來,讓廖寡婦鬧了鬼祟,連老好人陳大同都給整死了。

這些閑言碎語卻讓我心里頭很不舒服。

生子,是什麼意思?”

一個清脆的聲忽然耳,也帶著疑詢問,讓我回過了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