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雅騷 第255章 佳麗地

《雅騷》 第255章 佳麗地

六月初十辰時初刻,常州運河埠口,張原與馮夢龍依依惜別馮夢龍另雇舟回長洲,張原諸人繼續前行,乘船先至丹,再轉句容河,六月十五日午後,船到南京城外東水關,過了東水關便是十裡秦淮——

浪船順流而下,兩岸屋舍漸郎王微儼然導遊,頭戴寬沿竹笠,不畏午後炎,立在船頭指點兩岸風景,說道:“——金陵古稱佳麗地,冠文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白下青溪,桃葉團扇,宗室王孫,烏子弟,豔冶之事甚多,三位相公求學之暇,當好好領略這六朝古都,千年韻事……”

張原站在這邊,依其指點,與四百年後的記憶相印證,仿佛舊夢依稀,痕跡難尋,又想:“三十年後,這一片歡場將化為茂草,妙-舞輕歌,不可得聞,名花瑤草,不可得見,樓館劫灰,人塵土,實在讓人沉痛,為了讓這些好存留,我將全力以赴——”

郎王微善能察言觀,見張原聽介紹這秦淮風景、才士佳人、風流韻事,聽得很認真,眼裡卻流悲憫之意,不甚覺奇怪,問:“介子相公,為何現佛子相?”

張原朗聲一笑,回到人間,說道:“聽你娓娓說這些,不覺沉迷,願我白發垂垂時,再遊秦淮,風景依舊。【最新章節閱讀】”

王微邊勾笑,眼波流轉:“到那時,介子相公想必已封侯拜相、妾、子孫滿堂,而小子卻是不知流落到了哪裡,或許已是荒墳一丘,介子相公偶然憶起當年初至金陵之日,可會——存留一念想?”說這話時,起先是言笑晏晏,說到後來,突然就傷起心來,竟至淚下——

這下子張原倒不知怎麼安了·想了想,依舊無言。

Advertisement

郎王微卻又破啼為笑,說道:“介子相公沒有虛言敷衍我,不說話·這很好,有回味。”

張原聽到後的竊笑聲,回頭看時,見三兄張萼立在艙門影裡衝他眉弄眼,還招手他過去,穆真真也站在一邊,白齒輕咬·看著他,臉現——

張原不知三兄眉弄眼做什麼,便走下船頭,正要開口詢問,張萼衝他擺擺手,卻朝依舊立在船頭的王微指了指,示意張原轉頭看,臉上神極是促狹猥瑣。

張原被弄得團團轉·看了一眼王微沒發現任何異常,實在不明白三兄搗什麼鬼?

張萼附耳道:“方才有片樹蔭遮住了,待斜照過來就好了·快看,快看!”

張原抬眼再看時,浪船往西流駛,午後斜正照過來,郎王微在照映下甚是麗,且慢,還有,原來如此——

張原算是明白三兄張萼這副詭兮兮的樣子要他看王微是什麼意思了,盛夏酷暑,郎王微一襲布袍輕·他立在艙門暗可以看到王微布袍下腰和雙的朦朧廓,若不是裡還有小襯那就看得更清楚了,這樣看人家郎雖然有些猥瑣,但說實話,真的很人,影影綽綽的腰曲線完全可以譜跌宕流暢的樂曲——

郎王微見張氏兄弟頭接耳、目閃爍的樣子·這聰明人稍一觀察就明白怎麼回事了,頓時俏臉飛霞,皺了皺鼻子,走下幾步到篷簷下,說道:“兩位相公,非禮莫視。”心裡卻是暗笑:“這個張介子,平時看似老穩重,這時卻也顯年好,與張燕客也差不多。”

張萼笑嘻嘻道:“不知王微姑之者,無目者也——我又不是瞎子,你站在那裡,我看到了若裝道學轉頭不看,心裡天人戰肯定難,所以乾脆盡地看,這還得怨你自己,

Advertisement

是你我們兄弟。”王微道:“燕客相公倒是振振有詞,這是禍水論嗎?”

張岱"端著個茶盞過來了,問道:“說些什麼,什麼禍水?”

張萼笑道:“大兄錯過了好風景,可惜可惜。”

張岱不明所以,還以為真的錯過了岸邊的好風景,趕從篷窗探頭向船後看,迭聲問:“在哪裡,在哪裡?”

張萼笑得打跌。

王微岔開話題道:“前面便是武定橋,小子就在那裡上岸,這一路來多謝三位相公照看,小激不盡。”說著,盈盈向三人福了福。

張原、張岱、張萼都作揖還禮,張岱道:“眉公托付的,豈敢怠慢,修微姑娘聰慧多才,這一路來,我等也是惠不,如沐春風一般。”

張岱這是實話,有王微同行,這長途水路頗不寂寞,王微對自己與張氏兄弟三人關系分寸把握得很妙-,不即不離,造一種很奇怪的似友又非友的關系,張氏兄弟覺得與很是愉快,小有曖昧,卻不至於猥——

張萼大咧咧道:“修微姑娘,既至金陵,不請我兄弟三人喝酒嗎?”

王微笑道:“三位相公肯賞臉,小子求之不得,那就請在武定橋一起上岸吧。”

張原、張岱都覺得不妥,今日已是六月十五,十七日要到禮部報到,十八日就是國子監學考試,這一到南京先跑去曲中舊院喝花酒,若被國子監的教知曉,不了會有麻煩,張岱道:“待我等在國子監安定下來,再來訪修微姑娘,我還要請修微姑娘領我去拜訪閔老子呢。”

張原想起一事,說道:“據說國子監監規極嚴,不許監生外出,不知是不是這樣?”

張原曾向王嬰姿的兄長王炳麟打聽過南京國子監的事,王炳麟說國子監每班四十人,給一面“出恭敬牌”,由各班值日生員掌管,凡要出國子監,必須有這“出恭敬牌”,也就是每天每班四十人只允許一個人外出,而且必須在天黑前趕回,不得在監外過夜——

Advertisement

王微笑道:“國子監監規嚴不嚴非小子所知,但每當夜涼人定,風清月朗,從武定橋至長板橋,那簪花約鬢,攜同行,此吹簫,彼度妙曲的大抵是國子監中人。”

張萼哈哈大笑:“這樣我等就放心了,不然的話等於坐監獄,那就無趣了。

張原也笑,心道:“當日王炳麟與我說這些時,王嬰姿也在邊上,所以王炳麟要把國子監說得嚴格一些,好顯得他在國子監很用功。”

船到武定橋,郎王微率先上岸,小婢蕙湘抱著個竹奩、薛提著鳥籠、姚叔挑著一擔行李先後上岸,都在岸上向張原三人行禮,多謝一路關照——

王微道:“三位相公再往西北行五、六裡,在止馬營碼頭泊船上岸便是,那裡距離六部衙門不遠。”

張原拱手道:“多謝提醒。”

王微嫣然一笑,扶了扶頭上的寬沿竹笠,轉長板橋畔的“幽蘭館”而去,浪船也離了武定橋繼續順流往西,張萼看著王微窈窕的背影,歎道:“這麼個妙-人,與我兄弟三人同船半個月,竟然毫不染,是這郎高潔,還是我兄弟三人無能?”

張岱、張原皆笑。

張萼又道:“不知這郎對我兄弟三人哪個偏些?”自問自答道:“想必不分軒輊,我兄弟三人都是一般的俊撥不群,郎挑花了眼,不知哪個才好——”

張岱道:“依我看這郎偏介子一些。”

張萼也表示認同,卻道:“若介子殷勤一些,這郎或許就投懷送抱了,介子卻有些假道學—ˉ—”

張原忙道:“兩位兄長,我們是來讀書的,其他事也可以做,但不要喧賓奪主嘛。”

說說笑笑,早到了止馬營碼頭,兄弟三人在夕下上了岸,也沒打算找客店住宿,反正船上也住慣了,待在國子監安定下來再說,看租賃房子暫住,宗翼善曾在南京待了幾個月, 他說從止馬營往東北行兩、三裡就是南京六部衙門,再過去就是紫城,自永樂帝遷都北京後,這南京紫城裡就沒有皇帝,只有幾個留守的太監,兩百年來只有正德皇帝到過南京——

Advertisement

張原一行在碼頭附近的酒家吃了一餐起面餅和餛飩,沒敢飲酒,因為等下就要去拜見焦太史,宗翼善說焦太史的澹園與六部衙門離得很近,距此不過兩裡路。

南京起面餅和餛飩都很有名,乃是金陵飲食“八絕”之二,所謂餛飩湯可注研(形容其清)、面可穿結帶(形容其筋韌),口味不錯,張原等人飽餐一頓,結帳出門時,見一圓月正從紫金山那邊升起來,清輝朗朗,這是十五的圓月啊。

張岱、張萼、張原、宗翼善,還有武陵、能柱諸仆也跟去,穆真真不用說,爺的,張原讓來福去買一些時鮮果品送給焦太史,眾人來到澹園,投進拜,很快就聽到一個爽朗的聲音道:“介子,你們才到啊,我等你們多日了。”

張原一聽,這是焦潤生的聲音,上月焦潤生還在杭州,沒想到也回南京了,喜道:“潤生兄早到了嗎,你看,我把誰帶來了。”

焦潤生快步而出,眼掃過眾人,作揖施禮,見到宗翼善,大喜,上前執手道:“宗兄終於得牢籠了嗎,自你歸華亭後,家父多次提起你,甚是惦念,常常嗟歎。”

宗翼善甚溫暖,這與他在華亭董府的遭遇相比真是天差地別。

開始金陵的節了,會很彩,請書友們多支持。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風雲小說閱讀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