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雅騷 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大章節)

《雅騷》 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大章節)

第二百七十五章家書抵萬金(大章節)

八月初五,秋雨連綿,珍珠橋下冷風貫通,張原和穆真真二人被雨淋裳,這時被風一吹,都覺得渾瑟瑟作寒——

張原mō了mōxiōng口,還好,油紙包還在,見穆真真雙臂抱xiōng護著的樣子,笑道:“真真,你趕跑回聽禪居換服吧,我自去澹園焦老師家。【最新章節閱讀】:無廣告、全文字、更”

穆真真搖頭,說道:“澹園離這裡可有四、五裡路呢。”這是擔心爺遇到máo監丞那夥人,這個時候當然要跟著爺了。

張原便到橋畔集市雇了一輛馬車,與穆真真乘車去澹園,車轆轆,碾過雨中的街道,濺起許泥漿,這南京城曾是大明的國都,豎井、涵dòng連接的地下暗河四通八達,排水系統完善,雖遇暴雨,街面不見積水——

穆真真抱膝坐在馬車一角,著車窗外冷雨,心裡發愁:“爺被趕出國子監了,這可如何是好?家老爺不日就要到這裡,可不要責罵爺啊。”

張原手過來按在穆真真膝蓋上,說道:“真真不要擔心,不管是máo兩峰,還是宋司業,都罷不了我的學籍,我沒犯什麼過錯,罪何至此!”

穆真真遲疑了一下,說道:“爺,你罵了那個,還打人了。”

張原“嘿”的一聲:“我倒想劈面給那瘟,想想還是算了,怕不好說理,至於說我罵了他,我即便沒罵,那瘟也會誣我罵了,瘟是存心要陷害我。”握了握這墮民nv的手:“不要擔心,我會理好的。”

穆真真點頭,心想爺會有辦法的,爺jiāo遊很廣,倒姚、倒董,爺都能遊刃有余,應不至於栽在這國子監,又想那個姓máo的監丞實在可惡,竟要用枷鐐來害爺,爺當然要反抗——

Advertisement

小盤龍豎在車廂邊,這時已瀝乾水,張原道:“真真把這子收好,總不好提著子上焦老師mén。”

穆真真臉紅起來,忸怩道:“沒有束帶了。”

張原“哦”了一聲,沒再說什麼。

穆真真自己也覺得不妥,想了想,解下帶,穿的這窄袖褙子一般都不束腰,而喜歡把腰肢束得的,這時便解下腰帶——

張原不知道穆真真是怎麼把這雙截藏在上的,這時當然要仔細看看。

穆真真含瞥了爺一眼,低下頭,將長下擺起,一直到腰間,青下還有藕sè褌kù,kù褌自膝蓋以下全了,粘在tuǐ上,薄如蟬翼——

穆真真麻利地用腰帶將小盤龍縛在右邊大tuǐ外側,然後趕子遮下,不敢抬眼看爺,臉紅早已至耳,雖與爺有了之親,但穆真真還是很害,沒有那種反正爺全看過了,那就隨便看吧的念頭——

張原問:“真真這樣走會不會硌到?”

穆真真搖頭道:“不會。”

說話間,馬車到了澹園大mén前,張原和穆真真下車去叩mén,焦潤生見張原主婢這般狼狽不堪,驚問出了何事?

張原jī憤道:“潤生兄,那máo監丞宋司業指使陷害我,要削我學籍,竟然用木枷鐵鐐,我跑出來了,請老師給我作主。”

焦潤生曾提醒過張原要留神那個宋司業,其父焦竑也曾托南監祭酒顧起元照看張原一些,未想張原還是遭到董其昌mén生宋時勉的打擊報復,宋時勉這是欺人太甚!

焦潤生讓仆fù帶穆真真去換服,他領著張原徑赴藏書樓見父親焦竑,

也是要讓父親看看,國子監宋司業公報sī仇把張原什麼樣了——焦竑正與宗翼善在樓上編書目,見到張原一的拜倒在足下,不待張原開口,焦潤生先就忿忿道:“父親,宋時勉要削張介子學籍,還要用枷鐐,介子就跑出來了。”

Advertisement

白須飄飄的焦竑很沉得住氣,摘下架在鼻梁上的昏眼鏡,說道:“起來,起來,人沒傷到吧,人沒傷到就好,先下去沐浴換,莫要了風寒。”

張原沐浴後換上焦潤生的巾服,出來時見木釵布的穆真真等在外面,便將那個有四封信的油紙包遞給穆真真收好,他自去見焦太史。

張原先說上回máo監丞誣他盜shè圃弓箭和調換號房的事,焦竑擺手道:“這事我已知道,上回顧祭酒與我說過,你隻說今日是怎麼回事?”

張原便將清晨與máo監丞在shè圃的衝突一一向焦太史稟明,打了兩個監差的事也說了。

焦竑白眉掀,問:“那秦淮家是怎麼回事?”

張原便將陳眉公托他兄弟三人順船攜王微同來金陵的事說了,又補充道:“那máo監丞說抓到了一個湘真館的奴,可王微卻又不是湘真館的,弟子真不明白他們要如何栽陷弟子,弟子自六月二十一日國子監,只出監過一次,那日正遇杭州鍾太監回京路過這裡,邀弟子去玄武湖相見,弟子謹遵監規,傍晚便按時回到了監中。”

焦竑點點頭,張原與鍾太監有jiāo他是知道的,他還應張原之請為鍾太監寫了《寶石山鍾氏養濟院記》,鍾太監離開杭州,留下一座養濟院,也算有惠於民——

焦潤生道:“即便是大賢,整日被人盯著挑刺,總也有這樣的不是那樣的不是,介子只是十七歲年,素有才名,這宋、máo二人為國子監學,毫無惜才之心,隻想著栽贓誣陷——爹爹可要為介子作主啊。”

焦竑起道:“老夫這就去見顧太初,什麼人證、證,都讓宋時勉擺出來。”

Advertisement

張原道:“老師,弟子聽máo監丞說,顧祭酒出外公乾,要五日後才回來,宋司業、máo監丞就是抓住這個機會要置弟子。”

焦竑這下子真怒了,白須拂拂,道:“原來如此,那老夫也不去國子監了,徑去禮部見李尚書。”

明代場最重師生之誼,比鄉黨、同年,甚至姻親的關系都要切,作為老師那是竭力提攜mén生,而mén生以後若顯貴,對老師及老師後人也肯照顧,這雖也是利益所致,但其中自有義在——

張原是焦竑最看重的學生,那宗翼善雖說才學不在張原之下,但礙於出,無法參加科舉,前幾日顧起元來澹園與焦竑品學論道,顧起元在張原面前不肯多誇獎,怕張原生驕,在焦竑這裡則是不吝讚,說張原好學深思、課業超拔,短短一個月就已升誠心堂,焦竑聽了自是愉悅,這時見宋時勉、máo兩峰趁顧祭酒不在國子監,就想尋釁開除張原的學籍,自是惱怒,一個監生若被開除了學籍,等於是毀了前程,人之一生又有幾個九年?

這時大約是辰時末,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焦竑即命備轎,帶了兩個隨從去南京禮部拜訪禮部尚書李維楨,叮囑張原就待在澹園等候消息——

焦竑走後,焦潤生安張原道:“介子勿憂,絕革除不了你的學籍。”

張原道:“多謝潤生兄。”

宗翼善心裡想:“介子說要為我改換份讓我參加科考,我看還是算了,就先隨焦老師做些學問,以後給介子當幕僚,我若參加科舉,一旦被人察覺,介子也難逃罪責,科舉之途、場之路,哪裡都是勾心鬥角,董氏的mén生故舊更是會盯著介子,我不能讓介子因我而授人以柄——”

Advertisement

張原把穆真真上樓來,讓回聽禪居和小武他們說一聲,讓來福、小武來澹園shì候,還要想辦法告知大兄和三兄,免得他二人máo監丞遷怒——

焦潤生道:“我曾是監生,國子監我很,我去對宗子和燕客說,燕客在正義堂,宗子呢?哦,修道堂。”

焦潤生和穆真真走後,張原拆開穆真真留下的那個油紙包,裡面的四封信還沒來得及看,先看信封,一封是母親呂氏的,信封上的字卻不是母親筆跡,應是請人代筆,其余三封分別是族叔祖張汝霖寫給他和大兄、三兄的信,都是通過驛遞寄到的——

張原心道:“澹然為什麼沒有信來,我給的信是和母親、族叔祖的信一齊寄出的?”

張原先拆看母親的信,三張竹紙,上面的墨字間架方正,用筆有些隸意,還有些生,顯然是不常筆的,這正是母親呂氏親筆,張原心頭一熱,三張竹紙寫得滿滿的,母親至寫了一個時辰吧,都是些瑣碎言語,家裡的婢仆個個寫到,說伊亭十九歲了,早該許配人家,卻沒有合適的,伊亭心氣可不低,又說十二歲的兔亭,對白騾雪jīng是照顧得無微不至,還有大石頭、小石頭兄弟兩個都長高了一截,又說後園的兩株桂樹今年huā開得早,而且分外香——

在呂氏看來,兒子張原似乎離開家很久了,所以很多事都要和兒子說,鑒湖田莊、和義倉、會稽商氏、山yīn晴雨……

讀著母親的信,張原心裡格外安寧,仿佛一切紛爭都與他無關,隻余山yīn城的小橋流水,母親又說六月十九觀音誕那日,商小姐事先派人來與母親約好在大善寺相見,因為那天也是張原的生日,母親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商小姐的事,喜溢於紙墨之外——

族叔祖張汝霖則在信裡痛責張原,說張原倒董是逞意氣求一時痛快,後患無窮,提醒張原提防國子監司業宋時勉,道明宋時勉與董其昌的關系……

張原對族叔祖的指責並不在意,這是長輩的套話,後生晚輩在外面惹了事,即便沒吃虧,做長輩的總歸是要罵的,而族叔祖的關心卻是實實在在,族叔祖提醒他要與顧祭酒、李尚書搞好關系,必要時顯lù才華、穎而出是很有必要的——

宗翼善心細,料想張原還沒吃早飯,便讓仆人給張原煮了一大碗餛飩來,張原吃了餛飩,穆真真和武陵、來褔三個人就到了,張原讓武陵和來福去秦淮河畔湘真館探問,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貢院考試那日武陵曾隨張原幾個去過舊院一趟,知道湘真館的位置,當即就和來福兩個打著傘去了,張原把母親的信給穆真真看,母親在信裡也提到了穆真真——

穆真真自去年三月隨張原去青浦,張原在船上教識字,後來一直未間斷,現在的穆真真,識字已超過武陵,連《史記》都能大致看下來,但是看信,還是生平第一次,穆真真到非常喜悅,這就是識字的好,不再是睜眼瞎了,以後還要給爹爹穆敬巖寫信——

焦氏仆人來報,有人要見介子相公,並無名帖,自稱主人姓邢。

“姓邢。”

張原眉頭微皺,除了南京守備太監邢隆之外他不認識別的姓邢的人,便與宗翼善一起到前面廳堂,就見一個短衫漢子立在廳外廊上,竹笠拎在手裡,笠沿在滴水——

張原不認識這個漢子,但這漢子似乎見過張原一般,沒把宗翼善當作張原,徑向張原叉手唱諾:“張公子,小人奉家主之命,請張公子去請教一些事。”

張原打量著這漢子,問:“貴主人姓邢嗎,與在下在何相識?”

漢子道:“七月初九,玄武湖。”說這話時抬眼與張原目,低下頭去。

張原點頭道:“我知道了,只是在下現在有事在,一時不便前去,不知明、後日再去,可否?”

那漢子道:“張公子,請借一步說話。”

張原“嗯”了一聲,走到廳堂左側的茶寮,在mén外站定,那漢子跟上來,躬道:“張公子莫非是為了國子監之事煩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