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雅騷 第313章 牆頭馬上

《雅騷》 第313章 牆頭馬上

第三百一十三章牆頭馬上

還記得三年前那次《金瓶梅》賭局張萼輸給張原的那個婢秋菱嗎,當時西張門客范珍向張原懇求把秋菱討去做妾,范珍妻子已亡故,秋菱在為范珍生了一個兒後,就了范珍的繼室,小日子過得不錯,去年年底“和米行”開張,范珍就協助張瑞在米行管事,這回伊亭作為張瑞的義出嫁,范珍夫婦自然要來賀喜——

以前在西張為婢時,秋菱就認為自己比東張的伊亭高那麼半等,秋菱可不用乾活,看那伊亭,一年四季都要在投醪河邊洗服,秋菱經常倚在河邊柳樹下一邊嗑瓜子一邊與埋頭洗的伊亭閑話,有一回秋菱故意與伊亭比誰的手好看,伊亭乾活多,哪有秋菱的手細,秋菱很得意——

而今日,看著冠霞帔、風風作為張家小姐出嫁的伊亭,秋菱很是失落,伊亭的夫君宗翼善據傳是奴仆之子,但介子爺看重他才學,其他人也跟著把這宗翼善當作面人,參加婚禮的舉人、秀才都有上百人,吹吹打打、熱熱鬧鬧,連西張大老爺和劉知縣都送了賀禮,哪象當初悄無聲息就被范珍領回去了,現在雖說也是正妻,但范珍已是五十多的老頭了,人比人氣死人啊!

伊亭倒不知道自己被秋菱羨慕並嫉妒著,這些日子伊亭很注意地觀察張若曦的一言一行,刻意模仿,今日大喜的日子,婢的伊亭一舉一顯得很有閨范,願意為宗翼善改變自己,要讀書、要學理帳——

自十年前張若曦遠嫁青浦之後,都是伊亭幫著張母呂氏管家,現在伊亭嫁出去,張母呂氏了一個心人,很多事覺得不方便,有時想找一樣東西都找不到,覺得人手不夠,忙不過來,宅子裡男仆有來福、來旺、符、符大功、武陵,還有石雙父子,但院的婢現在只剩小丫頭兔亭一個人了,兔亭還比較懵懂,管不了什麼事,張母呂氏有些憂慮,張若曦笑著安道:“母親怎麼會愁院無人使喚呢,再有幾日,澹然小姐就是我們張家人了,肯定有婢仆婦陪嫁過來,到時該愁的是無住。【書庫網】聖堂最新章節(聖堂)”

Advertisement

張母呂氏頓時轉憂為喜,說道:“那趕收拾,西樓那邊全騰出來——”

張原這些天忙碌自不待言,不斷有遠近友人來賀,四月初九,六個差遠道而來,送上兩份賀禮,將兩封書信給張原,當天便離開了,東張賀客多,這六名差來去並未引起他人多注意,他們是南京守備太監邢隆派來的,兩份賀禮有一份是邢隆代太監鍾本華送的,張原奇怪鍾太監怎麼會知道他的婚期,拆看鍾太監給他的信,方知鍾太監是從他兄左僉都史商周祚獲知他婚期的,所以寫信請邢隆代備賀禮送來——

鍾太監在信裡晦地告訴張原說太子朱常境很不妙,鄭貴妃氣焰人,跟在太子邊的太監都是提心吊膽,倒是他跟隨皇長孫日子還算平靜,他遵張原指點,回京後主要求去服侍皇長孫,他是十才子之一,司禮監便安排他去教授皇長孫識字啟蒙,因為太子冷遇,保不定一朝被廢,所以年已十一歲皇長孫竟然沒人考慮其教育之事,即便民間家境稍好的七、八歲孩都已社學啟蒙了,可十一歲的皇長孫朱由校竟然才識得十幾個字,這十幾個字分別是他自己的名字、居住的宮殿的名字,還有他大伴李進忠的名字——

鍾太監向張原訴苦,說宮中很多太監聽說他去有服侍後者皇長孫就都笑話他,要說攀結太子還算說得過去,

也算賭一把,可攀結皇長孫算是什麼眼呢,鍾太監快四十歲了,太子才三十出頭,這要熬到哪一天?——還有,一直待在深宮裡皇長孫朱由校無可去,既不讀書,不知怎麼就養做木工活的習慣,熱衷引繩削墨,錐鑿鋸刨是皇長孫的隨,不怎麼肯聽教認字,隻喜歡和太監李進忠玩耍,這讓鍾太監很是無奈,認為這皇長孫沒有人君的樣子,鍾太監自前途渺茫了,混吃等死吧——

Advertisement

看鍾太監在信裡向自己抱怨,張原忍不住笑,真覺得自己把鍾太監給坑了,心道:“皇長孫朱由校才十一歲,就已經迷上木工活了嗎,十來歲的孩子拘在宮裡也是苦悶啊——那李進忠就是魏忠賢,鍾太監有文人氣,魏忠賢有子氣,鍾太監怕是鬥不過魏忠賢,朱由校的母客氏應該已經在宮裡了吧。聖堂最新章節”

邢太監的信裡沒什麼事,只是一些客套話,張原給邢太監回復了一封短信表示謝意,對於鍾太監,張原沒法回信,不能給他指點迷津,只有讓他在冷宮裡待著,現在魏忠賢也不會把他怎麼樣,因為沒什麼好爭的——

讓張原和商澹然極為憾的是景蘭、景徽姐妹不能回來,本來年初有信說是要回紹興來參加婚禮的,但上月底商周祚有信來說其妻傅氏不能帶二回來,因為傅氏小產臥床,傅氏一直想為商周祚生個兒子,好不容易懷上,卻小產了,很是傷,所以隻命家人從京城帶來兄嫂的賀禮祝福新人白頭到老、早生貴子——

四月初十,秦民屏帶著十二歲的外甥馬祥麟從四千多裡外的重慶府石柱土司趕到山,這路上就走了一個多月,苗人、土人最重恩,張原是他們石柱土司的恩人,也不知秦良玉、秦民屏是怎麼得知張原婚期的,竟不畏路途遙遠,從川中大山來到山為張原賀喜,張原的欣喜可想而知——

材高大的秦民屏與兩年前沒什麼變化,他外甥馬祥麟卻是變化很大,這十二歲的高竟達五尺,隻比張原稍矮一些,手大闊,小小年紀勇力過人,臉上稚氣未,項上戴著銀圈,見到張原,即行跪拜禮,口稱“世叔”,秦民屏告訴張原,其姐夫馬千乘已於去年初病故,因馬祥麟年,就由其姐秦良玉襲石柱宣使——

Advertisement

……

自四月初八起,接連下了幾天的雨,這讓張母呂氏有些擔心,生怕到兒子婚那日還在下雨,且喜初十日秦民屏一行到來時,天就放晴了。

四月十一日,張原由父親張瑞和族兄張岱陪同,祀神(紹興人俗稱祝喜福)、祭祖(俗稱請大人羹飯),然後請彩轎、搭戲棚,忙忙碌碌就是一日。

四月十二日一早,張原沐浴,換上新郎的冠,門前的戲棚就已經開始搬演元雜劇《牆頭馬上》,這是白樸的著名喜劇,是西張可餐班為張原的婚禮特意排演的,王可餐飾正旦李千金,唱腔妖嬈——

大紅織金刺繡彩轎已經停在院門前,這彩轎左右兩側各有一面大銅鏡,銅鏡磨得鋥亮,須發可鑒,這是辟邪的——

張瑞的長輩、東張的一對子孫滿堂的老夫婦扮福、祿二星,男福星持銅鏡到彩轎裡照,祿星焚檀香薰轎,這是驅逐轎妖魔鬼怪,俗稱“搜轎”,是起轎迎娶之前必須要有的程序——

鼓吹沸沸盈耳,迎親的隊伍即將啟程,穿著新郎吉服的張原到門前向彩轎恭恭敬敬作了三大揖,這送轎,紹興婚俗,新郎是不到方家迎親的,就在自家等著,陪賓客。

可餐班的一眾聲伎也跟著迎親隊伍前去,由十六個壯漢抬著戲棚,一路演唱,跟隨看熱鬧的人百上千,填途塞路,好似前年祈雨賽神會——

……

杏花寺附近的王思任府第,王嬰姿正在前院書房伏案書寫,喜歡在這個書房讀書、寫字,與張原一樣,王嬰姿每日要作一篇八文,雖知今生不可能參加科舉, 但還是願意堅持,案頭還有張原送的翰社書局刊印的《焦氏筆乘》——

Advertisement

自去年張原去國子監後,王嬰姿就如即將赴考的學子一般,讀書異常刻苦,經史及符、老莊、典、稗野史,無不瀏覽,姐姐王靜淑說是書魔、書癡,心裡卻也知道妹妹嬰姿是以讀書來排遣對張原的相思之——

王靜淑悄然走了進來,看著執筆發呆的嬰姿,王靜淑倒先流下淚來,嬰姿驚道:“姐姐你哭什麼!”

王靜淑定定的看著妹妹嬰姿,正待開口說話,嬰姿卻突然作出側耳傾聽狀,說道:“姐姐,你聽——”

王靜淑凝定心神一聽,說道:“有人唱戲。”忽然醒悟這應是山張氏去迎娶商氏郎的隊伍——

歌吹聲漸近,從門前過,聽得那簫笙悠揚中妖嬈的聲唱道:

“我若還招得個風流婿,怎肯教費工夫學畫遠山眉。寧可教銀缸高照,錦帳低垂。菡萏花深鴛並突,梧桐枝雙棲——”

人聲嘈雜,唱腔漸不可辨,王嬰姿卻已知道這唱的是元雜劇《牆頭馬上》,那李千金在遇到裴俊,與之私奔到裴家,因為沒有父母之命,就躲在裴家後園生活,為裴俊生下一對兒,其後波折甚多,最終皆大歡喜,李千金的言行可謂離經叛道,既勇敢追求,又努力保持自己的尊嚴——

王嬰姿癡癡出神……

————————————————————

過渡章節,很多事要待,寫得很慢,更新晚了,抱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風雲小說閱讀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