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爾哈赤所在的赫圖阿拉城距離小城湯山大約七百裡,距離漢城約兩千裡,朝鮮軍士在北嶽山伏擊納蘭克什是在五月十六日,今日是六月十一,前後不到一個月,就連湯山百戶所的這位丁百戶都還不知道朝鮮政變的消息,遠在赫圖阿拉的奴爾哈赤卻已先知,竟還有時間布置人手要半道截擊大明使團,這實在讓張原震驚,當即向靉守備文龍派來報信的總旗詳細詢問——
總旗也姓,是文龍家丁,這位總旗並不清楚建州真潛遼東邊牆的準確時間和人數,他向張原介紹說自永樂年間開始修建的遼東邊牆主要防蒙古和真,但從遼東逶迤兩千裡到遼西的邊牆很難防守,很多地段的邊牆早已形同虛設,遼東老帥李梁於萬歷初年拓建的寬甸六堡原在遼東邊牆外,防線前推對大明是有益的,扼住了建州向東拓展的咽,但萬歷三十四年李梁卻以寬甸六堡孤懸難守為由放棄了那八百裡疆土強迫寬甸百姓六萬余戶遷回遼、錦,遼東防線收,奴爾哈赤趁勢擴張,直順、清河——
總旗提醒張原回京旅途從湯山至遼這一路都要小心戒備,這一帶離建奴可自由進出的寬甸最近不足三百裡,建奴騎兵扮作馬賊不須兩日就可馳至,以前也經常發生小建奴躥大明地界劫掠朝鮮貢使和漢、鮮商人之事,當然,建奴不會有大隊人馬出,則七、八騎,多則二、三十騎,搶了就逃,明軍也無可奈何,奴爾哈赤不會承認是他手下乾的,關鍵是沒能當場抓獲那些“強盜”,沒有證據——
一邊的丁百戶慨然道:“張大人勿慮,建奴區區二、三十騎而已,明日卑職率五十名旗軍護送大人及使團至連山關,到了連山關自有陳千總接應。”
按理說若有丁百戶的五十步卒護送,使團又有甄紫丹率領的六十名錦衛校尉,豈懼二、三十個建賊,但對於張原來說,經歷過北嶽山伏擊,真騎兵的戰鬥力給他印象深刻,不說以一敵百,說後金長甲兵以一敵十絕非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晚明的遼東明軍除了守城,野外遭遇戰對陣八旗軍極易崩潰,一面倒的屠殺屢見不鮮,所以說張原絕不敢輕視二、三十名建奴長甲騎兵,對丁百戶道:“勞煩丁百戶派人去連山關報知陳千總,請陳千總差遣一百火槍手來湯山護送我等,使團在湯山暫候兩日。”
丁百戶表面上遵命,表示立即照辦,心裡卻有些瞧不起這位新科狀元,認為張原膽小如鼠,就連阮大鋮也對張原道:“這裡都是大明地界,建奴豈敢劫掠我等使節,賢弟毋乃過於謹慎?”阮大鋮是急著想回京。
張原也不多解釋,只是笑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嘛,小心謹慎些總不會壞事。”
阮大鋮、甄紫丹等人雖不再多說什麼,但對張原總有些腹誹,認為張原不夠膽,只有魯太監手下的商人張儒紳對張原的穩健持重表示擁護,張儒紳從廣寧帶去朝鮮的三十大車貨在平壤和漢城兩地盡數售出,得銀一萬八千兩,再以一萬五千兩轉購朝鮮的高麗參、白棉紙、濟州扇子、釜山銅等特產運回遼東,這一去一回可獲純利六千兩銀子,所以張儒紳最怕遇到建奴馬賊,就算能趕退建賊,但若建賊趁放一把火什麼的,那他如何回廣寧向魯公公待!
張原深知當前朝野士庶對後金奴酋的輕視,明朝輿論盲目自大,失了順、清河之後,群洶洶,要求速發大兵滅了建奴,就連市井小民也說我大明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那些建奴了,
薩爾滸之戰其實是被輿論所,大明急於復仇,卻遭致更大的敗亡,熊廷弼曾論薩爾滸之敗說:“今朝堂議論,全不知兵,冬春之際,敵以冰雪稍緩,哄然言師老財匱,馬上促戰,及軍敗,如愀然不複言。”正是薩爾滸大敗之後,那些妄自尊大、高談闊論的聲音才小下去,龐大的帝國、驕傲的子民似乎必須這麼一個慘痛的教訓,可惜的是吃了教訓之後並無長進,熊廷弼、孫承宗那樣依仗堅城理智固守的反被罷免,袁崇煥在崇禎帝座前豪言壯語、五年平遼終悲劇——
如今擺在張原面前問題的是,在大明沒經過薩爾滸這個沉重教訓之前,他若主張對後金采取防守反擊的策略會遭到很多人非議甚至恥笑,這是古希臘神話中先知的悲劇啊,他該如何避免自己走到那個地步?
當夜,張原給文龍寫了一封長信,略敘鄉之後大篇幅闡述了自己對遼東局勢的見識,文龍在晚明邊將中算得很有能力的,這個人雖然私心極重並且桀驁不馴,但絕對是可以拉攏、控制並且重用的,當然,張原現在沒有使文龍投靠的實力和地位,而且文龍還只是一個小小守備,手下兵馬不過千,對近兩年遼東戰局影響幾可忽略不計,但先結何妨,就好比他結杜松一樣——
次日上午,總旗領了張原的回信告辭回靉,丁百戶派去連山關向陳千戶求援的軍士也已出發,張原諸人則在湯山小城等候,到了十三日傍晚,連山關陳千戶差遣的一百名火槍手趕到了湯山,六月十四日一大早,張原一行啟程。
既有陳千總的百名火槍手保護,丁百戶就沒有再隨同前往連山關,隻送使團過了靉河便回去了。
張原讓那一百名火槍手分出二十人往前路和右側寬甸方向哨探,阮大鋮、甄紫丹等人都暗笑張原草木皆兵,張原真把這當戰場了嗎,這可是大明地界,建奴盜賊看到這麼多人馬哪裡還敢過來!
阮大鋮心裡歎道:“張介子啊張介子,早知如此,你又何必在出使朝鮮時惹出這麼多事,又沒得到什麼好?那個啞公主最後會說話了,你也只能惆悵道別,海君先前送的金銀又被你捐出修宣武祠和均館的館生了,只有一件事非常確定,那就是你張原了奴爾哈赤的死敵,所以你才會這麼畏懼奴爾哈赤報復,這都是你惹下的麻煩啊。”
六月十四、十五這兩日平安無事,十五日當晚張原一行兩百余人在凰山驛站歇息,這裡也有個百戶所,鎮守百戶表示近日沒有盜賊出現,現在是酷暑天,馬賊不會在這個季節出現。
六月十六日卯時初,張原和禹煙率兩國使團啟程,爭取今日趕到連山關歇夜。
今日天氣極其悶熱,早起太還沒升上來,騎馬趕路都會出汗,張原著青白天際湧起的黑雲,心道:“暴雨將至啊。”
使團諸人對即將到來的大雨並不介意,這天太悶了,這雨早下早涼爽,被大雨澆得也無妨,一個個興衝衝、揮汗如雨地趕路。
凰山分東山和西山,從兩山之間的谷地穿過可以走十幾裡路,那一百火槍手從連山關來時就是走的這條路,當下向張原建議抄近路,說山谷小路並不崎嶇難行,卻能省很多路程,但張原還是命使團繞山而行,不必為節省這半個時辰路程冒險,凰西山林深草茂,躲幾十個建州真很難被發現,一冷箭下來,死傷難計,山谷中應戰都不方便,還有,大雨很快就要傾盆而下,火槍在雨天沒用啊, 這些火槍都是火繩槍,尚未更換兵部新製的燧發槍——
張原頗有威信,隨行人等雖因張原不肯走近道而有點不滿,卻也無人敢有異議,阮大鋮準備繞過凰山時與張原開個不傷和氣的玩笑。
烏雲四合,電閃雷鳴,一行人還未繞過凰山,夏日的暴雨就傾泄下來了,眾人紛紛披戴上雨,悉道路的范通事趕過來對張原道:“張大人,那邊有一藥王廟,先去廟裡避雨,這暴雨來得急去得也快的。”
張原和阮大鋮還有朝鮮使臣禹煙、許筠、金中清幾人冒雨趕到凰山北麓的藥王廟,這藥王廟供奉的不是藥王菩薩,而是藥王孫思邈的小廟,廟宇破敗,神像倒塌,早已沒有了香火。
火槍手和錦衛在廟簷下避雨,小廟不下,就戴著鬥笠立在天下,嚷著好涼快,囚車裡的納蘭克什也在淋雨,沒人管他——
張原看那些火槍手的火槍雖有雨布遮擋,但在這雨天本沒法裝填火藥彈丸,就是燧發槍也極不方便,看來改進火槍的彈藥也是當務之急,臨時充填太拙了。
不須一刻時,暴雨止了,還有零星細雨飄著,眾人也不待雨完全停就整裝上路,剛離開藥王廟,還未走上大道,忽聽後山有蹄聲急驟而來,眾人都還在辨聽這馬蹄聲,張原邊的客先突然大道:“這是建州佟奴兒的騎軍!”
客先跟隨張原朝鮮去來,一直沉默寡言,也不與其他人往,這時卻突然這麼大起來,難道憑馬蹄聲他就能分辨出這是奴爾哈赤的騎兵?
天才醫學博士穿越成楚王棄妃,剛來就遇上重癥傷者,她秉持醫德去救治,卻差點被打下冤獄。太上皇病危,她設法救治,被那可恨的毒王誤會斥責,莫非真的是好人難做?這男人整日給她使絆子就算了,最不可忍的是他竟還要娶側妃來噁心她!毒王冷冽道:「你何德何能讓本王恨你?本王隻是憎惡你,見你一眼都覺得噁心。」元卿淩笑容可掬地道:「我又何嘗不嫌棄王爺呢?隻是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想撕破臉罷了。」毒王嗤笑道:「你別以為懷了本王的孩子,本王就會認你這個王妃,喝下這碗葯,本王與你一刀兩斷,別妨礙本王娶褚家二小姐。」元卿淩眉眼彎彎繼續道:「王爺真愛說笑,您有您娶,我有我帶著孩子再嫁,誰都不妨礙誰,到時候擺下滿月酒,還請王爺過來喝杯水酒。」
華夏醫學聖手,一朝穿越,成為越國將軍府的大小姐,父親逝去,她被一張聖旨招入宮中成為皇後,而他護她,守她,卻不能愛她。
21世紀的暗夜組織有個全能型殺手叫安雪棠,但她穿越了。穿越第一天就被賣給了一個殘障人士當妻子,傳聞那人不僅雙腿殘疾還兇殘暴戾。可作為聲控顏控的安雪棠一進門就被那人的聲音和俊美的容貌蠱惑住了。雙腿殘疾?冇事,我能治。中毒活不過半年?冇事,我能解。需要養個小包子?冇事,我養的起。想要當攝政王?冇事,我助你一臂之力。想要生個小包子?呃…那…那也不是不行。
人生低谷中的劉緯,機緣巧合下,穿越到了公元200年的三國時代,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他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平南蠻、奪益州,收攏天下英雄豪傑,南攻劉備、孫權,北擊曹魏、五胡,最終一統天下,中興漢室! 這裡有權謀詭詐,也有兵法奇計;有超時代的技術,也有精彩的戰鬥畫面!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個英雄輩出的亂世,共同見證那綺麗輝煌的宏偉大業!
別名:古代殺手養家日常[古穿今] 阮卿撿到一個古代男人。男人說:“我從業多年,賺得黃金萬兩,珠寶成箱。”阮卿問:“在哪呢?“男人:“……古代。”“那就成了。”阮卿把拖把塞給他,甜甜地說,“把地拖干凈,盤子和碗洗了,衣服記得從洗衣機里拿出來晾。洗衣機就是那個方形會轉的東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