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行駛到大批明軍船隻的聚集,看上去岸邊並沒有激烈的戰鬥。周開荒等幾個人分析,袁宗第一見到前後夾擊的敵軍,就知道事不可爲,立刻組織軍隊向江邊撤退。袁宗第付出了很大努力,把主力撤退到江邊組環形防,但是出乎意料,清軍的攻勢卻漸漸緩和下來,不攻擊明軍的陣地,而是拉開一段距離遠遠觀,似乎不打算干擾明軍登船。
袁宗第先是試探著撤退了一部分兵力上船,然後謹慎地再撤退了一部分,見清軍依然沒有什麼大作,袁宗第命令搬運傷兵上船。江船中只有幾條大船,大多數是小船,載人不多,來重慶的時候袁宗第的部隊是水陸並進、沿岸紮營。但現在的形勢,留在岸上無疑於等死,包括鄧名所在的這條船都儘可能地裝滿士兵。每艘明船上的士兵都彎弓搭箭,全神戒備——若是清軍在明軍撤退時發起總攻,他們要住陣腳,掩護戰友安全上船。
但清軍並沒有發預料中的猛攻,只是用火銃、火炮對著明軍轟擊,同時灑來大量的箭雨。
“唉,他們也知道,燒掉了我們大營裡的糧草,我們只怕數月之間對重慶都是無可奈何了。”看著對面優哉遊哉的清軍,趙天霸和周開荒仰天長嘆:“不過幸好,兄弟們大都救出來了。”
大營和重慶城下丟掉了上千士兵,袁宗第帶來的七千大昌兵有五千多人平安上船。
“返回大昌吧。”周開荒苦地說道。此次出征顯然是失敗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返回據地,沿途的糧草還沒有著落。
滿載士兵的江舟漸漸離開重慶,一個多時辰始終高度張的士兵們終於稍微鬆了一口氣,把弓箭放到腳下,讓繃的手臂稍微放鬆一下。
鄧名看著漸漸遠去的重慶城頭,心中全是難以言明的:“在這樣的歷史洪流中,我一個人真是什麼也做不了啊。明知重慶此戰會有反覆,我也無法提醒他們……我雖然知道滿清勢必要席捲全國,可是連如何逃生都想不出一點辦法。”
正在惆悵的時候,突然重慶城頭幾團白霧騰起,接著就是號炮的雷鳴聲傳耳中,鄧名茫然地看著那漸漸升上高空的硝煙,疑地自問道:“這是清兵在示威嗎?”
“敵襲!”
“敵襲!”
鄧名的旁突然響起連綿的警告和呼喊聲,他轉向船頭的下游方向,只見大批的船隻正從前方不遠的嘉陵江岔口衝長江。
在袁宗第小心翼翼從江邊撤退的這一個多時辰裡,王明德把重慶城中已經調出來的銳水手都派去譚詣的營地,後者手中不僅有自己的船隻還有從譚文那裡繳獲的。不出譚詣和王明德所料,袁宗第爲了防備清軍的追擊,把所有的船隻都用來掩護步兵撤退。清軍水兵就在岔口養蓄銳,等到明軍船隊開始撤退後,他們就殺出來進行最後一擊。
清軍的船隻上沒有多餘的負擔,一艘艘扯滿了帆,趁著江流猛撲向那些滿載士兵,吃水很深的明舟……
一個當代宅男穿越到初唐一個墨家子弟身上,就像一滴墨水滴在水杯中,很快,整個大唐就被渲染的烏七八黑。
人生百年一場夢,爭名逐利紅塵中。誰人笑看風雲淡?唯我金牌小書童!
崇禎十六年,軍醫朱劍穿越到了朱慈烺的身上,成為了大明朝的倒黴太子。肆虐的鼠疫,糜爛得朝政,席捲天下得李自成,肆虐西南的張獻忠,白山黑水還有磨刀霍霍隨時可能殺入中原得女真鐵騎,偏偏還攤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便宜老爹。朱慈烺將屠刀一次次的舉起,不光是對準戰場上的敵人,同時也對準了朝堂上的敵人,對準了民間的敵人!殺貪官!除晉商!剿闖逆!滅獻賊!在不斷地血腥殺戮中興大明,成就一代屠皇!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明屠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一代梟雄剛剛穿越到了紈绔王爺身上,就遭到美人計的陷害,進入了皇權斗爭。警告你們,老子不是紈绔,招惹老子后果很嚴重!怎麼?不相信?那老子便讓你們嘗嘗什麼叫做最強扮豬吃虎,什麼叫做征服!
穿越大唐貞觀年的李恪,本想憑著自己傳銷講師的能力,洗腦一幫忠實班底,茍著當個不起眼的小王爺。 誰知道穿越八年後,卻發現自己還帶來了一整個國家戰略儲備倉庫。 於是李恪徹底放飛了自我,要當就得當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逍遙王爺! 先整個報紙,刷刷名聲。 再整個煉鐵廠,掌控大唐鋼鐵煉製,從世家手裏搶搶錢。 接著為天下工匠和府兵謀個福利,團結一切可團結之人。 當長孫老陰人想要針對李恪的時候,卻發現,除了朝堂之上,外麵已經都是李恪了。 等李恪搞定一切,可以徹底逍遙的時候。 李世民:“恪兒啊,朕已經封你當太子了。” 李恪:“……”別啊,那個皇帝,狗都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