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先生。”劉晉戈有些不耐煩地說道,幾天來師爺一直在向他灌輸類似的容。
“好好聽先生說!”劉純一瞪眼,呵斥道。
“父親,這都說了很多遍了啊,”劉晉戈自辯道:“孩兒都牢記在心,天地君親師,孩兒把太子當君父,就像孝順您老人家一樣地孝順他。”
“東家此言不當,”師爺急忙糾正道:“君父和父親可是大不相同,在老帥面前東家無論說錯了什麼話,老帥都不會計較,不會往心裡去的,可是君父不同,東家在鄧先生面前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萬不要逆了鄧先生的意思。事君唯忠,有時就是覺得鄧先生做的不對也不要提,按他的意思去做就是了。比如太子這兩個字,若是鄧先生不點頭就不要再提起。”
劉晉戈驚訝地反問道:“覺得鄧先生做得不對也不說嗎?若是鄧先生要帶著大夥兒往死路上走,也不管嗎?”
“你怎麼知道鄧先生會把大夥兒往死路上帶?就你聰明?”劉純罵道:“還敢頂!”
“孩兒知錯了。”劉晉戈馬上垂頭道歉。
“東家。”師爺知道劉晉戈心裡依舊不服,就認真地解釋道:“鄧先生以後多半不會再險境,就是他想督師也不會同意的,就是督師有這個意思你也要拼命阻止;退一步說,若是鄧先生真又上戰場了,而且你覺得他的命令有不妥之,也最好不要第一個出頭去提。”
“要是都不提怎麼辦?”劉晉戈果然不服氣。
“都不提就說明鄧先生的想法沒錯,是你錯了!”劉純拍案道。
師爺顯然要耐心得多,道:“若是錯得厲害,那會有沉不住氣的先出來說,東家附和就可以;若是錯的不厲害別人都不講話,東家你提了,鄧先生也未必會照辦,即使鄧先生的命令果然有錯,那事後對東家也未必有好,鄧先生會覺得你在衆人面前讓他丟臉了,東家還記得老夫給你講過的袁紹、田的故事嗎?如果東家真覺得鄧先生的命令實在行不通,非要指出來不可,那也不要當著衆人說,私下裡說上一句兩句……”
“而且按你的主意辦就一定對嗎?要是萬縣之戰是你指揮,你能打敗兩倍的韃子嗎?”劉純對師爺的妥協口氣有些不滿,就打斷了他的話教訓兒子道:“要是鄧先生聽了你的,結果打了敗仗,你就自個拿劍抹脖子吧!告訴你別說話就不要說。”說道這裡劉純嘆了口氣:“前幾天我就是話太多了,不知道鄧先生會不會不痛快。”
……
回到自己的房間裡後,鄧名還在琢磨劉純的戰略,他覺得劉純的理由很有說服力,幾天前也已經被劉純說服了,但是這幾天來他又有些懷疑,因爲他知道歷史上清廷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也就是說歷史這個裁判認定劉純的戰略是錯誤的;就像劉純認爲可以穩守三峽,繼續等待機會,可鄧名知道眼下實際上已經到了需要拼死一搏的時候了,這也是他爲什麼對進軍江南念念不忘的原因——如果你已經知道周圍人選擇的條路最終一定會通向失敗和滅亡,你就忍不住會想嘗試另外一條路,或許可以帶來另外一種結果。
就在鄧名彷徨不定的時候,衛士報告有奉節給他送來一封加急信件,打開信件後鄧名掃了一遍就擡頭對衛士說道:“請劉將軍過來一趟。”
劉純趕到後,鄧名對他說道:“我必須要立刻返回奉節,其他的軍鎮我暫時去不了了,還請劉將軍待我向諸位將軍道歉。”
“奉節出了什麼事?”劉純問道。
“奉節倒是沒有出事,”雖然是文安之給他的信,但鄧名並不打算對劉純完全瞞:“但是接到消息:建昌不穩。”
入贅商戶的女婿沒出息嗎?穿越者蕭凡就是個很明顯的反例.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老邁,皇太孫孱弱,燕王蠢蠢欲動. 這一年,蕭凡來了. 天下風雲因他而涌動.
金三角的一位將軍轉世來到了東漢末年。 在這風起雲湧的時代,他要建立一支天朝鐵騎,他要恢復泱泱大國的風範,要讓萬國來拜。 人才他收,文的武的通通不拉,多多益善。 美女他要,享盡齊人之福展男人風采。 殺一人是罪,屠萬人是雄。 一個斬新的三國就此展開,一個亙古未有的大國疆域就此重新的劃分。
一覺醒來,發現身在皇宮凈身房,正被一個老太監手拿割刀凈身是什麼體驗?徐忠萬萬沒想到,自己只是一夜宿醉,醒來后竟來到一個陌生的世界,還差點成為了太監,好在凈身時發生了點意外,讓他幸運逃過一劫。從此徐忠以一個假太監身份,混跡在女帝身邊,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