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三天,鄧名依舊沒有從漕運總督那裡得到準信。林起龍覺得鄧名的條件很苛刻,但他又不敢表示反對,所以就忍不住開始拖延時間。見林起龍居然連反建議都沒有,鄧名就知道這事不會一帆風順——對方本不懂得如何討價還價。
而且越琢磨這事,林起龍的心思就越多,剛開始漕運總督面對明軍的武力威脅時,覺得必然無法倖免,所以又是送禮又是展開談判。可惜鄧名沒有抓住這個機會,還因爲顧忌在江南民衆中的影響,所以沒有完全切斷運河通,阻止包括民船在的所有航運。
當林起龍發現了這一點之後,就又開始狐疑起來,覺得或許鄧名的武力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強大,所以纔沒有武力奪取揚州。因此林起龍決定做兩手準備,一方面繼續與鄧名談判,一方面則準備武力保衛運河,驅逐明軍。
漕運總督的命令把樑化嚇壞了,他從南京帶來的披甲只有三千,很多都是周圍府縣的地方兵丁,比上次南京之戰時的手下還要差很多。而樑化知道鄧名從四川帶來的八千甲兵,他估計朱國治給鄧名提供的裝備也足夠把張煌言與馬逢知的聯合部隊武裝起來了。即使加上揚州的部隊,出城與鄧名拼也無異於以卵擊石,現在守衛城池都很勉強,更不用說保衛運河暢通。
但不管樑化如何地反對,林起龍卻越想越是覺得有道理,認定鄧名有虛張聲勢的嫌疑,或許過不了幾天就會暴出來,然後不得不立刻退兵。所以打算繼續採用拖延政策,等鄧名的弱點暴出來再說。
“看來揚州那邊確實是需要敲打一下了。”十九日這天,鄧名召集軍,讓他們督促全軍做好深運河的準備。
上尉們紛紛去進行準備工作的時候,任堂向鄧名提問道:“此次進攻,我軍的目的是什麼,應該不會是拿下揚州吧?”
鄧名搖搖頭,現在江南還是清軍統治區,揚州對川軍來說沒有任何軍事價值,鄧名連鎮江都不打算堅守,更不會考慮在揚州這個地方留下四、五千兵力。鄧名不可能在揚州留下半數的機兵力是因爲揚州對他來說沒有毫價值,但對清廷來說則完全不同,對漕運總督來說更是不容有失,否則他就是能從明軍手下逃走奔回淮安府,也難逃清廷的那一刀。
“這事江南提督——清廷的江南提督樑化的來信。”鄧名對任堂、穆譚和周開荒這三人揮舞著一份書信:“樑化稱,他只會帶領本部兵馬堅守揚州,城外的兩江部隊他也會盡可能地收城中,漕運總督的標營和河道兵馬雖然他管不到,但實力非常有限,樑化表示他深信我們能將其一鼓聚殲。”
樑化不希鄧名在揚州府橫行,因爲這裡畢竟是兩江總督衙門的轄地,如果鄧名嚴重破壞了運河通,那朝廷在嚴懲林起龍的同時,說不定也會遷怒於蔣國柱、樑化。要是蔣國柱失去了問鼎兩江總督寶座的機會,那與他一榮俱榮的樑化也會遭殃,他深知江西巡手下有一批武將惦記著自己的位置,整天想著取他而代之。所以雖然揚州不像江寧那麼重要,但若是能與鄧名達妥協,樑化絕不願意失去揚州。
更進一步,樑化也不願意鄧名阻斷運河,因爲漕運斷絕同樣會導致朝廷震怒,除了一定會倒黴的林起龍外,蔣國柱也有陪綁的可能。若是聽任林起龍胡鬧下去,鄧名在被戲耍後很可能大怒報復——樑化越琢磨越覺得這種可能很大,鄧名絕不可能容忍他的威懾力損。
樑化既然無法靠自己的本事說服林起龍不要調皮,也就只好藉助外力了,昨天深夜樑化寫好了這封信,今天早上就送到了鄧名手中。
“樑化說,林起龍心存僥倖,若是我們不展示武力的話,他多半不會乖乖聽話,所以需要我軍去揚州走一趟,說服漕運總督回到雙贏的道路上來……”鄧名用自己的話簡要介紹了一下樑化的信件容,不過即便如此,樑化仍然希鄧名不要在運河上大肆破壞,不要讓林起龍沒有退路、破罐子破摔。
“如果我們不破壞運河的話,如何迫使林起龍屈膝呢?”穆譚質疑道,對於樑化這個南京之戰的清軍大功臣,穆譚的敵意一直很重而且不加掩飾,聽到樑化的要求後他立刻表示反對:“記得提督說過,威懾有三要素:我們有行的力量;我們有使用力量的決心;我們能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力量和決心。如果我們沿途秋毫無犯,林起龍就會懷疑我們是否有進行破壞的決心。”
“不錯,但林起龍不敢賭的。”鄧名告訴大家,樑化還幫明軍挑選了一個目標:“就是揚州附近的漕運碼頭,如果失去了這些碼頭,那明年的漕運就會有大麻煩。而這些碼頭都是多年建設起來的,漕運總督的河道兵每個月都要檢查翻修,一旦被摧毀絕不會短期能復原。樑提督建議我,保衛揚州,擊敗漕運總督留在城外的河道部隊,佔領這些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實非常重要的碼頭,還有沿途的修理漕船的工房,並威脅將它們都付之一炬。樑提督斷言,林起龍一定會在這種威脅下低頭。”
沒有人能夠提出反對意見,因爲大家對漕運的悉程度,顯然不能同江南提督樑化這樣的專家相比,只有穆譚還有疑:“如果樑化判斷錯了怎麼辦?如果林起龍依然不肯低頭呢?萬一樑化騙我們怎麼辦?他說這個重要其實卻是無關要。”
“我們可以把碼頭都燒了唄,然後繼續向北,儘可能破壞從揚州到淮安的碼頭;我們還可以在運河裡沉船,再把河堤挖開,把水壩破了。不管重要還是不重要的,什麼也別想留下。”周開荒想也不想地說道,作爲一個西北人,他對東南這邊缺乏:“運河若是完了,不但韃子沒法運糧了,就連淮鹽也完了。”
樑化猜得沒錯,得知林起龍有變卦的注意後,鄧名立刻就生出了殺給猴看的念頭,越是實力弱小的時候,有債必償的名聲就越重要;如果不嚴厲地懲罰林起龍,那其他清廷員對鄧名的畏懼心理就會大大緩解。但對運河的徹底破壞,很可能給揚州和淮安一帶的百姓帶來嚴重的損失,對他們的損害可能比給清廷的還要大。再說想徹底破壞大運河的航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廷對淮揚地區的百姓更沒有什麼,可以不惜代價地員起一大批人來從事疏通工作,所以鄧名沒有贊同周開荒的話,而是說道:“不用那麼麻煩,我們只要拿下揚州就行。”
拿下揚州可能會導致蔣國柱和樑化有麻煩,不過他們或許能撐過去不被追究,就算被追究了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把林起龍這個方面典型做好,那也不愁將來的新任江南吏不服。
樑化的書信除了給鄧名一份外,還送了一個副本回南京,在鄧名開始渡江攻揚州府境時,蔣國柱也拿到了那封信的副本。
“樑將軍做的很好。”蔣國柱看完信後,就賞給了使者一大塊銀子,林起龍的心思蔣國柱清楚得很,就是在遲遲下不了通鄧的最後決心,總想著能夠毫髮無損地。
不過林起龍的行不但不符合鄧名的利益,也不符合兩江總督衙門的利益,雖然蔣國柱在府縣通鄧問題上是能瞞就瞞,但他還是希安天下的員都通鄧,這樣就算被朝廷發覺他也不是鶴立羣、替大家頂雷的那個了。
蔣國柱對漕運的況也有所瞭解,樑化的獻計讓他也很滿意:“漕運碼頭都被毀了,那明年漕運肯定要出大問題,林起龍是肯定會妥協的;不過若是他真的發瘋,鄧名肯定會把碼頭都燒了,甚至在運河裡沉船,那將來配合漕運總督衙門修復碼頭、疏通運河的時候,我那一份功勞總是跑不掉的嘛。”
蔣國柱賞賜了信使之後,就代幕僚加倍用心地監督各個碼頭,絕不許一艘府的船隻打著綠旗在南京——鎮江這段長江水域上行駛,雖然蔣國柱沒有戰艦隻有一些小船,但他覺得鄧名肯定會有所防範,擔心南京這邊還有藏著的水上力量。現在蔣國柱下達的航令就是爲了進一步消除鄧名的擔憂,以保證鄧名能夠拿出全部的力量去痛打漕運總督的河道兵。
林起龍的魯莽行爲對蔣國柱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好,那就是幫他吸引走了鄧名的注意力。蔣國柱一直擔心鄧名進攻南京之心不死,而他手中無兵、幕府中無才,急需湖廣總督仗義援手,現在林起龍自己跳了出來,就算他堅持不了多久——蔣國柱覺得這是肯定的,揚州城周圍的兩江部隊由樑化指揮,揚州知府也是蔣國柱的手下,他們肯定不會幫忙;同時蔣國柱還給揚州其他府縣送去了令,讓他們保存實力,在明軍與河道兵的衝突中嚴守中立——那也能夠蔣國柱爭取至幾天等待援兵的機會,他估計張長庚現在可能已經拿到他的書信了。
……
武昌,湖廣總督衙門。
“大人喚下前來,敢問有何吩咐?”
最近周培公很忙,武昌鷹派集團,也就是川鹽商行的東們,這幾天來一直在討論鹽行的章程。本來收購川鹽對鷹派集團來說,就是拿一些補償,以減被李來亨蠻橫徵稅的損失。
但漸漸的,事發起了變化。從六月底到現在,長江航運就一直在明軍手中,以前大量的鹽船每天都會從下游駛抵武昌,卸下幾萬斤、十幾萬斤的淮鹽。這種繁忙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一開始還有量的鹽船偶爾抵達,它們都像私鹽船一樣鬼鬼祟祟的,把食鹽藏在船艙的最下層,上面鋪著各種掩人耳目的東西。要不是打扮得和乞丐差不多的船老闆,能從懷裡掏出一張皺皺、藏在鹹魚袋子裡的湖廣鹽引,兵丁肯定無法把這些鹽夥計與私鹽販子區分開。
武昌每日獲得的淮鹽數量,從十幾萬斤萎到不到一萬斤,在鄧名離開九江向下遊進軍時,淮鹽幾乎絕跡了。現在江西的食鹽輸量同樣大減,運去南昌的鹽都需要千方百計地走私,更不用說給武昌運鹽了。
以往運到武昌的食鹽不但供湖廣使用,還會輸送一批去貴州以及河南部分地區,現在通向這些地區的食鹽運輸已經終止。河南還稍微好辦一些,還可以想點陸運的辦法,不過這遠比走長江水道的本高,難度大,鹽價上漲不可避免;但貴州就比較麻煩了,前不久吳三桂首次來信提到食鹽問題,稱貴州鹽價開始上漲,導致人心不穩。
湖廣這裡的鹽價同樣在節節上漲,因此當這個月初,葉天明的“川鹽走私船隊”首次抵達武昌時,確實讓不人鬆了一口氣,雖然川鹽的供應量這個月只有可憐日平均五千斤,不過數量一直在穩步上漲,有希在鹽儲備耗盡前提高到日供應三萬斤以上(除了鄧名一開始留下的那批川鹽外,後來明軍又運來了幾百萬斤的查封淮鹽。),這是武昌方面估計的最低需求。
因此售鹽變一件非常有利可圖的事,不前鷹派集團員都認爲,如果鄧名繼續在長江下游逗留,他們分到的那份鹽不但可以抵償他們繳納的全部稅收而有餘(理論上鄧名只是賠償一半),甚至還能賺一點。
這是一個從小兵到將軍的故事。主角沒有部下,但是兄弟萬千。女性人物不少,可是真愛唯一。雖然白手起家,卻是志在天下。主角在戰場上的表現:反人類罪,搞大屠殺。日常工作上的表現:搞上司的女人。生活作風上的表現:搞一夫多妻。經濟作風上的表現:史上最大的貪官,最清廉的將軍,最兇狠的強盜。作者言:我們yy結果,但我們不yy過程。讓一切奇蹟,都變得合理而自然。
楊洋、李一桐、蔣璐霞主演軍旅題材電視劇《特戰榮耀》原著小說!中國軍事文學領軍人物、《戰狼》編劇紛舞妖姬,繼《戰狼》後再寫特種兵鉅作,書影聯動,為讀者奉上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寫透一群不知道死亡和畏懼為何物的超級敢死隊,打造新特種兵形象,創造出屬於中國的“兵長”!首部換代衝突、信息化轉型、鬼才大兵的特種兵大作!兄弟情滿分,衝突值滿分,愛情也不浮於表面!女性角色不再是花瓶!有撕逼,不狗血,有動作,不套路!內容簡介:全套小說講述了燕破岳從一名技能突出,卻與集體格格不入的“兵王”,在嚴酷環境與艱鉅任務的捶打之下,逐漸融入群體,與軍中工程師艾千雪、女兵王郭笑笑、戰友蕭雲傑等並肩作戰共同成長,最終成長為優秀武警特戰隊員的熱血軍旅故事。第四部:“始皇特戰隊”肩扛普通人無法知道的巨大責任,潛伏在黑暗裡,時時刻刻等待出擊。他們經過了嚴格的訓練、扛過了驚人的淘汰率,能在“始皇”活下來的人,都是國家手裡最為鋒利的劍、強大的殺敵利器。在槍砲聲的洗禮中,等待著他們的,是一場棋逢對手、勢均力敵的大決戰!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
秦瑱穿越三國,成了一個寒門士子。 為了改變命運,四處求學,最終投入曹操麾下。 憑著超越時代的見識,屢次建功。 本想輔佐曹操成就霸業,沒想到卻因功勞太大,引起曹操忌憚。 正逢宛城之戰,眼見老曹要一炮害三賢,秦瑱再次勸誡,卻惹得曹操怒斥。 於是秦瑱果斷掛印而去,你老曹不是多疑嗎?那這軍師不當也罷! 至此,秦瑱轉入劉備麾下,以一人之力,提前改變天下大局。 奪淮南、戰呂布、敗孫策、取荊州,短短數年之間,輔佐老劉成就霸業。 多年之後,曹操遲暮,病榻之前,謂眾人云: 「孤一生行事,但無悔過,唯秦子瑄離去,孤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