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十六年六月,萬縣。
“這都等了快一年了,都答應給我們的糧草始終不到。”賀珍向劉純抱怨道。
據川西和夔東的協議,進攻江南應該由川西獨自完,而夔東則負責制重慶的清軍。對重慶的制工作並不算很難,有萬縣的水師就差不多足以完了,基於這個原因,再加上川西本要出兵,所以答應給萬縣的資並不是很多——足以保證水師作戰,但陸軍集結出的質並不充足。
“上次重慶之戰還是去年八月呢。”賀珍對川西的安排稱得上是異常不滿,放著遍地黃金的江南不能去,卻要去啃沒有油水的重慶,賀珍覺這近似一種辱。雖然川西答應補夔東,而且同意讓夔東分他們從江南的收穫,但是從別人手裡拿東西哪裡有自己去搬好?只是賀珍的船不夠多,力量不夠強大,而且和東南各省的督也沒有什麼。聽說川西部隊在浙江的進展順利,賀珍酸溜溜地說道:“看來以後我們只能從左都督手裡分些剩飯剩菜了。”
又等了幾日,上游有一批川西的船隻經過,滿載的船上有一些捎給夔東的貨。
“這是什麼,象牙嗎?這麼多?”賀珍看到都軍送來的禮後,吃驚地起來。
“正是,這是保國公剛從雲南運回來的。”都軍笑著對委員會的諸侯們說道,整整兩大捆象牙,都是鄧名指定要立刻給委員會員送去的禮。
運貨的船隻上還裝著好些中南半島的貨,都是昂貴的寶石和象牙,一部分是明軍繳獲的,一部分是從託運士兵手中的稅。還有一部分是參戰士兵託運的財,士兵們在給軍隊時就同意讓都商行代他們出售。
在賀珍的強烈要求下,押送的軍不得不帶著委員會的諸侯去貨船上轉了一圈。商行的夥計們也不願意得罪這些將領,所以就允許他們在船上隨便參觀。有幾個口快的夥計還告訴劉純他們,這只是第一批運回都的戰利品,據說後面的數不勝數。
“保國公的戰事如何?”劉純問起緬甸的況。
“聽說已經議和了,這也是剛剛快馬送到敘州的消息。”面前這位將領既是鄧名的盟友,也是都知府的父帥,川西軍自然不會瞞好消息:“這個消息是快馬一路送來的,左都督大概還要幾個月才能帶兵返回。”
川西軍走後,委員會的諸侯們看著大捆的禮,還是賀珍第一個開口:“當初去打緬甸的時候,左都督還說這一仗沒有什麼油水呢。”
這句話其實是冤枉鄧名了,鄧名從來沒有和委員會這麼說過,只是都人普遍認爲緬甸是蠻荒之地,大部分人本沒聽說過富饒的麗江河谷的存在。而這個印象也通過都人傳到了萬縣,讓賀珍他們有了類似的印象。
“左都督不讓我們去打江南,也不帶我們去緬甸。”賀珍著鄧名送來的禮,若是以前他能拿到這麼好的幾象牙,一定會非常高興,但現在卻一臉的沮喪:“這麼好的一象牙,運到湖廣換十金子沒問題。”
“還是因爲我們是闖營唄,上不說,心裡總是不願意我們壯大的。”黨守素和鄧名沒有什麼,這次不能去江南他也是心裡非常地不痛快。
“胡說什麼呢?”劉純呵斥了一聲:“左都督和我們肝膽相照,你怎麼能有這種糊塗念頭?”
黨守素重重地一拍桌子:“剛纔你也看到了,船艙裡滿滿的都是好東西,給我們的不過是零頭而已。要是我們有這麼一船寶,能武裝多兒郎了?鄧名分了一個夷陵給你,就把你得不行,知不知道這是看大門的苦力?”
“胡扯!”劉純大怒:“你好不曉事!這次緬甸我們又沒有跟著去,左都督人還沒有回來,頭一批戰利品就想著要給我們送一點珍寶來,左都督這麼惦念著,你卻把好心反作驢肝肺!”
“你說的不就是我的話嗎?不就是老賀剛纔說的話麼?鄧名什麼好地方都不帶我們去,讓我們去啃重慶,可是卻不把糧草送過來,讓我們就這麼爛在萬縣。”黨守素越說聲音越高:“現在重慶空虛,明明很好打,可是川西不送糧食過來,顯然是不想把重慶給我們!”
不管決定是參議院還是帝國議會做出的,夔東衆將都認爲這肯定是鄧名的授意。即使劉晉戈、袁象和賀道寧來信說明,他們的長輩也是將信將疑,其他人更是認定了都院會不過是在執行鄧名的指示——對他們來說,如果沒有自己點頭,自己部下做出這麼大的決定是不可想象的
關於上次萬縣的大敗,李國英並沒有向北京實話實說,他病好一些後,就竭力掩飾損失,幫忙一起說話的還有滿漢八旗和張勇他們。重慶之戰的慘敗雖然沒有全部暴,但還是引起了清廷場的又一次震,在謠言四起的時候,清廷不便努力挖掘真相,只能把重慶的失敗大事化小。而由於西北的威脅,失去戰機的趙良棟部隊不能在重慶久留,看到明軍沒有進攻的意圖後,就又返回西北——這一次大規模的調算是徒勞無功了。
北京清廷還是不肯放棄重慶,聽說十餘萬大軍損失近半後,朝野已經是議論紛紛,這時再放棄重慶,就等於承認了明軍的大捷和四川局面的徹底糜爛。
得知調來的甘陝綠營已經離開後,萬縣明軍就一直想發進攻,但都方面表示糧食吃——既要供應東征、償付建昌的墊付、更要保證儲備,所以要等第一季的麥後才能提供,結果就一直拖到了現在。
“鄧名肯定是想等他回來,然後由他出兵打下重慶,好歹分給我們兩個錢就算打發要飯的了。他就是信不過我們老闖營的人,他寧可帶西營的人去,也不會讓我們發財。”黨守素氣哼哼地扔下了這幾句話,大踏步地走出帳篷。
留下的人面面相覷,劉純連著嘆了幾口氣,只是不停地搖頭。
片刻後,帳篷外又響起了咚咚的腳步聲,黨守素邁著大步又走回來了,進門後就讓他的衛士去取那幾送給他的象牙:“我的東西忘拿了。”
衛兵抱著潔白的象牙離開後,黨守素又扔下了一句話才走:“說好了開委員會,但第一個決議他就不執行,那這個委員會還有什麼用?”
大家都到十分沒趣,默默地把象牙分了,然後各回各營。
劉純坐在自己的營帳裡琢磨了一會兒,就起直奔袁宗第的衙門,見到老戰友後他開門見山地說道:“剛纔黨守素、賀珍的話,你怎麼看?”
“黨守素和鄧提督不,賀珍更是個小心眼。”袁宗第安劉純道:“提督爲人如何,你我心裡還不清楚麼?再說都那邊不是也說得很明白了嘛,現在本是劉曜他們一夥人自作主張。”
“沒有鄧提督的授意?……算了,我不和你爭這個。但人是會變的,老哥哥,將來三太子登基了,他會善待我們的,對吧?”
……
六月十日,袁宗第把劉純去,滿臉笑容地把一封信遞給他:“你兒子寫來的,他說都的院會已經把庫存清點完畢,同意撥給我們糧草了,正在裝船。”
“這倒是個好消息。”劉純仔細地看過書信,微微點頭。
“小老虎也來了,據說一會兒就到,他的軍隊已經過了夔門。”袁宗第又告訴了劉純第二個消息,李來亨帶著幾千甲兵和大批輔兵來參與對重慶的進攻戰。
“小老虎也來了?那荊州誰看門?”劉純嚇了一跳。川西提出他們獨自下江南後,委員會就達了新的協議,漢水流域歸郝搖旗負責,荊州一線由李來亨負責,萬一張長庚發瘋,明軍也不會被湖廣綠營打個措手不及。
“聽說川軍在浙江大捷,把浙江綠營和前去增援的福建綠營打得全軍覆滅。現在張長庚肯定不敢翻臉了,留下一個郝搖旗就足夠了。”
“什麼時候來的消息?我怎麼不知道。”
“剛收到的。”袁宗第解釋道,當川軍報捷的使者抵達荊門後,李來亨就整軍出發,和捷報一起到達奉節,然後就快馬通過雲把消息送來萬縣。而李來亨帶著衛隊也下船騎馬而來,就在送信使者的背後。
“原來如此,”劉純說完後一愣,搖搖頭:“這時間不對啊。”
按說報捷的使者抵達荊門後,李來亨就算立刻打定主意增援,也需要一些時間準備,怎麼能夠立刻出發?這隻能說明李來亨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就等著這封捷報了;甚至沒有這封捷報他本來都打算出發。
袁宗第沉默了片刻,剛纔他也想過了這個問題:“反正小老虎這就到,你一會兒問他好了。”
一披掛的李來亨看上去英氣人,他走袁宗第的衙門後,恭敬地向袁宗第和劉純行子侄禮:“袁伯父,劉叔父,來亨拜見。”
三皇子李正是接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人,覺得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但是他未過門的皇妃似乎要當女帝!等等,她要謀反! 某一天,當秦臨君將要謀反成功時,李正帶著王翦、呂布、李廣、李斯、郭嘉、徐世績…出現在她面前說道: “皇妃,何故謀反!” (新書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發布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周衛意外成為了周衛國。曾經的蕭雅在南京城破那日絕望飲彈自盡、范小雨為周衛國而亡……,這一次,成為周衛國的周衛還會讓那一幕重演嘛,不,他在心中,絕對不會讓那一切在發生。他要有手中的刺刀和槍,告訴毫無人性的日軍,我華夏雖弱,但不是任誰都能來欺辱…
簡介: 林七,天生不詳,一生流七淚,渡九劫。幼時被父母丟棄;被寡婦收養,寡婦卻在他十歲的時候自殺,究竟是什麽樣的原因讓她自殺?18歲的林七卻因為過失殺了高官弟子,而不得不逃向國外,開起他的雇傭軍生涯!那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判官,活躍在各個戰場! 鄧琪琦華夏最年輕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但這卻是她一輩子的痛,她與林七又會發生什麽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