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29節 搏鬥(上)

《伐清》 第29節 搏鬥(上)

重慶城牆邊埋了不梅花樁,這些東西在阻礙雲梯靠近城牆的同時,對劉純的破裝備也有一些影響。本來劉純就打算找機會清除它們,爲了幫助黨守素分散火力,他就提前手,派出部隊去清除木樁,同時開始試探著填平壕

明軍的攻勢似乎有些出乎清軍的意料,劉純的手下快速清除掉了一大片障礙,併功地往重慶西面的壕裡扔進去了不土包。很久之後清軍才反應過來,派出一些士兵干擾明軍的行,不過他們能做的也就是在城牆上用遠程武攻擊明軍,始終沒有發任何出城逆襲。

攻勢進展之迅速讓劉到更加意外了,他本來只打算用佯攻牽制一下清軍,如果清軍派出敢死隊他就會謹慎地後退。而在劉純這邊進展順利的時候,黨守素那邊的力也沒有進一步增大,清軍似乎只能苦苦支撐著他們的城外陣地,而無法把明軍驅趕到遠

“只是我們兩個人在進攻而已,重慶就已經難以抵抗了嗎?”劉純觀察著戰局,到轟開重慶的城牆似乎不是遙不可及的事了:“重慶建立在山上,挖掘地道去破太難了,就是把破車推上去也非常危險,還很容易被對方攻擊。”

相對沉重的破車,簡易的雲梯無疑要輕便得多,以清軍到目前爲止表現出的戰鬥力,劉純覺得如果能夠功登城或許就能拿下重慶了。

在部下又填平了一段壕後,劉純決定嘗試一下,他讓量部隊攜帶著雲梯發起試探進攻。在城外敵人的據點還沒有肅清的時候,這種進攻當然風險很大,所以劉純把主力都留在手邊,以備重慶的清軍突然殺出來。

Advertisement

……

“賊人衝上來了。”

奉命把守城牆的清軍軍高聲喝道,藏在牆垛後的清軍士兵們握著武張地注視著城前的明軍。

雖然李國英希明軍猛烈攻擊城牆,讓防守方能夠充分利用重慶要塞的優勢,不過明軍的進展速度之快還是出乎他的意料。夔東軍的裝備相當不錯,與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劉純的部下也在湖廣得到了多次的鍛鍊,他們一天的進度就相當於李國英預計中的三天。

“弓箭手!”

清軍的弓箭手聽到命令後,就向前走到垛口,向正在嘗試越過壕的明軍擊。那裡的明軍一個個都高舉著盾牌,形一個的盾陣。這一片盾牌挪到壕邊後,就有人躍下已經填了土包的壕中,讓盾陣得以繼續前進。很快明軍就保護著他們的梯子挪到了壕靠近城牆的這一邊,把盾牆一直頂上重慶的牆壁後,明軍就在下面支起了木樁,開始建立簡易的掩護棚子。

清軍過去的羽箭,大部分都被盾牌擋住,當明軍開始支木樁的時候,城頭上的清軍就開始把石頭順著牆邊扔下去。巨大的石塊撞擊在明軍棚子的頂部,發出一聲聲沉悶的巨響。

……

“韃子好像沒有出城的跡象,”劉純始終觀察著重慶城門前的敵軍營寨,直到他的手下開始攻擊城牆的時候,城門口的清軍營寨依舊被黨守素所制。只要清軍不能把黨守素驅逐開,就很難讓大部隊快速出城來攻擊牆邊的劉純所部;劉純又轉頭看了看城上,他注意到清軍的石頭扔得很不準,牆的明軍損失依舊比他預料得要。劉純看到清軍都是躲在牆垛後邊把石頭扔出來的:“韃子士氣不行。我軍已經到了牆角下了,他們應該探攻擊纔有威脅。”

Advertisement

佯攻實在太功了,劉純開始考慮把它發展爲真正的進攻,如果能夠奪取一段城牆的話,以清軍迄今表現出來的鬥志和兵力來看,拿下重慶用不了太久——既然如此又何必多耽誤時間。

“讓黨將軍保持進攻,不要讓韃子出來抄了我的後路。”本來劉純的佯攻是爲了分散清軍的注意力,讓黨守素的損失能小一些,可是等到劉純決定把佯攻發展爲真正的進攻後,他就反過來要求黨守素加強攻勢,牽制住更多的清軍同時掩護他的安全。

“沒問題。”聽到劉純的要求後,黨守素拍著脯對使者保證道:“回去告訴劉將軍,放心吧,有我在,就是十萬韃子也別想靠近他邊。”

……

現在重慶城中共計有一萬一千披甲,李國英把三千名漢八旗和兩千名綠營銳留在城中充當預備隊;大批輔兵被派上城牆去充任投石手,同時協助其他的披甲兵防守——在野戰中,無甲兵的作用遠沒有守城時的作用大。在沒有軍督促的況下,這些無甲兵大都只肯躲在垛口後投擲石頭,而不敢把頭向著羽箭飛的牆外探去。不過李國英本來也沒有這樣的要求,他並不打算把明軍一下子打得太痛。現在他更擔心對方採用長期圍困的戰,雖然重慶城中的糧食節省一點差不多夠吃一年,但李國英不知道朝廷在一年能不能湊齊大軍來四川,在鄧名的眼皮底下給自己解圍。

黨守素和劉純的攻勢之兇猛讓李國英也吃了一驚。看到劉純已經開始準備攀登城牆時,有人忍不住建議李國英向危險區域派去援兵。

“要是才幾天就被賊人登城,那賊人肯定會士氣大振。”就連孫思克都跑來向李國英請戰,如果重慶城破,他們這些漢八旗更不容易得到夔東軍的寬恕:“末將手裡有很多火銃,對付夔東賊正好。”

Advertisement

李國英想了一想,如果把攻擊者擋在壕外的話,防守方的損失是微乎其微的,激烈的城牆攻守戰雙方的損失都會激增,換比肯定不如前一種好看。

但李國英最後還是沒有答應讓漢八旗出戰,他對孫思克說道:“就這樣吧,用我們的無甲兵消耗他們的披甲兵,死人還不用吃飯。”

一張又一張的雲梯被搭上了城牆,劉純下令火力全開,所有的火和弓箭一起朝著城頭上放。大批的火箭被灑向城上,顯得十分壯觀,劉純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掩護火力,盼著這能進一步搖牆上守軍的士氣。

“賊人總攻啦。”

牆垛後邊的清軍軍們互相警告著。突然飛上來的大批弓箭,傷到了不正在搬運木石的無甲兵。一個正在給鐵鍋添柴的無甲兵突然被一支箭後背,他並沒有當場倒下斃命,而是蹦跳起來。這個無甲兵徒勞地手向背後揮舞,企圖把那箭桿抓住,拔出自己的,劇痛讓臨死的人大喊大著四下撞,竟然向著面前滾燙的瀝青鍋撲過去。

鐵鍋周圍的其他幾個無甲兵目瞪口呆,沒有人做出任何作來阻攔這個發狂了的同伴。在中箭的無甲兵眼看就要撞上鐵鍋的時候,突然從側面飛來一腳,把這個清兵踢到了一邊。這是一個飛撲過來的軍,他踹開了這個中箭的人後,手起刀落就砍在了傷員的脖子上,讓痛苦的呼喊聲戛然而止。

“看好了鍋!”這個軍惡狠狠地罵道。他跟著李國英作戰多年,知道有時候就會有這種況發生,明明了致命傷的人卻遲遲不肯嚥氣。要是剛纔這個發狂的人撞翻了瀝青鍋,那不但一鍋瀝青廢了,還可能導致一場小範圍的火災,再燒傷幾個旁邊的清兵。

Advertisement

看到一雲梯從牆邊探出,這個軍持著淋淋的鋼刀,一個箭步竄到雲梯頂端的邊上:“把鍋端過來!”

幾個大漢把一口鐵鍋從火堆上取下,一聲吆喝,同時用力把它擡過頭頂。

“澆!”軍雙目圓睜,殺氣騰騰地下達了命令。

“慢點,慢點,倒!不要潑!”在幾個大漢把鐵鍋傾向牆外的時候,這個軍還在邊上嘶聲高喝。他知道這些沒有經驗的輔兵最可能幹的事就是作過快,把大部分瀝青都潑向城牆遠方,而不是順著雲梯澆下去。

“火把。”軍手從後一個燒火清兵的手中取過了一燒得正旺的木柴,先前幾個大漢帶著鐵鍋退下去後,軍把火把探出了垛口,將手懸空停了一會才鬆開手指,讓燃燒著的木柴豎直地落下。

……

看到漫天的火箭騰空後,袁宗第向著劉純所在的方向翹首張,他知道這個場面意味著明軍發了真正的進攻。

“纔剛到城牆下,就開始總攻了嗎?怎麼也不先和我說一聲。”袁宗第咕噥了一聲,不過他知道這肯定是劉純發現了戰機。

“讓全軍備戰。”既然劉純開始了強攻,那清軍的逆襲隨時都可能發生。袁宗第召喚親衛幫他整理一下盔甲。隨著他的旗號舞,一批批萬縣軍的士兵開始向前開去,準備隨時助夷陵軍一臂之力。

“這幾年來我們的實力確實強了很多啊,這一陣就了幾百支箭出去了吧。”袁宗第發出了這樣的一聲慨。遠集火箭掩護是以前夔東軍想也不敢想的,但現在僅僅劉純一家就能員幾十個弓箭手不惜本地。一自豪從袁宗第的中油然而生。

當然,袁宗第沒有見過鄧名率領的明軍在高郵湖之戰中擺開的陣勢,那一仗,投石機和大炮不說,火箭都是完十萬支再上十萬支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