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鄧明雖然帶了兩千多常備軍來重慶,但將士們已經離開都在外戰了一年,大部分人都盼著趕快回家,現在鄧名不解散軍隊反倒又跑到重慶附近晃悠,大家只是由於對鄧名非常尊敬所以纔沒有什麼怨言產生。鄧名也不願讓這支忠心耿耿的軍隊再冒什麼風險,所以並沒有作戰的打算。爲了防備重慶清軍萬一做出不理智的行,明軍的水營設在江對岸,高明瞻幾次來談判的時候,都需要渡過長江才能見到鄧名。
對於清軍的伙食費問題,鄧名同樣沒有表示反對,這個規矩嚴格說起來還是他開創的,上次在忠縣的時候他就狠狠地要了王明德一筆伙食費。這些夔東軍戰俘跟著李來亨、劉純他們轉戰川鄂,也沒有過上幾天好日子,鄧名只是隨便看了看王明德開列的賬單,就點頭表示同意。
不過這次既然開了先例,鄧名就擔心以後清軍會不停地提高明軍俘虜的伙食費用,所以不可不防。鄧名告訴高明瞻,以後凡是明軍的俘虜,每人每月他最多支付一兩銀子的食宿費,而食宿標準就是:每天三頓飯管飽,而且要保證衛生,不許給明軍吃發黴變質的食品,每天都要有一頓飯提供豆子或蔬菜,每五天至吃一兩。
看到鄧名寫下這個標準,高明瞻暗暗咂舌,不過既然鄧名願意付賬,那一切好說。最後雙方還起草了一份止待俘虜的協議。不過這份協議只對川西軍和重慶將領的披甲兵有效,至於無甲兵的死活高明瞻本不放在心上。如果夔東軍有人被俘了,鄧名原則上願意付賬,不過需要重慶立刻派使者去向鄧名報告。只要鄧名點頭簽字就一定會履約,否則鄧名有權拒絕支付食宿費——免得王明德他們隨便抓幾個草寇都說是夔東軍。
“如果我的校尉被俘了……”鄧名覺得校被俘的可能不大,現在僅是李星漢、趙天霸等幾個人是校,萬一這些人被清軍捉住了清軍未必肯釋放,不過鄧名計劃很快再提拔一批人升任校軍階,所以還是提前把標準給定下了:“對於三級尉,我按一個月五兩、十兩、十五兩銀子的標準支付他們的食宿費,他們每天都要有吃;校是同級尉的四倍,他們應該住單間,夏天有蚊帳、冬天有棉被……”
高明瞻聽到這裡不由得愣住了,從來沒有一個統帥把被俘將士的待遇這麼放在心上。雖然這些條件基本上是難以實現——重慶的清軍沒指能夠抓住川西的軍,不過高明瞻從此牢牢記住,萬一抓住了川西的將士一定要妥善對待,否則鄧名絕對會翻臉不認人。
這次的戰俘換問題,很快條件就談妥了:今天高明瞻會帶一部分定金回去,明天分批釋放俘虜時,每接一批俘虜明軍就繳納一部分贖金,等到人全部到齊並且確認他們命無憂後,最後一批押送的清軍就能把伙食費帶回去。
雖然鄧名並無意打一仗,但高明瞻卻不知道這一點,也沒有任何人敢生出貪下鄧名訂金的念頭;第二天換俘虜結束後,一個三堵牆衛士就對高明瞻等人說道:“爲了慶祝這次合作圓滿功,保國公請諸位過江去吃飯。”
清軍將領當然都不想去,雖然鄧名信用很好,但如果能不去敵營那當然還是不去的好。可三堵牆的使者卻不答應:“保國公已經殺豬宰羊了,幾位當真不肯賞臉嗎?”
“既然是國公邀請,那下就一定要叨擾了。”王明德強笑著說道。鄧名列出的名單上除了他還有胡文科等幾個人。現在重慶西北的三個大豁口還沒有堵上,他們都認爲鄧名只要進攻,大夥兒就得一起完蛋,所以不好往死裡得罪鄧名。
孫思克急忙上前道:“這如何去得?要是鄧名把你們都扣下了,重慶怎麼辦?”
“他要是想打重慶,扣不扣我們都一樣。”王明德剛剛想通,如果鄧名真想進攻重慶的話,那反倒是絕對不會扣自己的,不過這句話他實在不好說出口。
除了王明德這些陝西將領外,鄧名還給駐防滿洲八旗的統領送來了請柬,因爲他要乾的事非拖這個傢伙下水不可。滿洲八旗的統領看到請柬後呆立了片刻,反覆琢磨著,按說主子之間的爭鬥,應該不會把他怎麼樣吧,上次鄧名抓住他不也把他放了嘛,想到這裡,統領就出一笑容答應了下來。
孫思克、袁佳文弼和山西將領站在一邊都看傻了,見滿洲八旗的統領邁步就要往江邊走,孫思克又一次忍不住起來。
而滿洲太君的回答更乾脆:“現在重慶殘破,我們也只有抱著爲國犧牲的決心去與鄧名虛與委蛇,爲總督大人爭取加固城防的時間。”
滿洲太君都不推辭了,高明瞻更找不到拒絕的理由,而且他覺得鄧名昨天沒有爲難他,大概今天也不會。他都說過了,鄧名要是進攻他就燒重慶的倉庫,這麼狠的話都放出來,想必能把鄧名的進攻慾打消了不吧。既是爲了安自己,也是爲了逞英雄,高明瞻故作輕鬆地對孫思克和山西人說道:“鄧名這個人的信用還可以,雖然喜歡討價還價,但只要話說出口就一定會做到。這種言而有信的人現在不多見了,也難怪你們擔心——順便說一句,鄧名的飯菜還不錯。”
孫思克和大部分山西人都不在被邀請之列,鄧名也知道要是請的人太多,那多半沒人敢來,所以只要求山西綠營派一個代表。山西人商議了一會兒,最後決定派一個遊擊跟著高巡和陝西綠營的將佐們去見見世面,剩下的人還是本著“諸葛一生唯謹慎”的原則留在重慶自己的軍中。
孫思克和那些山西將領越想越是擔憂,集去求見李國英,想請總督大人預先做好準備,萬一鄧名翻臉扣了陝西綠營的將領然後攻城,也不至於被打個措手不及。
但孫思克他們卻吃了閉門羹。昨天把的談判事宜扔給高明瞻和滿洲太君後,李國英就宣佈他早早睡了,無論發生了什麼事他都一概不知。剛纔高明瞻他們接邀請的時候,就有個總督標營的衛士一聲不吭地趕返回了重慶,不引人注意地溜進了總督衙門。而等孫思克他們鬧上門來的時候,李國英的管家和標營遊擊早在衙門前等了半天了,一手就攔住了孫思克一夥兒:“總督大人正在休息。”
“總督大人不是昨天一早就睡了麼?”
“對,到現在還沒起,列位請回吧。”管家、標營遊擊帶著衛士們一起手,把這一羣來上訪的人不由分說地推出了衙門。
……
“諸君大駕臨,真是蓬蓽生輝啊。”鄧名請這些人吃飯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賣他的石頭,尤其是翡翠。翡翠在後世明明那麼貴重,可在清初就是賣不出價來,真讓鄧名不甘心。
在重慶城下送禮時,鄧名就放了不翡翠塞在盒子裡,可因爲李國英說了一句“假玉”,這幫重慶的傢伙就失去了興趣,換戰俘的時候都不接翡翠。
被請來的客人雖然紛紛在臉上堆出笑容,但是進了營帳之後都有些坐立不安。鄧名假裝看不見,他準備了一張圓桌子,招呼客人們一起圍著這個桌子坐下。高明瞻在重慶城頭的那一番表現讓鄧名心裡有了底,知道對方多半不敢惹惱自己,不過這個優勢鄧名並沒有利用在俘虜的討價還價上,而是用在了請客這件事上。
“今天請諸位吃四川火鍋。”爲了推銷他的石頭,鄧名認真地準備了這一席飯,不但殺了一隻羊,還拿出了很多從雲南帶回來的特產。
辣椒、花椒、牛油……,鄧名知道自己準備的不是目前地道的四川火鍋,但是有辣椒,還有從緬甸帶回來的各種香料,肯定會給重慶的員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鄧名熱地招待客人,介紹道:“我們這三流火鍋,爲啥是三流呢?就是流口水、流鼻涕、留眼淚。”鄧名前世曾經去四川旅遊,當時導遊的詞彙都被他使用出來了,果然博得了滿場喝彩。
高明瞻看著鄧名的銅鍋,沒話找話地恭維道:“提督這個鍋不錯啊。”
“高巡好眼力。這個鍋是用銅陵出產的上好黃銅做的,最是提味。”鄧名馬上就是一頂高帽送上,然後繼續給大家介紹菜品。擺上桌的菌類有些還是從都江堰運來的:“這都是青城山的蘑菇,諸位一定要好好嚐嚐。”
陝西人果然比張煌言、馬逢知他們能吃辣,沒過多久高明瞻、王明德他們就吃得大呼小起來,齊聲稱讚這種辣椒真不錯,鄧提督果然是食家——他們也都豁出去了,就算要死也先做個飽死鬼——不過大部分人還是對鄧名的信用有信心的。
那個山西遊擊似乎心裡很不踏實,他席後躲得離鄧名遠遠的,吃飯時作也很拘束,儘可能地不引起別人的注意。但吃了幾口以後,這個山西遊擊止不住眼淚直流,桌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恭維今天的三流火鍋果然名副其實。
但接下來就不好了,那個山西遊擊眼淚流著、流著就哭出聲來了,大家這才發覺不對,營帳裡頓時冷了場。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 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 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 目标:海南。
雲崢打開了一扇門,就再也沒有回頭路,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想回頭已是百年身。這是一本講述為師之道的小說,說的是生存智慧,講的是人間溫情,道的是兄弟情義,表的是溫恭謙良,這裡有最美的愛情,有最深刻的兄弟情義……
间谍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职业,从有战争开始的那一天起,间谍便是交战双方获取对方情报的唯一选择。有人说,间谍战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出现硝烟的战斗,可事实证明,没有硝烟的战斗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即便是暗地里的较量,同样充满血腥和牺牲。 我姓唐,叫唐城,你也可以叫我唐五郎。 我爹是军统,专门抓日本特务的军统,虽然他不在了,可小爷我也绝对不允许你们这些萝卜头活的逍遥。 这里是国统区,所以,这里没有你们存活的空间。如果你们非要来,那好吧,小爷我只好送你们统统下地狱。
他,穿越至三國成為八歲孩童被童淵收養,與趙雲,張任和張繡稱兄道弟,於洛陽憑藉卓越的見識獲得蔡邕賞識,並成為蔡邕的門生,在虎牢關之戰與呂奉先大戰兩百個回合,從此聲名鵲起。他麾下謀士猛將無數,能與當世梟雄曹操一較高下。他終將成為統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