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江山志遠 第25章 心如電擊(3)

《江山志遠》 第25章 心如電擊(3)

杜曉曉同樣還只19歲,楊志遠看到杜曉曉的墓前,擺滿了老兵們帶來的鮮花,其中還有好幾朵紅玫瑰,紅豔豔的,特別醒目。另外還有些山野中的野花,想來是趙長生老人知道杜曉曉喜歡花,特意爲採摘的吧。

陳明達帶著楊志遠走了一圈,每一個犧牲的將士的背後都有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故事,他們都很年輕,陳明達每說出一個名字,楊志遠的眼前就浮起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和一個個捨忘我的畫面,他們或抱著炸藥包,或是端著衝鋒槍,對著楊志遠微微一笑,然後躍出戰壕,衝向敵人的陣地,慷慨捐軀。

陳明達帶著楊志遠走了一圈,然後看著這羣山之中的烈士墓,說:“志遠,我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軍人並不怕流犧牲,我相信長眠在這裡的每一位烈士對於自己的付出都是無怨無悔的。”

陳明達嘆了口氣,說:“可作爲一名將軍,面對這些戰友,說實話,我是有愧的。志遠,你知道安茗的父親犧牲後,國家當時就給了安茗的母親王秀梅的卹金是多嗎?”

楊志遠不知道,搖頭,問:“多?”

陳明達悲催地出四個手指,說:“400元。”

楊志遠還真是沒想到烈士的卹金竟然如此之低,他一時說不出話來。

Advertisement

陳明達說:“國家也就是把方家定爲軍烈屬,據我所知以後沒有任何補助了。要不然,安茗的母親也不會請求我養安茗,是真的走投無路了。不止是方家,我們的許多戰友犧牲後都是如此的遭遇,這些年我居高位後,曾經爲此大聲疾呼過,可有些事還是無可奈何,有心無力,國家有國家的困難。”

楊志遠說:“再苦再難,我們都不應該讓烈士流,讓烈士的家人流淚。說到底,還是我們的卹制度還很不健全。”

陳明達看了楊志遠一眼,說:“這些年,我利用自己的職權爲困難的軍烈屬解決了不的問題,可一個人的能力往往有限,解決了這家的問題,解決不了那家的問題,我盡我所能幫助犧牲的戰友家屬,可那些我不認識的犧牲的戰友的家屬,還有多人需要幫助。且不說遠了,就這個陵園裡犧牲的一千多名戰友,他們家人所面臨的困難,我陳明達就不可能都爲之解決。每每想到這些,我陳明達倍愧疚。”

陳明達說:“就拿小山東的母親來說,小山東犧牲10年後,他的母親才第一次來到兒子墓前祭掃,爲什麼,就因爲沒有探兒子的盤纏。他母親那次之所以行,還是因爲我知道況後,特意安排和我一同前來的。我曾經問過這位來自沂蒙山老區的英雄媽媽,後不後悔把小山東送到戰場。小山東的母親直搖頭,說不後悔,國家有需要,我們沂蒙山人還是高高興興敲鑼打鼓地送兒上戰場。越是如此,我陳明達越是慚愧。志遠,我欠他們的。”

Advertisement

楊志遠一時還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畢竟岳父所說的這些,必須由國家統一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長效卹機制才行,岳父作爲將軍,尚且無能爲力,他楊志遠還能做什麼。楊志遠只能說:“爸爸,我相信今後國家的經濟發展了,這些遲早會納國家戰略的範疇。”

陳明達說:“我希這一天儘快來到。這就得靠你們這一代人多加努力了。”

楊志遠說:“我一定會努力的。”

陳明達說:“志遠,你仕途也好,你經商也罷,我都不反對,今天之所以跟你說這些,是希你記住,你是我陳明達的婿,我希你今後在從政的路上,記得多爲貧苦善良的百姓做一些實事,從商就多爲窮苦鄉親做善事。你要時時刻刻記著這些長眠在這大山之中的烈士,心有他們,心有百姓。”

楊志遠點頭,說:“我一定記住岳父的話。”

陳明達拍了拍楊志遠的肩膀,說:“志遠,好好幹,我相信自己的眼,你不會讓我失。”

陳明達又說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

陳明達說:“你是我婿,你記住,將來我死了,就把我埋在這裡,和戰友們作伴。如果我不夠資格,就把我的骨灰撒在樹下也行,此爲囑也好,命令也好,你都務必予以執行。”

Advertisement

楊志遠一鼎,這事他還真做不了主。按岳父現在的職務,他逝世後是要進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他要葬在這裡,只怕還得請示上級才行。

陳明達說:“該走的程序我自然會走,但你作爲我的婿,在我百年後必須按照我所說的執行。”

楊志遠不得不點頭,說:“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