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先提了秦放升職千夫長的事,再提了二房三房也會高興,主要是想看看這件事上,秦母的看法。通過秦放的話,再通過和秦、秦母的相,對秦家有些了解了。一般的事是秦做主,但是秦不會做秦母的主,而在秦二嬸秦三嬸面前,秦是說一不二的。
這其實很好了解,秦母是秦培養的接班人,所以秦最給秦母面子。在古代,長子長孫的意義非同小可。
想聽聽秦母對于二房三房的看法,因為秦放升的事,秦家人肯定都要說的。但是在古代,還沒有分家,有些銀子是要上的。又或者,秦放升了,秦家人會不會要秦放養全家等等。提前告訴秦母,也是讓秦母心里有個底。卻不料,會聽到一些八卦。
這個秦三叔沒什麼印象,畢竟才見了一面。對秦二嬸的印象是最深的,再加上牛蛋的原因,這個秦二嬸大概就是小說里的極品存在了。
楊海燕好奇的問:“阿母,這三叔有其他的打算是什麼意思?”
秦母對楊海燕是沒有保留的,長子有出息了,以后他們這房的孩子們是要仰仗長子的,仰仗長子跟仰仗長媳沒什麼區別。當然,前提是長媳是個聰明人。而在秦母的眼里,楊海燕自然是個聰明的。所以知無不言:“前兩年,阿放每年都帶回三兩銀子,且不說他是不是全部帶回了,但是一般人家,吃吃喝喝,一年到頭都存不下三兩銀子的,所以在大家眼里,阿放這是有出息了。
如果他三叔過繼了守,阿放有出息了,還能不照顧自己弟弟嗎?守年紀大了,知曉事也沒有關系,他要的也不是真正的親兒子。至在名義上,守過繼過去了就是他的兒子了,而且,他們還是親叔侄。”
楊海燕明白了:“他這也不是過繼兒子,而是拉進相公的關系。說的難聽點,用大房的錢給他養兒子。”
秦母:“就是這個理。”
楊海燕:“可是沒必要,且不說將來三叔的閨會不會孝敬他們,給他們送終。可就算不會,相公也不會袖手旁觀的,畢竟是自己的親叔叔,有我們一口飯吃,終有他們一口飯吃的。”以秦放的格,肯定會給他們養老的。
再說,秦三叔他們晚年沒有人養老,秦放這個侄子給他們養老送終,也是理所應當的。所以犯不著要過繼。
秦母:“話是這樣說,但是你三叔就不信。”
楊海燕:“阿爹和阿母你不同意,難道家人還能著不?”
秦母:“是沒有人,可如果鬧出來也不好看。你阿爹雖然也不同意,可作為兄弟,他又是老大,不能把話說的太死,所以這事兒得我撐著不同意。”
楊海燕倒是知道的,如果秦父不同意,旁人會說他不顧兄弟死活。但秦母只是嫂子,可以沒有顧忌。“那爺爺是怎麼說的?”
秦母:“他們沒有同意,也沒有不同意。只說這件事讓我們自己做主。”也諒公公和婆婆,畢竟兩邊都是兒子,不管過繼不過繼,也都是他們的孫子。
秦母能想到的,楊海燕自然也想到,可是:“阿母,現在相公回來了,三叔如果和相公提了這件事,那可怎麼辦?”
秦母哼了聲:“他敢。我和你們阿爹還活著呢,他三叔要是敢為難阿放,看我怎麼收拾他。自古以來,從來就沒有爹娘還活著,長子就做主把弟弟過繼的。”
楊海燕知道,秦母的話可不只是說說,想了想:“不如讓三弟跟我們去邊關吧。”
秦母一愣:“啥?”隨即又道,“不用不用,你們的日子也不容易,哪里能去給你們添麻煩。”
楊海燕道:“我們在邊關過的還不錯,相公是七品千夫長,可以有五個私衛,雖然五個私衛的月例要自己出,但是他們是相公要培養的心腹。我在鎮上用嫁妝銀子開了鋪子,家里也買了幾個下人,此番回來沒有帶下人,一是怕家里不習慣,二是怕有心人多想。但是阿母是自己人,我是斷斷不能瞞著的。”這種事的確不能瞞著。不然秦母如果知道了,還以為兒子兒媳婦防備著,心里也會傷心。
當然,楊海燕之所以,也是看人的,秦母是個可靠的婆婆,自然沒有問題。如果是像秦二嬸這樣的婆婆,那自然不會什麼都說。
秦母長大了,完全不敢想象。兒子有了什麼侍衛,兒媳婦開了鋪子買了下人,這……不過隨即一想,這也是對的,兒子當了,家里能沒有下人嗎?不敢怎麼當老爺?
秦母:“還是算了,守還是不要去麻煩你們了。”
楊海燕:“這有什麼好麻煩的?”看秦家的孩子都瘦瘦的,也知道家里過的不如意,“咱們在那邊,經常有魚吃,是將士們去山上打獵的,魚是河里的,這都不花錢,所以三弟跟著我們去了,肯定能養的好好的。”不能說是自己買的魚,不然秦母肯定不會讓孩子過去。“而且啊,到了那邊,相公還能他功夫,他還年輕,多學點本事,以后也好有更好的出路。還是,阿母你擔心我欺負孩子?”
秦母真是哭笑不得,不過心里也:“這我再想想。”長子不在,二兒子自然不能離開,讓小兒子跟著長子和長媳走倒是可以。一則讓小兒子跟長媳婦,以后小兒子長大了,對小兒子也是好的。二則小兒子跟著長子,也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至于兒媳婦說的,魚都吃不,是不想的。不過,看長子長得這麼高大,想想也許是真的。還有就是,小兒子如果走了,三房還能什麼心思?
楊海燕也沒有再說這件事,不過是一提。秦放的弟弟妹妹好了,對秦放來說也是好事。不然他們在這里日子過得不好,秦放這個長子也不能不管,左右都要管,救急不救窮,還不如一開始就好好的培養秦放的弟弟妹妹。“對了阿母,方才說,二丫和三丫去學繡工了,四丫怎的沒去?”
秦母嘆氣:“這件事說來話長。我們秦家田里地里的出項都是給公中的,過了農忙,大家閑下來去鎮上縣城里找活兒干,賺的銅板自己留一半,一半給公中。”這樣倒是再合里不過,畢竟家里造的房子都是公中出的錢,如果他們不錢,公中哪來的錢造房子?
楊海燕認真聽著。
秦母繼續道:“后來到了前年,阿放捎信回來的時候帶了三兩銀子過來,并在信里說,如果可以的話,希爺爺能讓家里的弟弟去念書,多認識幾個字,以后也好找個好活兒干,別一輩子辛辛苦苦的耗在地里,賺的錢還買不起包子。
當時阿放的爺爺認為,這是阿放拿命換來的錢,而且服軍役本也不該是阿放去的,所以這三兩銀子公中就收了一兩,剩下的二兩讓守業和守去念書,當是束脩。不過同時也表示,家里也沒有多余的銀子,所以這些銀子能念多久的書,能認識幾個字,就看他們兄弟的造化。”
楊海燕覺得,秦爺爺作為家里的大家長,這樣的安排還算合理。不過也沒有明著說,而是繼續安靜的聽著:“那后來呢?又怎麼跟繡工扯上事兒?”
秦母說到這個,真是有些生氣:“還不是他二嬸。二嬸說,我們大房的孩子多,吃的也多,阿放賺的錢還只上了三分之一,這對二房三房不公平。這事兒我們也不好說,所以阿放做主,就讓二房的二丫和三房的三丫,今年去了繡工坊學繡工,學費一個人五百文,兩人剛好一兩銀子,這一兩銀子公中出。”
楊海燕也不知道怎麼評價:“既如此,家里多花五百文,再送四丫也一并去學了就是。”
秦母道:“繡工坊只收十歲以上的姑娘,四丫這年齡還不到,我是打算等明年到了十歲,再送去的。二丫和三丫都去了,總不能落下四丫,而且姑娘家手里又個技,哪怕繡繡帕子換幾個銅板也好的。”
楊海燕想著在村門口遇見四丫時的樣子,九歲的丫頭背著背簍割了豬草回來。雖然別人家也是這樣過的,但是覺得姑娘家有條件,該好好的養著。于是道:“不如等我們走的時候,讓四丫和守跟我們一道去吧。”
秦母又沒反應過來:“這……”兒媳婦怎麼跟別人家的兒媳婦不一樣,別人家的兒媳婦可不喜歡跟男人的兄弟姐妹一起。所以秦母覺得,長媳真是善良。
其實倒不是,一則楊海燕一個人在邊關很是無聊,二則他們是秦放的弟弟妹妹,能拉一把是一把,畢竟以秦放的格,將來弟弟妹妹過得不好,能眼睜睜看著?三則,平日里都每天會給下人羊,連下人都能養好,更何況這是秦放的弟弟妹妹?
楊海燕解釋:“我的紅是京城里的大師傅教的,不敢和好的繡工師父比,但是教教小姑子還是有余的。而且,我還能教四丫念書識字,姑娘家雖則條件有限,不如男子如意,但如果能有條件去培養,也是可以的。
而且,我在那邊還有嫁妝鋪子,買的是點心,如果守和四丫過去了,還能幫我算算賬,管管鋪子,下人總沒有他們來的讓人放心。
再說的難聽一點,弟弟妹妹不用公中養了,二嬸也就沒有理由再說大房吃公中的人口多了。”對守和四丫還是喜歡的,看兩人都很乖巧。尤其是四丫,是個可的小丫頭,自己讓上馬車的時候,害的跑了。這樣的丫頭,誰不喜歡呢?
秦放在外面,聽著他媳婦跟他阿母說道理,想著自己五年不在邊,也有些愧對阿爹阿母,再想想他媳婦的話,把守和四丫接過去好的。一則免得他媳婦平日里無聊,二則他媳婦懂得多,可以教四丫很多東西。至于弟弟……不用媳婦教,他每天拎到練武場五練。
不過,秦放也沒有出聲,他想私下再和媳婦商量善良,再聽聽媳婦的意思。
馬車到了村門口,秦放看見一個小影在村門口走來走去。“四丫?”
秦四丫聽到了大哥的聲,小跑幾步,然后雙眼羨慕的盯著馬車看。
馬車里的秦母和楊海燕自然也聽到了聲音,們掀開馬車門簾,秦母文:“四丫,你咋來了這里?”
秦四丫大大咧咧的笑道:“阿母,我來看看大哥大嫂的馬車。”說著,小眼神還流出幾分。
別說秦母看明白的意思了,就是楊海燕和秦放也懂啊。
楊海燕道:“四丫,你要上來坐坐嗎?”
秦四丫看向秦母。
秦母真是哭笑不得:“還不上來?就你這鬼丫頭那點小心思,你當誰不知道呢?”
秦四丫才不管阿母說了什麼,高高興興的爬上來了。馬車這點高度,對在農村里野怪了的孩子來說,本不算回事兒。
秦四丫上了馬車,小心翼翼的看著楊海燕,然后又小聲的了聲:“大嫂。”
楊海燕:“哎,四丫真乖。”
秦四丫笑了。在陌生的陌生的大嫂面前,還是很容易害的。
很快,到了秦家。
秦爺爺等人坐在院子里,秦帶著兩個兒媳婦在廚房里忙。牛蛋、秦守業、秦守,則圍在馬邊看。便是這樣無聊的站著看,他們也高興。
不過等馬車進來,他們就看著馬車了。秦放先下來的,然后等秦四丫出來了,秦放要去抱的時候,已經自己從馬車上跳下來了。接著是秦母和楊海燕。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頂尖殺手,她,是被家族拋棄的"野種".當她靈魂附體成爲了昔日"野種"的她,遇到那個神秘莫測相當危險的男人,十指交纏,真心交換.鳳凰涅槃,一朝成鳳,欠她的勢必全部還回來.得她者得天下的預言又是怎麼回事?她的身世到底如何?覆滅冷寧王府,成爲當朝皇后.綰剎宮宮主、藥醫谷谷主、鬼煞殿殿主夫人的身份一一被揭露之時,鳳鳴九天,一統靈玄大陸.待得一切塵埃落定,她只想牽著他的手,白首不相離!馬上閱讀>>
成親當日,蘇珍珍喜轎未下就被休妻換人,由表姐替嫁,理由竟是她命格克夫! 娘家嫌她是麻煩,轉頭就要將她嫁給村裏的癡傻鰥夫。 蘇珍珍一哭二鬧三上吊,再醒來就變了個人,竟乖乖嫁了! 都說蘇珍珍是認命了,誰知之後的蘇珍珍令人大跌眼鏡。 繼母續弦不好當?蘇珍珍挽起袖子,孩子丈夫一手抓,賺錢養娃不耽誤。 日子淒慘不好過?藥圃空間在手,買田置地,小小棄婦二嫁後,反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財主。 極品親戚急了,拖兒帶女上門打秋風,蘇珍珍冷笑,不想死就趕緊滾! 數年後,癡傻鰥夫搖身一變,竟成了當今聖上的親皇叔,三個崽崽個個都是金疙瘩。 眾人吃瓜,什麽情況? 事情還沒完,蘇珍珍揮金如土在京都大殺四方之時,親娘卻找上門來? 蘇珍珍:「……」她親娘不早死了嗎,面前的這位貴婦人又是哪位。
【雙重生 追妻火葬場 甜寵 虐渣 男二腹黑,女主嬌嬌美人兒 前夫哥愛而不得 癡情男二上位】 淩姝姝是太傅獨女,生得傾城絕色,身段惑人,奈何上一世偏偏看上了清冷絕情的三皇子楚君離,愛意昭彰,從不掩飾。她總以為日久能生情,但是她沒想到,楚君離厭惡她,厭惡了一輩子。 一道賜婚聖旨,楚君離被迫娶了她,數栽春秋,上千晝夜,她終究是無法捂熱那男人的鐵石心腸。 多年的冷落,臨死之際淩姝姝終是夢醒情斷,與他和離,你若無心我便休…… 重活一世,她的目光不再落到楚君離身上,慢慢的,她終於發現了天空之中的那一輪一直隻為她照亮的皎月。 眼看著她的一腔愛意交付他人,楚君離卻是後悔了,過去的纏綿,旖旎早已烙入魂魄。他才明白,當初拒絕賜婚是他這輩子做過最後悔的一件事。 然而這一世,他看著自己親手將她推開,推向了那位清心寡欲,豔絕天下的攝政王九皇叔,那個足以讓他卑微如塵埃的男人……愛而不得,痛徹心扉。 後來,她就像是他心中的一道長年不能愈合的傷,非死亡不能治愈。
蘇明嫵本該嫁進東宮,和青梅竹馬的太子舉案齊眉,然而花轎交錯,她被擡進了同日成婚的雍涼王府中。 恨了符欒半輩子,住在王府偏院瓦房,死前才知策劃錯嫁的人是她的心頭硃砂白月光。 一朝重生,蘇明嫵重生在了洞房翌日。好巧不巧,她正以死相逼,要喝避子湯藥... 天子幼弟符欒,十四歲前往涼州封地,十六歲親自出徵北羌,次年得勝被流箭射穿左眼。這樣心狠的大人物,大家心照不宣,蘇明嫵這朵嬌花落入他的手裏,怕是要被磋磨成玩物不止。 尤其是這個美嬌娥,心裏還掛念着她的小情郎,哪有男人能忍得? 雍涼王聞此傳言,似笑非笑點了點頭,好巧,他深以爲然。 婚後滿月歸寧那日,經過樓閣轉角。 “嬌嬌,與母親講,王爺他到底待你如何?可曾欺負你?” 符欒停下腳步,右邊長眸慵懶地掃過去,他的小嬌妻雙頰酡紅,如塊溫香軟玉,正細聲細氣寬慰道:“母親,我是他的人,他幹嘛欺負我呀...” 她是他的人,所以後來,符欒牽着她一起走上至高無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