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一百六十 請托

《謝家皇后》 一百六十 請托

 李署令怔了一下,沒有立刻回答,隔了半晌,李署令才說:“下時曾隨先父去過許多地方行醫,象玉瑤公主這樣病癥也只見過一兩例。其中有一位是已經年過五十的婦人,因為全家遭了盜匪只活了一個,從此癡癡傻傻的,經過針灸與服藥雙管齊下之后,漸漸恢復清醒,但是之前的事沒有再想起來。公主是不是會想起生病之前的事,下也沒有一定的把握。公主年紀太小,之前的事可能記得也不清楚,縱然能想起一二,對以后的影響應該也不大。”

 謝寧點點頭。

 也但愿如此。

 不是不愿玉瑤公主想起關于過去的事,而是冒不起這個險。

 縱然現在想不起來,淑妃畢竟是自盡的。玉瑤公主將來長大,也總會有一天會聽說這一切。

 謝寧也是個母親,有時候也會想,淑妃自盡的時候在想些什麼?可能會想到過去,想到家族,但想到最多的應該還是兒。

 有沒有想過玉瑤公主以后會如何看待這個母親?如何看待將林家抄滅的父皇呢?

 謝寧振作神,問李署令:“近來李大人替皇上請平安脈脈相可還一切安好?一夏天里頭子虧耗的多,這兩個月李大人還請多費心替皇上調理調理。”

 李署令應道:“這是下之事,還請娘娘放心。”

 送走李署令,謝寧問青梅:“王供奉來了沒有?”

 “王供奉已經來了小半個時辰,這會兒怕是連給大皇子殿下的課都要講完了呢。”

 “請王供奉走時到這里來一趟,我有事請教。”

 王默言依舊是青綠袍服,這種老綠真是要多難看有多難看,換個人穿大概就跟秋時節的蛤蟆皮是一樣,難得王默言還

Advertisement

 能把這兒半舊的袍服穿出一磊落的意韻來。

 他行禮時說:“恭賀貴妃娘娘。”

 謝寧擺擺手:“這話聽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快省一省吧。”

 王默言微微一笑,謝寧客客氣氣請他坐下,上了茶之后才說:“昨日晚宴上應汿吹奏了一首曲子,連皇上都贊不絕口,這都是王供奉教導之功。”

 “娘娘客氣了,是殿下自己天資過人。”

 “玉瑤公主形如何?”

 王默言停頓了片刻說:“今天下吹了兩首曲子,公主殿下大半時間似乎都在走神,并沒有聽進去。”

 送走了王默言之后,謝寧坐了好一會兒一。膳房送來了切蓮花狀的西瓜,雪白的盤子下面墊的碎冰在屋子里緩緩的融化,盤子的邊緣結上了一層細小的水珠。

 青荷進來稟報說,針工局的人來送裳了。謝寧應了一聲:“知道了。”看了一眼那盤西瓜,又添了一句:“這個你們拿去分了吧。”

 針工局的人是來送謝寧冊封時要穿的吉服的。

 從皇上頒旨到現在不過短短三四天功夫,針工局的人已經將三兒吉服全趕了出來。們把箱子抬進來,打開箱蓋。怕夏天手上的汗漬沾到那質料上,所以打開箱子之后,領頭的尚宮先取出一副質的套子套在手上,然后才和旁的人一起,將吉服從箱中取了出來,緩緩在謝寧眼前展開。

 屋里比外頭要暗,但是這件明黃吉服仍然讓謝寧本能的瞇起了眼睛。

 裳太華貴了,上面的繡紋,鸞鳥繡的栩栩如生,領襟和袖口的鑲邊釘著珍珠與寶石。從選料子開始,上頭的每一個花樣都是有講究的。針工局的那位尚宮殷勤又不失恭敬的向謝寧夸了一番,待謝寧點了頭

Advertisement

 ,再展開第二件給過目。

 如果說三件之中謝寧最喜歡哪一件,應該是那件絳紅紋吉服。這聽說最難染,染一匹這霜絳紅比明黃和那件黛紫都要難得多。針工局那位尚宮輕聲說:“稟娘娘,這霜絳紅緞今年只貢了一匹,裁了娘娘這一兒就不夠再做旁的了。娘娘看這,這樣深,這樣濃,得反復浸染近十次,哪一次火候拿不準就前功盡棄了。”

 言下之意,施慎妃和韓謹妃兩人的紅吉服必然不是用的和謝寧一樣的料子。同樣是紅吉服,可從用料上就分出了三六九等來。

 這不是謝寧吩咐的,可還用得著另外吩咐?針工局的人絕不會在這樣的大事上頭出錯。這匹緞子做這一件吉服理應是綽綽有余的,但即便余下的料子還夠再做一件,他們也絕不會給韓、施二位用上。不然回頭謝貴妃見到那二位竟然穿著和自己一樣的料子,心能好得了嗎?

 “您再瞧邊這里繡的八片團花,這是由八個繡娘同時趕工,繡后再把幅拼到一起,要不然只怕這子得半個月功夫才能做得好。”

 謝寧微笑著說:“讓你們多費心了。”

 針工局這位老尚宮寵若驚,忙說:“奴婢們手笨腳,不求能給娘娘增添彩,能讓娘娘滿意就。”

 謝寧試了裳,讓人把吉服收起,給了打賞,針工局的人捧著剛剛拿到的荷包,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屋子。

 荷包里裝的是銀錁子,份量并不重,但花式打造的很巧,即使不拿了花用,用絡子絡起也可以佩在上、掛在屋子里頭。針工局來的幾個人都得了賞,人人興高采烈,臉都漲紅了。不在乎錢多錢,關鍵是這個面難得。永安宮現在紅的發

Advertisement

 紫,謝娘娘更是炙手可熱,能得一句贊,還領了賞賜,那是多有面子的事兒。

 們在宮門前迎頭遇上了來永安宮的明微公主,連忙避到墻行禮。

 明微公主是坐著轎過來的,頭上撐著一把羅傘,還是熱出了一頭的汗。往側旁看了一眼:“這是做什麼呢?”

 胡榮已經從門里迎了出來,作了揖笑著答:“回公主的話,剛才我們娘娘冊封時穿的吉服送來了。”

 明微公主一下子想起來了:“你不說我都忘了,也是該送來了。”

 進去的時候屋里頭還沒收拾好,明微公主一眼看見了那兒絳紅吉服。

 “啊喲,這裳可真漂亮。”明微公主湊上前去細看,嘖嘖稱贊:“瞧這,再看這繡工,針工局的人是把箱底的本事都使出來了。”明微公主十分慨:“當年我親的時候那吉服比這個都差得遠了。”

 當年是爹不親娘不,嫁的又是個被人視為平庸之輩的喬余棲,針工局的人哪會打起神使出渾解數給干活,不過是應付差事而已。

 謝寧笑著說:“你要是喜歡,那你就拿走吧。”

 明微公主趕搖頭:“我可不要,看著就覺得熱,真難為了你,太史局的人算出的吉日肯定是個響晴的天氣,到時候你這全副披掛上不算,還要又跪又叩的折騰一天,實在罪的很。”

 “可不,我還想著那天要是雨天就好了。”

 想也知道不可能,太史局算好的吉日如果真的下雨,那他們可以收拾包袱辭滾蛋了。

 “今天天氣也夠熱的,你怎麼挑今天來?”

 “一來是謝你,昨日皇兄同我們駙馬說了,讓書英進南苑書房念書。二來是有人托我的事,我得來問問你的意思。”

Advertisement

 謝寧問:“還有誰家的孩子要一起念書嗎?”

 明微公主嘗了一口茶湯,被酸的臉都皺起來了,可是酸過之后又覺得回味泛甘,口舌生津。

 “這是什麼茶?”

 “膳房煮的消暑湯。”膳房這些天翻著花樣的殷勤伺候,綠豆湯酸梅湯解暑湯番的換著來,這消暑湯里放了荷花荷葉山楂甘草金銀花等等好幾種材料,聞著這湯的氣味就讓人覺得暑意頓消。

 明微公主又喝了一大口潤潤嚨,這才說:“有人托我給說,求娶娘娘的堂姐謝大姑娘。”

 謝寧十分意外。不是意外有人會向謝蓮提親,這事兒早料到了。意外的是,這人居然都托到明微公主那里去了。倘若是不流的人家,本也沒法兒同明微公主扯上關系,更不要說讓特意進宮來跑這一趟。

 謝寧問:“是哪一家?”

 “安亭侯張家。”

 “什麼?”謝寧一愣:“張家?”

 隨即也明白過來了,安亭侯府并不止一個兒子,更何況除了兒子肯定還有侄子之類的晚輩。明壽公主謀反一事,皇上并未降罪于安亭侯府,但是這也不代表安亭侯府就能揚眉吐氣直腰桿做人,只怕現在闔府上下仍然戰戰兢兢,唯恐皇上降罪。

 “有這種打算的不止他們一家吧?”謝寧了然的問。

 明微公主笑著點頭:“當然不止,可其他人家同我又沒,我管他們呢。安亭侯府說起來也是夠可憐的,老大病了了多年了,張俟衡不用說,原本是被寄予厚的,結果了駙馬。這麼些年因為明壽的牽累一直七災八難的,現在又被扯進謀反的事里頭。他們家提的是安亭侯府的老六,張俟衡的庶弟,今年二十七,原配兩年前過世了,有一個兒子。”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