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一百七十五 烤肉

《謝家皇后》 一百七十五 烤肉

 既然最好奇的不能問,只好打聽點別的。至于他們的關系是如何突破如何進展的,回頭看從小舅舅那兒能不能磨出來。

 “方姑娘家里頭對我小舅舅怎麼看?對這門親事可贊嗎?”

 說到親事,方安月聲音比剛才小了點:“我父母也都沒了,我哥哥早就不得把我嫁出去,之前他還嘮叨著,我都二十多了還沒人肯要,只怕要在家里做一輩子老姑娘。現在我要出嫁,他高興的要命,說除了京城的宅子鋪子都給我,還另外再多給我置辦些東西。”

 謝寧差點笑出來。

 方姑娘也太實誠了,怎麼能把這些話就這麼說出來?旁人姑娘在這種時候總得矜持一二,再怎麼樣也不能把自己說得愁嫁恨嫁,只求能嫁出去就心滿意足了。方家更是一副生怕小舅舅嫌棄的架勢,給預備的陪嫁可不是一般的厚。

 當然謝寧也明白這位方家大哥的心思。換也會為此事發愁。這時候人親都早,謝寧自己就不說了,十四就經采選而宮了,現在還沒有二十已經生了二皇子,這可并不算太早。而方安月在家里待到了二十多歲還沒有出嫁,可以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老姑娘了,家里人焉能不愁?這會兒只要有人肯娶,那可得趕把這婿給抓住了,生怕他反悔跑掉。

 當然小舅舅不是那樣的人。他可不會朝三暮四,想一出是一出。既然已經說定了要提親,那就不會再改了主意說不娶了。

 所以這位方姑娘已經是謝寧板上釘釘的準小舅母了。

 看方姑娘說起小舅舅來一口一個“季云哥”,本來就亮閃閃的大眼睛里簡直象是會放一樣,就知道對小舅舅的心意了。

Advertisement

 真好。

 謝寧真心高興,這麼多天以來頭一次這樣高興。

 有個人這樣把小舅舅放在心上,而小舅舅心里也有,兩個人能這樣遇見、認識彼此,這是多麼難得的緣份,能夠心心相映更是難得。

 以后小舅舅不會再孤單一個人了,有方姑娘陪著他,關心他,家里人也都可以放心了。

 們說話的功夫,林季云和大皇子已經挪了地方,去大皇子的屋里說話去了。大皇子因為這幾天就要去南書房念書,屋里擺著預備要用的東西,書本、筆墨、還有方尚宮親手的一只書袋,書案上滿滿當當的顯的很熱鬧。謝寧也不知道他們在屋里都說了什麼,總之等他們從屋里出來的時候,已經要好的象是認識了幾年的人一樣了。

 小舅舅這種自來的本事真是不服不行。

 謝寧已經吩咐了膳房,中午留小舅舅他們在永安宮用膳。大皇子被委以重任,謝寧和玉瑤公主招待客,那麼男客當然由他來招呼了。這個任務顯然正對了大皇子的胃口,他一本正經的問林季云有沒有什麼吃的,想吃的,那一本正經的小模樣看得幾個大人都是口角噙笑。

 這笑并非嘲笑。而是一種善意的,會心的笑。

 看著這麼大的孩子一副大人作派,謝寧就忍不住想,不知道二皇子長到這麼大的時候,會不會和他哥哥相像呢?又想,自己這麼大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樣要做出大人的姿態,滿心里想要長輩對自己另眼相看?

 林季云笑著說:“我不挑食,吃什麼都香。在外頭連著好些天都只能啃干糧的時候也多著呢。對了,這趟出去我還學一手烤的絕活,膳房有生羊沒有?讓他們送點,再送點家什、木炭什麼的,我給你們一手。”

Advertisement

 他都這麼說了那有什麼不行的?謝寧這就吩咐下去,不一會兒膳房就差人把要用的東西送來了,還來了一個打下手的小太監。

 這麼一堆東西大皇子玉瑤公主他們都沒有見過,跟看新鮮西洋景兒一樣圍在跟前舍不得走。

 林季云不用別人幫手,自己擼起袖子把架子支起來,生起火,將切開略腌了一下,架在火上翻烤。一時間煙火升騰

 ,不多時就可以聞到香。

 永安宮還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你們往后退退,一個個穿的不是羅就是綢緞,一個火星迸上去就廢了一裳。”林季云揮手讓們再退開些,可大皇子不舍得站遠,生怕站遠了就看不清了。

 林季云用刀割下一小塊來嘗嘗火候,又割下一小塊來遞給大皇子。

 大皇子一時間有些左右為難。

 他所的教導,所知的禮法規矩,哪一條也沒有說可以用手吃。但是他又不想,也不愿意拒絕。

 謝寧倒是有些擔心:“應汿脾胃弱,這烤只怕他消不了。”

 大皇子一聽這話,生怕林季云就把收回去了,果斷接了過來。

 林季云說:“這,應該不妨事,再說不給他多吃,就嘗一口。”

 大皇子咬了一小口,確實烤的很,滿口都是鮮味,確實與平時吃到的膳食覺大不為同。

 方尚宮一邊拿扇子替謝寧趕開煙氣,一邊說:“這是西域的風味?這麼聞起來確實和中原的做法大為不同。”

 謝寧笑著同方安月說:“這位是我邊的方尚宮,倒同你是個本家,可惜你們老家就不是一的地方的,不然說不定還能認個親戚呢。”

 方尚宮忙說:“主子這是抬舉奴婢了,雖然不是一的,但奴婢也聽說過惠州方家,聲勢可是不小。”

Advertisement

 方安月這會兒也沒有一開始那麼拘謹了,說話自在了許多:“有什麼抬舉不抬舉的,尚宮是宮里的,我們家可是平頭百姓呢。就不知道這位尚宮老家是哪里的?”

 這個謝寧知道,以前聽方尚宮說過。

 “是青江邊上的楾州附近吧?”

 方尚宮點頭應是。

 方安月說:“我同哥哥曾經也去過楾州呢。不過那會兒沒多待,就記著楾州的鴨子好吃。用鹽在里外腌過以后墊上茶葉蒸,澆上醬,吃起來特別的鮮。這做法好,當地的鴨子也好,在別哪怕濃油

 赤醬的燒出來,也總覺得那鴨子又腥又,一點都不好吃。”

 謝寧轉頭去看,果然見方尚宮臉上出幾惆悵和懷之,想必方姑娘說的這菜確實是家鄉風味。

 不知道膳房會不會做這道蒸鴨,回頭要記得說一聲,讓他們試著做做看。

 林季云的烤好了,午膳也已經擺上,這道烤也做為一道大菜跟著擺上了膳桌。

 玉瑤公主還是挨著謝寧坐,大皇子則和林季云坐到了一塊兒。方安月進宮之前有人同講了進宮的規矩,也提了用膳時要注意的事。可是當時就沒怎麼細聽,原來覺得不會在宮里頭用飯哪。現在再看永安宮用膳,好象也沒有象那人說的一樣有多繁瑣要命的規矩。

 林季云執著小刀把烤切開分與諸人,謝寧也嘗了一塊。覺這與從前吃過的烤確實不一樣,覺特別口即化,不用嚼就可以咽下去了。

 方安月也咬了一口。自然不是頭一次吃到這味的烤,但是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嘗到這味道的時候,就立刻想起了上一回吃烤時的形。

Advertisement

 那回只有和季云哥兩個人,與其他人都沒在一對著生一籌莫展,而林季云卻三兩下就削了簽子把串起來生起火炙烤,時才撒上細細的鹽末兒。

 那會兒覺得這輩子就沒吃過那麼好吃的呢。

 一桌人都贊不絕口,連玉瑤公主都吃的特別香。只有大皇子,因為質弱,平時很,現在眾人也不敢讓他多吃,只能興嘆了。午膳用過之后呈上來的點心是小糯米團子瓜仁甜湯,方安月捧起湯喝了一小口,湯口還燙熱,清甜綿喝起來十分舒服。

 “回去我就可以跟人說,我也是吃過膳筵席的人了。”

 謝寧讓逗樂了:“以后有空可以常進宮來坐坐,我這里平常也沒什麼人來,你能來同我說說話再好不過。”

 以方安

 月現在的份,自然不方便進宮。謝寧的言下之意,是指過了門之后了。做了林家的媳婦,再進宮就以林家人的份來了。

 這話里的意思其他人都聽明白了,唯獨方安月自己沒明白,只是實在的應了一聲。

 其實覺得,膳是好吃,可也沒有別人吹的那麼神。席上有一道菜里頭有貝,那用的就是水發開的干貝,鮮貝只有在靠海的地方才能吃得著,京城可不靠海,所以就算是宮里也吃不著那樣的東西。

 皇帝啊,貴妃啊,是尊貴的,但方安月并不羨慕他們的生活。

 只能待在宮里哪兒都去不了,這樣的日子再富貴又怎麼樣呢?反正要是把這樣的富貴給可不樂意要。

 謝寧當然也不會白收小舅舅的禮也預備了不東西。

 “小舅舅現在是在哪里落腳?”

 “我就住在方家京城的宅子里頭,等你大舅舅到京了,同他商量一二,看是賃還是買,咱們家也得有自己的地方才行。”

 說起買房置地謝寧就是外行了。久居宮中,對外頭百姓們的生活其實不算了解。只是有一點是清楚的,想在京城找到一座合適的房子可不是容易的事。城住的主要是皇親貴戚,各部員。有很多宅子都是賜第,朝臣們住的宅子并不歸自己所有,等到本人告老或是死后,家人就不能繼續留在宅子里頭,得遷出來給后來者騰地方。

 而外城就比城要寬松得多了,一來選擇也多,二來在價錢方面也會便宜不。但員住在外城,如果要上朝、上衙門應卯辦差就太遠了,而且外城魚龍混雜,有許多的不便之

 也出不了什麼主意,只能等大舅舅、舅母他們進京之后再考慮這事。

 一旁方尚宮卻覺得,林家人對他們現在的地位好象還沒有真正明白,他們哪里還需要為住發愁呢?皇上必然會有所安排的,不過方尚宮可不會在此時多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