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深宮策·青梔傳 第一百九十六章:月圓

《深宮策·青梔傳》 第一百九十六章:月圓

 衛啟和甚見到何雨深這般和亦是難得的人,又文雅不過,笑起來讓人通舒暢。啟和遲疑了一會兒,顯然對那些孤本有些心,但是還是恪守禮節道:“幫雅母妃找東西原是理所應當,兒臣不該要什麼賞賜。”

 何雨深似乎有些傷心,“本宮并非是賞賜你,而是真心激,且甚是喜歡三皇子你。既然你不愿去,也就罷了,本宮那永安宮大約是豺狼虎豹之地,讓三皇子不敢去了。”

 衛啟和本來就在為討父皇的歡心而搜羅各種書,想要博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印象,且何雨深的書又是皇上賞的,想必不差。被話趕話地說到了這里,便趕道:“兒臣沒有這個意思,既然雅母妃這般說了,兒臣便聽雅母妃的話,隨您一齊去永安宮吧。”

 何雨深這才舒展了眉頭,笑著說:“都說三皇子是最孝順懂事的孩子,本宮當真是羨慕靜妃娘娘。若是本宮有個你這樣的孩子,半夜都能笑醒。”

 啟和縱然老持重,到底只是個孩子,被人夸贊哪里有不高興的,穩穩地笑了笑,又謙虛了兩句,便跟在何雨深的后往永安宮走。

 火紅的楓葉林旁,靜妃宋采禾已經列席。作為宮中僅次于白初微的人,又為純孝皇后討回了公道,那一份尊貴自然不消說。許多人都聚攏在邊,著意地討好著。

 不多時,有太監唱喏,“大皇子到——”

 宋采禾愣了愣,越過眾人往那邊看,果然,只有衛啟禎一個人走了過來。

 喚來邊的知夏,小聲道:“你去問問,為什麼啟和沒有同他皇兄一起過來。”

 知夏應了聲,趕去了。不一會兒,知夏帶著一臉古怪的神往回走。

Advertisement

 “怎麼了?”

 知夏附耳上去,低聲說:“大皇子說在路上見了雅昭儀,雅昭儀失落了一樣東西,三皇子心善,便說幫著找找,之后的事大皇子也不知道了。”

 宋采禾皺了皺眉,但想著既然已經有人看到了,雅昭儀便不敢對啟和怎麼樣,就輕輕點頭,道:“著人去尋一尋啟和,若是尋到了,便把他帶回這里來,就說本宮有事找他。何雨深不討太后喜歡,讓啟和別走得太近。”

 知夏應著,再度離開了。

 沒有人看見,衛啟禎從被問話之后,臉上就帶了一抹似有若無的沉笑意。他撣了撣自己的袖子,心中已經有了個簡單的計劃。

 等到了白初微都來了的時候,門口還是不見何雨深同衛啟和的影,宋采禾有些不耐了,又問知夏,“啟和呢?怎麼還不曾帶回來?”

 知夏也很急切,仰著脖子看了半天,終于,甘泉宮的掌事太監小全子一溜煙地跑過來,啟稟道:“娘娘,奴才方才去打聽了一下,才知道三皇子隨著雅昭儀娘娘去了永安宮。”

 宋采禾皺眉不已,“去永安宮做什麼?”

 小全子撓了撓頭,“聽說是咱們皇子幫雅昭儀找到了東西,雅昭儀心里高興,便請他去永安宮坐坐,說要贈幾本書給三皇子殿下。”

 宋采禾道:“送書能要多時間?這會兒也該到了吧。跟在三皇子邊的兩個小太監,可有沒有什麼說法?”

 小全子回道:“他們也進了永安宮,把門的不讓奴才進去,只說三皇子待會兒會與雅昭儀娘娘一齊赴宴。”

 宋采禾住心中的煩躁,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想來不多時就會過來了。”

 又過了一會兒,皇上和太后分別傳來話,一個說是奏折甚多,暫時不來,讓妃嬪們開席,一個說子不適,今日不出席了,讓妃嬪們自便。

Advertisement

 白初微掃了掃,見所有人幾乎都到了,雖然缺了個雅昭儀,終歸是家宴,也不必那麼拘謹等來等去,便說:“既然這樣,咱們就先開宴吧。”

 宋采禾這時候不得不起說:“貴妃娘娘且慢,啟和與雅昭儀都還沒有來呢。”

 白初微這才注意到啟和也并未列席,便問啟禎:“三皇子呢?你們是一同離開書房的吧?”

 衛啟禎站出來,又把方才對知夏說的話重復了一遍。

 白初微頷首,“既是有這麼個緣故,想來不多時啟和便同雅昭儀一起來了,時辰已經差不多,咱們先開宴,自家姐妹,不必計較那麼多。”

 宋采禾掩住心的擔憂,只好說道:“那就按貴妃娘娘說得辦吧。”

 妃嬪們拿著杯盞,說了些討巧的話。到念云的時候,地起,笑道:“今天月圓,都說月映照子,所以也是咱們后宮的節日呢。”

 這話有些牽強,但節日的歡喜之下,不會有人計較這些。

 宋采禾滿心擔憂,更是當耳旁風一般過去了,一雙眼只是向永安宮的方向。

 還是沒有人來。

 除了宋采禾,也不會有人注意這個小小的曲。但坐立不安,總覺得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一樣。

 衛啟禎一直冷眼看著,仿佛一條蟄伏的蛇,吐著沾了毒的信子。

 終于,有個曾經跟在衛啟和邊的小太監跌跌撞撞往宋采禾邊跑。很顯然他一路都是這麼跑過來的,大口地著氣。

 宋采禾見許多人的目都投了過來,趕保持著穩重笑了笑,并小聲道:“啟和呢?小聲些同本宮說。”

 那小太監上氣不接下氣,走到宋采禾的邊,“娘娘,三皇子被雅昭儀扣了下來,不許他出永安宮!奴才,奴才也不知道為什麼,只聽到好像雅昭儀和邊的婢說‘純孝皇后’什麼的。”

Advertisement

 宋采禾驟然起,白初微淡淡地問道:“靜妃怎麼了?”

 宋采禾勉強一笑,“臣妾有些事,現下需要離席,請貴妃娘娘準許。”

 “哦?什麼事?本宮能不能幫上忙?”

 宋采禾道:“沒事,是甘泉宮里的一些事,臣妾自己理就好。”

 白初微便說:“那你自去吧,本宮不留了。”

 宋采禾也不多說,行了一禮,匆匆去了。

 原本靜了一瞬的宴席再度熱鬧了起來,誰也沒看見衛啟禎,也跟了出去。

 宋采禾也不坐肩輿了,拎著擺便往那邊趕,大約走出了十來步,忽然聽見背后有年特有的嗓音傳來,“靜母妃,您這是去哪里?”

 宋采禾冷著眼轉過去,理了理儀容,淡淡地道:“方才在筵席上,本宮已經說了,甘泉宮里有點事。”

 衛啟禎往前走了幾步,聲音低了好些,“靜母妃,兒臣先前在殿,許多話不方便說。”

 宋采禾心急如焚,轉就要走,“既然不方便說,等本宮理完事再說罷,大皇子請回席。”

 衛啟禎提高了幾分聲音,“如果這事是關于三皇弟的呢?”

 宋采禾的背影一僵,趕轉了回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啊。”衛啟禎幽幽地說,“不過不管怎麼說,兒臣也是這里最后見過三皇弟的人,知道的總比靜妃娘娘知道得多些。”

 靜妃忍了又忍,終于緩和了聲音,“那麼大皇子想要說什麼?若是確實與啟和有關,本宮必會重謝你。”

 衛啟禎微微一笑,角蘊含著不符合這個年紀的沉和幽冷,“先前兒臣也是無意間聽見,雅昭儀邊的那個翠綃,低聲嘀咕了一句話。”

 宋采禾張了張,沒有催促。

Advertisement

 “因為不確認自己聽得是否準確,不敢在靜母妃面前胡言語,只是到了這個份上,兒臣覺得,大約是沒有聽錯。”

 他又拖延了一會兒時間,才說:“翠綃說的是,‘難不用仇人之子的便能招來純孝皇后的魂’。”

 “放肆!”宋采禾渾抖,不知道是害怕還是驚訝。

 突然明白了為什麼衛啟禎一直不說,偏偏要等到這個時候才過來攔著說。

 因為時間拖延得越久,衛啟和生的希就越。何雨深是害他母妃降位的人,自己的孩子一直擋著他的路,所以這個孩子是一早就想好了之后會發生的這些事。

 不僅如此,還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既沒有知不報,也沒有胡言語。

 已經顧不得釵環散,宋采禾瘋狂地往永安宮趕。這會子連孟念云隨口說的話都浮現到了腦海中——今日月圓!今日月圓!

 雖然不知道中間有什麼機巧,但月圓之夜,總是有些神鬼之類的傳說。

 宮道兩旁燃著昏黃的風燈,每跑過一盞,宋采禾便覺得離自己的孩子進了一步。

 啟和,等著母妃啊,母妃就要到了。宋采禾在心底吶喊著,旁邊跟著的知夏也被嚇到了,扶著主子的手栗個不住。

 與想象中的不一樣,永安宮里燈火通明,大門敞開,似乎在等待著誰。

 宋采禾什麼也沒想,抬步就進去,還未走大殿,就扯著嗓子喊道:“何雨深,何雨深,你給我出來!”

 沒有人應答,甚至本該迎出來的宮也沒有。

 宋采禾心中一,不知是幻覺還是什麼,聞到了腥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