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184章 二更合一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184章 二更合一

 文科生真是廢啊。要是他能手現代武,搞出飛機坦克什麼,一定先平噶爾丹,再滅朝鮮,后掃倭國,收新大陸于囊中,最后平歐洲,建立全球一統大清國。

 胤礽在胡思想中睡著,睡著時臉上帶著略帶猥瑣的滋滋笑容,時不時還揮一揮手,好像已經為地球球長。

 醒來后,胤礽嘆了一口氣,回味了昨晚上夢中的爽快,繼續面對現實。

 康熙還把胤礽封閉在東煌宮里,但不阻止小阿哥們來探胤礽,并告訴胤礽前朝的事。

 胤礽知道康熙又做了一件“頭鐵”的事。

 康熙在朝堂上宣布太子會駕親征后,直白地表明他知道有些人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宮篡位。

 “如果太子出事,朕會挨個殺反對太子、反對朕的人呢。朕不需要看到太子被人謀害的證據,殺得多了,朕總會殺對人。”康熙表鷙道。

 群臣在康熙的威脅下渾抖,面如土

 史駭然。

 皇上一直很重名聲,雖然殺了很多人,但言行中一直都是向著仁君努力。

 若這句話出現在史書中,皇上豈不是了暴君?

 正在修《明史》的大臣更是出現了幻覺,好像坐在龍椅上的不是大清皇帝,而是那即便已經了史書記載的文字,仍舊讓他們不寒而栗,讓他們恨不得用文字將其挫骨揚灰的大明洪武皇帝。

 大清皇太子已經如同副君,皇帝已經將自己的皇權分了一半給太子,群臣忠于皇帝的人,也都忠于太子。

 若是太子死了,皇帝不僅會憤怒地殺反對太子的人,讓那群可能謀害太子的人為太子陪葬,也會殺掉一批忠于太子的人,為新的太子鋪路。

 到時候,朝堂中恐怕會空一大半。

Advertisement

 太子絕不能出事!

 朝臣們爭先恐后上奏,請求皇上三思,別讓太子出征。

 一些大臣言辭激烈,指著明珠和索額圖罵,說朝中有臣,若太子出征,一定會謀害太子。

 明珠和索額圖就當沒聽見。

 沒辦法,臥底臥了老大,他們也很無奈。

 康熙很想順著朝臣的話,不讓太子出征。

 但他明白,太子明白,連小阿哥們都明白。若他和太子沒有去前線督戰,就無法著那群八旗將領好好打仗。

 軍隊還未改革完,新軍只能作為尖刀,無法承擔起大兵團作戰的所有責任。

 這次征伐準噶爾之后,康熙就會雷厲風行對八旗軍隊手。這時候,他和太子都只能忍耐,只能冒險,才能把他們父子二人殫竭慮創造的大清盛世延續下去。

 在朝堂中發了一頓火,威脅完群臣之后,康熙終于時隔多日來到東煌宮中。

 胤礽沒有下跪,而是沖上去抱住康熙。

 康熙本想板著臉,但鼻頭一酸,雙臂抖著回抱住胤礽:“保,你和保清都要活著回來,不要傷。若你和保清出事,阿瑪真的承不住。”

 以大阿哥的格,若保出事,他一定也跟著出事了。

 若大阿哥沒出事,他也會因為保出事,鬧出很大的事。

 “汗阿瑪放心,兒子和大哥有多厲害,汗阿瑪又不是不知道。”胤礽抱住他的中年老父親,安道,“兒子只是督戰,不會輕易上前線。”

 胤礽知道自己的重要,當然不會輕易上前線。

 但不會輕易上前線的意思是,若到了必要的時候,胤礽也會親自領兵。

 康熙太了解胤礽。胤礽話里話外的話,他都聽明白了。

 父子二人難得再次同床共枕,秉燭長談。

Advertisement

 胤祥也跟著趴在康熙和胤礽中間,很快就呼呼大睡,像一只小豬。

 胤礽拍著胤祥小豬的背,和康熙說些己話。

 有抱怨弟弟的,有抱怨群臣的,還有抱怨康熙的。

 康熙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手彈胤礽的腦門。

 胤祥翻了個,先一腳踹康熙肚子上,又一腳踹胤礽肚子上。

 父子二人相對無言。

 “十三的睡相是不是太差了些?”

 “兒子在考慮,要不要把十三綁著睡覺,據說這對規正睡相很有好。”

 胤祥小豬仍舊呼呼大睡,本不知道自己的汗阿瑪和最的哥哥正在討論怎麼欺負他。

 ……

 七月,太子領著一隊軍,離開北京城,前往草原與中路軍匯合。

 讓群臣驚訝,但又不是太驚訝的是,太子此次出征,打的是“駕親征”“如朕親臨”的旗幟。

 甚至太子的儀仗,都升了皇帝的規格。

 雖說代替皇帝駕親征,用皇帝的儀仗規格也不算逾越,但幾乎不會有皇帝這麼做。

 對許多皇帝而言,太子雖是儲君,但也只是臣,是虎視眈眈盯著自己屁底下龍椅的人。

 康熙多次顯示出將龍椅一半讓給太子的舉,但那都是私下。

 而現在,康熙讓太子用了自己的儀仗,打出了“駕親征”的旗幟,正式將皇帝的權柄給了太子。

 之后,太子統領前線十萬軍隊,就如康熙自己親臨戰場,所有決定都可自行決定。

 甚至說,太子帶著這十萬軍隊轉頭攻打京城,皇宮龍椅上的人就要換人了。

 康熙和太子相看執手淚眼凝噎,朝臣們心中不知道該生出怎樣的緒。

 這對父子之間的真的就那麼地,容不得旁人半點挑撥離間嗎?

Advertisement

 他們仍舊不信。

 或許太子手握重兵,正是讓皇上猜忌他的好時機。

 他們不敢明面上謀害太子,但太子離京,三人虎,或許能讓皇上對太子下手。

 即使皇上不對太子下手,只要能在皇上心中埋下對太子的一刺,他們就能看到勝利曙

 這群人并非看不出康熙和太子的,也不是看不見康熙多次讓權給太子的行為。

 他們只是不愿意相信。

 若是太子繼位,他們就絕對不可能再有染指君權的機會。

 即使如洪武、永樂那樣殘暴的皇帝,大臣們仍舊前仆后繼去撥龍須。康熙目前還沒有殘暴到洪武和永樂那種程度。

 而且勛貴和宗王的勢力仍舊很大,仍舊能對康熙造威脅。所以他們還有反抗的機會。

 嘗過手握重權的滋味,嘗過讓皇帝尷尬地坐在皇位聽他們高談闊論決定江山大事的滋味,他們怎麼會甘心退后,當一個真正的下臣和“奴才”?

 太子帶著皇帝的儀仗越走越遠,遠得看不到。

 康熙終于收回視線,蕭瑟地回京。

 大臣們低著頭跟在康熙后亦步亦趨,看上去和康熙一樣難過。

 索額圖冷眼環視了一圈周圍的人。不久之后他也會離京,去往前線護送資。

 他雖老了,給太子當個盾還是當得了。

 索額圖看向明珠。

 明珠對索額圖輕輕頷首。

 他們都知道,太子離京之后,戰場不僅是大草原。這北京城,也將會為戰況激烈的戰場。

 北京城中的戰場敗,或許對大清的未來而言,比前線的戰況更加重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