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 第165章 好多書(求月票)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 第165章 好多書(求月票)

 屋,徐大也是一樣,沒了外人在,不需要維持謀士的優雅風范,呼嚕呼嚕大口咽下,都顧不得燙了,邊吹邊吃, 只恨不得把腦袋埋進面碗里去。

 直到最后一口湯喝完,這才出帕巾角,滿足的打了個悶嗝。

 “這又是娘新弄出來的食?”徐大好奇問道。

 見家中人點頭,想著自己一走,這一家子就開始吃香喝辣,而自己還要在戰場上經風吹雨打, 與那些豪強軍閥費力周旋,差點悲從中來。

 不過王氏的問話很快就打斷了他來不及醞釀的悲傷。

 “那些護衛是?”王氏往廚房那邊撇了一眼。

 徐大解釋:“公孫瓚派來護送我歸家的護衛, 年后還要把我再送回去。”

 見家人們都出好奇的神,想著午飯也吃得差不多了,徐大便把自己離家這幾個月的事簡單說了一下。

 首先是這場戰事,目前已經停了。

 公孫瓚攻下渤海郡后,聽從了徐大的建議,并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去殺趙虞。

 而是采納他的提議,派出高手把袁昭手中的使者和趙虞兒子救了出來。

 想著小皇帝派出使者這事恐怕曹徳也已經知曉,未免節外生枝,徐大提議公孫瓚暫停攻打河間。

 畢竟,他們還得留著袁氏與曹氏抗衡,要不然,一旦公孫氏將冀州吞下,將直面來自袁氏、曹氏,以及自家后方大本營的三方力。

 平衡, 這兩個字徐大將它們貫徹了個徹底。

 于是, 先將救回來的使者囚, 又把趙虞兒子送到趙虞手中, 換來后方安穩。

 安了趙虞之后, 再假意出兵要攻河間, 嚇得河間太守袁嵩急忙派遣使者前來說和。

 借此,徐大按照之前家人們代的,向袁氏這個戰敗方索要了大批補償,以彌補這場戰斗中幽州的所有損失。

Advertisement

 好笑的是,當徐大提出要冀州賠償的時候,公孫瓚以及他手下的幕僚們都大吃了一驚,仿佛從沒聽過這樣的作。

 當時這些幕僚們難以置信的表,徐大現在都還清楚記得。

 特別是公孫瓚那句:“竟還能這樣?”的深思神,讓他記憶猶新。

 那表,參雜了錯過很多東西的悔恨,分外復雜。

 要知道,早年間公孫瓚白馬將軍的名號就是靠狠擊烏桓人和匈奴人得來的。

 現在只要一想到自己當初把這些外敵打跑就再沒有其他舉,比如向他們索要戰爭賠償什麼的,公孫瓚都開始泛疼。

 于是,這份悔恨全部疊加到了袁氏上。

 負責和談的袁嵩聽到那個賠償數字時,人都麻了。

 但這還不算完,帶著幾分公報私仇的心思,徐大主請纓,出任和談使者,親自來到河間,與袁嵩見面。

 兩人面對面的那一瞬間,畫面真是極了。

 想起袁嵩當時因為太過震驚而甩個屁墩兒的場景,徐大現在都還能笑出聲。

 “阿爹,那您把河間太守怎麼樣了?”看著阿爹那副大仇終于得報的舒爽模樣,徐月忍不住好奇追問道。

 徐大嘿的一笑,示意家人們靠近些,低聲音說:

 “袁慫慫不是想讓我降低賠款嗎?我便說,你若是呆在溷廁一刻鐘,我便給你一萬匹布的賠償,若是能待半個時辰,便二萬匹布,依此類推。”

 聽見阿爹這話,母子四人齊齊“嘶”了一聲,沖徐大豎起中指:你可真行!

 徐大混不在意家人們的調侃,爺反正是爽了。

 “他待了多久?”徐二娘問。

 徐大憾搖頭:“不過一個時辰便不住跑出來了。”

 徐月計算出結果,“那也能四萬匹布了。”

Advertisement

 “四萬匹麻布而已,爺又沒說是絹布還是帛,哈哈哈哈,那老小子當時臉都黑了,真是大快人心!”

 徐大猖狂的笑道:“若不是還殺不得他,我啟能容他如此痛快?”

 徐月狠狠手臂上冒出的皮疙瘩,暗道:惹誰也別惹我阿爹!

 惹了阿娘和哥哥還能死個痛快,要是惹了阿爹,嘖嘖嘖,你看袁嵩,這輩子恐怕都無法擺阿爹留下的影了。

 早知今日,也不知他后悔當初那樣對阿爹沒有?

 “你那幾大箱子是什麼?”王氏站起,邊朝木箱走邊問。

 徐大笑夠了,收斂猖狂,輕咳兩聲,起來到木箱前,沖徐月神招手,

 “娘你來看看阿爹給你帶了什麼好東西。”

 “只我一人的嗎?”徐月驚訝問。

 徐大頷首,徐二娘和徐大郎立馬朝他投來冷冷一眼,在這個家,搞區別待遇是要被群毆的!

 王氏的冷眼也撇了過來,徐大立馬抬手做出投降狀,“都有都有,不過娘的最多,但這也是對咱們全家都有利的,你們看了就知道了。”

 對全家都有利的?

 徐月心中冒出一個大膽的猜測,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一家人全部圍攏過來,示意徐月快開箱子。

 徐月深吸一口氣,出小手,把蓋子掀開,一卷卷包裹得嚴的竹簡暴在眾人眼前。

 “是書!”徐二娘驚呼道。

 徐大郎也忍不住挑了挑眉,“好多書。”

 王氏幫忙打開剩下的箱子,除了一箱稀奇古怪的各地特產之外,剩下的全是竹簡。

 “你這是把哪個大儒的家給抄了不?”王氏搖著頭,只覺得匪夷所思。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這種古老的竹簡基本都是從更古老的時代傳下來的,有些容可能都已經失傳,或者為孤本。

Advertisement

 一般讀書人能有一卷,都要當傳家寶供奉起來,更別說這麼多了。

 徐大也不瞞,大方承認了。

 “渤海郡一位有名的大儒,抵死不從,公孫瓚那暴脾氣,等我知道的時候,人頭都已經讓他斬下來了。”

 “知道我在收集各種古籍字畫,便命人把這些竹簡都給我送了過來。”

 說到這,徐大覺得公孫瓚這人夠意思的,對自己也確實很好。

 也不枉他費盡心思替他

 要知道這樣的大儒,門生舊故遍地,一個理不好,就會再次引發暴

 為了把這樣的潛在危機扼殺在搖籃里,他可是把大儒的葬禮辦得風風,還讓公孫瓚在葬禮上致辭稱贊先生有氣節,“自殺”殉主。

 當然了,借此機會,也“勸告”廣大學子們珍生命,不要沖,步了先生后塵。

 自此,這場潛在風波才平息下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