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聽說我全家都是反派 第177章 再三勸說

《聽說我全家都是反派》 第177章 再三勸說

 翌日。

 大夫們百般不舍,嚶嚶低泣,卻不得不離開。

 “可恨之人必有可,”看到這一幕,蘇黛慨,“還以為他們會怨恨,沒想到恰恰相反。”

 不舍的粘糊勁兒,看的起一皮疙瘩。

 這些人,狂嗎?

 實錘了,腦子不正常。

 “那什麼,”慕耀有些尷尬,“昨日你和南崽睡著后,我又做了一些事,還沒來得及跟你們說。”

 本來早該坦白,可自家妻子實在心,若是提前知道,肯定不會同意。

 “什麼事?”蘇黛疑,“你昨晚不是一直待在書房看書?難道大晚上出門?”

 “嗯,”慕耀清清嚨,小聲解釋,“我把這群人藏的銀子全都搜出來,還讓他們簽了三萬兩白銀的欠條。”

 最開始打算十萬兩,想想不現實,果斷減免七

 蘇黛愣住,“所以這些人這般狀態,不是舍不得咱們,而是舍不得錢?”

 “對的!”

 原來自作多

 這就尷尬!

 蘇黛捂住臉,恨不得鉆進地,“那些錢一個銅板都不許,事了結就趕還回去,免得讓人以為咱們是強盜。”

 “本來就是打算的,”慕耀點頭,“錢和借條一起封埋在土地,等事了結就歸原主。”

 “奇怪,他們那麼錢,為什麼愿意寫欠條?”

 “我摁著手按的指印。”

 徹底無語!

 心里為大夫默哀三秒后,蘇黛拋開這件事,“相公,你準備什麼時候學?”

 “越快越好,”慕耀解釋,“先去縣城打聽下什麼況。”

 “行,順便還能逛逛街!”

Advertisement

 縣學。

 按照慣例,每年農忙放假結束,都會組織一次考評,今年也沒例外,剛復課教諭便安排起來。

 然而,閱卷需要時間,今天才公布績。

 他負手站在前方,瞥一眼忐忑不安的芊芊學子,不不慢開口,“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矣。這次考題剛好合農忙,本以為你們會下筆如神助,結果恰好相反,此次甲等者,只有三人。”

 聽完,眾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低著頭不敢接話。

 “科舉之路漫長而艱苦,不要無人督促就松懈學業,前途是你們自己的,不是給別人掙得,”教諭習慣教導后,便念出三個名字,“懷生、致遠、泊崖,你三人上前,把自己的試卷拿回去。”

 “教諭,他們三個績全為甲等?”

 “嗯,”教諭緩緩點頭,“致遠、泊崖二人進步很大,已經連續兩次考評為甲,你等也要像他們學習。”

 簡短表揚一句,教諭繼續分發試卷,然后開始講解如何破題。

 課后,學子們全都圍上來。

 “致遠、泊崖,能借你們試卷看一下嗎?”

 “當然可以!”

 兩人都不是心狹窄之輩,聽完,毫不猶豫把試卷遞過去。

 “你二人可是吃了神丹妙藥,以前只是乙上,這兩次卻是甲等,懷生兄的位子都快保不住。”

 “不是,”劉致遠啞然失笑,“只是有幸得遇良師益友。”

 “哪個高人指點的?簡直讓你們胎換骨!”

 谷漇

 呂泊崖輕咳一聲,“有機會介紹給你們認識。”

 “會有嗎?”

 “當然,他馬上......”

Advertisement

 話還沒說完,就聽有人喊,“致遠、泊崖,教諭有事尋你們。”

 “馬上來,”呂泊崖起,歉意地朝同窗笑笑,“此事以后再說,我和致遠兄先去看看教諭有什麼事吩咐。”

 “正事要,你們且去吧。”

 教諭人過來其實也是為這件事,不同于這些尚且稚的學生,他看出來的更多,“致遠、泊崖,無論為還是做人,都不了貴人相助,你們既然有此機緣,務必好好珍惜。”

 劉致遠和呂泊崖績很好,卻談上不上出類拔萃,教諭曾斷定兩人將止步秀才,今天卻不再這樣認為。

 說到底,科舉這條路變數太多,終究需要幾分運氣。

 聽到這話,劉、呂兩人對視一眼,立刻決定抓住機會。

 “教諭,”呂泊崖拱手,“學生有件事想跟您說。”

 “什麼事?”

 “我二人績提高,其實是因為一對夫妻。”

 說著,兩人把落安鎮發生的事詳詳細細敘述一遍。

 慕家三口,從樣貌到人品,從學識到眼界......大夸特夸。

 末了還意猶未盡得出結論,“學生以為,他們不僅是我們的貴人,還可以為整個縣學的貴人。”

 教諭:......

 他覺得自己學生中毒不輕。

 只進學兩個月,就能比上別人幾年十幾年的積累,這種麟角的妖孽,怎麼可能出在平縣?

 “教諭不信?”劉致遠苦笑一聲,“若非親眼所見,學生也一樣的反應。”

 承認別人優秀已經很難,承認自己被碾更是難上加難。

 即便已經認清事實,心里依舊很不是滋味。

Advertisement

 “你們可有他做的策論?”

 “有的,不止他,南崽的也有。”

 “五歲孩太小坐不住,你們正在要關頭,不能讓他影響。”

 “教諭,您一起看看唄,就當護小輩。”

 “算了,都拿過來吧。”

 教諭雖然嚴厲,對自己學生卻是真心護。

 聞言,兩人大喜,立刻回學舍拿東西。

 半個時辰后,教諭沉默著把策論放下,“咱們縣竟然真出現一位多智近妖的人。”

 劉致遠語氣惋惜,“齊過目不忘,若非起步太晚,說不定已經揚名天下。”

 “最深藏不的是弟妹才對,教的學生出,自己更為卓絕,于畫道已經開辟出一條自己的路!”

 聽完,教諭糾結起來。

 慕家子行文雖稚,卻已經有其父的影子,堪稱不可多得之才。

 可若是讓這麼小的孩子學,日后家家都這麼要求,縣學豈不為鄉下私塾?

 再三猶豫后,教諭掙扎著拒絕,“慕齊可以學,孩子就算了,否則不好跟縣尊代,等他稍微大一點,老夫親自去請。”

 劉呂二人很失

 “您真的不再考慮一下?”

 “以齊的天賦,或許只三年就離開平,屆時,將白白錯過南崽這棵好苗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