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重生異能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家超市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 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家超市

 秀花囑咐一聲葛老摳還有石九嫂子他們,告訴今日再干兩個時辰就不干了。

 孩子們都回來了,早些歇著。

 不止家的,像石九嫂子的兒子也回來了,都早點兒回家煮點兒好飯好菜。

 囑咐完,秀花就從以前老吳家那面的倉房回來了。

 現在秀花慶幸。

 雖然買下吳家那面的房子,但是沒有將兩家中間的院墻拆掉。只在院墻正中間掉一小部分,開了個小木門。

 這要是全掉,像是昨日自家牛進屋睡覺,還有等會兒孩子們帶野牛回來,野牛和羅峻熙之間發生什麼不可說的況,那面院落的人能看見。

 秀花一邊捶腰進屋,一邊問:“怎的啦?著個臉兒,忙乎一天了,還不快去燉大鵝。”

 左家今早天亮后就沒斷人。

 一會兒這個上門,一會兒那個進屋坐炕上嘮嗑。

 即便不來買東西,也會在領押運工錢的時候多說幾句謝話。順便試探著,下回押運能不能繼續用這些人。家來啥也不多,就人多。

 捧的白玉蘭啊,難為一幫大字不識的婦人們圍著白玉蘭,恁是夸出朵花。

 秀花聽了兩句,聽的腦仁疼,就任的走了。

 誰也不敢說、管

 秀花很不耐煩這些事兒,寧可干活釀酒蹲一天,就將一人扔這屋應付。

 白玉蘭將炕上的布匹先收了起來,才將難告訴秀花道:

 “娘啊,你是不知道,德子帶回的那些,尤其是粒鹽,可給我難為壞了。這個要買,那個也要買。原價賣給押運隊伍小子們的家里,我沒意見。一路上還有人傷。即便咱家單給算點兒藥錢了,但確實沒遭罪。可是,有的那人就是不自覺。拽著親屬,還有幫親戚買的,你說我該咋整。一個村里住著,拒絕這個,就不好意思拒絕那個。”

Advertisement

 秀花皺眉:“你那是干啥的,你沒說呀,只讓押運小子家里買,別人不行。就這,還是看在小子們大冬天趕路,一路上極為辛苦的份上。要不然咱家人多著呢,憑啥用咱花錢雇來的騾子,原價賣給他們?咱家是吃飽了撐的不。”

 一種年節福利罷了。

 聽說過有的大地主家,或是大戶人家,到了年節會給下面的人多發些工錢,讓過個好年。

 咱家不是大戶。

 懂大外孫婿的心思,老太太心里門清,是在用這種形式變相給發點兒好

 白玉蘭:

 “我怎麼沒說呢。但這里面有幾家,明知道厚著臉皮照舊占便宜。他們的老子娘撒謊說是給自己家買,其實是給親戚帶,要不然不可能一袋子一袋子的買,那布也是可著勁兒的扯。”

 白玉蘭繼續道:“之前,我還抹不開臉面拒絕,我總不能說,你這是幫別人買是撒謊吧?后來,娘你在忙著釀酒,倉房關一天,我就沒打擾你。你是不知道,我打發常喜媳婦去后院老田家借幾只大鵝,田家老太太都不樂意了。說家沒小子幫咱們押運就是不啊。借不上。你看看,那些幫忙押運小子家的親屬都借。”

 老田婆子,秀花知道,一直前后院住著。

 以前沒來閨家的時候,聽說那老太太心善,沒幫著閨家澆菜地。關系要是不好,也不能想吃大鵝去借大鵝。

 而田家幾位兒子大了,三十歲上下了,孫子呢還太小,屬于全是青黃不接的年紀就沒人選左家押運隊。

 白玉蘭著老娘:“您聽聽,咱家好心好意的事兒,還莫名其妙的得罪了平日里和咱家好的人家。”

 秀花瞪眼。

 是,釀酒的時候,最煩別人打擾。

Advertisement

 那一手活太細。

 歲數又大了,沒人和說話,有時候都拿東忘西的。

 更不用說制酒上了木甑時,要看蠟燭記時辰,更需要一心一意。

 可是,即便再不耐煩,也應該去吳家院子找去。以免現在好事變被人臭講究。

 要是在,非得給那幾家占便宜沒夠的娘們幾句難聽話。

 秀花問白玉蘭:“說,都有哪幾家小子的老娘給個好臉開染坊了?”

 白玉蘭將買的極為多的幾家說了出來。

 秀花記在心。

 其實心里有點兒難為。因為比方說,這里面有就鐵子的老娘。

 聽德子說了,鐵子被野牛頂傷了,一路上很能干,啥活都搶著,很有眼力見兒。這樣的孩子,總不能一口鐵齒直接下令,下回不用了吧,誰讓鐵子攤上那樣的老娘呢。

 所以說,秀花認為這種招數治標不治本。

 正巧這時,小稻和小豆著肚子進屋了,那對兒小姐倆還在說著,也不知道爹他們啥時候回來,咋還沒斗完牛呢。

 秀花瞄眼倆孫的肚子。即便有棉襖擋著不太明顯,但是也好幾個月了,月份越來越大。

 釀酒的活計,其實很辛苦。往后訂單還都是高度酒居多,釀的過程,味道很難聞。

 也不知小娃娃們在他們娘的肚子里得住。反正甜水前兩天跑到釀酒坊里,邁著熏陶陶的兩條小短劃著圈兒出來了。就像是被熏迷糊了似的。

 而咱家有神仙水這種誰也搶不走的方,完全可以雇用許多信得過的人干活,不必要讓小稻和小豆再這麼辛苦。

 那麼……

 秀花盯著倆孫上確實對兒說話,問道:“給你五叔家的禮,準備出來沒?”

 “那必須的呀”,說起這個,白玉蘭倒是沒有舍不得,大婿帶回來的幾樣,基本上都給左里正準備出一份了。

Advertisement

 一些染不好的細布,也扯出能做三裳的布料。牛干,塊,鹽,茶葉沫子,馬酒裝了一壺,除了碎米基本上都準備出一些。

 給左里正家準備的禮,基本上照著給朱家、羅家兩位親家那麼準備的。一點兒沒摳門。

 秀花拉,布料、茶葉沫子等全部沒拿,留著過年再送。要不然一口氣送過去,過年還要花錢。

 只將馬酒給了小稻:“抱著。”又將塊給了小豆,自己拎著幾斤鹽粒:“跟我走。”

 白玉蘭一愣:“娘,你干啥去。”

 “你別管我了,你痛快的,趕燉大鵝,他們快回來了。”

 小麥呢?甜水呢。

 算了,先不管那倆人了。

 ……

 左里正家。

 左里正小兒媳在屋里炕上做繡活呢,聽見大門響,一看是秀花,好像還抱著東西,急忙趿拉鞋下炕。

 “嬸子,您來啦。”嗓門那一個豁亮。

 秀花點點頭:“啊,找你公爹說點兒事。”

 秀花很懷疑,和左里正之間暗的關系,就是眼前這位嚷出去的。村頭的大黃狗都能聽見來了。

 左里正的小兒媳立馬通報:“爹啊,我嬸子來了,您快點兒。”又主告訴秀花,昨晚大伙一起吃飯,公爹喝的有點兒多。

 左里正倒是淡定的出現:“有事兒吧。”

 “你咋知道?”

 “你無事不登我這門。”咱倆那關系,誰跟誰啊。

 秀花微微一笑。

 小稻、小豆眼觀鼻鼻觀心:“……”

 秀花也就沒那些無用的套話,直接開口道:“我想給這倆孩子找點兒活,開個小賣鋪,掙個買錢。”

 秀花找左里正,是想讓他去鎮上備個案。現在朝廷跟人打架,掙商稅都要掙紅眼了,不打聲招呼不行。讓左里正幫忙申請一下十里八村開小雜貨鋪的事兒。

Advertisement

 畢竟咱家這是要固定下來干了,不是拎著蛋筐走哪賣哪,更不是貨郎上門。日子一久,如若沒去上面打聲招呼,咱家這大家大業的犯不上被人背后講究。咱家可是有科舉的,往后要惜羽、重視名聲。

 辦這點兒小事兒呢,用不著幾位孫婿出面,咱家的人要使喚在刀刃上。里正這,最適合幫忙給出面。

 左里正沒問為啥,稍稍想了想就明白了:“開雜貨鋪行,我明兒就去辦,我和撇子一起走,你知會撇子一聲。”

 昨日,左里正在看到賣酒隊伍沒有空車回來時,他就尋思過,朱興德帶回的那些差價貨非常好,但賣這家,不賣那家,容易得罪人。

 窮怕了啊,本沒有大大惡,卻都占小便宜。占到小便宜才能節省過日子。

 左里正想的深,他怕日子一久,明明是好事,有些人卻不一定領。甚至押運隊伍常走常幫忙帶東西,人家還有可能認為這是應當應分的。

 這不嘛,秀花也在說這個:

 “我家酒賣到府城、噠噠城、縣里,這仨地方都能給帶些差價貨。比鎮上那些小販便宜就是了。與其白幫忙,不如就擺在明面上,咱家就開小賣鋪,你想買啥就來買,別托我們家白給捎東西。反正咱家開鋪子指定不心黑,不信就去鎮上縣里比比價。再著,咱這十里八村,人數加一起多的,買個蠟燭黃紙都費勁兒。早我就發現這點了。正好讓這倆孫肚子大時,坐那看鋪子。”

 左里正目前只關心一點:“那這回帶的呢。”

 秀花很干脆道:“這回也限量。”已打算好,給押運小子家的好不能無邊無際。比方說一家子二十口人,半年能吃多鹽,要算一算。算完就給那些斤數的原價。再要多買,按照小賣鋪的售價賣。慣得臭病,還幫親屬買。咋不都買回去,拎鎮上批發掙錢呢。

 過后要是有人敢說家德子說話不算數,就出來罵街,來頂起說話不算數的帽子。

 就在這時,左里正的小兒媳大嗓門又傳來了。

 “嬸子,你快出去看。”

 “咋的啦?”

 “南面來了你親家。”這是在說羅婆子來了,從青柳村趕了過來。

 “北面你婿、你孫婿們也回來啦。艾瑪,各個騎頭大老牛!”

 果然,羅婆子正和小麥說話呢。

 只不過小麥見到羅婆子就哇的一聲吐了。

 羅峻熙騎在牛上看見媳婦吐了,差點兒從牛上一頭栽下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