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開價一千貫,這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絕對是巨款。
沒想到狄仁杰算得這麼清楚,居然還價十萬貫!
“你這不是坐地起價嗎?”
李世民跳起來。
“賢弟,這商的本領跟你學的吧?”
李世民搞不明白,現在的孩子這麼賊了嗎?
蘇玉笑道:“別問我,現在是你們兩個人的易。談得攏就來,談不攏就算了。”
狄仁杰冷冷說道:“朝廷正三品實缺大將軍,十萬貫不算貴。”
“而且,這世上除了公子,只有我能查出兇手是誰。”
“所以說,我是壟斷價格,我開任何價錢你都會接。”
“我是看在公子的份上,才給你了優惠的友價。”
“如果覺不合適,楊岌死定了。”
狄仁杰這還價邏輯天無啊。
李世民一心想救人,選擇只有狄仁杰,價錢沒有商量的余地。
皇后聽得目瞪口呆,這真是一個五歲孩子說的話嗎?
“我也可以請賢弟去啊,他肯定比你聰明。”
李世民還想砍價。
他現在很在乎錢了。
“李掌柜,這是不可能的。”
狄仁杰搖頭。
“為什麼不可能?他是我賢弟啊。”
李世民說道。
“李掌柜和公子既然是兄弟,那應該知道公子的格。”
“走出這蘇家莊的大門對公子來說都是一件難事。”
“何況去邊遠的廣武板橋鎮。”
“你若是能請公子出山,我倒十萬貫給你。”
狄仁杰說得有理有據。
蘇玉瞇著眼睛睡覺,像一條曬干的咸魚。
也對,蘇玉這格,想把他拉到廣武,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最終只能接十萬貫的價錢了。
“好,我接你的開價,十萬貫!”
李世民狠狠地說道。
心痛啊。
這個錢是為了救楊岌,是不是能從國庫支出?
至給朕報銷一點。
李世民打這樣的算盤。
狄仁杰搖頭:“因為你剛才誠意不夠,所以再加一萬貫。”
噗...
“賢弟,這絕對是你教的。”
李世民氣得直跳腳,這才幾句話,就加錢一萬貫。
蘇玉瞇著眼睛說道:“老李,你就認了吧。再說還得加錢。”
狄仁杰點頭道:“公子說得對。”
李世民無奈,連忙說道:“好,十一萬貫,不能再加了。”
狄仁杰拱手道:“好,君子之約。”
商開價,還說君子之約?
這臉皮也是跟蘇玉學的吧?
“賢弟,事急,我這就回長安城找人去。”
李世民轉就要走。
張大廚端著糖醋鯉魚出來,喊道:“李掌柜,小荔枝的糖醋鯉魚做好了,不吃一口再走啊?”
額...
李世民想了想,反正楊岌一時半會兒死不了。
吃了再說。
“那就吃一口吧。”
李世民決定不急了。
“小英,一起吃吧。”
“好啊。”
狄仁杰倒是不客氣。
四個人圍著桌子吃了頓飽,蘇玉在水池邊上睡著了。
吃飽喝足,李世民心好了。
“小英,明日我來接你。”
李世民上馬說道。
“好,記得帶錢,一手錢一手貨。”
狄仁杰說道。
李世民:???
“好,記住了。”
李世民轉騎馬飛奔回長安城,上云在后跟著。
皇后不回去,和長樂住在莊子里。
.......
李世民回到皇宮太極殿,手書一道圣旨,說楊岌秋后問斬。
這樣做是為了穩住鄭浩他們。
定了秋后問斬,他們不會那麼著急,也不會暗中阻撓辦案。
至于說圣旨不可違,李世民跟著蘇玉學得臉皮厚。
到時候反悔就是,大不了被魏征懟一頓。
果然,圣旨到了刑部大牢,刑部侍郎大喜。
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鄭浩說圣旨從宮里出來了,楊岌秋后問斬。
朝中世家大族志得意滿,除掉了一個正三品的大員。
同時,李世民派人知會楊岌,讓他等著,不要在牢里想不開自殺了。
一切安排好,
李世民讓高公公把張玄素進來。
沒多久,
張玄素進來。
“微臣拜見皇上。”
李世民讓高公公關門,屏退眾人。
“張史,朕有一件案子要你去查。”
李世民說道。
“可是楊岌殺人案?”
張玄素問道。
“正是。”
李世民低聲說道。
張玄素已經聽說給楊岌下了秋后問斬的圣旨,心中其實很失。
他知道楊岌有冤屈,可是沒證據。
“剛才進宮,微臣聽說圣旨到了刑部大牢。微臣還以為皇上真的以為楊岌會殺人。”
“皇上盡管吩咐,微臣萬死不辭。”
李世民把計劃跟張玄素說了。
張玄素驚訝道:“皇上,楊岌的命如何能給一個孺子上?”
狄仁杰才五歲而已,怎麼能讓他去查案子?
活了幾十年,沒見過這樣的。
李世民搖頭說道:“你莫要管這個,你去便是。還有,此事不得讓第三個人知曉。”
張玄素自然知道,關于皇帝的事,做臣子的是不能說的。
有個罪名做泄宮闈,這是大罪。
“微臣遵旨。”
張玄素當晚回去,只說不適,告假半個月。
大理寺和刑部以為張玄素在為楊岌鳴不平,故意推辭不上朝。
他們很得意,覺得既殺了楊岌,又打擊了張玄素。
第二天一早,
李世民和上云到蘇家莊去,狄仁杰收拾好了東西。
上云趕著馬車,抱起狄仁杰上車。
“一個人出遠門,怕不怕?”
上云了狄仁杰的臉。
“男人志在四方,怎麼會怕呢。”、
狄仁杰說道。
“呦,才幾歲啊,就男兒志在四方。”
上云取笑道。
“有志不在年高。”
狄仁杰說道。
上云讀書不多,沒他會說,不跟他斗。
“好了,走吧。”
李世民也在車上,他要跟張玄素接頭。
馬車搖搖晃晃,狄仁杰在看書。
上云還真是佩服狄仁杰,一個五歲的孩子,不用家長監督,看書這麼認真。
“比我的兒子爭氣啊。”
李世民嘆。
狄仁杰看得神,李世民奇怪,問道:“小英,你看的什麼書?”
狄仁杰合上書本,說道:“這是公子給我的書,做《狄公案》。”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趙子文是一個浙大的在校生,因為一次意外落水,來到一個是宋朝的時代,卻不是宋朝的國度,曆史的軌跡因何而改變? 秦觀,李清照,蘇軾一一出現,趙子文該如何與他們相處。 趙明城的牆角,該不該挖?可惜還是被趙子文給挖了,咱總不能讓李大才女守寡吧!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就看小小書童趙子文如何穿越曆史忽悠忽悠古代人…… 是肚裡能撐船的宰相還是那個冷血英武的將軍?隻能說這個書童不是人……
用相機記錄戰爭,用鏡頭緬懷歷史。當攝影師拿起槍的時候,他的相機里或許還保存著最后的正義和善良。
李預穿越隋末唐初,覺醒系統,他帶領手下,打造了一個安詳富足的世外桃源。直到武德九年,突厥大軍南下,為了保護領地,李預率軍出征,沒成想抓了三個人。 “我乃大唐皇帝”。 “我乃長孫無忌!” “我程咬金,你敢說你沒聽過?” 李預傻了,這三人膽大包天,竟敢冒充大唐名人!在打退突厥,救下長安後,三人就訛上了李預。李預煩不勝煩,直到有一天,李預剛給老李治好病,老李就拉著他的手,悄悄的告訴他:“小子,朕攤牌了,其實我是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