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 第174章 牲口棚

《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 第174章 牲口棚

 五個人看到牲口棚的那一刻,提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他們就知道他們怎麼可能遇到好人?

 馮慧珍先跳下來,直接推開了牲口棚的大門。

 “五位大叔,你們趕下來吧,這是我們生產隊的牲口棚。這里面養了12頭豬。五頭牛,兩匹馬。”

 “別看牲口棚看起來簡陋,可是這是咱們集的重要財產。”

 “這里一共蓋了三間房,外加一個豬圈,一個牛棚和一個馬棚。”

 “這里院子還大的,就是味道有點不敢恭維。”

 馮慧珍推開了大門。

 王大壯趕著牛馬車進去,車卸的院子里,馬牽到了后面的馬棚里。

 “幾位大叔,這三間房子就是給你們安排的住的地方。別看簡陋,可是實際上比我們知青住的窯還不錯。

 里面都加固過,是王隊長這兩天帶著村民干的。”

 “隊長特意讓人上山,打了不柴火過來。有現的鍋灶,冬天這里的土炕燒起來也比外面暖和得多。”

 馮慧珍招呼五個人進屋,五個人默默地扛著行李進屋。

 從外觀看的確房子不怎麼樣,似乎破破爛爛,隨時會倒的樣子。

 可是進了屋里倒是不一樣。

 一看一眼就能看出來,土炕都是經過修整的。

 現在嶄新的土炕燒得干干的,隨時都能住人。

 屋子里應該是有人心打掃過,墻角連蜘蛛網都看不到,窗欞子上的紙是用報紙糊過。

 雖然屋子里東西簡陋,但是給人的覺讓五個人眼前一亮。

 他們在武裝部那是被關在一大間屋子里,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就地就睡在地上。

 連木板和稻草都沒有。

 現在居然能有土炕,這出乎他們的預料,他們還以為進了牛棚,大概是跟牲口一樣,睡在那些稻草上。

Advertisement

 尤其是幾看著就嶄新的柱子把棚里支撐得結結實實。

 王大壯這會兒也進了屋,看到大家正愣的神,笑道。

 “幾位老同志剛才事出有因我才那副樣子。不然被侯主任看到,恐怕你們也沒辦法跟我回來。”

 “幾位老爺子,以后你們就住在這牲口棚里面,雖然對外說你們是照料這些牲口的。當然我也知道住在這里,在外人眼中可不算是什麼好條件。

 咱這不是為了掩人耳目,你們來住的條件好,恐怕別人看到就會蛋里頭挑骨頭。”

 王大壯那是恨不得把眼前這五位供起來,只有五位才能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王大壯去找打井的建筑隊。

 好不容易求爺爺告,讓人家十天后就上門。

 那還是看在他們生產隊拿錢痛快的份兒上。

 誰讓他們生產隊這一次做任務,掙了不錢。

 大隊部的賬上可是有一筆公共資金。

 這是他們最富裕的一年,才敢獅子大開口,請人家一口氣在生產隊這里打三口井。

 一口井足足要一千塊錢。

 “王隊長,您這麼說就太客氣了,這地方簡直比我們住的地方好得多。您是不是有什麼事兒啊?有什麼事兒您就提前說出來。

 要不然我們五個人住在這里也住得不心安。”

 李立新是他們中間最年長的,其他四個人認真地說,都是李立新的學生。

 結果現在老師和學生一塊兒都到農場來了。

 “李同志!”

 “你直接我名字吧,你李同志,萬人聽到了,恐怕對你不好。我李立新,無所謂,我已經習慣了。”

 老爺子倒是個直脾氣,從話里就能看出來,是一個格爽朗的人。

 “行,李立新同志,我就直話直說。”

Advertisement

 吳大壯也知道這事瞞不了幾天,過兩天打井的建筑隊就要來了,在那之前,他們就是有求于老爺子他們幾位,求他們趕幫他們找到可以打井的最佳地點。

 等吳大壯把事的前前后后說了一遍。眼前的五個人徹底松了口氣,如果是這件事,是他們能力范圍之,他們可以做到。

 他們還真擔心吳大壯,讓他們干點兒違背自己道德底線的事

 這些年沒有人哄他們跟某某人斷絕關系,或者屈打招,把某人供出來。

 實際上這就誣陷。

 他們五個人瘦這個樣子,也是因為他們不愿意和別人同流合污,更不愿意保住自己去陷害別人。

 “王隊長,您的意思我們明白了,您放心,我們學的就是這些,只要能為生產隊盡一分力,我們肯定會努力的去做。”

 李立新反而對眼前的生產隊長充滿了激,眼前的生產隊長這是為了整個生產隊的社員,才如此的屈就。

 這是一個真心為所有社員造福的好生產隊長。

 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生產隊長這個人品非常好。

 “老爺子,那我以后就不跟你們幾位客氣,你們名義上是咱們牛棚里負責喂養這些牲口的人。

 不過私下里你們就背著打豬草的筐,拿著鐮刀,漫山遍野去給咱們找水源。

 這個自由是我給你們的,在尋找水源的這幾天,對外您就說是我讓你們上山打豬草。

 其實這牲口棚里的活兒有馮慧珍他們幾個人就全都幫你們干了。”

 馮慧珍急忙拍著脯保證。

 “幾位老爺子你們放心,這里的活兒,我們十幾個人全都包了。”

 李立新真心地出了微笑,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如此重他們。

Advertisement

 “別說這些客氣話,我們五個人找水源是找水源,晚上回來該干什麼活兒,我們還是會盡力幫忙干活兒的。”

 能現他們的學識價值,這一點才是讓他們覺得最高興的。

 本來以為這輩子再也不可能到他們學了一輩子的東西,沒想到現在還有用武之地。

 馮慧珍帶著三個知青,還有村里的那些年輕孩子們。

 幫著五個人把窯里又收了收。

 五個人算是正式安頓下來,王大壯又帶著兩個兒子把給五個人分的口糧拿了過來。

 “老爺子,你們來的這個時候正好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口糧沒有多了。你們一個人只能拿到100斤。

 你們老幾位就湊合一下,等到秋收就好了。”

 馮慧珍在旁邊冷哼了一聲。

 王大壯臉上一紅,當初知青來的時候他摳門的就給了幾十斤。

 他這是區別對待。

 “你們和老爺子他們不一樣,老爺子是專家,你們是知青吃兩頓沒什麼關系。”

 王大壯給自己找了一個最強悍的理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