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183 貴妃的命數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183 貴妃的命數

 烈日當頭,養尊優的人們如何承得住這樣的責罰,皇帝才走到延禧宮門外,就有消息說舒嬪中了暑氣被抬走,也因為一倒,太后才松口將眾人遣散。弘歷的后宮建立以來,還是頭一回鬧得這麼難看,他都不愿靠近寧壽宮去看那里的景,吩咐吳總管派太醫去鐘粹宮,就再沒過問。

 紅這邊,已經包扎好了傷口,坐在窗下喝綠豆湯,邊上擺了兩大缸冰,屋子里十分清爽,皇帝驀地闖進來,紅正端起碗喝下最后一口綠豆湯。因一只胳膊吊在脖子上,作十分笨拙,弘歷見了很不悅,責備邊上的櫻桃:“的手不方便,你們就不能伺候著?”

 紅不是什麼書香門第或高門貴族的千金小姐,雖然如今有帝王妃嬪的尊貴,人前言行舉止端得溫大方,私下里還是尋求一份自在。如別宮里夏日里都是宮太監在邊上撲棱棱地打著扇子為主子驅熱,紅卻見不得這樣的事,自己搖幾下也就清涼了,一個個杵在眼前才看著心煩。這兒清甜冰涼的綠豆湯喝下去,渾正舒坦,卻迎來這樣一個滿火氣的人。

 弘歷眉頭鎖,瞪著紅被綁起來的胳膊,怒氣沖沖地問:“好好的怎麼又把你牽扯進去了,你就不會躲得遠遠的?”

 紅眨了眨眼睛,慢慢起下地,皇帝見要行禮,又怒道:“老實呆著。”

 “皇上,沒牽扯進去的幾位,都被太后娘娘罰跪了。”紅小聲道,“臣妾因為上前勸,才被送回來,那些干站著看不的,都被罰跪了,臣妾要是遠遠地躲著,皇上這會兒說不定要去寧壽宮門前發脾氣。”

 弘歷狠狠瞪了一眼,但見紅到驚嚇,也沒有因為傷而滿臉委屈,只笑悠悠滿臉好脾氣地著他,一時也心了,問道:“疼不疼,傷著骨頭了嗎,為何要這樣吊著。”

Advertisement

 紅道:“磕在臺階上,傷口不小,太醫說先止,若不綁起來不經意地晃容易扯開傷口,所以先吊著等不再流就不用這樣了。夏日里就怕汗水捂著,傷口不肯好,過幾天就拆了。”

 說的那麼平靜,什麼止,弘歷卻心疼壞了,想看一看傷口又怕弄傷,總之渾都不自在,害得櫻桃又挨了幾句訓,小姑娘最后學聰明索不在跟前伺候,紅則不斷地勸皇帝冷靜些,可越是不在乎,弘歷越氣惱,好半天才把人哄高興,紅嘆道:“還以為皇上是來安臣妾的,結果怎麼都是臣妾在說好話。”

 自然皇帝不單單是因為紅傷而生氣,也是在這里不需要太過掩飾喜怒,才毫不保留地發泄了出來,從陳貴人和舒嬪兩家的事糾纏起,他就不高興,但一心想借此機會整治貪污之風,就沒閑心思追究們的過錯。今日太后出面警示六宮,本是好事,結果鬧這樣,說到底都是他的人,鬧出笑話,丟的是他的臉面,回頭去寧壽宮,又不得要向母親解釋一番,心自然不好。

 “皇后娘娘去探貴妃了,皇上若是得空也去瞧瞧才好。”紅見不得貴妃那樣可憐,這次的事都是陳貴人和純妃不是,舒嬪也是無辜被牽連,才會氣那樣不惜與嘉妃吵起來,而貴妃真的什麼都沒做,實在是膽子小,再者太后也管得太

 可壽祺太妃曾對紅說過,太后那樣管著貴妃,并非真的厭惡貴妃本,而是不得不給前朝施,讓高家的人有所忌憚,絕不能到皇上這里再出第二個年羹堯。貴妃的確可憐,但總好過出了事讓人可恨,紫城就是如此現實而無的地方,那是貴妃的命。

Advertisement

 弘歷漸漸平靜,若在別,必然端著帝王的穩重,絕不會這樣又罵人又給臉,而紅總能化解他的戾氣,從沒有出半分委屈,他不又有幾分愧疚,想起櫻桃白白挨罵,把進來說:“你可有什麼想要的,朕賞了你,白白挨了一頓罵,委屈你了。”

 紅在旁笑道:“皇上這樣說,倒要把寵壞了。”

 櫻桃本來就沒在乎,反正皇帝又不是沖著來,而什麼也不缺,眼珠子悠悠一轉,機靈地笑著:“皇上不如多疼疼我家常在,我們延禧宮面,奴婢在外頭也臉上有。”

 皇帝笑:“朕可是知道,櫻桃的大名報出去,哪里都殷勤著。”

 沒想到皇帝會這麼說,反櫻桃害,連連擺手稱不敢,紅才笑道:“該,都要翹到天上去了,上回各宮掌事宮去學規矩,皇上是沒瞧見把給得意的。”

 弘歷卻道:“櫻桃長大了現在能護著你,不知朕有多放心,有在將來能為你辦許多事省許多麻煩,你要好好待才是。”

 櫻桃得意極了,給皇帝行了大禮說:“萬歲爺圣明。”

 弘歷心好些,就該去寧壽宮向母親解釋賠不是,而紅的手了傷,這些日子必然不能侍寢,他且要忍一忍的,又說了幾句話,把太醫來問了問,就去寧壽宮,紅沒被允許送出門,在窗下看著皇帝走遠,櫻桃在后悠悠說:“姐姐,您這算不算因禍得福,皇上實在是心疼您。”

 紅搖頭道:“我倒寧愿太太平平,出了這種事,他心里煩著呢。”且吩咐櫻桃,“去景宮看看愉嬪娘娘回去沒有,那一掌真怕把耳朵也震聾了,嘉妃實在又瘋又狠。這樣的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貴妃娘娘卻膽子那麼小,終日如履薄冰。”

Advertisement

 儲秀宮中,昏厥的貴妃悠悠醒轉,睜開眼瑞珠就在眼前,小聲說:“主子,皇后娘娘等候好久了,奴婢這就去請進來。”

 貴妃神,渾渾噩噩的腦袋也清醒了,吃力地說著:“攙扶我起來。”

 不多久皇后被請殿,極有耐心地在這里等貴妃蘇醒,連午膳都毫不忌諱地傳來儲秀宮,這會兒進門見貴妃虛弱地靠在床頭,甚至想要下地,不道:“你若對自己也這麼盡心,何至于此,難道你不行禮,我還要和你計較。”

 貴妃眼中一熱,搖頭道:“娘娘有所不知,是這一禮,才能讓臣妾想起來自己還是皇上的貴妃,若不然都不知為了什麼而活。”

 皇后倍心酸,嘆道:“你一直都是,何必如此。”

 貴妃健康時,容麗氣質溫婉,也許不能比紅如茵那般驚世之姿,可當初弘歷也是一見傾心,忙不迭收在邊寵了好一陣。而貴妃命數好,家里父兄在朝堂嶄頭角,被先帝親自下旨封為側福晉,一夕之間麻雀變凰,可又似乎是命不好,結果卻變這樣。

 而皇后看著貴妃,也會想到自己,富貴,做帝王家的兒媳,如今更母儀天下,是千古至今可以數得過來得人,這樣的命還不好嗎?可偏偏子嗣多厄,第一個兒不足歲就夭折,永璉長那麼大還說沒就沒了,這是不是又證明著的命不好?又或者是自己貴為皇后,命太,克了自己的孩子?

 皇后心暗暗一嘆,人啊,看著自己已有的,才能到知足和幸福,盯著那些失去的或不曾擁有的不放,只會覺得世間虧欠自己太多。

 “該說的話,我不想再重復,來看你是心疼你。”皇后道,“你一直都是皇上的貴妃,是我們的姐妹,非要論地位高低,一輩子也計較不完,就看大家十幾年走過來,從他還是四阿哥那會兒就在邊,這是后來的人永遠也無法想象的歲月。命是你自己的,你看不開,沒有人能替你看開。”

Advertisement

 貴妃卻淚如雨下,搖頭道:“只怕臣妾看得開,這副子骨也不了,活得生不如死,不如早早去了,還能干干凈凈。”

 皇后聽這些話,自知再說什麼也沒有意義,只道:“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離開儲秀宮,肩輿停在宮道上,皇后朝咸福宮的所在了一眼,微微皺眉后向隨行的王桂遞過眼,王桂立時明白娘娘的意思,他會好好派人盯著咸福宮。

 這件事雖然鬧得難看,但皇后施沒讓人往外傳,如茵兩日后進宮見紅吊著胳膊,才知道出了這樣的事。舒嬪因罰跪中暑還在發燒,太醫醫藥不斷也不見好,如茵不得不往鐘粹宮來探視堂姐,堂姐病得不輕,也就不能像平日那樣,酸言酸語地數落如茵的不是。

 如茵伺候在病榻旁時,愉嬪得知來了,特地到鐘粹宮來見一面,臉上的掌印已經消了,與如茵道:“妹妹這樣病著,若是可以,請夫人進宮看一看吧,這會子心里難,一定會想見娘親。”

 如茵卻搖頭道:“娘娘有所不知,若將伯母請來,舒嬪娘娘的病恐怕會更重,心里最不愿見的就是家人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