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再次得到康熙書信的時候, 他正在籌備過年。
康熙走了,正月還是得過。
祭祖、祈福、宮宴、賞賜……康熙拍拍屁一走了之,什麼都沒和胤礽說, 只能胤礽自己拿主意。
雖然這些事都可以依照以前的慣例,但祭祖祭天一事,向來是皇帝獨有的權力。哪怕胤礽曾經代替康熙去了無數次, 但那也是康熙下旨。
現在康熙屁的旨意都不給一個,胤礽只能自己給自己下命令,代替康熙去。
胤礽想太皇太后了。
若是太皇太后在, 他皇帝老爹不在京城也沒關系,太皇太后會把一切辦得妥妥當當。皇帝不下旨,太皇太后下令也是一樣。
皇太后不是太皇太后,能幫佟皇貴妃穩定后宮就已經算很了不起,不能指太多。
胤礽又想胤祉、胤禛和胤祺了。
特別是胤祉和胤禛, 已經封爵的弟弟可以幫他做很多事。
當然, 他最想的是大哥。
如果大哥在, 大哥大概會直接說,“既然汗阿瑪不在,那祭祖祭天什麼的全部等汗阿瑪回來再說。汗阿瑪怪罪, 我幫你擔著”。
嗯, 大哥會直接讓他撂挑子不干。汗阿瑪擺爛,他和大哥也一起擺爛。
雖然他不會真的擺爛,大概率還是會把事都扛起來。但有個人和他一起罵汗阿瑪, 心里也舒坦啊。
胤礽拆開信, 以為康熙會叮囑一些年節的事。
結果康熙全寫自己在海外怎麼(劃掉)玩耍(劃掉)忙碌, 沒有一句話詢問國, 更沒有半句話指點胤礽做事。
倒是胤禔寫的信一半是對“叔叔”的吐槽, 一半是絞盡腦幫胤礽分憂。
胤礽極了。
連他不腦子的大哥都為了他絞盡腦思索國該怎麼辦,汗阿瑪您不愧嗎?
胤礽深深嘆了一口氣,惡狠狠地瞪了康熙的書信一眼。
本著獨郁悶不如眾郁悶的心,胤礽再次把知人全部召集起來,當眾讀了康熙的信。
胤礽希,以此讓康熙回來時尷尬。
他也只能這樣報復康熙了。
阿哥們一個個白眼都翻上了天,仿佛一個個都大哥附;大臣們都在扶額,表疲憊極了。
常寧干道:“皇上還真的以我的名義出訪啊?不會有問題吧?”
胤礽道:“有問題,汗阿瑪自己擔著。”
常寧撇。他就怕皇上甩鍋,讓他背鍋。
但他無法反抗,只能著,太悲哀了。
福全道:“皇上的判斷很有道理。若歐洲太,他們可能對我們發起掠奪的戰爭。到時候無論他們戰勝還是戰敗,能不能緩解他們自己的矛盾,都會給我們大清帶來災難。皇上此舉也是有不得不去的道理。”
胤礽道:“這和汗阿瑪自己去歐洲有關系嗎?汗阿瑪可以讓大哥去調停,甚至可以派我去。”
福全:“……”他難道不知道是這個道理嗎?他只是幫皇上狡辯一下。
吐槽完康熙之后,胤礽就開始分配工作。
胤礽自己要代替康熙在京城主持祭祖祭天工作,比如去天壇禱告、去太皇太后和順治墳前禱告。
其他祖先的陵墓,康熙以前自己可以找借口不去,胤礽卻是不行的。
他便把胤祚、胤祐和胤禩全派了出去,替康熙祭祖。
太子下令讓其他皇子代替康熙祭祖,這在大清歷史上頭一遭。但介于順治死得早,康熙嚴格來說才能算是大清關后第一個長期統治的皇帝,所以什麼規矩都可以從康熙朝來,大臣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懶得說了。
京城中宮宴的準備工作,自然給福全和常寧這兩個宗室老人。
剩下的小阿哥們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連剛學沒多久的小胤禵也逃不過。
小胤禵難過極了。
他只是一個剛啟蒙的孩子,為什麼就要承擔這麼重的政務了?他的小腦袋瓜子本沒辦法運轉這麼快!
小胤禵抱住腦袋:“我會早衰,一定會早衰。”
胤祹和胤祥拍著弟弟的肩膀:“習慣就好。太子哥哥和大哥都是這麼過來的。”
小胤禵含著一泡眼淚:“都是汗阿瑪的錯。”
胤祹和胤祥心道,誰不是呢。
還好康熙也大概認為大過年的,自己在歐洲逍遙不太好。
胤礽終于接到了康熙的圣旨——提后宮妃嬪的份位的圣旨。
康熙信中道,他在歐洲手寫圣旨封胤祺為貝子,其他阿哥們年紀尚小,不好封爵,便賞賜他們各自的額娘。
已經封妃的妃嬪加三個月俸祿;有皇子存活的妃嬪們若還未到貴人,一并詔封為貴人;若生有已經出嫁的公主的妃嬪未到貴人,也詔封為貴人;安嬪雖未晉升,但待遇上升到妃嬪。
胤礽猜測,待六弟封爵時,安嬪就能終于升上妃位了。
在原本歷史中,有許多妃嬪這時候應該已經晉升了。
但這一世的康熙太過忙碌,在后宮又無特別想要晉升之人,所以便一直忽視了后宮的份位——原本歷史中幾次低位妃嬪晉升,都是跟著佟皇貴妃、溫僖貴妃、小佟貴妃等來的。
幾個生母份位很低的阿哥們聽到自家額娘晉升的消息,各個眉開眼笑,干活的勁頭都足了不。
特別是胤祐。因為他天生殘疾,帶累出較好、當時也頗為寵的戴佳氏幾乎被打了冷宮,雖有貴人待遇,但一直是庶妃。
現在這戴貴人,終于坐實了。
胤礽見阿哥們很開心,反正康熙也不在宮中,就放阿哥們在過年這幾天休憩時陪著自己的生母。
為了讓妃嬪們別因為康熙不在而寂寞,他又以太后的名義,請了戲班子和模仿外國的話劇社流在京中唱戲演戲。
妃嬪們每日聚在一起笑呵呵,半點沒有因為康熙不在而憂愁。
康熙的策略的確非常厲害。只是后宮晉升了一批低位嬪妃,熱鬧就掩蓋了康熙“南巡”還不帶重臣的不自在。
現在朝中一些大臣又開始想要依附其他阿哥了。
投靠太子是錦上添花,甚至太子這錦上已經不需要花了。
他們倒不是真想謀逆,只是看皇上和太子的態度,對諸位皇子非常好,皇子們將來勢力肯定很大。他們跟著皇子,就和在朝中找更厲害的重臣依附一樣。
而且,后宮低位妃嬪逐漸晉升,年的阿哥們逐漸長大,或許……或許太子將來位置仍舊有變呢?
就算皇上真的很放心太子,不可能猜忌太子。但太子曾經重傷過……對吧?
活不過皇帝的太子比比皆是,小阿哥們也不一定完全沒有機會。
總之,他們先投靠。最低是投靠一個有實權的宗室,最高說不定能撞上一個從龍之功。
因現在留在京城中的小阿哥們都還沒有出宮建府,他們無法直接接到小阿哥們,小阿哥們的母族就各個收到了許多禮。
母族的概念更大。
不是只有父母姐妹兄弟這個小家庭是母族,同一個宗族都能算母族。這麼多人,總會有一兩個打著皇子旗號為非作歹的人。
一時間,胤礽收到許多對外戚的彈劾。
他看著折子上的誅心之語,不由疲憊。
這些彈劾又多是真正正義的憤慨,又有多是試探他對皇子的態度?
或許還有挑撥離間的分吧。
無論殺多人,無論滅多族,只要坐在這個位置上,這些爾虞我詐都不會消失。
前段時間大臣們忙了起來,他耳清凈了不。臨近年節,再多的活都得停下來休息。
康熙不在,胤礽原本準備的一些改革,也只能暫時擱置一旁,等康熙回來商量。
胤礽仍舊很忙,大臣們卻是閑了起來。一閑起來,他們就要斗,還要挑撥他和皇子們斗。
“汗阿瑪,您什麼時候回來。”胤礽看著桌案上的折子,自言自語。
以前康熙在的時候,雖然也無時無刻有算計,但胤礽理這些算計的時候,并不是很疲憊。
現在想來,或許是因為做決定的是康熙的緣故。
胤礽雖給出了意見,但拍板的是康熙,承擔最大責任的也是康熙,胤礽心理力小了許多。而且有康熙為他把關,他就知道自己做的是錯是對。如果兩人意見不統一,還能一起商量。
出謀劃策和做決定是兩回事,他多謀,康熙擅斷。其實擅斷的人遠遠比多謀的人厲害,更能當一個領導者。
胤礽試圖把弟弟們和大臣們都在一起商量。
商量完之后,他心中的力也毫沒有緩解。
因為最終,還是得由他來做決定。現在沒有康熙對他說“好”還是“不好”。
第一世胤礽監國多次,但從未自己在重大事件上做過決定。
第三世胤礽早早參與政務,但哪怕是和大哥出海的時候,所做之事也是提前或者事后稟報康熙,由康熙拍板做決定。
哪怕幾次“突發事件”,其實也無傷大雅,打完之后是留是放棄,也是康熙做決定。
胤礽現在才初次會到做皇帝和做太子的不同。
皇帝的權力,在于“做決定”、在于“承擔責任”。
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皇帝做了決定,整個朝廷就會起來。之后每件事是對是錯,皇帝就要承擔責任。
對權力重的人而言,這樣綱常獨斷大權在握的覺非常令人沉迷。
而像胤礽這樣對責任看得太重的人,就力非常大了。
胤礽很想問康熙,在康熙決定擒拿鰲拜的時候,決定削藩的時候,決定廢除剃發令的時候,決定讓他出海的時候,決定建立大學崇尚新學的時候……在做出無數個很冒險的決定的時候,康熙心中是如何想的。
康熙在承擔巨大力的時候,是如何自我緩解的?總不能是靠著挼他和與大哥斗吧?
胤礽胡思想,想著想著回憶起年,忍不住笑出了聲。
笑完之后,胤礽把弟弟們放出去,讓他們各自領著彈劾自家外戚的折子,去嚴查其中是否有非法之事。
他又發現衛貴人的娘家再次蠢蠢,便讓胤禩管理務府的庫房,好好敲打覺禪家。
胤禩的生母覺禪氏,漢姓衛氏,所以稱衛貴人。
衛貴人是后世難得從文中發現真實姓名的后宮嬪妃,本名“雙姐”。
想想后世清穿文中,良妃總會有非常雅致的名字,什麼琳瑯、婉妮、淑倩、子曦……其實良妃歷史中查的出真實姓名,大可不必隨便編一個(稽)。
康熙在胤礽面前提起后宮嬪妃的時候,偶爾會說們的閨名。
每當胤礽聽到宮里妃嬪們的姓名時,就不由嘆氣。這些名字,清穿文絕對不肯用。
比如后世穿衛雙姐什麼的,名字一出,格都沒了。
現在這位清穿文常客衛貴人衛雙姐得知家里給胤禩拖后,氣得大病一場,甚至想過要不要一死了之,不拖累胤禩。
當惠妃風風火火把這件事告訴胤礽,求太子拿主意的時候,胤礽整個人懵了。
至、至于嗎!
這輩子,汗阿瑪又沒有因為胤禩奪嫡而罵你,你怎麼心態還是崩了!
胤礽趕親自去勸衛雙姐士,希能振作起來。
“衛貴人,胤禩心思細膩,最容易被左右。若沒有你這個生母時時刻刻護著他,和他說心里話,幫他擋住來自覺禪家一些小人的利用,他若是被騙了怎麼辦?”胤礽苦口婆心,“即使惠妃母是胤禩的養母,養母和生母畢竟隔著一層,胤禩還是得讓你來保護。”
惠妃也勸說道:“對對對,我即使想保護八阿哥,他面子薄、子倔,也不肯被我保護。咱們懷胎十月好不容易生下了這些孽障,不好好護著還能怎麼辦?至在他們得罪皇上得罪其他人的時候,咱們得備足東西去道歉啊。你若病了,難道讓我去?我養大了胤禩,難道還要替他磕頭道歉?你可別氣我了。”
重生前商君衍看蘇辛夷:卑鄙無恥,陰險狡詐,心狠手辣,做夢都想休妻。 重生後商君衍看蘇辛夷:人美心善,光明磊落,心怀大義,做夢都想娶她。 重生前蘇辛夷看商君衍:寬仁敦厚,穩重可靠,端方君子,可嫁。 重生後蘇辛夷看商君衍:小心眼,裝逼犯,真小人,死也不嫁。 上輩子的蘇辛夷活得不容易,從鄉下小村姑一躍成為京都齊國公府四房唯一的女兒,她戰戰兢兢,小心翼翼。齊國公府其他三房覬覦四房產業,將認祖歸宗的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出嫁後丈夫厭棄,婆婆不喜,為了讓丈夫娶高門貴女逼著她去死。蘇辛夷一把火燒了平靖郡王府,那大家一起死好了。 重生後蘇辛夷什麼都不怕了,首先把自己的婚事給毀了,然後好好孝順嫡母,讓她長命百歲,最後報答前世太子對她的援手之恩,見人就誇殿下良善仁厚,扶困濟危,是個大大的好人。 大好人太子殿下:聽說有人四處宣揚我是好人。 被人誇著誇著入戲之後的太子,卻發現滿口誇他的小女子正在與別人相親,滿口謊言的小騙子! 他這樣黑透的一顆心,漸漸因為一個人有了這人世間的溫度。 後來的後來,小騙子嫁給了自己誇出來入戲十分成功的太子殿下,渣前夫成了殿下的馬前卒。
醫學天才穿越成凌王棄妃,剛來就在地牢,差點被冤死。 身中兩種蠱、三種毒,隨時都能讓她一命嗚呼。 她活的如履薄冰,凌王不正眼看他就算了,還有一群爛桃花個個都想要她的命。 既然兩相厭,不如一拍兩散! 她有大把的美男,為什麼要天天看他的冷臉?……「我們已經合離了,這樣不合適」 「沒有合離書,不作數」 就在她發覺愛上他的時候,他卻成了她殺母仇人,她親手把匕首插入他的心口……真相大白時,他卻對她只有恨,還要娶她的殺母仇人! 「可是,我懷了你的孩子」 「你又要耍什麼花招兒?」
一朝穿越,成了無人問津的冷宮廢后。 什麼?宮裏停了她的吃穿用度?沒關係,她空間在手,糧食不愁。 什麼?皇上竟然是一個油膩肥胖的中年大叔?沒關係,她靠著賣小黃書攢夠銀子就出宮。 什麼?眼前這個超級無敵絕世大美男竟然是皇上?放大的俊臉慢慢向她逼近:「愛妃,你要去哪裏?」
辛鳶對天發誓,當年她撿到家裏那頭狼時純粹是因為愛心,要是她知道那頭狼會有朝一日搖身一變成為九五至尊的話,她絕對……絕對會更早把他抱回家! 開玩笑,像這樣美貌忠犬霸氣護妻的狼君還能上哪找?不早點看好,難道還等著別人來搶嗎?某狼君:放心,誰來也搶不走! 辛鳶:我得意地笑了~
【青梅竹馬+先婚后愛】【雙潔1v1he】永寧郡主楚展容,身份尊貴,美貌無雙。 人人都捧著她,敬著她,當她是天上月。 偏裴敏行躲著她,避著她,視她為地上霜。 楚展容不明緣由,卻也不想討嫌,能避則避,避不開就當沒看見。 旁人都說他們天生冤家,水火不容,怕是此生老死不相往來。 結果沒多久裴敏行就取代他弟弟,成了楚展容的儀賓。 旁人又道強扭的瓜不甜,他們相看兩厭,肯定得散! 不料兩人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旁人:? * 婚后的裴敏行一改之前的冷淡疏離,處處體貼,事事周到,恨不得時時刻刻都黏在楚展容身上。 纏的煩了,楚展容不讓親,他就紅著眼卷起被子去榻上睡,留給她一個倔強圓潤的后腦勺和一抖一抖的肩膀。 楚展容:“……” 不是,你不是討厭我麼?不讓親哭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