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的書信并沒有耽擱太久,只比戰報晚了半日,傍晚時分便送到了皇宮。
端王在信上說,兄弟三人無一傷亡,已經押解俘虜踏上返程,這次的俘虜不,且, 當中有一位韃剌王子,一位親王,一位郡王,兄弟三人商議之后,想于城門前獻俘,宣我大魏帝王之威。
皇帝龍大悅, 當然要有盛大的獻俘大禮,這是朕登基后打的第一場仗,而且這場勝利還是朕的兒子們帶來的,這場獻俘必須要有,除了宣我國威,更要讓百姓們知道,朕的兒子們,不是只會鬧事縱馬、吃牛,朕的兒子們個個有勇有謀,文武全才。
此時此刻,皇帝覺得自己真是一位功的父親,在他的教導下,兒子們個個出類拔萃。
皇后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只是算算日子,小七怕是在大婚之前趕不回來了。
“唉,不如欽天監的人再看看,晚上幾日還有沒有好日子。”
皇帝沒覺得沒有什麼,說道:“讓氏先過門,等到小七回來再拜天地便是。”
皇子大婚, 禮部、太常寺以及其他多個衙門, 已經準備了幾個月, 吉日良辰,都是反復算過的,自是不能隨便更改。
皇后沉下臉來,先前雖然也做過最壞的打算,就是讓雪懷自己進門,可那時的況和現在不一樣,那時甚至擔心,小七不能活著回來。
可現在不同了,的小七不但沒有傷,而且還立下大功,正在回京的路上。
“小七的風儀樣貌,都是萬中無一的,他穿上喜袍,頭戴金冠,高頭大馬,走在京城的大街上,定會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如果先讓雪懷進門,等到小七回來再拜堂,那小七就不能圍著京城走一圈了, 小七的好模樣,豈不是就沒有人看到了?
皇帝自是無法理解皇后的心思,但是更改吉日,這件事太麻煩了。
皇帝適時改變話題,對皇后說道:“老二經過這番歷練,應也懂事了,你看是不是也該賜他皇子府了?”
“皇子府?”皇后再次沉下臉來,“他們此番這麼大的功勞,還不能封王嗎?再說,小七馬上就要親了,您先前可是說過,等他親便要封王的,小七若是也封王了,四兄弟里就只有阿善沒有封號,您讓阿善如何自?”
皇帝......好吧,這次真是他的問題,并非是他把封王的事忘記了,而是他想把這份恩典留給太子。
可是現在好像一時半刻,他是不能禪位的,若是再過三五年,等到太子登基之后,再給弟弟們封王,他能等,皇后肯定不能等,這三五年里,他怕是沒有一天清靜日子。
“好”,皇帝深吸口氣,又緩緩吐出來,終于下定了決心,“那便等小七大婚之后,便冊封吧。”
皇后蹙眉,以前怎麼沒有看出來,這人怎麼這般小氣,給親兒子封王,就這麼舍不得嗎?
“既然要冊封,那也不必一定要等到小七大婚之后,皇子大婚,和親王大婚,畢竟是不同的,再說,他們三個還要獻俘呢,這是要記史書的,總不能讓史寫上端王、二皇子、七皇子吧,千年之后的文人墨客,看到這段史實,說不定會以為這兩位皇子犯了過錯,所以才沒有王位。”
皇帝......皇后想的太多了,只是一番話,便已經聯想到千秋后世了。
“朕想起來了,朕的折子還沒有批完,來人,擺駕書房。”
皇后朝著皇帝的背影瞪了一眼,了歐嬤嬤過來,要給老二和小七,選個好一點的封地。
次日,李綺娘被召進宮里,昨天國公府便知道戰報的事了,雖然戰報里沒說柴晏有沒有傷,但是齊告訴,一準兒是沒有傷的,皇子傷是大事,一定會同時寫在戰報當中。
李綺娘對齊的話是信任的,一點兒也不擔心了,果然,今天一大早,宮里便來人了,柴晏沒事,已經在回京的路上。
李綺娘心里清楚,皇后現在想見的人是雪懷,可是雪懷這會兒不方便進宮,所以皇后只能召見這個親家了。
兩個時辰后,李綺娘便回到府里,前腳進門,后腳皇后的賞賜便到了。
一個時辰后,京城里該知道的全都知道了。
皇后一大早便召見了定國公夫人,并且又給了賞賜。
待到員們下了早朝,獻俘的消息便傳了出來。
其實直到昨天送來戰報,大多數員才知道原來三位皇子都去了邊關。
現在又傳出獻俘的消息,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什麼端王被罰,在家足,什麼七皇子被史告到殿下,足不出戶,全都是假的,這兩兄弟,連帶著那位傳聞馬上就要出家的二皇子,全都去了邊關。
看來大家對于這位皇帝陛下還是不夠了解,竟然誰也沒有想到,皇子們足是假的。
有老臣慨嘆,難怪裕王能夠坐上皇位,這位心狠啊,都能狠下心來,把除了太子以外的所有兒子,全都送上前線,這還不夠狠嗎?
但是隨之而來的,便是兩位皇子封王的詔書。
二皇子柴善封莊王,七皇子柴晏封睿王。
皇子們還沒有回京,圣旨便頒下來了。
禮部和工部、太常寺、祿寺、二十四衙門,全部忙活起來,雪懷原本準備的嫁也不能用了,巾帽局和尚宮局的人過來,重新量了尺寸,據說要用幾十名繡娘不分晝夜加班趕制王妃喜服。
接著,宮里教導嬤嬤又來了,這一次來的不是上次的那兩位,而是歐尚宮。
雪懷頭大如斗,已經學過規矩了,為什麼還要再學?
這邊繼續學禮儀,李綺娘也沒有半刻輕松,登門拜訪的眷越來越多,就連以往還持觀態度,或者端著架子,嫌棄李綺娘出商戶的,也隨著別人一起來了。
李綺娘除了要應付這些眷,還要忙著給雪懷添嫁妝。
閨現在是王妃了,而且還是皇帝登基之后,第一位頂著頭銜出嫁的王妃,這和端王妃不同,端王妃出嫁時,端王不但沒有封號,而且連皇子都不是,端王妃那時只是裕王府的三兒媳。
她驕傲跋扈,笑靨明媚指著他鼻子,道:“你完了。趙鈞默,你愛上我了,你永不能再愛他人了,因我不許。” 經年流轉,他卻淡淡地道:“明晰,能不能有些肚量容下她。” 當自己的丈夫和兒子站在了敵人的陣線上,當所有人都心存同情之情安撫從她手中偷去丈夫的女人,當所有人視她這個正妻為毒蛇猛獸囂張狠毒時,她漸漸死寂了下去。 他忍痛將她死死摟在懷:“是我對你不住。再看我一眼一眼便好,就一眼……”
那婚前就放話不會把她當妻子看待的夫君,八成犯傻了,不然纔剛摔了交杯酒要她滾出去,怎麼一見她的手腕就變了,還是他真如傳言「生意做到哪,小手摸到哪」那般有戀手癖?要不爲何一眨眼就對她又是愛憐呵護又是纏綿求歡的……寵她之餘,還連所有她在乎的人也都一併照顧了,他說唯有這樣,她纔不會分心去擔心別人,能好好被他獨佔,他說不許她哭,除非是他的愛能寵她到令她流出幸福的眼淚,他說了好多好多,讓她甜上了心頭,也被他填滿心頭,然而也因爲他說了好多,讓她忘了問他爲何對她這麼好,纔會由上門「認親」的公主那兒得知,其實他寵的人不是她,他愛的是前世妻子,而自己手腕上的胎記讓他誤認了……而同時擁有胎記和記憶的公主,似乎纔是他尋尋覓覓的人,她想,他曾給了她那麼多幸福,這次,爲了讓他也得到幸福,即使已懷了孕,即使再痛苦,她都要將他還給他真正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