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是白米飯,每人一大碗是炒腌羅卜條。
這已經很不錯了,整個柳家山大隊能吃白米飯的人家可不多。多數家庭都是吃紅薯米飯。所謂紅薯米飯,顧名思義,乃是摻雜了碎紅薯粒的米飯。紅薯米份量的多寡,要視各家的家底而定。家底厚一點的,紅薯米摻得就一些,家底薄一點的,紅薯米摻得多。數赤貧家庭,甚至有全吃紅薯米的。
這也沒辦法,當時是大集生產,稻米品種也沒改良,產量很低。只能大量摻雜紅薯。因為紅薯產量高,蟲害相對較,比較容易獲得收。許多年來,中國的農戶,特別是南方的農戶,就靠紅薯來維持生計。
對我來說,這個飯菜不壞,很對口味。
剛剛穿越,記憶完全停留在二十一世紀。大魚大的,也吃膩了。這麼地道的腌羅卜條,還真不容易吃到。我端起碗,大口吃起來,邊吃邊著老爸笑。
見我吃得香,老爸也很開心,我的頭,掏出一支「飛鴿」牌香煙點燃。
一九七六年,能紙煙是一種份和地位的象徵。農村的人,一般都煙捲,就是自家種煙自家烤制,用紙卷了煙來,俗稱「喇叭筒」。出門才買包紙煙充門面,大都是八分錢一包的「經濟」或者一錢一包的「火炬」。「飛鴿」煙一八,算得是好煙了。老爸是國家工作人員,柳家山有頭有臉的人,個紙煙也應該。不過他每個月工資三十六塊五,老媽的工資也大致差不多,要養四個孩子,還要孝敬外公外婆,開支不小。這個「飛鴿」煙也不能敞開了,在家的時候,有時還「喇叭筒」。
天怎麼回來了?」
二姐邊吃邊問。
老爸是典型的慈父,在我前世的記憶中,他從未打過我們姐弟,罵也很。姐弟幾個都和老爸很心。
晚要到麻塘灣放電影。」
老爸是電影院的技師,專業是維修放映機與發電機。不過偶爾也需要下鄉放電影。那個時候的農村,娛樂活非常之,只有看天電影和唱地方戲兩樣。縣裏文工團人手有限,很下鄉唱戲。各個公社甚至大隊倒都有自己的文工隊,但是水平都十分業餘,道也異常缺乏,大革命期間又只準唱八個樣板戲,翻來覆去那幾個現段子,老百姓也有些膩了。比較起來,天電影無論在下鄉頻率還是觀賞質量方面都要遠遠高於地方戲。下鄉的電影放映員也就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能人。
麻塘灣大隊挨柳家山大隊,向縣電影放映管理站的調度人員和老爸關係不壞,凡有到柳家山臨近幾個大隊的放映任務,都會安排老爸。算是公私兼顧。
麻塘灣?
我心中靈一閃,模模糊糊的覺得有什麼事,但又一時想不起來。
「太好了裏帶我們去麻塘灣看電影。」
三姐歡呼起來。
老爸笑瞇瞇地點點頭。
中國農村大都有重男輕的思想,老爸卻是個例外,對我們姐弟幾個一般的喜。自然,我是子,得到的寵要更多一些。
「哎呀,柳老師來了。」
聽聲音,就知道是我的班主任袁老師(上了半天課,至我已經搞清楚老師姓什麼了)。
「袁老師。」
老爸笑呵呵地和打招呼。
「柳老師,你這麼,我怎麼擔當得起?你可是我的啟蒙老師,還是我的名字吧。」
袁老師帶著些誇張的神說道。
嘿嘿,我猜得不錯,袁老師果然是老爸的學生。
「呵呵,你如今是正式的老師了,有什麼擔當不起的?再說小俊還要你多費心呢。」
一說到小俊,袁老師立即兩眼放,如同撿到了寶貝。
「柳老師,不瞞你說,你家小俊絕對是個神。一手筆字寫得可漂亮了。」
老爸笑笑,只當是袁老師的隨口奉承。這個小袁還是太年輕了啊,就算要奉承自己教子有方,也可以說些諸如聰明勤,認真聽講之類的話語。偏要誇小俊筆字寫得漂亮。練字可不是朝夕之功。自家兒子學會握筆也才幾天呢,能寫出什麼花樣來?
袁老師見老爸不置可否,還以為是老爸風格高,謙虛。
「柳老師,小俊真是個好苗子,不但筆字寫得好,算也很不錯的。好好培養,將來一定也和你一樣,是個國家工作人員呢。」
一九七六年那會,國家尚未恢復高考,大學生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是個相當遙遠的概念。說小孩子長大以後能當上國家工作人員,那就是好得不得了的祝福了。袁老師自己,估計也還是個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差一大截。
說我算好,老爸倒是很相信。
記得前世老爸就不止一次和我說過,我還只有三四歲的時候,便能計算一萬以的整數加減法。小學一年級的算,對我來說,無論前世今生,都絕對是小兒科。
看著我們姐弟三個狼吞虎咽吃完飯,老爸又和袁老師聊了一會,這才收拾碗筷,念念不舍回去了。
下午三節課,我幾乎都在想麻塘灣,到底有什麼東西讓我牽腸掛肚?好在無論我怎麼走神,對於袁老師的任何提問,都能對答如流,倒也沒有破壞留在心目中的好印象。
臨近放學時,我突然想了起來。
周先生!
麻塘灣的周先生,在我前世的記憶中,是咱們向縣一個了不得的人。
周先生什麼名字,我不清楚。因為前世沒和他打過道,有關周先生的事跡,都是從老輩人裏聽來的。那是個大有學問的人,首都人民大學的高材生,大革命前系N省省委黨校的黨史教授。
在我的前世,也就是二零零零年以後,教授才逐漸變得不大值錢的。至於在一九七六年,那絕對是大知識分子。想想看,連大學生都是他的弟子呢。
大革命期間,周先生被下放回家務農。可憐他一個教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生產隊的農活哪裏在行?他不好,脾氣又,不肯低頭,因此吃了不苦頭。原先大隊幹部還可憐他,見他是個文化人,給他派了個記工分的輕鬆活。誰知他還不領,大隊幹部更加不待見他,由得他自生自滅。整日吃了上頓沒下頓,穿得也是破破爛爛,哪裏有半點城裏人的樣子?簡直就跟花子差不多。大家稱呼他周先生的時候,也是戲謔的分多於尊敬。
大革命結束,周先生平反恢復工作,不久之後,便擔任了省委黨校的副校長,正廳局級待遇。這還罷了,大革命前他教的許多學生都恢復了工作,為各地縣的領導幹部。我們向縣的縣委書記,就是他的學生。
可是在一九七六年,又有誰能預料,周癲子(客氣的人當面稱呼周先生,背後撇撇聲周癲子)竟然還會鹹魚翻生,跑回省城去當大呢?早知道的話,當然要好好結人家一下了。
這個「早知道」很關鍵,巧我就是「早知道」的人。
真是早知三天事,富貴萬萬年。
這麼大一個寶藏就擺在眼前,要我忍得住不去發掘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儘管等到我年時,周先生差不多也該退休了。可是搭上這麼一條線,總是有些好的罷?有什麼好現在還不好說,總之多一個朋友絕對要比多一個敵人好。
被結識周先生的好前景激勵著,我一手拉著二姐一手拉著三姐,蹦蹦跳跳回到家中。
一見到老爸,我突然又意識到一個難題——怎麼跟他說呢?
主去結識周癲子,總得有一個理由。難不我跟老爸說,這個周癲子很快就會時來運轉,要回省城做大,再不結識,就要過這村沒那店了?這麼說純粹就是找死,不被老爸當神經病才怪。
前世看了不穿越小說,可還沒見過一個穿越者敢於將「穿越」二字宣之於口。
「葉子、小嫣、小俊,來爸爸考考你!」
老爸笑瞇瞇地招呼我們姐弟三個。
嘿嘿,在前世的記憶中,老爸這個神態很悉。我小的時候,他每次回家都要來這麼一招。大都是考考加減法之類的,偶爾也會考考生字。
沒想到重生之後,以四十歲的年齡,居然還要陪老爸玩這種遊戲。我角出一不易察覺的苦笑。不過既然這種「考試」能讓老爸快樂,做兒子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離離原上草……」
老爸開口念道。
嗯?怎麼要考唐詩?我不過才上小學一年級,難道以前老爸教過這首詩?或許教過吧,關於上輩子時的記憶實在太久遠,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楚。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接著老爸,一口氣念完。然後就看到老爸還有二姐(柳葉),三姐(柳嫣)以十分怪異的眼神盯著我,彷彿不相信似的。
壞了。我突然意識到,老爸這是在考二姐呢。上五年級,學過這首詩。看樣子以後開口前要多留個心眼,不然一不小心就會出破綻。
「小俊,你學過這首詩?」
老爸有些疑地問。
我抓抓腦袋,急智生,笑道:「聽二姐讀過。」
這個解釋倒是勉強可以矇混得過去。
老爸高興了,掏出幾顆糖果,笑瞇瞇地說:「聽二姐讀過就能記住,很不錯呢。獎你一顆糖。」
這也是老爸一貫的招數,每次回家,都會買幾顆糖,分給我們姐弟。那時節的糖果,花樣甚,和水果糖有些類似,不過沒有水果的味道,就是一個糖塊,包著一層花花綠綠的糖紙,俗稱「紙包糖」。農村的小孩,一年到頭也難得吃上幾回。
我接過糖果,高高興興放到裏,還真甜。
老爸見我們姐弟開心的樣子,眼睛裏滿是慈。
吃著這種前世已經起碼有十多年沒嘗過的紙包糖,我突然有了主意。
支持文學,支持()
穿越而來發現身下有個孩子,還是"她"剛生下來的.被好心人救起,面對著土培瓦房,破窗爛牆,還有手上嗷嗷想吃的粉嫩孩子,安夏咬牙,好歹是從農村出來的,也有經驗,一定能在這農村幹番大事業.身無分文,沒有屋舍,她就伐木建房;山林找食,勞動換吃,孩子也餓不死;手藝豐富,也能開店賺錢,買田種地;新技術帶動,竟也能致富.看著日漸帥氣的兒子,再看看眼前和兒子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男人,安夏挑挑眉,"坦言"道:"你長的和我兒子可真像啊,記憶中,我丟過一個兒子,該不會是閣下吧?"男人挑眉道:"你確定你生的出來?"當單親窮媽變身富甲一方的富婆,再次踏進那個曾經丟棄自己的家,有時如何的一番場景呢?當曾經嘲笑辱罵她的人對她跪地求饒,他們應該沒有想到會有那麼一天吧?腰包越來越鼓,那些眼饞的人也越來越大,想盡辦法上門拜訪,還賄賂她的兒子?【片段一】"孃親,你看,這是周叔叔給的牌子,說能號令千軍萬馬,給你當聘禮的."兒子雙手捧上將軍令牌,說道.某女嫌棄,"兒子,這令牌硬蹦蹦的,不能吃不能花,有個屁用,一個令牌想奪我的錢?休想!"……"
【溫柔賢德王妃x鐵骨錚錚梟雄】【體型差】【溫馨婚後】人盡皆知,冀王趙虓驍勇無匹,是大靖邊疆第一道銅牆鐵壁,素有“梟虎”之名。他謔號“獨眼兒”,左眸處一道猙獰傷疤,面容兇悍,體格魁梧,更傳言性情暴虐殘酷,曾命人砍下戰俘頭顱烹煮後送給敵將,令其驚駭大罵他“屠閻羅”。寧悠是膽戰心驚地嫁過去的,一輩子恭謹小心,只怕一步不慎便引他暴怒。可多年以後回頭再看,他哪有如此?分明是嘴硬脾氣直,疼愛媳婦卻不自知,更不懂憐香惜玉的粗漢子一個罷了。重來一世,她的願望原本簡單。活得自在些,好好兒地守著這個盡管少有柔情、卻愛她勝過自己的男人,好好兒地將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兒孫滿堂。可百煉鋼還未化為繞指柔,一場巨變卻悄然而至。佞臣矯詔,篡逆削藩,性命攸關之時,趙虓為護她和幼子,被逼舉兵。她唯有慨然陪他踏上征途……【小劇場】趙虓做藩王時和寧悠吵架:-這藩國裏誰做主?何時輪到你對我指手畫腳?反了天了!(色厲內荏)趙虓登基後和寧悠吵架:-我怎就非得聽你的?我堂堂一國之君就不能依著自己的想法來?(虛張聲勢)-好了好了,我錯了,我改還不行?(擰巴扭捏)-我認錯態度怎麽不好了?(心虛嘴硬)-好嬌嬌,不氣了,是我不對……(低頭服軟)衆內監:??陛下竟然懼內王淮: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內容標簽:強強 宮廷侯爵 情有獨鐘 重生 正劇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