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本就不理會朱元璋的質疑,接過來說道:“可不是嘛!財帛人心,面對財寶的,他們守不住本心也是正常的。”
朱元璋面不悅說道:“那你在東宮門前將他們打死,前前后后不到兩個時辰,還都是竊的罪名,這要是讓別人知道了會怎麼想!”
朱允熥繼續裝傻說道:“別人肯定會引以為戒,不敢再犯!皇爺爺請放心,孫兒已經命令整頓東宮,絕不允許再發生這等事!”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臉竟然緩和了!
若是一般人肯定不著頭腦,但是朱允熥明白,他這是在詐自己呢。
朱元璋認真的說道:“這件事你理的很好,竊的奴婢就該打死!”
“皇爺教訓的是……”
朱允熥心中明鏡似的,朱元璋夸贊自己把這件事理的好,不是因為自己打死了奴婢,而是借著“竊”的罪名打死的!
如果當時自己任由那位教習嬤嬤把太子妃攀咬出來,自己再拿著證實證據找太子妃理論,甚至找朱元璋評理。
那會造什麼結果?
教習嬤嬤同樣會死!
把事鬧大了,呂氏也要到朱元璋的訓斥和責罰!
畢竟做繼母的指使奴婢苛待郡主,實在不像話!
天綱倫常何在!
皇家的親何在!
但是朱元璋一定會將此事下去的!
而且呂氏即便是責罰,也不會太過嚴厲!
畢竟還要這個罪名影響太壞了。
如果責罰太過,就會被眾人知道,那就等于向朝野和天下百姓宣揚了。
所以朱元璋對呂氏只能輕輕放下,責罰也不會太重。
可呂氏到責罰之后呢?
繼母苛待繼,不要說是發生在天家,就是發生在普通的百姓家里也是一件大大的丑事!
什麼做皇家?
那是天下的表率!
那是百姓的楷模!
如果皇家都發生了這等事,百姓會怎麼想?百姓會怎麼議論?
就像幾年前,料出來某國王室家庭不和的丑聞,而且當時還上了著名的口秀,立刻就引來收視狂。
吃瓜群眾紛紛議論,都說王室也不過如此,同樣也會兄弟不和,也會妯娌不和……
也有的說連自己的家都比他們和睦!
也有人說堂堂的王,居然管理不好家庭……
大家都非常有興趣的觀看著這出鬧劇……
甚至還有人說,要取消他們皇室的待遇,因為太讓人失了……
要知道那可是五百年后發生的事啊!
而且他們早就實行不同的統治方式,民眾對于皇室的尊敬和擁護程度遠遠沒有咱們君主專制高!
可就是那樣,民眾依然大失所!
可以想象,如果這件事自己把它宣揚出去了,只為出一口惡氣就鬧得沸沸揚揚。
那皇家的威嚴何在?
皇帝的權威何在!
到時候朱元璋一定會覺得自己只有狠辣而不知輕重!
他就會對自己大失所!
自己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要比呂氏重大!
到時候非但扳不倒敵人,也會把自己陷進去!
所以朱允熥這才沒有聲張,而是找那個“竊”找借口置。
那麼自己的舉,在朱元璋眼中就是識大,就是有智慧,就是知道輕重!
反過來,也會對呂氏更加不滿……
孩子都這樣好了,你還百般刁難,簡直可惡!
就算今天朱元璋沒有提起這件事,朱允熥也相信絕對瞞不過他的眼睛!
會被他記住在心里的。
宮里面一下子死了兩個有品級的奴婢,而且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用同樣的罪名,被活活打死在東宮門前。
這在宮里可不是小事!
所以就算自己一聲不吭,朱元璋也會知道的清清楚楚!
而有些話不必言明,甚至不必讓所有人都知道。
只要讓該知道的人知道就可以了!
效果也就達到了!
就像是囤積炸藥一樣,朱允熥現在只要一點一點的在朱元璋心里囤積他對呂氏的不滿就好。
總有一天會炸的,不必急于一時。
而且一旦炸,可是會死人的……
朱允熥開口說道:“皇爺爺,孫兒準備把東宮的護衛定時集中起來訓練一下,避免他們長時間安逸,不能保護東宮的安全,您看如何?”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知道這是自己的孫兒在向自己要權了!
“哦,你為何會有如此想法?”
迎著朱元璋的目,朱允熥坦然無懼的說道:“瞿能的兒子瞿陶因為平叛有功,被提拔為錦衛千戶,此人非常勇武,對大明忠心耿耿。”
“他現在值守東宮,況且東宮所需要的護衛也不多,孫兒就想著讓他代為訓練,皇爺爺您看可好?”
朱元璋怎麼會不明白,對大明忠心肯定是有的,但必不可的是對眼前這位孫兒忠心吧!
瞿陶是朱允熥的人,一旦讓瞿陶“訓練”東宮護衛,那麼就等于把東宮的侍衛給了朱允熥!
那時候呂氏和朱允炆會怎麼想?
朱元璋試探的問道:“東宮的侍衛我聽說還算不錯呀,有必要額外訓練嗎?再說瞿陶年紀輕輕,他要是手腳有了閃失,那可如何是好……”
朱允熥眼睛之中飄過一躊躇,一擔憂,微張,猶豫了一下。
不過隨即就變得堅定起來。
這才開口說道:“訓練東宮侍衛不過是為了加強防罷了,而且瞿陶能文能武,年紀輕輕卻已經履立戰功,訓練一些侍衛必然是心手到擒來,所以還請皇爺爺請放心。”
朱元璋眼神變得復雜起來,看著眼前這個年齡不大的孫兒,心中充滿了歉疚和可憐……
嘆息說道:“這些年……苦了你啊……”
話說這,朱元璋的眼眶就有些微微泛紅,眼睛之中也泛著水汽……
這個可憐的孫兒,心中在害怕呀……
在他的里面沒有平安啊……
隨即,朱元璋面又變得非常嚴厲,目之中出來幾分兇狠。
說道:“你不必擔驚怕,只管放心!皇爺爺不與任何人傷害你!保你安然無恙!定能夠一生平安!”
朱允熥當然知道朱元璋為何說這些話,也沒有點破,眼神里面滿了激,說道:“孫兒多謝皇爺爺!”
我本書生郎,錯生帝王家。 讀過許多書,識得萬千字,要是個太平年就教幾個蒙童,得閑聽聽曲,再找幾個狐朋狗友,偷看誰家姑娘好看。 仗劍天涯,太累;紙醉金迷,太吵;推杯回盞,太脹;回首瞧了幾眼,竟然混了個定天之王,大好的一顆頭顱價值萬金,還是太煩。 走的路遠,知道草海深處有一座積雪萬年不化的高山,那十萬山後有一道地龍遮天的天火,天下之大也不過是一張棋盤。有紅顏知己,有諸子百家,難得一刻清靜,那就湊熱鬧下上兩手閑棋,等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候,看看年少時埋在海棠樹下的那壇酒熟了沒有。
崇禎十六年,軍醫朱劍穿越到了朱慈烺的身上,成為了大明朝的倒黴太子。肆虐的鼠疫,糜爛得朝政,席捲天下得李自成,肆虐西南的張獻忠,白山黑水還有磨刀霍霍隨時可能殺入中原得女真鐵騎,偏偏還攤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便宜老爹。朱慈烺將屠刀一次次的舉起,不光是對準戰場上的敵人,同時也對準了朝堂上的敵人,對準了民間的敵人!殺貪官!除晉商!剿闖逆!滅獻賊!在不斷地血腥殺戮中興大明,成就一代屠皇!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明屠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謝恒宇穿越到一本曆史小說裏,但他的身份不是主角。爺爺是開國皇帝。父親是當朝太子。作為皇太孫,未來的皇位繼承人。自己卻選擇一個看不上自己的假清高女主。親眼見證男主篡位成功,取代自己登上皇位,和女主鸞鳳和鳴!好!既然自己是反派,何不將反派進行到底。女主不要退婚嗎?男主不是要造反嗎?退婚要趁早。造反也要趁早!趁著男主還沒有崛起的時候,謝恒宇毅然走上了天命反派的道路,在造皇爺爺反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