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漢武帝什麼?
殺母立子!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立了更像自己的劉弗陵為太子,也就是后來的漢昭帝。
但是這個時候,漢武帝已經覺自己時日無多,兒子卻還年,為了避免當年呂后政的悲劇重演,也為了讓將來兒子親政后免除掣肘。
于是賜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將劉弗陵托孤給霍、上桀等人。
朱元璋連連搖頭說道:“漢武帝所做的是為了他兒子,所以劉弗陵就算知道也不會說什麼,更不會懷恨誰。”
“可是允炆不同啊,他也是個孝敬的孩子,如果咱把他的母親殺了,他肯定會知道咱是為了保護允熥,這樣一來他怎麼不對允熥懷恨在心,那可是他的母親呀……”
陳迪問道:“那如果是三殿下繼位呢?”
朱元璋說道:“允熥是個有智謀的,咱看他懷大志,而且到目前為止,他沒有對允炆和呂氏運用任何手段,不過以后,也很難說就不會啊”
陳迪也為難了起來,世間安得兩全之法!
朱允熥非常優秀,而且從才干上來說,陛下也更傾向于他。
可是陛下擔心他背后的勛貴勢力。
朱允炆也尚可,可陛下又擔心他們兄弟……
可是陳迪更加不解的問道:“既然如此,陛下更應該從中調和,盡管不易……可是也不能讓他們各領一部,這豈不是加劇爭斗?”
朱元璋閉上了眼睛痛苦地說道,“現在已經無法調節了,皇帝寶座,或許太吸引人了……”
盡管朱元璋不想承認,可也不得不說,在皇位面前,自己的調節真的沒有用!
無最是帝王家!
朱元璋的眼神突然銳利了起來,聲音冰冷的說道:“不過你放心,無論如何咱都不允許他們兄弟相殘!咱死的時候會留下詔書,也會妥善安置,再不濟,也會讓新君立下誓言!”
陳迪當然明白,只要朱元璋在詔書中稱贊并且囑咐他們以后相親相就足夠了!
有文武百和天下的百姓看著,即便是要做面子功夫,也不至于產生流之事。
本就不用所謂的詔,殺害兄弟如何如何,那就太狗了!
再加上朱元璋讓另外一個就藩,也能夠讓新君放心。
如此一來,這是朱元璋的命令,即便是新君心有不甘,那也不會撕破臉皮。
畢竟遵從“先帝”安排,乃是孝道!
皇帝是不允許在孝道上有虧的!
如果再加上立下誓言,那就萬無一失!
此時不像后世,可以隨隨便便的發咒起誓,如同兒戲一般。
其實在后世,很多人也就是把誓言當做兒戲玩笑的!
要知道古代人非常敬天,天雷擊打了大殿,皇帝都得誠惶誠恐,而且非常隆重的前去獻祭。
如果出現了什麼蝗蟲水災,干旱冰雪,都會認為是上天的懲罰!
皇帝甚至都要下罪己詔!
所以沒有人敢不尊重誓言!
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
朱元璋又盯著陳迪說道:“你不是不明白咱為何要讓他們各領一部嗎?咱再告訴你,暫時想看看某些人究竟有多瘋狂!既然皇孫能夠得以保全,那麼其他人就不重要了……”
朱元璋為十分威嚴的說道:“從目前太子妃呂氏的表現來看,確實做得不好,朕讓他們個領一部,就是給呂氏希,朕想看看究竟還能做出什麼舉!”
“不置呂氏,允熥恐怕心有不甘……而且以后也是他的大難題,置呂氏,允炆又會對允熥懷恨,并且也會引人非議……所以輕易不得啊……”
朱元璋眼神之中出來殺氣,說道:“若是止步于此那還倒罷了,若是變本加利心腸歹毒,到時候就是咎由自取!咱名正言順的親自將置了!
沒有的頻頻挑唆,允熥就能活命,而允炆也不會懷恨……允熥也能心里平靜,不會再牽連允炆……”
朱元璋看似話語凌,可他說的是那個做皇帝的形,只不過未直言點明罷了。
陳迪依然是能夠聽得明白的。
陳迪知道朱元璋的難,他在左右為難之際呀。
只能夠想方設法的保住家人,其實,這也是現在這種況下最好的辦法了。
如果立朱允炆為太孫,呂氏必須死,這個婦道人家才不會出幺蛾子,威脅朱允熥安全。
只要呂氏的罪名無可反駁,朱允炆就不能怪朱允熥。
因為他什麼也沒做!
是呂氏咎由自取!
怨不得別人!
況且又不是朱允熥的錯,也不是他挑撥的,因此就算朱允炆心有不滿,也不至于殺害手足啊。
朱元璋又接著說道:“如果咱要立允熥為太孫,那麼呂氏就會為大明的太后,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此時就立朱允熥為太孫,就像朱元璋所擔心的,他了那麼多的苦那麼多的制,以后還要遵呂氏為太后……
朱元璋頓了頓又說道:“如果呂氏頭腦清楚,謹小慎微安分守己,那到罷了,允熥或許還會忍住……如果再仗著自己太后的份,制允熥,干涉他的事,那允熥該怎麼辦?”
“要知道允熥若是做了皇帝,咱相信他絕非庸主!這樣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又怎麼會任人欺負呢!
但是呂氏畢竟是的繼母,是他的長輩,是大明朝的當朝太后!況且允熥已經為自己尋生路了,他這樣害怕,怕的還不是允炆而是呂氏啊,最毒婦人心……所以他一定鏟除威脅自己統治的人!”
朱元璋目銳利地說道:“而他一旦稍微有所作,就會立刻引來群臣和天下百姓的非議!大明朝的皇帝不孝,這得是多麼大的笑話!這可是會搖國本的!”
“如果允熥不能夠對付呂氏,那麼怎麼辦?那就只能報復在允炆上,以此來警告呂氏……”
“因此無論為了保全允炆,還是替允熥解決他無法解決的難題,呂氏都必須死!而且還要死得名正言順!死得連允炆都無話可說!”
朱元璋為了保全他們兄弟,只能讓屢屢做惡的呂氏為祭品!
只要呂氏死了,朱元璋相信朱允熥的心也不會深究朱允炆。
畢竟朱允熥可從來沒有對他們母子下過手,由此也可以看出來他的肚量。
陳迪聽得明白,朱元璋雖然現在沒有說要立誰做太孫,但是很明顯的,在他心里面已經非常偏向三殿下了!
甚至這樣的籌謀,也大多也是為著朱允熥!
讓二人各領一部,明面上是讓二人競爭。
實際上卻是籌謀呂氏!
陳迪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涼氣,
帝王心,當真難以猜啊……
……
一個從未出現過的朝代,一個穿越到婚房的倒楣大學生,一座神奇的圖書館,成就了一段舉世無雙的傳奇人生,當林寒以優雅的姿態走著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時,大寧朝上下對'妖孽'二字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世上的道路千千萬,總要一條一條試試嘛。 林寒語。
嬴政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廢材兒子嬴瀾,竟然是在藏拙。 直到有一天,他聽見了嬴瀾心聲。 “陛下,這丹藥乃是天才地寶煉製,一粒可延壽五年!” 【拉倒吧! 吃了能活五月都謝天謝地了,還延壽五年? 】 “陛下,匈奴日益猖獗,老臣願率鐵騎親自討伐,必定踏平匈奴,揚我大秦國威。” 【踏平匈奴? 別逗了! 現在匈奴冰天雪地的,鐵騎直接給你凍傻! 】 “瀾兒啊,這次寡人被困,你是如何讓那匈奴單於開口說出寡人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