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就有一位宦領著一位白髮老者從虎圈另一側的道路中走了過來,那宦先進來通傳道:「回稟陛下,太后,《詩》博士轅固生奉詔覲見!」
「傳!」天子淡淡的道,然後對劉德使了個眼,意思就是讓劉德看著辦了。
劉德雖然心裏很無奈,但臉上還是得裝出一副竹在,智珠在握的模樣。
「老臣轅固生拜見吾皇,拜見太后,拜見長公主及殿下……」轅固生被宦領進來后就跪下來叩首,從劉德這邊的視線看過去,轅固生此時也已經很老了,看年紀也應該有七十多了,一般而言這個年紀的老人應該是垂垂老矣,連記憶都開始消退了,但轅固生此時依然生龍活虎,看樣子子也比較強壯。
博士這個職劉德是知道的,這是一個秦代的職,最初是授予那些從關東各地投奔秦國的百家士子,因此,其實並非是什麼高,也就是個名譽質的客卿一類。
到了漢代,惠帝劉盈廢除狹書律,同時為了更好的搶救那些在戰火中被焚毀和失傳的典籍,於是重設博士。
因而,在此時,博士這個職,並非只有儒家的人才能當。
儒家有詩書博士,法家有刑名博士……
而且各博士的頭銜劃分的很細。
像《詩》《書》《爾雅》《論語》《春秋》《韓非》《管子》《伊尹》甚至《孫子》《孫臏》各自都有各自的博士。
總的來說,此時漢家的博士,大抵就相當於後世的某某專業專家國家認證資格。
能被拜為某書博士的,基本是一定是此書研究和理解就最高的那一個。
而這轅固生就是如今的《詩》博士。
這表明他應是《詩》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但劉德知道這也未必一定!
當此之時,不單單諸子百家,齊頭並進,共同在漢室尋找著施展自己政治理念的機會。
就是各大學派部其實也是山頭林立。
就拿《詩經》而言,此時就有三個山頭,一個是齊詩,轅固生就是齊詩的代表,另一個則是魯詩了,魯詩的領頭人是申培,曾至楚國太傅,名滿天下,世人尊稱為申公,第三個則是流傳在燕趙大地之間的燕詩派系!
這三個派系都認為自己是正統,其他兩個是別傳異端……
後來,劉徹搞的罷黷百家獨尊儒,不單單把其他諸子百家排斥在外,就連儒家自己部的一些山頭也慘遭打,《穀梁春秋》一度被打到幾乎失傳的地步,學《穀梁春秋》出的人甚至只能裝作自己是《公羊春秋》的學者,才能勉強做……
直到宣帝之時,因為世緣故的問題,宣帝重視穀梁而排斥公羊,於是在石渠閣會議上,穀梁派翻做了主人,把公羊派給踩到了腳底下……
所以說,就算是後來罷黷百家獨尊儒了,思想界也並沒有什麼統一,反而相互傾軋,排、打更加厲害,儒家部各派系也是經過了兩漢數百年的不斷部傾軋和相互融合,最後才了一個整的……
前世的時候,劉德在河間國難免到了一些燕詩派系的學者的影響,對於魯詩和齊詩其實是沒什麼好的……
這也是劉德現在對轅固生沒太多好的原因。
劉德正在腦子裏想著怎麼幫轅固生破局之時,竇太后就已經輕輕的笑問著:「聽聞卿家治《詩》頗有心得,見識廣博,哀家此次詔卿前來,就是想問問卿家,以卿家之見,老子所著之書如何?」
其實竇太后也沒想怎麼著,就是心裏不痛快。
昨日,在聽黃生與講解老子《道德經》之時聽說了有個博士名轅固生與黃生有過爭辯,一度相持不下,最後還是天子解的圍。
在竇太后心裏,這黃老學不管是治國也好還是治家也罷都是最上等的學問。
因此在聽說竟然有儒生能跟覺得學問人品都是一流的黃生抗衡時,心裏就不高興了,覺得這儒生實在是狂妄,得給他點教訓,讓他知道厲害,這才讓天子將轅固生召來,倒不是想找轅固生的麻煩,只不過是想聽一些奉承話,轅固生低頭承認黃老學才是當世第一的上等學問。
劉德一聽竇太后開口,連忙拋開心裏的那些小算盤,心裏一機靈搶在轅固生之前出聲道:「回皇祖母,孫兒覺得老子所著之書實乃諸子百家第一的學問,當年孔仲尼也曾兩次當面請教老子,稱老子為『古之博大真人』,既然連仲尼都覺得老子乃是『古之博大真人』孫兒想來,老子當是諸子百家先賢的第一人!」
劉德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倒沒錯。
在最開始的時候,黃老派跟儒家之間的關係或許很好,所以孔子也能當面老子,並極為推崇。
可惜,兩人的徒子徒孫們為了搶奪話語權,到現在已經就差打出腦漿來了。
黃老學的學者不喜歡儒家,儒家的人也看黃老學不順眼。
劉德這話一出,竇太后頓時就開心了,笑道:「哀家覺得劉德說的很對,皇帝你以為呢?」
天子劉啟還能說什麼,只好附和道:「母后說的是……」同時,天子對劉德機靈在心裏也是很滿意的,覺得這事應該就這麼過去了吧,太后都笑了,這說明氣消了啊!
可惜,下一刻,一個很不合時宜的聲音倔強的道:「回太后的話,老臣以為,老子之言,乃家人言耳!」
劉德心裏面頓時就好似有一百萬頭草泥馬狂奔而過。
「就算作死也不該這樣啊~」劉德哀嘆一聲,真是不做死就不會死啊,他現在連想吃了轅固生的心都有了!
轅固生的話里明顯的充滿了對老子之書的蔑視與輕視,竇太后就算是個文盲也聽出來了,這轅固生的言下之意就是所推崇的當世第一的黃老學只配哄哄農村鄉下的愚昧婦人了,這不止是在輕視和蔑視黃老學了,更是在暗諷不過是個瞎眼的愚昧老農婦!
「家人言!???」竇太后一下子臉就變得鐵青了:「安得司空城旦之書?」
竇太后的意思就更晦一些了,轅固生是《詩經》博士,而當此之時《詩經》的條文名錄與行文篇幅跟現在漢律之中專門用來管束那些因為犯罪而被罰去修長城和城牆的犯人的刑徒名冊類似。
意思很明顯,你竟敢說哀家所的黃老學是家人言,那你所學的《詩經》豈非不過是給犯人刑徒看的的刑徒名冊。
這已經是極為嚴厲和憤怒的指責了!
事終於劃落到了不可逆轉的那一步。
…………………………………………
第二更晚上還有2更哼哼那10張催更票俺就不客氣了嘎嘎嘎我太機智了,昨晚居然留了一章存稿0-0
話說我也是現在才發現,特麼起點當日投的催更票次日才算數啊尼瑪呀!
李峰穿越了,來到了大唐貞觀年間,不過身懷系統,還在長安坐擁一個小酒館的他卻絲毫不慌!「什麼?你讓我評價玄武門之變?老李,你竟然敢妄議朝政!」「老李,老房,老孫,還有那個老程是吧?我說的這個土豆沒騙你們吧,真的可以畝產千斤!」「來來來,嘗嘗我這小酒館新推出的火鍋!不好吃不收錢!」……就這樣,開著小酒館的李峰,卻奇怪的發現,自己除了在小酒館裡面和幾個大叔級別的商人裝逼,也沒幹啥啊,怎麼成就點唰唰的漲呢?
正月里的一天,曹操正自昏沉,忽聽見耳邊有個婦人聲音:“大郎,起來吃藥了……”故事就此拉開大幕——“汝這等契丹、女真野人,可知一漢能當五胡嗎?”“趙家這等天子,如何配受萬民奉養?”“宋江小兒,憑你也配自比劉備?”“吳用,你是孤見過的最無用的軍師了。”“林教頭,孤的虎豹騎以后就交給你了!”“吾旗所指,皆為中華,若不臣服,便為塵土!”
現代退伍特種兵王鐵意外穿越成水滸第一任寨主王倫的兒子。什麼,明天就是林沖火并王倫的日子,小命豈非不保?堂堂特種兵,擁有各種保命的技能和對水滸各種橋段的熟知,怎麼會命隕當場。收林沖,當寨主,殺晁蓋,陰宋江,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王鐵謹記九字真言,攬盡天下英雄,在北宋末年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靖康之難中開始大放異彩,爭霸天下……
一覺醒來,發現身在皇宮凈身房,正被一個老太監手拿割刀凈身是什麼體驗?徐忠萬萬沒想到,自己只是一夜宿醉,醒來后竟來到一個陌生的世界,還差點成為了太監,好在凈身時發生了點意外,讓他幸運逃過一劫。從此徐忠以一個假太監身份,混跡在女帝身邊,出謀劃策…
作為一個演技高超的演員,林柯穿越到了大魏圣朝,成了禮部尚書之子。但他是娼籍賤庶!這個世界把人分為上三流,中流流,下九流……而娼籍屬于下九流,不能參加科舉。母親是何籍,子女就是何籍!什麼?三尊六道九流?三六九等?我等生來自由,誰敢高高在上!賤籍說書人是吧?我教你寫《贅婿兒》、《劍去》、《斗穿蒼穹》,看看那些個尊籍愛不愛看!賤籍娼是吧?我教你跳芭蕾舞、驚鴻舞、孔雀魚,看看那些個尊籍要不要買門票!賤籍行商是吧?你有沒有聽說過《論資本》、《論國富》、《管理學》、《營銷學》……還有賤籍盜,我和你說說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