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節 田叔去世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節 田叔去世

無論朝堂如何波雲詭異,考舉依然繼續進行。

很快,第二的考舉考試全部完

所有的卷宗,全部被封存,然後送去了位於未央宮東側的新城區。

在這裏,上千名來自府、京兆尹、宗正、太常的學者員們,已經就緒了。

三人為一組,叉閱卷、打分。

每完一份,立刻封存,由專人送去太常衙門,由太常本人監督總計三百餘人的統計員,匯總績。

而士子們則迎來一次短暫的休息時間。

在第二績沒有公佈之前,他們可以盡的嬉戲和遊玩。

於是,長安城的商品經濟和消費市場,立刻大暴。

在短短的三天時間,這些士子及其家人、僕從,消費掉了長安九市之中七的商品。

他們買走了三十萬桶各類酒類,七千多石的類,三十二萬匹布帛,其中包括了三千匹蜀錦,四千多匹棉布。

此外,瓷、書籍乃至於豪華馬車、各類珠寶玉,也紛紛銷。

很顯然,有些人本不是來參加考舉的。

他們是打著考舉的旗號,來長安買買買的。

長安九市的大小商賈,自然是樂得合不攏

整個考舉期間,就是他們一年最幸福的時

以至於有人曾經說過:長安九市的買賣,哪怕其他十一個月都是保本,但只需要考舉的那一個月,也可以大賺特賺。

這確實是事實。

歷年考舉,都會製造一批暴富的商人。

有些幸運兒,甚至是莫名其妙就發財了。

就像今年,有個名曰孔仲的齊國小商人,從齊國帶了一批漁民在海灘撿到的海螺來長安販賣。

這些海螺,模樣千奇百怪,各種各樣,在齊魯的海岸線上屬於掉地上沒有人撿的那種。

但,在長安人和其他來長安趕考的士子眼裏,這些海螺,卻彷彿是新大陸的寶貝。

Advertisement

一下子就火了起來,考舉士子幾乎人手一個,長安大街小巷裏的孩子們,也爭相纏著父母,要買一個海螺。

這孔仲帶來的數萬個海螺,瞬間銷售一空,均價達到了五十錢一個。

可謂是瞬間炸,一下子就為了無數人追捧的偶像和傳奇。

這些海螺是如此的歡迎,以至於,它們甚至進了宮廷,來到了劉徹面前。

宛邑長公主桃桃和還沒有封號的橙橙小公舉,都死了這種本不曾見過的新奇玩,兩個可的小公主,天天拿著海螺到吹。

宮廷外,隨可見這兩位公主殿下吹響海螺的聲音。

下面的宦,見兩位小祖宗這麼這海螺,於是挖空了心思,從市面上淘回了數十個海螺,專供兩位公主把玩。

甚至有人已經急命令齊國和安東,馬上送三百個他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海螺來長安。

沒辦法,如今這宮廷里,皇子們人微言輕,甚至被嚴令不許有任何人故意驕縱和逢迎。

膽敢這麼做的宦,統統都死了!

唯有公主們可以百無忌,做們想做的任何事

宮裏的宦們甚至私底下議論,當今天子,明顯就是兒控。

輕男思想嚴重的很!

但劉徹現在已經沒有空去關心和注意,在長安城裏走俏的小小海螺了。

他是急從甘泉宮回到長安的。

史、故中大夫、邯鄲六君子之一,太學第一任山長,曾經見證了趙王張耳、張敖興衰的天下名士田叔已經不行了。

他躺在病榻上,唯有膛微微起伏的呼吸,證明著他還活著。

「太醫署要盡全力,想盡一切辦法,診治田叔……」劉徹走出田叔的臥室,對著跪拜在門口的太醫令石穰代。

雖然劉徹自己也清楚,這其實只是聊盡人事而已。

Advertisement

田叔的,在去年開始就已經急轉直下,能撐到現在,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若是條件足夠,可以管和進行流食,或許能多撐幾天。

但那樣做有什麼意義呢?

強行留一個必定要走的老人,除了讓老人和他的親人家屬都備折磨外,並沒有其他益。

所以,除了田府,劉徹就吩咐左右:「讓尚書令擬好詔書,一旦田叔不幸,既追封新野候,食邑四千一百戶,田叔子田范嗣位,賜田叔謚曰:康,取合民安樂之意!」

在謚法解之中,合民安樂曰康,康則富而教之。

于田叔而言,這是一個很恰當,且很準確的蓋棺定論。

這位正直、剛正且心懷百姓的君子,是劉徹在這個世界所見的為數不多,能夠完全做到孔子所要求的君子行為守則的人。

他這一生,無論是居高位,還是得天下讚譽,始終不卑不,始終遵守底線和原則。

坐在攆車之中,劉徹有些恍惚。

他至今依然記得,自己當年第一次拜見這位老大人,這位老先生時的場面。

他至今依然記得,自己當年對對方和已故的老丞相申屠嘉承諾過的事

「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再造天朝上國,中央王朝!」

想著這個當年的誓言,劉徹就忍不住流下一滴眼淚。

老臣們一個個離他而去,田叔死後,這個世界上他真正信得過,且能夠完全放心的人又了一個。

孤單轉瞬之間就湧上心頭。

皇帝是寂寞的。

連枕邊人,都不可信,連兒子也要提防。

何況大臣?

不過,劉徹也知道,這就是他的宿命。

從他決定要做皇帝,要承擔起這個天下,並且戴上皇冠的那天開始。

他就已經註定孤家寡人,已經註定必定在寂寞和孤單之中渡過冰冷的時

Advertisement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劉徹沉沉的嘆息一聲,攆車的車碾過青石板鋪的道路,在後留下一串串重重的車印記。

當天傍晚,劉徹接到消息——田叔去世了。

聞訊,劉徹百集,久久無法平靜。

……………………

田叔的去世,宣告了呂后時代的結束。

從此,漢室朝堂上,再也沒有了曾經在呂后時期任職的大臣了。

同時,田叔的去世,也拉開了歷史的新篇。

在經過了長達六十餘年的時間后,漢室終於有蕭何之後,第二個憑藉文治而非戰功封侯的文

雖然田叔只是追封,但對於天下士大夫來說,依然是歡欣鼓舞的,無數人議論紛紛,士大夫們更是倍

用文治和政績,打開通向列侯之路的大門已經打開了。

列侯,可不僅僅是地位和份的象徵。

更是權力的象徵!

每一個有志於執政的士大夫,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封侯的機會。

哪怕其幾率小到幾乎可以忽略。

因為,在漢室,政治的潛規則就是——非有功不得候,非列侯不得拜相。

想做丞相,想要為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上佐君王,下安萬民,群臣避道,禮絕百僚。名為宰,稱為相,執政天下的真正大臣。

就必須先為列侯。

這是標準和鐵要求。

任何非列侯的大臣,都不可能被拜相!

是以,一時間,整個輿論和天下,都紛紛紀念和頌揚田叔的種種事跡。

諸子百家各派巨頭紛紛遣弟子甚至親自登門弔唁。

就連向來不出濟南的伏生,也派了自己的兒子,來到長安弔唁。

這位天下士大夫的神領袖,甚至引用了孔子的名言評價田叔的一生,稱他『居是國必聞其政』田叔可謂君子矣。

Advertisement

儒家和法家,更是將田叔推崇的無以復加。

甚至有要將之神化和偶像化的跡象。

這很正常——田叔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諸子百家,所有學派,人人都將他的這個恩惠。

誰不讚譽和推崇他,誰就是沒有良心!

為了留住自己的良心,所有人都是拚命鼓吹。

而毫無疑問的是,晁錯是所有人里,最有良心的那個人。

他親自登門,執弟子禮弔唁田叔,在田叔出殯的那天,更是抬棺而行,彷彿真的死了老師一樣。

當然,不止一個晁錯在這麼做。

府卿劉舍、大農直不疑以及十餘位列侯大臣,都紛紛登門致哀,無數人爭相要給田叔抬棺。

若非禮法制度所限,他們說不定敢給田叔披麻戴孝,做孝子賢孫。

沒辦法,誰不知道田叔與當今天子之間的關係?

誰不知道當今天子一直視田叔為老師?

為了捧皇帝臭腳,貴族僚什麼噁心事都做的出來。

更何況,田叔之名,天下敬仰。做他弟子、門徒,本就是無比榮的事

只是……

這些人的行為,傳到劉徹耳中之後,讓他然大怒。

「這些混賬!」劉徹如何不知,這些渣渣是在拿田叔消費,吃人饅頭?

但他終究還是無法借題發揮,趁機發作。

因為他明白——假如僚不捧臭腳,不吃人饅頭,那就不是僚了。

況且,他們的行為,無論出發點如何,結果都是田叔得利。

與其去跟這些傢伙較勁,不如將力放在如何實行當年的承諾上。

畢竟,逝者已逝,活著的人,卻還得繼續前進。

不過……

「這條路,誰能陪朕走到最後?」劉徹不得而知。

但他知道,肯定會有人與他一起前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