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高岳剛剛走到城門,就看見幾名馬凹原的驛卒氣急敗壞地跑來,連喊沒有王法了。
高岳便把他們攔住,說怎麼了。
「長武,長武城軍突然佔據了馬凹原驛和河對岸的烏氏驛,扣留所有的書信和驛馬,還把我們給逐出來了。」
「什麼!」高岳大驚失。
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城外百姓大:李懷、孟涉、石演芬、達奚小俊等朔方將,統率著數百騎兵,向城門這裏一步步靠近。
馬背上的李懷看到高岳,便遠遠地用馬鞭指著他,溫言喊到:「高孔目,我知你與我判高公楚同是渤海高,咱們昔日在汾郡王府也有過一面之,現在不干你事,有幾位擾軍紀的逃將,跑到你們涇原軍府來搖鼓舌,請給我帶回長武城斷。」
高岳笑了下,而後便急速退到城門,揚手對城堞上的戍卒高呼:「落城門!」
「你!」李懷大怒......
這下,西蕃的秋月侵軍剛剛敗走,來解圍的長武城軍又鬧起訌:李懷現在佔據了馬凹原和烏氏兩座驛站,隔斷了涇原行營和靈州朔方幕府間的音信,要威涇原軍府出藏匿其中的溫儒雅等將來,實則是想先斬後奏。
可段秀實自城中,要高岳代筆寫信給李懷,將其叱責番,並要求他及時回頭是岸懸崖勒馬,不然自己要統率涇原行營平定「軍」。
得到書信的李懷又怒又怕,知道給自己周轉的時間不多,可又不甘心殺不了溫儒雅,因為「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先前說了要殺溫儒雅,那就得殺,留下總是個後患。
於是李懷首先嚴令全軍駐屯在馬凹原、薛舉城和烏氏城間,不得擾劫奪涇州城下的坊市,但卻又在驛道當路排下拒馬,並不斷派人前往涇原軍府,磨泡,要段秀實將人給出來。
而涇原行營方面,數個堡壘和軍屯也如臨大敵,切監視著李懷的人馬,雙方的長候騎兵經常發生小規模。
兩日後,高岳前往馬凹原驛站,代表段秀實給李懷送來和解的方案:「溫儒雅等指涇水發誓,只要李大夫退軍,不再追究他們,此事便冰釋,雙方各不再提,李大夫返歸長武城,溫儒雅的部眾也歸大夫所有。而後由段使君再次設宴,款待諸位。」
驛站正廳,李懷握著劍,面目嚴肅地回答高岳說:「溫儒雅的罪行有三,數年前黃菩原之戰飲酒陣,導致我軍十喪七八,此其一也;而就在先前青石嶺之戰時,逡巡不前,沮我軍士氣,此其二也;涇原軍府之宴,毫無統,飲酒縱,與安西軍將爭風聲婦人,此其三也。此等蠹蟲若不嚴懲,此後必將我涇原方鎮。」
「黃菩原之戰,上至領軍主將渾瑊,下到普通軍卒,其覆敗之責汾王無一過問,現在豈可追溯?青石嶺之戰,溫儒雅的建言也是出於持重考慮,無可厚非;而先前宴會小小的誤會憾,涇原都將焦伯諶已和溫儒雅冰釋前嫌,還大夫海涵。」高岳一一作出回答。
「懷為都虞侯,汾郡王之令繩墨軍紀,絕不可能姑息養,此事,溫儒雅死便不追治,我李懷死也不再追治,否則必將窮治到底!」李懷自胡床上站起,髮皆豎,蠻發作起來。
高岳還待抗辯,這時自驛站東廊走個人來,直接詰問李懷說:「都虞侯你擅殺軍將,到底所為何事?」
結果李懷和在場的朔方眾將一見此人走,頓時氣焰全無,各個躬行禮,「見過杜從事!」
這位正是朔方從事杜黃裳,這時雖無涇原方面的書信,卻預先得到汾王的授意,兼程自靈州趕到烏氏城來,長武城軍卒見是杜黃裳,本不敢加以阻攔,讓他一路暢通無阻,到這馬凹原驛站來。
一切似乎都在郭子儀掌控當中。
見杜黃裳來了,李懷瞬間蔫了,坐回到胡床上,高岳見這位額頭已冒出冷汗,便起向杜黃裳行禮,替李懷解釋了番,大意是都虞侯還是出於整飭軍紀才這麼做的,出發點是好的。
杜黃裳看看四周,似乎也不想把事給鬧大,便低聲對李懷說:「你和監軍中貴人做的事,汾王早已知曉,這可是要殺頭的勾當,如今還不快快伏罪?」
嗯......高岳聽杜黃裳這話中有話,莫非這李懷要殺溫儒雅等人,不單單是要吞併他們部眾,實現獨掌邠、寧、慶三州軍力的野心,還有更深的水在裏面?
「懷知罪!」還沒等高岳思考完畢,李懷就自胡床上起,咕咚跪在杜黃裳的面前,冷汗淋漓。
他麾下的諸位軍將也面無人,連連叩首,希杜黃裳能代表汾王,寬恕他們的罪責。
杜黃裳便將李懷扶起,安他說,這三州都將和長武城軍使的位子還是你的,汾王年齡已高,無法長久呆在靈州,不日就要回朝去,他預先就寬宥你,並讓我囑咐你,你現在位高權重,事事都得謹慎小心,以後不可再參與到這種滅族的事里來。
李懷也沒了之前的驕橫,只能唯唯諾諾罷了......
很快,長武城的朔方兵們撤走,離開了涇原方鎮,回屯自己的駐地去了。
而溫儒雅等將,則對救了他們命的段秀實千恩萬謝,而後隨著杜黃裳回靈州去——郭子儀下令,要求此後把他們的駐地,與李懷的分割開來,免得再生事端。
百泉堡前,陣陣旋風刮過,籠子裏依舊還在那裏立著的營田軍卒史富,已蓬頭垢面,籠子外幾名來照看他的軍卒,提著葫蘆舀著米粥,給他咕嚕咕嚕灌下。
「他娘,這姓高的孔目還真的是狠,說枷我十日,就真的是十日......蕃子來了不枷,長武城軍來了也不枷,現在我妻兒差不多得凍餒死了,他還是不枷,要是我妻兒有什麼不測,我早晚不得放過他。」
「唉,你可別說了,不然枷你百日到死!」其他軍卒都求道。
這時,兩名軍府里的別奏來到,問了是史富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說「十日期到了,遵孔目的令,給你枷。」說完,就咔咔地開了鎖,了枷。
史富出了木籠,便跌跌撞撞地向著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現代人穿越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身上,有金手指,也有劍眉一軒或者仰天狂笑的幼稚舉動,更有動輒誅人九族的白癡行為;隻是憑藉著對曆史的瞭解和自己的思路來改造大明。本書內容儘量貼近曆史,不適合喜歡小白文的新人閱讀。
鑽石王老五李辰安穿越至寧國成了被趕出家門的棄子!這身世實在有些悲劇:三歲啟蒙至十一歲尚不能背下三字經。後學武三年依舊不得其門!文不成武不就遂放棄,再經商,...
公元622年,大唐武德五年,唐高祖李淵在位,未來威震四方的大唐剛剛建立,風雨飄雨。薛朗,一個現代青年穿越到此時的唐朝,生存是個大問題。 從孤身一人到安居樂業,這是一個男人的勵志史。 PS:想看王霸之氣一發,古人五體投地拜服的基本可以止步,生活從來都不容易,不管在哪里,能做的只是努力。本文主生活流。再P個S:略有存稿,放心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