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駕鶴典掌北衙神策多年,容臣思得一策,去他的軍權。」白綉珪急忙拱手答覆說。
先前蕭乂曾請求王駕鶴在神策軍中,安置白擔任都押衙,卻被王駕鶴斷然拒絕,所以這位不被認為是李適這邊的人,李適也不會安心把北衙軍由此位繼續掌握。
李適點點頭,低聲說「奪王駕鶴的軍權不難,不過神策軍此後?」
「合川郡王李晟奉公國,可堪大任。」
白的這個回答,讓皇帝非常滿意,「那韓王傅吳仲孺?」
「吳仲孺願出家財二十萬貫、僮僕三百人,來充實軍資兵額。」
這其實也等於是吳仲孺花錢來買命了。
「陛下,常袞剛剛得罪被貶,中書門下二省皆無執事,敢問?」這時竇參發話,意思是探詢李適口風,二位宰相的人選到底如何。
可李適卻很冷淡地回答:「此事不合卿等問。」
竇參與白綉珪急忙低頭謝罪。
接下來李適若有所思,「先皇在時,中書門下執事皆有三四人,流秉筆。自元載后制度漸壞,宰相獨斷,權侵宮,朕如今想要回復舊制,思量中書、門下、憲臺各擇出一平章事,如何?」
竇參一聽這話,心念居然要從史臺也擇出名宰執來,那也即是說誰能從中丞升到大夫,誰就有資格當宰相——因為自前任李涵臥病休后,史大夫的位子始終缺著。
李涵雖是宗室出,可弱多病,且格溫弱,皇帝是不會再考慮這位,故而史臺二位中丞,他和崔寬才是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崔寬算得什麼?尸位素餐,一塊無字碑罷了。」竇參在心中狠狠說到,但表面上還得掩蓋下,就趁機對李適進言:「陛下,如今海重新混一,東都留臺尚缺名史中丞。」
唐制於長安和都設有史臺,其中的做「留臺」。
聽到竇參這話,李適表示贊同,「......」
皇帝表惆悵起來,他的母親沈氏,就是在徹底失蹤的。
「東都確實需要人手哇。」
「臣請前往東都留臺為中丞。」竇參故意請求。
李適搖搖頭,「你若走,長安史中丞便只剩崔寬一位,而崔寬又是個寬緩不能為事的,所以你必須留在京兆。」說完皇帝便提筆在札上寫道,「不如遣崔寬分司留臺事務。」
了,功將崔寬排走了!
竇參心中狂喜,可表面卻波瀾不驚,還裝出副極度惋惜的模樣,為自己不能去而怏怏不樂。
寫完后李適突然想起二位監察史里行來,便又問竇參,「依你看,高逸崧、陸敬輿,誰更適合在憲臺里?」
這次竇參倒是實話實說:「高岳。」
「唔......何出此言?」
「做事幹練,脖子,有辦法,先前在邊鎮幕府里呆過,懂人世故。」不過竇參又急忙補充句,「然高岳的座主是潘炎,潘炎則是劉晏婿;而高岳先前又拒絕尚公主,娶得是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第五小娘子。故而臣認為,高岳此後在憲臺里未必能持正。」
竇參的意思:高岳很可能是劉晏或昇平坊崔氏安在史臺的一個樁子。
「啪」聲,皇帝忽然將筆擱住,盯住了竇參,眉抖兩下,而後一字一頓地說,「高逸崧、陸敬輿,乃至鄭文明、衛從周這樣的,不是誰的人,他們都是朕的人。」
竇參立刻覺得方才失言,便再次道歉,而後和白綉珪退出。
紫宸便殿的召對結束后,李適起於堂散步,思索著紛雜的國事,不久他回對霍忠唐說:「去河南府的敕使出發了沒?」
「稟聖主,已出發了,崔舍人得了白麻宣下,最多十日就可赴闕下就職。」
「嗯,去請先生來。」
李適所說的先生,便是國子學博士、翰林學士、知蓬萊殿書院事、曾經的東宮侍讀張涉——因李適算是他的學生,故而對其信任有加,平日裏直接稱張涉為「先生」(另外位先生,便是去杭州當刺史的李泌)。
張涉到來后,皇帝就徵詢他的意見,「朕已任崔舍人為門下侍郎,可這中書侍郎?」
「難道陛下心中沒有合適的人選嗎?」張涉心領神會,並將目投向懸掛在牆壁上的卷幅,李適也隨之去。
卷幅的標題是《雲麾將軍李府君神道碑》(即李弼父親李楷),字跡遒勁優。
李適頷首,又問張涉,「還缺個史大夫同平章事,敢問先生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張涉這便報出了自己推薦的人選,難得皇帝徵詢自己意見,榮華富貴如想長久也得有個強有力的奧援不是。
十日後,崔佑甫回朝,當即被拜為門下侍郎,算是和常袞完地對調了下:他代替常袞當門下侍郎,常袞代替他去了州養鱷魚。
隨後崔佑甫大刀闊斧,火速提拔了一大批員,史臺、中書門下、尚書南省都涉及到了。
其中就有高岳。
崔佑甫直接以宰相份,向皇帝奏授高岳為監察史正員。
李適當即畫押,稱高岳做事「合意稱旨」,就這樣高岳的位正式升到正八品下。
幾乎同時,段秀實的奏狀也送至朝廷,裏面請求擢升高岳。
李適便又畫押,稱「可」,升高岳文散位階至正九品下登仕郎(監察史是高岳的職事,而登仕郎為高岳的散階)。
與高岳同等待遇的,還有陸贄。
當然陸贄的薦舉人是河中觀察使張鎰,他倆都是蘇州吳郡人。
得到這個好消息,昇平坊的崔府,笑瞇瞇的雲韶正要為夫君慶功時,另外道制文火速下達:
史臺中丞崔寬,速去東都留臺擔當中丞;
西川節度使、尚書左僕崔寧,可朝為山陵使,同平章事。
這局勢似乎變化得太快,雲和聽說父親要去東都留臺,迅速找到阿姊,抱怨說:「都怪阿父平日裏從不理匭,從不上封事,聖主不得怪責下來,才讓他去居於閑職。」
「那霂娘你?」
「阿姊,我也不得不離開這昇平坊宅第,和母親、兄長一起,隨父親去東都赴任去了。」
這昇平坊的宅第,算是崔氏兄弟共同的財產,誰在京城誰便居住,這下崔寬離開,那麼此宅便歸馬上要回京的崔寧所有。
難道說,高岳馬上要和素未謀面的岳父相見?
————————————————————————————————————
各位,《大唐》上架至今十天,高訂已近1000,均訂已過850,超過了蘇拉的預期,不過說「不用擔心太監」也是句廢話,因為蘇拉從未太監過。在此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月初能多給些月票。
今日三更。
另:其實蘇拉在這裏也要推薦本書,關於東羅馬的,書名,emmmm,怎麼說呢,我從未見過如此直白暴力的名字,《他改變了羅馬》,說實話我很替這位作者擔心啊,我一直強調要暗不要明暴,你看蘇拉我,從來都寫過這麼暴力的容,不可能的,不存在的。
容方面,當然有個大梗,那就是生前「三個月在B站就要換一次老婆」的主角,在死後想當皇帝,還想當大帝國的皇帝,還想有個外國公主陪睡,還想帝國前世有幾位明君留下大批財產讓他酒池林,然後得到高文和磷火之劍幫助,魂穿科穆寧王朝的倒霉蛋,十二歲就嗝屁的阿萊克修斯二世,emmm,好像沒什麼不對的。
其實蘇拉覺得穿那個殺掉阿萊克修斯二世的安德尼卡更有意思,畢竟一輩子的武士、聖、傳奇,然後當了皇帝后,卻了最差勁的君主,最後在暴里被撕碎。可不管怎麼說,又是場逆天改命的彩故事,起點寫外國歷史的本來就,寫東羅馬的就更冷門,作者應該也不是出於經濟目的寫的,所以還是希大家能多去推薦,多給些溫暖。
還有,作者居然還寫過本《筑前的白梅》,寫的是立花里,啊不,立花閭千代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陳旭一場車禍穿越到秦朝,而此時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失去了人生的奮鬥目標。在考慮抱項羽大腿還是抱劉邦的大腿之中糾結迷茫很久之後,他給秦始皇敬獻了一個地球儀。跨過高山越過沙漠,跟隨大秦鐵騎的黑色龍旗,從神州吃到西域,從西域吃到西亞,從西亞吃到歐洲,直至面朝大海,仰望蒼穹。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指著地球儀說:“陛下,東勝神洲還有一道美味,叫做香辣小龍蝦!”這是一個吃貨的故事,也是一個不正經的秦朝故事。考據黨勿進,毒死不負責。
數理化三料博士回到了崇禎時期。距離大明滅亡只要十幾年了。蒸汽機、珍妮紡織機、蒸汽機船、後裝線膛槍……一場工業革命在大明一步步開展。
重生春秋,成爲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爲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什麼?且看我趙氏代晉! 老子乘牛西行,仲尼意氣風發,吳越相爭美人離殤。渭水之畔,曲裾深衣的伊人吟誦著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右手長劍,左手詩書,用不一樣的思維統一天下,邁步落日餘暉的成周,鼎之輕重,我能問否? 這是我的華夏,我的《春秋》——我爲王!
徐銳,共和國有史以來的超級兵王,又在某軍事學院指揮系深造了三年,在一次對抗演習中意外穿越到了1937年的淞滬戰場。 此時,淞滬會戰已經接近尾聲,中國軍隊已經全面潰敗。 且看徐銳如何憑藉超強的軍事素養以及超越這個時代的指揮造詣,在抗日戰場上力挽狂瀾,並最終成為了日軍揮之不去的夢魘。 是的,這是一部純粹的戰爭類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