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神策行營將士甲胄曜日,人馬浩浩地辭京,踏上前往劍南的征程,「恩公,合川郡王讓俺看護著你!」蔡佛奴牽著高岳的坐騎,是形影不離。
高岳往前去,神策行營大將李晟、金吾大將軍曲環著金甲,策馬於大旗之下,不茍言語,直顧指揮諸隊軍士往前。
至京西奉天城時,二千朔方長武城騎兵在將軍孟涉的統率下,自邠州而來,與李晟軍會師,並接李晟領導,為行營的一翼。
不三日,翔府雍城下的軍倉當前的長棚下,韋皋端坐在左,高岳端坐在右,各自坐在面書案下,於文簿上筆疾書,在他們前的軍倉口,行營的士兵們正在直接搬運糧食:先前供軍使譚知重、霍忠唐已預先來此,支付了取糧的費用,甚至還買了不羊來犒勞行營士兵,因為馬上往南過寶縣,就得陳倉道。
翔府人煙稠,桑田綿延,牛羊滿山滿谷,不愧是八百里秦川的菁華之地,四周又有岐山、汧山依為屏障,比涇原不可同日而語,頗有霸王基業的氣象。
高岳將此作為補給第一站,當然是有理由的。
「節度使朱泚如何?」對著文簿同時,高岳小聲問旁邊的韋皋。
「面善心狠之輩,不可心。」韋皋膽子倒也大,直接對高岳如此回答,「朱泚表面寬和,善於收買人心,可他與朱滔兄弟,先勾結朱希彩殺李懷仙,又殺朱希彩自立為幽州節度,如今朱泚雖朝,可朱滔還在幽州割據,兄弟互為表裡,我看要為國家心腹之患。」
韋皋這話,讓高岳也有些尷尬:那他的岳父和叔岳父又算得什麼,幸虧自己現在是以神策軍糧料判份來翔的。
「阿嫂現在安康?」高岳岔開話題。
韋皋哈哈笑起來,出手來拍拍自己腹部,意思是他妻子玉簫已懷六甲,又問逸崧怎麼還沒登「孝悌力田」的科呢?
兩人說笑時,翔尹、隴右節度使朱泚前來,韋皋和高岳急忙起行禮,「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朱泚看外表確實是慈眉善目的好好先生,難得的是他還記得高岳,「昔日曾想禮聘高侍為我府中從事,誰料未能如願,高侍卻去了段使君的軍府,哈哈哈。」
「司空錯。」
「城武啊,你先前和我說的完全沒有問題,你二位兄弟馬上即可府,俸料錢每月二十貫。」朱泚又指著韋皋說到,「不過城武也得答應我,你岳丈現在於蜀都節鎮,可不能去西川啊,還得給我留在翔。」
高岳看了下韋皋:去,這傢伙,暗中對我說朱泚面善心狠,可表面上卻在翔府混得風生水起,還拉了自己二位兄弟一起來——看來這位雖不被老丈人歡喜,可一旦有了機會,那絕對也是爬桿子的高手,節節騰躍往上啊!
朱泚又派三千范騎兵加到李晟行營里,將士們於翔府大吃渾羊宴,接著昂揚進發,進了著名的陳倉道中。
率先映眼簾的是「秦蜀咽」大散關,此刻正是戰馬嘶鳴,秋風陣起,高岳著壯險峻的山隘,不由得對陸放翁「鐵馬秋風大散關」詩句有了切會——大散關旁側,為極大的高原地,四周全是深谷,其上平坦並有山泉湧出,固若金湯——這便是後世吳玠抗拒金軍南侵的「和尚原」,其與大散關互為掎角之勢。
由大散關陳倉道后,地勢陡然變窄,一側為高崖絕壁,一側為嘉陵江的上游故道川,大軍只能由其間如線穿行而過。一直走到州城后,地勢才又開闊起來,行營在此短暫休整后,又直趨而南。
州城往南,陳倉道沿路再度變得狹窄險隘,且蜿蜒西斜,直到魚關。魚關為嘉陵水航運的上游終點,兩側山壁如劍刃般,由此西南十餘里,連通著更為高絕的青泥嶺,越過此嶺可至秦州(古天水郡),故而同時扼守兩條道路,後世吳玠便在此築塞,稱「仙人關」,曾大敗金兵,是保護陝南、漢中的銅牆鐵壁。
興州城便是魚關之南的軍事重鎮:北連陳倉道魚關,西北可至秦州,西南又可至武都,東南則可越百牢關興元(梁州興元,即漢中),可謂四通八道的咽要地,這也是高岳設置的第二中繼補給地。
隨後由興州通往金牛道之路,行營所有士兵,包括高岳在,再也不敢於深谷的棧道上騎馬,而是都下馬牽著:士兵與騾馬都背負著糧秣,靜悄悄慢吞吞地列長隊,往前走著。高岳四,不由得頭暈目眩,這裡實在是太高了!
金牛峽,傳說就是「五丁開山」的發生地,即李白《蜀道難》里「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之句,兩側高峽捲來陣陣測之風,怒號不已,雖然尚未冬,卻颳得高岳寒澈骨,往下看去,蜿蜒細長的峽谷河流間,怪石粼粼,潛伏在激流當間,李晟和曲環不斷激勵將士勇向前,稱此次如果大捷,馬上回京會有數不清的犒賞。
最終出了金牛峽谷后,終於進蜀地大道,萬千將士齊聲歡呼,他們已經可以站在高谷上,看著浩的嘉陵水彎曲的三泉鎮了!
而此次出征的供軍院,恰好於三泉鎮。
故而當神策行營抵達三泉時,興州、興元包括南面的利州,都不斷自水路或棧道,綿延不絕地運輸糧食至三泉城關囤積,至此時已積穀十萬石!
行營將士即刻屯營於鎮城關四周,星羅布,城堞上李晟、曲環、譚知重、霍忠唐、高岳、孟涉等數人,立在其上,眺四周態勢,又見對岸黑水崖上玄宗蜀時派人所刻的老君石像,不由得紛紛羅拜,乞求此戰能得老君庇佑得勝。
「多虧高侍事前籌畫妥當,於此提前設供軍院,不然大軍至此,怕是要因斷糧而惶然無措了。」李晟和霍忠唐都誇讚高岳道。
而傍晚時分,利州州治綿谷的驛卒,順著籌筆驛、嘉川驛飛速送來十萬火急的軍,「西蕃勾連諸州羌胡,順白水、羌水自州西境而來,已隔斷白龍江口,近綿谷城!」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當發現自己雙手沾滿了鮮血,怎麼辦,在線急! 當發現自己前身是一個絕對的極品渣人,怎麼辦,還是急! 這是一個自我救贖,一個遊走在灰色邊緣的人進行的救贖。
國家衰落,從來不是外族之禍;朝堂之亂,才是國亂根本。一個華夏第一特種兵,從戰死他鄉到穿越異界,成為大武帝國的六皇子,但顯得極為光耀的身份,在整個大武皇朝上下,卻成為了被人嘲笑、諷刺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