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官 5.屏后真御史

《大唐官》 5.屏后真御史

傍晚時分,崔寬、李晟、高岳、霍忠唐、曲環等或穿服,或著戎,三三兩兩騎著馬,談笑風生,向著浣溪沙宅邸而來,其後跟著綿綿的鈿車、牛車,里坐著的全是蜀都城名氣最錚錚的

「崔大尹,昔日京城大慈恩寺茶酒會一別,不覺得又是兩載過去啦。」李晟和崔寬原本在京城關係就不錯,現在相見,愈發親

聽到這個,崔寬擺擺手,又嘆嘆氣。

李晟是個聰明人,就詢問說:「得聞崔大尹膝下有一千金霂娘,尚明珠在掌?」

一聽這話,崔寬嘆氣嘆得更重,不由得讓高岳也同叔岳父起來。

當晚崔府的筵席,雲和為閨中子,本沒讓來參加。

席間蜀都的果然了得,只見一位年長些的歌伎端坐其中,打著手裡的檀板,一聲急似一聲,催得八名年輕小娘輕舞著十六撚袖,足下踏著蜀地特有的弓鞋,像鳥兒般飛鋪開的茵席之上,然後管聲響起,各個是面,淺蛾脈脈,鸞覬鶯窺,眼如,飄然轉旋,對這些剛從疆場歸來的英雄,是似看非看,似。很快八人分兩班,「哇哇哇」在蔡佛奴按捺不住的驚呼聲里,八名舞娘斜眸悠悠,將左右長袂懸在肩頭,蠻腰不斷後曲,如隨風搖曳傾倒的楊柳般,隨著急促的檀板聲互相替,整個舞蹈達到了最高,「哦,這就是『寄』的舞步?」高岳心想說。

突然一聲四弦聲響起,八名舞娘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又如鳥兒般散翠綠的屏風之後不見,就在眾人猛然惆悵時,屏風徐徐拉開,其後系著紫紅長帔,著渾圓雪白胳膊的琵琶出現在大伙兒的眼前。

「這......」高岳聽到了合川郡王李晟的低呼,他往這位將軍的席位看去,只見合川郡王目不轉睛地盯著這琵琶

Advertisement

看起來他好像非常鐘意這位。

沒想到沒想到,堂堂神策大將李晟,也是位老車夫。

琵琶看起來也不過十七八的年齡,眉黛低垂,眼神有些飄緲,,綉紅抹臆,很快琵琶聲如同滿天雷雨灑落席間,聽得眾人目瞪口呆,真的是「七盤嶺上走鑾鈴,十二峰頭弄雲雨」,不久琵琶聲又低垂哀怨,只聽這琵琶一開口,也是艷驚四座,「春江去多,相去枕長汀。數雁別湓浦,片帆離庭......」

「佐酒錄事,來於諸位敬酒。」琵琶結束后,崔寬大笑,讓各位來於眾人陪酒。

這時高岳才看明白:兩名舞娘攙扶著剛才那琵琶走了過來,原來這琵琶是位盲,怪不得眼神有些飄忽。

「可讓這琵琶來我前坐下。」李晟憐惜地說到。

「哎,不是吧?合川郡王你的口味......」高岳暗中咋舌不已。

那琵琶與李晟對坐后,先是長拜,而後有些笨拙地穩了酒盅,舉高向合川郡王敬酒。

「誰家兒?」李晟很溫和地詢問這位的姓名。

「姓高,名略略。」琵琶聲音更低,加上眼盲,好像只小般,更惹人憐,怪不得怪不得,李晟也算是別有番雅趣,高岳瞬間理解。

「略略居然和高侍是本家呢!」這時名小春的舞娘,熱地挨住高岳,攀起話頭。

高岳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回敬小春杯酒,接著和錯開半尺的距離。

「哎!聽聞高侍是崔大尹的侄婿,這是喬模樣呢?拒人於千里之外。」小春見高岳這模樣,嗔起來,而後居然下弓鞋,出纖纖新月般的玉足,橫於高岳眼前,稱自己方才舞蹈疲累,請高侍舒緩下。

「哈哈哈哈哈!」席間的諸人,甚至包括崔寬都捧腹不已,起鬨高岳按照小春所說的做,「高侍別看你在憲臺彈侍、彈宰臣,在這裡萬事可都要聽佐酒錄事的。」

Advertisement

「高侍快些啊,你青衫在,又是文雅學士,正所謂君子有酒伶仃醉,不覺霜染秋,在家憐妻,在外憐佐酒人啊。」小春側臥軀,衫微微落,語氣更加,結果見高岳還是在那不為所,便又不耐煩地催促起來,「高......」

這個「高」字音還未了,就變為了個「嗷」字,小春千的臉陡然扭曲——一記鞠球從席位后的屏風裡飛來,翻滾著,以極厲害的加速度,準確無誤地擊中小春的面部——「唉!」高岳真的是掩面救不得,小春捂著臉赤足,痛楚地伏在地板上,鞠球又落下砸在案上的食盤中,是「乒乒乓乓」,滿是狼藉。

整個筵席上的人都驚呆了,看著還滾來滾去的彩鞠球,包括主人崔寬在

「怎麼回事?」

「稟府君,小娘子蹴鞠,不慎將鞠球踢席間,各位海涵。」屏風後傳來了婢阿沅的道歉。

「雲和,你還真會替你阿霓......」高岳無奈地聳起肩膀。

旁邊,高略略支起耳朵,眼睛空,還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故。

小春緩緩自地板上起,髮髻凌角都青腫起來,帶著怨恨不屑的眼神盯住高岳,又看看屏風后立著的影,從影子里都能看出憤怒來,便什麼都曉得,苦笑起來,「沒想到高三郎是個假史而已,屏風后的那位才是真史......」說完狼狽告辭。

「假史,真史,噗!」這下,連合川郡王李晟都沒忍住,笑了出來。

崔寬則慚地再度捂住臉來。

當晚,李晟就「笑納」了高略略,贈與這位琵琶許多錢帛,與雙宿於崔寬府邸里。

高岳為崔寬的侄婿,自然也留宿於崔府廂房當中。

Advertisement

次日他還按照韜棚時的習慣,早早起來,在花苑裡打了套五禽戲,不久就聽見背後有人喊他,回一瞧原來是崔寬妻子盧氏。

「叔岳母。」高岳作揖。

「高郎,在家就喊我嬸娘就可以。」盧氏現在對高岳的態度可謂大變,是真的沒想到,兩年前這位還是個下第的國子監窮生徒,一年後是集賢院正字,又一年後從涇原那鬼地方歸來,沒想到現在居然是「試」七品殿中侍史,位騰躍得還真快,難不當初真的是看走眼?

而後盧氏對高岳吐了心聲,「你阿妹霂娘,真的是讓我們做父母的碎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