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官 10.公主特供版

《大唐官》 10.公主特供版

譚知重是桂州人,霍忠唐是忠州人,兩人對下,見高岳臉真誠,於是譚便說自己在家行第第三,霍說自己在家行第第七,隨後又說出家中的況:

譚知重已為侍多年,早將全家人移居到長安城裡來;而霍忠唐呢,剛剛顯達,家人只知道兒子閹后,總算在宮有了品秩,眼地在道州等著呢!

聽完這些,高岳便直呼譚為「三兄」,又喊霍為「七郎」,二位宦急忙起說高侍使不得使不得。可高岳下步的行更快,只見他自懷袖裡取出兩枚飛錢便換來,一人一枚推了過來,並首先對譚說:「我知三兄家住長安縣崇賢坊,在東里侍奉兩代聖主,兢兢業業,為人剛正清苦,每月俸料很難支持全家老小花銷,以致父母妻兒(是的,譚娶老婆,也收養小孩的)不免凍餒,加上長安價騰貴,居大不易。據此所費,三兄俸錢難支啊!岳父曾雲他是最敬佩三兄這樣的中,所以特別讓小婿送此便換來,希可緩一時之需。」

譚知重取過便換來一看,居然是足足八百貫,便連說不可,聖主現在對中管轄尤其嚴厲,若是這事讓其知曉,我肯定要被杖斃當場的。

而那邊坐著的霍忠唐更為咋舌,崔寧給他的便換上的數目,也有六百貫之多!

可高岳本不容他倆推辭,便退後拜倒,眼中含淚,「昔日高三尚書省西子亭覆試時,譚軍使也對高三世略知一二,高三命苦伶仃,現早已將岳父當作親父,岳父如今年事高,又離川朝,常思避禍之道,但求一富家翁足矣,此後廷當中還譚三兄、霍七郎庇護。此是友人相贈,絕非巧取豪奪,二位無須多疑!」

Advertisement

這話說得真意切,譚、霍二位也只好將便換收下,而後譚知重就立即小聲提醒高岳說:「高侍你我既然已用行第互稱,就不要見外了——我在神策行營出征前就聽聖主與崔中郎商議過件事,怕是和你昇平坊崔家有點關係。」

「敢問?」

譚知重那邊的崔清,而崔清也立即領會,急忙退出了驛站別廳。

接著譚將手指摁在案面上比畫,切切說到:「聖主憤恨京都大臣、節帥、中宅第奢華,曾說此『木妖之風』必須制止,馬上罪臣黎幹、霍忠翼的宅第要被拆不說,就連薨去的扶風郡王馬璘也倖免不得。」

馬璘的那是中堂就耗費二十萬貫的奢華宅第要被拆毀?高岳心中一凜,看來真的是「榮華富貴能幾時」,不過李適如此做,怕不是要得罪涇原的安西軍營,畢竟馬璘是他們的老上級。

接著看到譚的臉,高岳頓時回過神來,忙答腔說「我叔岳父還在朝為史中丞時,就曾說要拆除長樂坡的月堂,現既然不二聖主出,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剎『木妖之風』,就從昇平坊崔氏做起。」

譚知重連連點頭,而那邊的霍忠唐似乎也有話要說,可言又止。

直到筵席結束,大家走出別廳后,驛站魚池邊的竹林,霍忠唐悄悄拉著高岳的袖,隨後千恩萬謝,高岳很仗義地說:「七郎切莫如此。」

霍忠唐淚流滿面,「我真羨慕高侍,年紀輕輕就榮登七品清要,文采震京華,又能娶昇平坊崔家第五小娘子,真的是羨煞我等,唉!」

高岳知道霍現在的心理定然十分惆悵,畢竟對方已永遠喪失做名真正兒郎的權力,雖然這位將來發達后也能娶妻養子,但那不過是自我安裝點門楣罷了——哦,現在不單是心中同霍忠唐的時候,還要口頭同,高岳清清嗓子,語氣極力,「七郎不要如此說,其實你我境遇相似,都是孤在長安打拚煎熬,肩上背負著振興門楣的職責,愚兄不過僥倖,先有小得而已,現在七郎可緩緩將家人從道州接來,以後每年都贈送七郎千貫錢。哎,先前在升道坊龍花寺時,如果不是七郎出手,愚兄怕早被唐安公主殺掉。」

Advertisement

高岳口中提到唐安,不過是想拉攏下霍忠唐,他知道霍忠唐早先就在院侍奉李適父

誰想霍忠唐卻打開話匣子:「高侍不用再瞞了,唐安公主早就曉得你不但寫槐北記,還是陵笑笑生,那部阿侯恩仇記就是你撰的對不對?」

「......」高岳張著著霍忠唐,一時沒反應過來。

霍忠唐卻有些焦急,耳對高岳說:「其實唐安公主早就對你的傳奇巨編如醉如癡,三兄你出征前,是不是剛剛把阿侯恩仇記次編給東市退樂齋刊印出來?公主早就派人在等候購買,現怕是早已讀完。」

完了完了,高岳冷汗流下,他不由得想起在蜀都城時小姨子云和生氣地指責他說:「姊夫太不通人,次編當中明明樊景略施展妙策,自西蕃穿雲堡僥倖,又得死掉的沙州僧埋於石窟的連城寶藏,改名換姓為源訥,獻巨額軍資於邊將唐休璟、郭元振而得,自此飛黃騰達扶搖直上,開始快意恩仇,一一將昔日陷害自己的小人打倒,先假宰相張柬之手武后遜位,后又驅逐張柬之父子,玩弄眾人於掌間,現在正準備奉迎明皇登位,此後必將有說不盡的榮華富貴,這本是大歡樂的事,可姊夫為什麼要寫蕓娘失於那賊徒齊煉,還嫁給齊煉,還生下孩子?明明就是這齊煉害得樊景略家破人亡的,姊夫如此寫簡直讓雲和三日三夜都食不下咽,若你不是我姊夫,恨不得咬你的寢你的皮!依雲和看,姊夫幸虧用假名寫的,不然回長安怕是會有命之虞。」

連小姨子也氣得要吃我的,睡我的皮,那麼以唐安這樣潑辣殘暴的格,還不得氣到

幸虧霍忠唐此刻提醒,高岳冷汗,急忙道謝,並請求霍忠唐說:「請七郎回東(大明宮)寢區時,去探探唐安公主的口風,如對高三的次編有任何不滿,只管七郎告訴高三,高三可以為公主刪改。」

可這時高岳卻將另外個人忘卻了。

那便是退樂齋里直接與萬千讀者打道的鍊師吳彩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